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公约并未支持任何特定的刑事诉讼制度。"[2]一、引言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许多拉丁美洲国家已经进行的从纠问式向弹劾式刑事诉讼制度转变的革命,以及墨西哥正在考虑的一项改革。然而,考察刑事诉讼程序变化的另一种方式,并非以国内的视角展开,而是研究国际人权和国际人权机构对国内变化趋势所产生的影响。虽然在美国由于司法部门对这方面一直存在狭隘的观点而基本忽视了该研究课题(不论是出于无知、故意回避或者傲慢),但这并不是一项新的或独特的研究课题。[1]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都普遍认同国际人权对国内的影响,及其

  • 标签: 诉讼程序 国际人权法 刑事诉讼制度 拉丁美洲国家 纠问式 司法部门
  • 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以下简称《行政许可》)自2004年7月1日实施至今已经5年,该法施行之初,在誉之为“我国行政法治建设的重要里程碑”的同时,很多有识之士对该实施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了预测.忧心于现行行政诉讼制度不能为行政许可的实施提供一个良好平台.不能为完全实现行政许可的立法原旨提供司法保障。5年来的司法实践表明,这种疑虑并非多余。

  • 标签: 《行政许可法》 行政诉讼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司法对策 行政法治建设 行政诉讼制度
  • 简介:在审查逮捕阶段实行刑和解十分必要。但在审查逮捕阶段实行刑和解必须严格限定案件范围。目前的刑事和解缺乏法律的规定,矛盾较为突出,且易导致权力的滥用,应修改刑事立法,加快刑事和解的立法进程,引入人民调解委员作为调停人参与刑事和解案件,强化内部监督制约机制,防止检察权的滥用。

  • 标签: 审查逮捕 刑事和解 权利保护
  • 简介:<正>一、问题的提出近年来,刑事证据立法问题成为诉讼学界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西方一系列比较成熟的证据规则无不为学术界所大力推崇。甚至许多学者在论文和著作中直言不讳地主张,我国未来证据立法应当引进或者借鉴西方国家的成功经验。但是,引进或者借鉴西方国家的证据制度就一定能解决中国的问题吗?对此,学者似乎并没进行深入的思考。但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学术课题。在笔者看来,如果不对中国司法实践中的问题进行认真而深刻地剖析,或者说学者们对于发生在中国司法实践中的问题的研究无所作为,那么全国人大将来即使引进或者构建再多的证据规则,或者学者们提出再多的证据规则,也很难摆脱"南橘北枳"或者"水土不服"甚至根本得不到贯彻落实的命运。

  • 标签: 刑事证据法 司法实践 刑事诉讼法 出庭作证 证人保护 诉讼法学界
  • 简介:瓦伦西亚海事法庭诉讼由西班牙古王国阿拉贡王国佩德罗四世(PeterⅣ)国王颁布,该颁布于公元1336年至1343年左右,目的是指导瓦伦西亚海事法庭的审判实践。巴黎图书馆保存的“第124号西班牙手稿”(M.SEspagnol124)和1494年在巴塞罗那出版的首版《康索拉度海法》中均有这部法律。西方海商法学界通常将这部法律称之为“瓦伦西亚规则”。[1]这部法律不仅对当时西班牙沿海城市的海事司法产生了重大影响,对西方近代的海事审判和海商法的发展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这部法律的原文为古西班牙方言加泰罗尼亚语(Catalan)。

  • 标签: 海事法 诉讼程序 瓦伦西亚 商人公会 阿拉贡王国 海法
  • 简介:修改后的民事诉讼加强了检察机关对民事诉讼的法律监督。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王胜明说“这次民事诉讼修改对检察院的法律监督,在监督的范围、监督的方式以及监督的手段上,都大大地往前迈了一步。”但是笔者认为,修改后的民事诉讼仍有待完善的地方,民行检察工作仍面临一些问题。

  • 标签: 修改诉讼法 完善建议 民事诉讼监督
  • 简介:民事诉权是民事诉讼的基本理论,从其出现的那一刻起,关于诉权的争论就没有停止过,并先后出现过多种内容迥异的诉权学说。然而,要真正的理解诉权的意义,就不应局限于纯理论的层次,而是要回归实践中寻找诉权在权利体系中存在的独立价值,同时探求诉权在权利保护上的实践意义。以这种方法研究诉权,以此为标准讨论诉权的内涵和外延,对于诉权研究具有重大意义,还可促进立法和司法在最大程度上便利和保障当事人诉权的行使,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 标签: 诉权独立价值实践意义请求权
  • 简介:新的《民事诉讼》对涉及司法鉴定的有关条款进行了修改,对鉴定人地位由法官事实认定的辅助人转向当事人一方的专家证人。为了配合这一角色的转变,《民事诉讼》从证据失权和返还费用方面对鉴定人的出庭义务进行了规范。应当进一步完善鉴定人出庭的保障机制和鉴定人出庭时的庭审程序细则,使得鉴定人出庭真正能起到提高庭审质量的作用。

  • 标签: 民事诉讼 鉴定人 专家辅助人 庭审
  • 简介:法院独立审判与检察机关诉讼监督之间内在的紧张关系决定了检察监督立法的复杂性。新民事诉讼检察监督的修改体现了全面监督与有限监督相结合的原则,以保障检察监督的张弛有度。应进一步完善检察监督立法,将侵害案外第三人合法权益的调解书纳入检察监督的范围。作为民事执行监督的主要方式,应明确检察建议的程序性规则,使之具有程序特征。为确保裁判的稳定性,应严格限定“再审判决、裁定有明显错误”的申请抗诉事由的适用范围,并为当事人申请抗诉设定最长时限。检察监督的对象应仅限于法院的审判与执行行为。将检察机关对法院执行的协助纳入检察监督的范围并寻求法理上的正当性,容易消解检察机关在民事诉讼中作为法律监督者的原本的角色担当。

