学科分类
/ 16
31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重点研究急诊科在病床边检测血浆中D-二聚体水平对胸痛患者病情的判断,以警惕胸痛患者D-二聚体阳性的危险信号。方法:此次研究对象均是莆田市第一医院急诊科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经直肠超声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联合诊断前列腺癌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1-10月收治疑似前列腺癌患者70例为例,分别使用经直肠超声检测以及经直肠超声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联合检验,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观察单一诊断与联合诊断效能。结果:①70例疑似前列腺癌患者,前列腺癌检出率77.14%(54/70),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含量(65.48±20.48)ng/ ml,非前列腺癌22.86%(16/70),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含量(16.39±5.40)ng/ ml(t=15.825,P<0.05);②经直肠超声+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联合诊断的阳性检出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诊断符合率数据高于单一经直肠超声诊断数据(P<0.05)。结论:在前列腺癌疾病诊断过程中使用经直肠超声联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查,其检验效能显著提升,值得临床疾病诊断中推广使用。

  • 标签: 经直肠超声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诊断 前列腺癌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血脂与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某医院2019年3月-2021年3月期间确诊的糖尿病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脂、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指标。另外,还对观察组患者血脂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符合率进行了分析结果 观察组各项血脂、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血脂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符合率为94%。结论 针对糖尿病临床诊断来说,血脂与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能够作为临床诊断指标,同时检测符合率也比较高,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

  • 标签: 血脂 糖化血红蛋白 糖尿病诊断 价值 符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病原微生物检测的临床价值,以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为例。方法:选择160例患者,均确定细菌性食物中毒,均实施病原微生物检测。结果:此次实验中,总检出率30.62%(49/160),检出7例粪便中病原菌,检出39例肛门周围病原菌,检出1例呕吐物中病原菌,检出1例手部病原菌,检出1例食物中病原菌。结论: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实施病原微生物检测,价值高,可以提高呕吐物中、肛门周围、粪便中病原菌检出率。

  • 标签: 细菌性食物中毒 病原微生物检测 病情诊断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菌阴肺结核诊断时不同支气管冲洗液结核分枝杆菌检测方法的价值。方法:择60例疑似菌阴肺结核患者,将结核菌培养诊断作为金标准,开展支气管冲洗液涂片、噬菌体生物扩增法、荧光定量 PCR 法检测。对比结果。结果:支气管冲洗液涂片、噬菌体生物扩增法检测与金标准检测诊断度、特异度以及敏感度一致,效果较佳,显著优于荧光定量 PCR 法。结论:在对菌阴肺结核患者实施检测时,支气管冲洗液涂片、噬菌体生物扩增法检测效果较佳,具有显著价值,而荧光定量 PCR 法效果存在一定的误差性。

  • 标签: 菌阴肺结核 支气管冲洗液 结核菌培养 支气管冲洗液涂片 噬菌体生物扩增法检测 荧光定量 PCR 法
  • 简介:摘要:目的:在胃炎和胃癌诊断中应用血清胃蛋白酶原与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测的价值。方法:在2021年01月-2022年12月间,随机选择我院接收的浅表性胃炎(甲组)、萎缩性胃炎(乙组)、胃癌(丙组)、健康受检者(丁组)各50例。对所有研究者进行血清胃蛋白酶原酶联免疫法检测与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测,比较几组研究者的胃蛋白酶Ⅰ、胃蛋白酶Ⅱ、幽门螺旋杆菌IgG抗体含量。结果:丙组胃蛋白酶Ⅰ比其他各组水平更低,且病情越重水平越高,均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利用MALDI-TOF MS技术分析鲍曼不动杆菌对替加环素的耐药情况。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100株医院实验室培养获得的鲍曼不动杆菌,使用MALDI-TOF MS技术分析替加环素的敏感性,并统计检验结果。结果:100株鲍曼不动杆菌中对替加环素敏感的有34株,耐药有45株,中介有21株,并用K-B法进行进一步检验,替加环素敏感菌株正确检出率为78.4%,替加环素耐药菌株正确检出率为88.7%。结论:MALDI-TOF MS技术具有较好的检测价值,可以分析鲍曼不动杆菌对替加环素的耐药情况,可推广使用。

