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灌流(HP)联合血液透析(HD)治疗重症毒蛇咬伤合并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0年3月至2003年10月在我院住院的毒蛇咬伤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行HD治疗的患者55例作为对照组,2004年3月至2008年9月在我院住院的重症毒蛇咬伤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行HP+HD串联治疗的患者60例作为治疗组,观察治疗前后血液中BuN、Cr、C-RP、TBIL、ALT、AST、CDH、CK的变化,并进行治愈率、病死率的比较。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前后BuN、Cr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ALT、AST、LDH、CK差异有显著性(P<0.01),临床治愈率治疗组效果更为显著。结论HP加HD可以显著降低患者血液中AST、ALT、LDH、CK等大、中分子物质,加之恰当有效的护理方法,能有效降低病人死亡率。

  • 标签: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 毒蛇咬伤 肾功能衰竭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程序化护理对毒蛇咬伤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2014年5-9月50例毒蛇咬伤出院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选取2015年5-9月50例毒蛇咬伤出院患者为实验组,实验组采取程序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实施早期程序化护理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早期程序化护理可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深化优质护理的内涵。

  • 标签: 毒蛇咬伤 早期程序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红光照射联合早期康复训练护理在毒蛇咬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70例毒蛇咬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早期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红光照射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肿胀消退时间、肢体功能活动障碍。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VAS评分显著小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肿胀消退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均显著早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肢体功能活动障碍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毒蛇咬伤患者给予红光照射联合早期康复训练护理,可显著减轻患者疼痛、缩短肿胀消退时间、促进伤口愈合、改善肢体活动功能。

  • 标签: 毒蛇咬伤 红光照射 早期康复训练 疼痛 肿胀
  • 简介:【摘要】目的:狂犬病尚未治愈方案,其对生命威胁程度较大,引入伤口护理和接种护理措施,起到良好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05月-2022年06月本疾控中心收治的100例狂犬疫苗接种患者为研究对象,等分为对比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0例。对比组仅采取常规护理,采取完善伤口处理和接种护理的组别为试验组,对比两者差异。结果:试验组的不良反应更少、满意度更高(P

  • 标签: 狂犬病 接种 优势 伤口处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狂犬病尚未治愈方案,其对生命威胁程度较大,引入伤口护理和接种护理措施,起到良好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05月-2022年06月本疾控中心收治的100例狂犬疫苗接种患者为研究对象,等分为对比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0例。对比组仅采取常规护理,采取完善伤口处理和接种护理的组别为试验组,对比两者差异。结果:试验组的不良反应更少、满意度更高(P

  • 标签: 狂犬病 接种 优势 伤口处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并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结合季德胜蛇药片对于治疗毒蛇咬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7月-2022年7月因毒蛇咬伤而就诊于我院的患者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研究的方法不同,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是仅单独使用季德胜药片进行治疗,而研究组是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使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实验室指标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无明显差异,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3d以及7d后的PT、TT以及APTT均明显下降,且研究组下降的更为明显;此外对照组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6.05%,明显低于加以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组的97.67%,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毒蛇咬伤患者的治疗,与单独使用季德胜蛇药片相比较,联合使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实验室指标,促进伤口愈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季德胜蛇药片 毒蛇咬伤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常规疗法治疗五步蛇咬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 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 组各 40例。对照组给予局部伤口清创、封闭治疗、预防破伤风针注射、抗蛇毒血清及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 疗及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血必净注射液静脉注射治疗。观察 2 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凝血功能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 组患者