  • 标签: 民事诉讼 检察监督 检察建议 执行救济
  • 简介:2012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对涉外民事诉讼程序与国内程序作了优化整合,涉及协议管辖、默示管辖、送达、保全等方面。针对这些修改,采用比较研究、案例实证、经济分析等方法,对其具体内容及适用问题进行了分析论证。提出了以争议的要素和利益相关标准来判断“实际联系地”;建议重新明确默示协议管辖制度;对于电子送达的确认,建议根据电子技术的特征,将点击邮件作为电子邮件送达确认的界点;行为保全程序可参考中国已有的海事诉讼强制令程序和知识产权诉讼临时禁令程序。

  • 标签: 涉外民事诉讼程序 协议管辖 默示协议管辖 电子送达 保全
  • 简介:2012年8月31日,现行《民事诉讼》再度修改,鉴于司法确认在高效分流案件、彻底消弭纠纷方面的突出功能,司法确认制度首度被纳入民事诉讼典,该在其第十五章特别程序中新设专节用于规范"确认调解协议案件"。司法确认重在构建诉讼与非诉讼的有效衔接,意在发挥社会救济与公力救济的协作优势,其"多元合作、协力解纷"的核心理念完美呼应了我国目前"纠纷频发、诉讼爆炸"的社会现实。以《民事诉讼》的全面修改为背景,为助力我国和谐社会总体目标的早日实现,对司法确认制度之历史与现实、立法与实践、缺陷与完善做一全面剖析和深入探讨成为必然。

  • 标签: 司法确认 诉讼与非诉讼衔接机制 民事诉讼法修改
  • 简介:行政诉讼的立法目的,是指行政诉讼所确定的,制定和实施行政诉讼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所要实现的任务,立法者所确定的目的,是以行政诉讼律关系主体的关系为基础的。立法目的是一部法律的灵魂和宗旨,是统一、整合法律各个条文的基础。

  • 标签: 《行政诉讼法》 修订内容 法律关系主体 解读 年修 立法目的
  • 简介:法庭笔录不但是法庭审理案件过程的完整记录,而且也为法官作出裁判提供了必要的信息来源;对于最终以调解方式解决的民事争议,法庭笔录有时还起着确定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作用。可是我国现行民事诉讼对法庭笔录却缺乏有效的规制,既未直接言明其法律地位或效力,亦未对其应如何制作给予任何规定。立法的疏忽,必然导致实践中的各行其是,故而有必要通过修改现行立法以明确法庭笔录的法律效力,并规定应如何制作法庭笔录。

  • 标签: 法庭笔录 规制 法律价值
  • 简介:《民事诉讼》修改后,关于鉴定方面的内容有着一系列的更新和完善。由于司法鉴定配套管理的三部法规都是在民诉修改之前完成,无法包容民诉的所有改革设想,在处理与鉴定相关事务方面难免存在疏漏。要有效履行司法鉴定管理职责,就必须认真思考并解决民诉修改给鉴定管理带来的新问题,并在相关法规中及时地予以完善。

  • 标签: 《民事诉讼法》修改 鉴定管理 鉴定人 争议问题
  • 简介:2017年6月,《民事诉讼》又有了一次修改。这次修改的突出之点在于,仅仅修改了一个条文——在《民事诉讼》第55条中增加了一个条款——第2款。从1991年《民事诉讼》制定以来,可谓是最小的一次修改。虽然是最小的一次修改,却有其重大的意义——明确了检察机关在公益诉讼中的法律地位,也肯定了检察机关经全国人大授权进行公益诉讼试点实践。

  • 标签: 中心 修改议论 完美诉讼法
  • 简介:海峡两岸之民事诉讼上诉制度,差异颇大.本文拟从比较法学之观点,将二者做一简要评析。两岸上诉制度首要之差异在于审级,大陆方面为二审四级,台湾方面为三审三级;其次在上诉期间、上诉主体、上诉裁判费、上诉之法定程序、上诉审理范围、上诉之判决、上诉之反拆、附带上诉、上诉之撤回与舍弃等方面之相关规定上,二岸亦颇有不同。“上诉”为民事诉讼最为重要之诉讼行为之一,经由本文之介绍,亦可对两岸民事诉讼制度之整体差异,获得相当程度之认识。

  • 标签: 上诉 审级 反诉 续审原则
  • 简介:中国语境内的民事诉讼基本理论建构和教义学方法展开,需要根据程序法学不同领域的具体条件来加以推进。可将这些领域大致区分为三种类型,即通过立法建立的制度与对应的司法实践已相对成熟的领域、粗具规模但体系性不足的领域和立法上的制度设计尚未获得司法实务充分回应的领域。《中国民事诉讼重点讲义》采取了立足于司法实务的基本立场,提供贯穿教材整体的概念框架,并依程序的不同领域分别运用叙事方式的方法论尝试。

  • 标签: 民事诉讼研究方法 中国语境 专业知识体系的重构 创新叙事方式
  • 简介:<正>1.2012年12月26日发布2.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一、管辖1.公安机关侦查刑事案件涉及人民检察院管辖的贪污贿赂案件时,应当将贪污贿赂案件移送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侦查贪污贿赂案件涉及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应当将属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在上述情况中,如果涉嫌主罪属于公安机关管辖,由公安机关为主侦查,人民检察院予以配合;如果涉嫌主罪属于人民检察院管辖,由人民检察院为主侦查,公安机关予以配合。

  • 标签: 刑事诉讼法 国家安全部 刑事案件 贪污贿赂案件 监视居住 羁押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