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建水县动物咬伤人群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政府及相关部门制定预防控制狂犬病的策略、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到建水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就诊的动物咬伤病例记录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收集到的病记录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及统计分析。结果2010年被动物咬伤病例1367例,男性779例,女性588例,男女性别比为1.32∶1。伤人动物以犬类为主,占93.34%。动物咬伤后及时就诊率为89.88%,伤口及时处理率为41.84%,狂犬疫苗接种率为97.92%(1318/1346),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接种率29.45%(273/927)。结论预防动物伤害的关键措施是加大对犬伤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加强犬类管理和检疫。

  • 标签: 狂犬病 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不同换药法对毒蛇咬伤患者局部损伤的护理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于2018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毒蛇咬伤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通过选取毒蛇咬伤患者共计60例,对照组、观察组分别采用西医组、中西医结合治疗,做好效果比较。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整体有效率相比较对照组较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毒蛇咬伤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效果良好,症状明显改善,值得推广。

  • 标签: 中西医结合治疗 毒蛇咬伤 疗效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蝮蛇咬伤局部肿痛患者采用刺血拔罐联合中药外敷治疗方法及护理。方法:自医院2021.5-2021.12期间治疗蝮蛇咬伤局部肿痛患者中选取35例作为研究对象,为患者实施刺血拔罐联合中药外敷治疗,分析其治疗及护理效果。结果:治疗后患者疼痛明显缓解,肿胀、瘙痒等症状有所改善,治愈率达到94.3%,且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1%。结论:刺血拔罐联合中药外敷能有效治疗蝮蛇咬伤局部肿痛,减轻疼痛和肿胀,促进伤口愈合,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同时,在治疗期间采用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能够更好的辅助治疗,使患者快速康复。因此,该治疗方法值得在蝮蛇咬伤治疗中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刺血拔罐联合中药外敷 蝮蛇咬伤 局部肿痛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VSD)治疗在蛇咬伤急诊患者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近两年我院急诊收治的毒蛇咬伤患者92例,进行合理分组,展开调查,按照区组随机化的分组方式,分为实验A组(46例)与实验B组(46例),实验A组采用常规引流治疗,实验B组采用VSD治疗,对比两组结果。结果:通过观察两组实验数据可知,实验B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7.84%)较实验A组(84.78%)更高,P<0.05。结论:对毒蛇咬伤的急诊患者采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效果明显,能够减少患者对毒液中毒素的吸收,减轻患者因中毒产生的各种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帮助患者更快恢复,临床价值突出。

  • 标签: 蛇咬伤 VSD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急诊科接收犬咬伤患者后,对其处理伤口方法及护理干预接种狂犬疫苗的效果进行讨论。方法:从在我院接受救治的犬咬伤患者中纳入48例展开讨论,2020.8-2021.8为病例纳入的时间,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两组,24例/组,即参照组、试验组,均实施伤口处理及接种狂犬疫苗,在此期间,参照组行一般护理,试验组行护理干预,对二组的护理效果行比较分析。结果:试验组负性情绪分值低,接种疫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均较参照组优,组间对比P值<0.05。结论:患者经犬咬伤后,需立即采取伤口包扎处理,而后予以患者实施狂犬疫苗接种措施,在此过程中,应用护理干预方案进行配合,可以安抚患者恐慌情绪,降低疫苗接种风险性。

  • 标签: 护理干预效果 狂犬疫苗 伤口处理 犬咬伤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救护理路径在蛇咬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纳入我院收治的78例蛇咬伤患者进行护理研究,按照随机原则进行分组,并建立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9例,分别实施毒蛇咬伤后常规护理和急救护理路径护理,比较两组急救护理效果和各项临床评价指标;结果:观察组吸氧、入院处理完成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各项临床评价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蛇咬伤患者进行护理期间,相比于常规护理措施,按照急救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可取得理想干预效果。

  • 标签: 急救护理路径 蛇咬伤患者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电力输电线路巡视工作的安全性是确保电网系统持续运行的关键环节,然而,有害动物(如狗、蛇、鼠)的存在可能对输电线路职工日常巡视维护安全性造成威胁。为此,本论文提出了一种新型拄杖设计,结合超声波技术驱离狗类动物,以及地震波技术驱离蛇鼠类动物,旨在有效预防有害动物对输电线路职工的侵害,确保电网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为有效促进毒蛇咬伤患者的创面愈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对湿润烧伤膏联合自体微粒皮种植的治疗效果作进一步探究,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021年1月-2023年12月为研究时间,并择取期间内在我院就诊治疗的毒蛇咬伤患者中的6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依照患者治疗时间顺序予以分组,常规创面治疗的对照组(30例)、湿润烧伤膏联合自体微粒皮种植治疗的观察组(30例),根据研究数据对比临床治疗效果(从患者创面肿胀、分泌物、气味、肉芽组织颜色评分及创面面积、临床治疗有效率展开数据研究)。结果:统计研究表明,两组患者在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后,通过湿润烧伤膏联合自体微粒皮种植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创面肿胀、分泌物、气味、肉芽组织颜色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创面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数据差异明显,P<0.05,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分析表明,湿润烧伤膏联合自体微粒皮种植治疗对毒蛇咬伤患者的创面愈合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有效提升临床治疗有效率,效果显著,应用价值良好,对此建议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湿润烧伤膏 自体微粒皮种植 毒蛇咬伤 创面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五步蛇咬伤救护中改良局部溃疡伤口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本院接诊的五步蛇咬伤病患28例,将之利用随机数表法分成实验和对照两组,每组14例。予以实验组改良局部溃疡伤口护理,予以对照组常规伤口护理。综合分析两组临床救护的效果,比较疼痛积分等指标。结果实验组的愈显率为92.86%,明显比对照组的71.43%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疼痛积分与肿胀积分明显比对照组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的伤口愈合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两者之比为(3.7±1.1)dvs.(6.8±1.3)d,P<0.05。结论积极采取改良局部溃疡伤口护理法对五步蛇咬伤病患伤口进行主治,可显著提升其治疗效果,减轻疼痛肿胀程度。