  • 标签: [] 五步蛇 咬伤 血必净注射液 凝血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圆斑蝰蛇咬伤患者在广州周边地区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治圆斑蝰蛇咬伤提供依据。方法对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2014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收治的圆斑蝰蛇咬伤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线性相关分析的方法分析咬伤后就诊时间与咬伤后出现急性肾损伤时间的相关性。结果5年共收治毒蛇伤1481例,死亡3例,其中43例圆斑蝰蛇咬伤,死亡2例,占毒蛇伤总死亡率的66.7%(2/3);患者分布以广州珠三角地区(肇庆、云浮、佛山、江门)伤者居多,占74.4%,9~11月是咬伤高发月份,占44.2%(19/43),被咬伤者以农民为主,占53.5%(23/43),50~69岁为主要高发年龄,下肢咬伤占67.4%(29/43),蛇伤严重程度评分重度病例占74.4%(32/43)。咬伤后就诊时间与咬伤后出现急性肾损伤的时间存在显著相关性(r=0.719,P<0.01)。结论圆斑蝰蛇咬伤是广州周边地区毒蛇伤的主要死亡原因,应对高发月份、高发地区、高发人群及高发部位进行重点监测和干预,提高公众的自我保护能力,一旦发生圆斑蝰蛇咬伤,应立即到正规医院接受针对性诊治,必要时接受血液净化治疗。

  • 标签: 圆斑蝰蛇 蛇咬伤 流行病学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对被动物咬伤后到龙陵县疾控中心门诊主动就诊的1370例动物咬伤病例流行病学进行调查分析与研究,为加强本县狂犬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资料选自2011年10月—2013年10月在本疾控中心门诊治疗的1370例动物咬伤病例,对其临床资料实施回顾性分析。结果动物咬伤病例当中,男性病例人数明显多于女性,且主要集中于6岁-40岁之间的青壮年群体中,学生为主要受伤对象,以四肢为主要咬伤部位,多发生于7月-9月,而86.8%的咬伤病例24h之内能接受狂犬疫苗治疗。结论针对动物咬伤事件,应加强学生群体的健康宣教,最大限度预防出现动物咬伤事件。而针对已经被咬伤病例,需对其伤口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并尽快接种疫苗。

  • 标签: 疾控中心门诊 动物咬伤病例 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冲洗加封闭式负压引流术在眼镜蛇咬伤创面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月到2018年6月入住我院急诊科施行冲洗加封闭式负压引流术的眼镜蛇咬伤创面患者40例,观察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和心理状况较护理前有无好转。结果冲洗加封闭式负压引流术在眼镜蛇咬伤创面中的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状况较护理前好转,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采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术,缩短了眼镜蛇咬伤患者治疗时间,让患者得到恢复。

  • 标签: 蛇咬伤 封闭式负压引流术 冲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蛇伤解毒汤联合五味消毒饮加减在蝮蛇咬伤风火毒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2例蝮蛇咬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五味消毒饮加减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蛇伤解毒汤外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水平相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肿胀、疼痛消失时间明显缩短(P<0.05);两组CK、CK-MB、LDH水平比较,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指标水平均下降(P<0.05)。结论:蛇伤解毒汤外洗联合五味消毒饮加减口服治疗蝮蛇咬伤风火毒证的效果显著,可快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CK、CK-MB、LDH水平,值得推广。

  • 标签: 五味消毒饮 蛇伤解毒汤 蝮蛇咬伤 风火毒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犬咬伤急诊治疗中运用延迟缝合和一期缝合治疗,对疗效与伤口愈合的影响。方法:试验者为2020.01至2022.12在医院急诊科接受治疗的犬咬伤患者76例,以入院时间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方案为延迟缝合和一期缝合,比对治疗有效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愈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换药次数与伤口愈合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一期缝合方式缝合伤口,利于减少换药次数的同时,还能缩短患者伤口愈合时间,利于控制伤口感染风险,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值得推广。

  • 标签: 犬咬伤 一期缝合 延迟缝合 伤口愈合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低分子肝素钠在重症蝮蛇咬伤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0月~2023年10月我院就诊的60例重症蝮蛇咬伤患者为调研目标,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抗蝮蛇毒血清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低分子肝素钠治疗,比较两组凝血功能与肝肾功能。结果:研究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开展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后,有助于调节相关凝血水平,提高患者凝血功能,值得推广。

  • 标签: 低分子肝素钠 重症蝮蛇咬伤 凝血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蝮蛇咬伤致肢体肿胀的患者采取抗蛇毒血清联合季德胜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80例蝮蛇咬伤致肢体肿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分组的原则以对照组(n=40,常规治疗)、观察组(n=40,抗蛇毒血清联合季德胜治疗)区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肢体肿胀程度。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第1d、第2d、第7d的肢体肿胀差值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季德胜联合抗蛇毒血清用于蝮蛇咬伤致肢体肿胀患者中能明显改善患者肢体肿胀程度,有着极大的推广价值。