  • 标签: 鲍曼不动杆菌 替加环素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输血治疗中应用血型基因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院内收治,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共计80例,2019年5月-2021年10月,随机数字法下,最小不相容法输血治疗患者40例纳为对照组,血型基因检测法输血治疗40例纳为研究组,对两组所得治疗结局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的输血治疗中采,采取血型基因检测法,可改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可能性,临床推广价值明确。

  • 标签: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血型基因检测 输血 最小不相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于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进行尿常规以及尿微量白蛋白检验的诊断价值。方法:病例选取自2021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糖尿病患者50例以及健康体检者50例,分别纳入观察组、对照组,对于2组受试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尿常规、HbAlc进行检测和对比。结果:HbAlc、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5组的HbAlc对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且HbAlc随着升高,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随之升高。结论:对于糖尿病患者的早期肾损伤情况通过联合进行尿常规以及尿微量白蛋白的检验有利于提升诊断价值。

  • 标签: 糖尿病 肾损伤 尿常规 尿微量白蛋白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于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进行尿常规以及尿微量白蛋白检验的诊断价值。方法:病例选取自2021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糖尿病患者50例以及健康体检者50例,分别纳入观察组、对照组,对于2组受试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尿常规、HbAlc进行检测和对比。结果:HbAlc、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5组的HbAlc对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且HbAlc随着升高,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随之升高。结论:对于糖尿病患者的早期肾损伤情况通过联合进行尿常规以及尿微量白蛋白的检验有利于提升诊断价值。

  • 标签: 糖尿病 肾损伤 尿常规 尿微量白蛋白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凝血四项及D-二聚体检测对于妊娠晚期妇女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的开始时间为2019年2月,结束于2022年2月,随机抽取了我院60例妊娠晚期妇女进行研究,将其纳入观察组,同时选择了同期的60例健康体检女性(非妊娠妇女)进行对比,作为对照组,均对两组受试者实施凝血四项-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以及D-二聚体检测,对比两组受试者以上指标的差异情况。结果:观察组的PT、TT、APTT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FIB和D-二聚体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妊娠晚期妇女来说,使用凝血四项及D-二聚体检测在临床中具有积极的意义,可以对孕妇体内的凝血情况进行了解,以便于针对性的干预方案,提高产妇分娩的安全性。

  • 标签: 凝血四项 D-二聚体 妊娠晚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儿童呼吸道感染中联合检测C反应蛋白,白细胞与降钙素原的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儿童呼吸道感染患儿80例,按实验室痰培养结果等分为细菌感染组(n=36)与病毒感染组(n=44),再选择同期我院健康体检的儿童40例设为健康对照组,所有入组儿童均进行C反应蛋白,白细胞与降钙素原的检测,对各组儿童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细菌感染组患儿CRP、WBC、PCT水平各为(17.57±1.89)mg/L、(13.67±2.47)x109/L、(0.98±0.36)ng/mL,分别较病毒感染组与健康对照组水平高(P0.05)。细菌感染组和病毒感染组患儿CRP、WBC与PCT联合检测阳性率,分别高于单一CRP检测、WBC检测与PCT检测阳性率(P<0.05);且细菌感染组患儿各项检测阳性率分别高于病毒感染组(P

  • 标签: 儿童呼吸道感染 C反应蛋白 白细胞 降钙素原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输血前不规则抗体检测在输血中的引用及对输血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2年12月输血患者10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方式分成对照组500例输血前不进行不规则抗体检测,研究组500例输血前开展不规则抗体检测,观察研究组不规则抗体检测情况,并对两组输血不良反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通过输血前不规则抗体检测后,结果显示不规则抗体检出率为3.00%(15/500),其中抗—C、抗—D、抗—E、抗—e、抗—c构成比分为别6.67%(1/15)、20.00%(3/15)、33.33%(5/15)、20.00%(3/15)、20.00%(3/15);其中女性不规则抗体检出率高于男性、有妊娠史女性检出率高于无妊娠史、输血高于2次患者检出率高于输血2次(P