  • 标签: 五步蛇咬伤 改良 应用价值 局部溃疡伤口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红蚂蚁咬伤的临床特点及急救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收集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接诊的红蚂蚁咬伤患者6例临床资料。结果6例均发生不同程度的休克,其中2例意识清楚,4例发生昏迷,1例合并喉头水肿,在急诊科给抗休克、加强抗过敏处理后均痊愈出院。结论临床治疗以抗过敏药物及补液抗休克为主,要及早识别红蚂蚁咬伤致严重过敏反应的重症病例,加强抗过敏,及早抗休克治疗,防治并发症,适当处理伤口,预防和治疗伤口的继发感染。尤其做好红蚂蚁咬伤致过敏性休克病人的护理非常关键。

  • 标签: 红蚂蚁叮咬伤 过敏性休克 急救护理 体会
  • 简介:[ 摘要 ] 目的:总结自体免疫性脑炎患者预防口腔黏膜及舌咬伤的护理经验,提高对该疾病的临床认识,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8 年 10 月到 2019 年 9 月病区收治的 6 例自体免疫性脑炎患者的安全护理措施。结果:通过提供有效的安全护理措施,可以减少或避免意外的发生,减少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早日回归家庭。结论:自体免疫性脑炎临床表现复杂,无特异性,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提供有效的安全护理措施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抗 NMDA 受体脑炎 预防口腔黏膜及舌咬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救护理路径应用在毒蛇咬伤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从2014年7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100例毒蛇咬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给予急救护理路径进行护理。观察比较两组的入院急救时间、住院时间、病情恢复时间、满意度及治愈率等。结果观察组患者入院急救时间、住院时间及病情恢复时间等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及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救护理路径能够很好的缩短急救时间、住院时间及恢复时间,从而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救 护理路径 毒蛇咬伤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疑似狂犬病咬伤门诊处理措施效果。方法对2006年~2007年2360例疑似狂犬病动物咬伤患者进行暴露后处理,Ⅱ级暴露者进行伤口处理及全程免疫接种,Ⅲ级暴露者进行伤口处理、注射免疫球蛋白及全程免疫接种。经规范处理后每年一次连续6年进行电话随访,记录患者发病及健康状况。结果2360例疑似狂犬病动物咬伤患者经规范处理后随访6年1201例,5年984例,4年175例,均无发生狂犬病。结论疑似狂犬病动物咬伤患者接受规范处理伤口,接种狂犬疫苗全程自动免疫和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者,可有效预防狂犬病的发生。

  • 标签: 狂犬病 暴露后处理 效果
  • 简介:目的:分析湖北宜昌及周边地区毒蛇咬伤的发病情况,为本地区毒蛇咬伤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近2年我院收治入院、资料完整的毒蛇咬伤病例191例,并进行总结。结果:本地区蛇伤多发生在市郊夷陵区、点军区和邻近的宜都、枝江、长阳等地,时间集中在每年7-9月,以8-12时、16-24时高发,致伤蛇种主要为蝮蛇(83.25%),咬伤地点主要分布在农田和路边(81.68%),患者以男性居多,高发年龄40-60岁,四肢伤多见,被咬伤后多数患者(65.45%)能在6h内及时就诊,蛇伤多以轻型(82.72%)为主,大多预后良好,无死亡病例。结论:宜昌及周边地区毒蛇咬伤的流行病学特征明显,为该区域针对性预防和治疗毒蛇咬伤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毒蛇咬伤 流行病学 宜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救护理路径在毒蛇咬伤患者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68例毒蛇咬伤类患者进行分组观察,每组患者34人,观察组患者行急救护理路径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护理,对组间结果进行对照。结果在急救及恢复状况上,对照组患者显著比观察组差,在患者满意度方面,对照组同样较观察组差(P<0.05)。结论采用急救护理路径在毒蛇咬伤患者临床护理中发挥着良好的效果,能够提升患者急救质量,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应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急救护理路径 毒蛇咬伤 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