  • 标签: 蝮蛇 肢体肿胀 抗蛇毒血清 季德胜 效果
  • 简介:摘要:为了对临床上针刺疗法配合火罐疗法在缓解蛇咬伤病人患肢肿胀的疗效进行观察和探究,得出常规西医治疗配合针刺放血治疗及火罐疗法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局部和全身中毒症状的结论,同时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明显提高毒蛇咬伤患者治愈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死亡率、肢体伤残率和危重症发生率等优势。

  • 标签: 针刺放血疗法 火罐疗法 蛇咬伤 患者患肢肿胀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季德胜蛇药外敷联合情志护理在急诊蛇咬伤患者的救治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80例蛇咬伤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季德胜蛇药外敷,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情志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肿胀、疼痛缓解时间及负性情绪。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肿胀消退时间和疼痛缓解时间均显著早于对照组(P

  • 标签: 蛇咬伤 季德胜蛇药 情志护理 肿胀消退 负性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钠联合抗蛇毒血清治疗重型和危重型竹叶青蛇咬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9年5月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急诊科收治的48例重型和危重型竹叶青蛇咬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在给患者早期注射抗蛇毒血清、季德胜蛇药片内服加外涂以及伤口切开排毒等治疗基础上,根据是否应用低分子肝素钠抗凝治疗分为肝素治疗组和非肝素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分型、伤肢肿胀程度、凝血功能指标变化、皮肤黏膜或消化道出血情况、输血情况、咬伤局部症状、住院时间及预后。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临床分型、伤肢肿胀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3 d时,肝素治疗组血小板计数(PLT)明显高于非肝素治疗组〔×109/L:210.0(160.0,252.0)比136.0(104.0,198.5),P<0.05〕;而两组凝血四项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6 d时,肝素治疗组血浆凝血酶时间(TT)较3 d时明显缩短〔s:30.3(20.4,37.0)比34.7(24.0,73.4),P<0.05〕,且纤维蛋白原(FIB)明显高于非肝素治疗组〔g/L:0.60(0.31,1.07)比0.20(0.14,0.60),P<0.01〕。肝素治疗组治疗期间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非肝素治疗组〔21.7%(5/23)比64.0%(16/25),P<0.01〕;肝素与非肝素治疗组分别有11例和18例患者接受输血治疗及补充凝血酶原复合物。肝素与非肝素治疗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6.91±1.92比7.48±2.27,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随访1周至1个月,均无死亡及局部皮肤软组织坏死病例。结论对于重型和危重型竹叶青蛇咬伤患者,在注射抗蛇毒血清、季德胜蛇药片内服加外涂以及伤口切开排毒等基础上,早期应用低分子肝素钠抗凝等综合治疗,有利于肢体肿胀及炎症消退,减少输血,促进凝血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 标签: 低分子肝素钠 抗蝮蛇血清 出凝血时间 竹叶青蛇咬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蛇咬伤患者护理救治中应用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的临床价值。方法:遴选2019年3月—2021年5月60例急诊蛇咬伤患者,参考“数字双盲法”,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n=30例),观察组予以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对照组实施常规急诊护理模式。比较干预结果:沟通效果、救治效果。结果 较对照组结果,观察组病情了解、基础护理、沟通效果评分更高,接诊时间、护理救治时间、急诊滞留时间均更短(P<0.05)。结论:在急诊蛇咬伤患者临床救治中,开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重型及危重型竹叶青蛇咬伤中毒早期的临床效果。方法:2018年1月30日~2020年12月30日治疗的竹叶青蛇咬伤患者5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给予抗蝮蛇血清及血液灌流治疗)及研究组(给予抗蝮蛇血清及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观察比较凝血指标、肝肾功能。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凝血指标比较,研究组的凝血酶时间(TT)及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值均小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值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肌酐(Cr)、尿素氮(BUN)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型及危重型竹叶青蛇咬伤中毒早期应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可促进凝血指标以及肝肾功能改善,提高救治效果。

  • 标签: 中毒 竹叶青 蛇咬伤 低分子肝素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