  • 标签: 输血前不规则抗体检测 输血 输血安全性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比较结核病防治“十三五”规划实施期间结核病实验室能力建设,了解分析淄博市各级结核病实验室检测技术结果,为下一步开展全市结核病实验室建设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向全市各级实验室发放实验室信息调查表,内容包括实验室分布、检测能力、人员分布和工作量情况等,回收后对调查表进行审核及统计分析。结果:“十三五”规划期间,淄博市结核病实验室能力提升明显,特别是分子生物学检测能力有大幅度提高。但是也发现一些问题需要改进,如实验室人员流动性太大,分子设备使用率偏低等。 结论:继续加强结核病实验室能力建设,提高各级结核病实验室的综合能力,提高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的使用率,稳定人员队伍,以满足结核病防控需求。

  • 标签: 结核病 实验室 能力建设 检测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支原体肺炎应用血清学检验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的临床诊断。方法回顾性选择2016年9月--2017年10月期间到我院就诊的184例支原体肺炎患儿,分别给予2种方式检查,一是血清学检验,设为A组,二是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设为B组,比较2种方式的检查结果。结果比较阳性率,A组为86.41%(159/184),B组为91.31%(168/184),经数据比较,并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不同病程的检出率,A组与B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支原体肺炎,血清学检验与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均是有效的诊断方式,临床上,可根据患儿实际病情,选择恰当的诊断方式,确保诊断效率。

  • 标签: 小儿支原体肺炎 血清学检验 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索应用蛋白芯片技术检测肝癌患者血清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lypican-3,GPC-3)的可行性。方法应用Nano-PlotterTM-压电式微量喷墨点阵制备系统制备GPC-3抗体蛋白芯片,用伯乐成像仪检测成像信号。结果应用蛋白芯片技术检测肝癌血清46份,健康人群血清18分。其中35份肝癌血清检测到GPC-3阳性表达信号,阴性对照及健康人群血清未检测到阳性信号。结论本研究成功地建立了检测肝癌患者血清GPC-3的蛋白芯片方法,可用于肝癌患者GPC-3的检测,是一种切实可行,经济、便捷、省时、有效的方法。

  • 标签: 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 蛋白芯片 肝细胞癌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比针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疾病的检测中使用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与胃镜检测的具体临床效果分析。方法:根据我院在2019年8月至2021年2月份期间收治观察到的5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A组)和48 例非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B组)作为研讨对象,将病人全部都采取血清胃蛋白酶原的检测、胃镜检查两者共用的方法。比较两种检测法的实际效果,对慢性胃炎的病情进行应用价值、诊断效果分析。结果:调查的检测结果数据表示,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或非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来说,采取两种诊断方法共用的形式所出的临床效果差异性不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和胃镜检查对慢性萎缩性胃炎都具有良好的实际观测效果。

  • 标签: 血清胃蛋白酶原 胃镜 慢性萎缩性胃炎
  • 简介:摘要: 目的 : 探讨 尿路感染中 应用 尿白细胞、细菌及亚硝酸盐 检测的临床诊断效果 。 方法 : 将 90 份患者中段尿标本做定量细菌培养,并采用 UF-1000i 尿沉渣分析仪和 AX-4030 尿干化学分析仪进行常规检测,记录亚硝酸盐( NIT )结果 、 白细胞( WBC )计数 、 细菌( BAC )计数,将上述结果同尿细菌培养结果进行比较 。 结果 : NIT 定性试验的灵敏度为 38.1% ,特异度为 97.5% ,阳性预测值为 92.25 % ,阴性预测值为 64.25 % ,准确度为 70.21 % 。 WBC 计数和 BAC 计数试验的灵敏度 、 特异度 、 阳性预测值 、 阴性预测值 、 准确度分别为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清总IgE、嗜酸性粒细胞检测辅助诊断过敏性皮肤病的临床效果。方法:筛选本院2019年3月到2020年3月诊治的50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试验组,另筛选本院同时期进行常规体检的5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两组受检者进行血清总IgE、嗜酸性粒细胞检测,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试验组的血清总IgE、嗜酸性粒细胞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血清总IgE 嗜酸性粒细胞检测 过敏性皮肤病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