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重症监护室(ICU)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研究选择本院ICU收治的126例重症患者。将患者按照就诊时间先后分为对比组和干预组。在ICU治疗过程对比组实施传统形式的ICU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观察护理前后患者的心理状态、睡眠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在护理后组间比较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干预组低于对比组,P<0.05。在护理后组间比较,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干预组低于对比组,P<0.05。干预组患者对ICU护理服务的总满意度高于对比组,P<0.05。结论:ICU患者行心理护理可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焦虑抑郁情绪,降低血压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护理效果。

  • 标签: 心理护理 ICU重症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揭示凝血检验危急值在重症新生儿病房的应用价值。方法:2020年10月-2022年3月,将我院124例重症新生儿患者随机等分为两组,每组各62例,参照组常规治疗,研究组基于凝血检验危急值治疗,测算对比两组的治疗有效率,以及接受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指标。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前,研究组的生理职能评分指标、生理机能评分指标、情感职能评分指标、社会功能评分指标、躯体疼痛评分指标、活力评分指标、精神健康评分指标,以及健康变化评分指标均与参照组大致相当(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生理职能评分指标、生理机能评分指标、情感职能评分指标、社会功能评分指标、躯体疼痛评分指标、活力评分指标、精神健康评分指标,以及健康变化评分指标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为重症新生儿患者实施基于凝血检验危急值治疗,能获取优质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重症新生儿患者 常规治疗 基于凝血检验危急值治疗 临床效果 测算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 研讨心理护理对重症监护室(ICU)重症患者焦虑状态、睡眠质量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2022年1月-2022年9月ICU收入的40例重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2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分数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分数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情感职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予以ICU重症患者心理护理能改善其焦虑状态,提高睡眠质量和生命质量。

  • 标签: 重症监护室(ICU) 心理护理 焦虑状态 睡眠质量 生命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PICU科室收治的84例患儿,纳入时间为2015年6月至2017年12月。将其随机分成2组常规护理42例作为对照组,心理护理42例作为试验组,评定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护理满意40例(95.2%),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33例(78.6%),差异显著(P<0.05)。护理后,2组患儿的SAS评分、SD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试验组降低幅度更显著(P<0.05)。结论PICU患儿实施心理护理具有积极意义,能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改善心理状态,值得推广。

  • 标签: PICU 心理护理 满意度 SAS评分 SDS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室患者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 2016年 4月到 2017年 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 120例重症监护室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过程中采用数字随机表达法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60例。两组患者分别接受常规护理、常规护理 +护理干预,对 2组患者的负面情绪评分、患者满意度、生存质量以及睡眠质量进行比较。 结果 经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负面情绪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 0.05)。通过比较 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发现观察组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可见观察组患者在心理、生理、环境和社会关系方面的生存质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差异( P< 0.05)。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可见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 P< 0.05)。 结论 对重症监护室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存质量,且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因此,可以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重症监护室 负面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气道新型护理方法在ICU重症监护室中的临床应用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重症监护室患者68例,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试验组(施行新型护理方法)和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方法)。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ICU滞留时间和VAP发生率,对两组患者的护理疗效进行评判。结果试验组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和ICU滞留时间均短于对照组,VAP发生率也小于对照组的38.2%,且数据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新型的人工气道护理方法可以明显缩短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降低VAP发生率,有利于ICU患者的健康恢复,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ICU 人工气道 护理 重症监护室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静脉溶栓治疗的重症监护护理。方法:抽选96例本院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分成两组。常规组用常规护理,实验组用重症监护护理,分析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在无其他因素的干扰下,实验组护理效果优于常规组。结论:重症监护护理优势明显,能优化护理质量,提高护理准确性,改善患者预后,帮助患者功能恢复,使临床治疗得到理想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急性心肌梗塞 静脉溶栓治疗 重症监护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重症监护室中人文关怀护理的应用价值 。方法: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9 月本院重症监护室接诊的病患 60 例,根据电脑随机双盲法原理均分成 2 组。试验组实行人文关怀护理,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对比 2 组焦虑和抑郁评分。 结果:试验组干预后抑郁评分( 40.29±2.68 )分、焦虑评分( 39.74±2.81 )分,比对照组( 53.72±3.71 )分、( 52.77±2.96 )分低 , P < 0.05 。 结论:开展人文关怀护理工作,利于重症监护室病患负性情绪的缓解,建议推广 。

  • 标签: 焦虑程度 重症监护室 应用价值 人文关怀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室患者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4月到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重症监护室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过程中采用数字随机表达法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两组患者分别接受常规护理、常规护理+护理干预,对2组患者的负面情绪评分、患者满意度、生存质量以及睡眠质量进行比较。结果经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负面情绪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通过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发现观察组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可见观察组患者在心理、生理、环境和社会关系方面的生存质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可见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重症监护室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存质量,且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因此,可以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重症监护室 负面情绪
  • 简介:摘要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它是医院内感染的主要病菌。患重病的患者,以及在手术后或者治疗后处于恢复期的患者容易感染铜绿假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会引起手术后的伤口感染,可进行血腥传播,而引发菌血症和败血症。烧伤后感染可致其死亡。铜绿假单胞菌普遍存在,而在潮湿环境下尤甚。在呼吸科重症监护室内,铜绿假单胞菌可引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其主要发生在衰弱活免疫受损的住院病人身上,若住院病人口咽部有绿脓杆菌和其他革兰氏阴性菌共同繁殖,则气管插管、切开或间歇性正压呼吸可引起肺部感染。本文主要针对呼吸科重症监护室内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进行研究,分析其原因,并加以预防。

  • 标签: 铜绿假单胞菌 呼吸科重症监护室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68例神经外科实施重症监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经验。结果本组68例患者经治疗后,65例患者痊愈出院,3例患者因病情严重,患者家属放弃治疗死亡,未出现肺炎、褥疮、营养不良及肌肉萎缩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护理人员应从生命体征、瞳孔和意识观察及生理基础等多方面进行综合护理,对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治疗疗效和患者预后有积极意义。

  • 标签: 神经外科 重症监护 临床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告知对重症监护患者家属焦虑状态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120名ICU患者家属,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两组。在患者入院第二天,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宣教,干预组实施护理告知后,对两组患者家属进行焦虑自评量表测试(SAS)。结果干预组60例,实施护理告知后患者家属焦虑发生23例,发生率为38.3%,对照组60例,实施常规护理宣教后,焦虑发生48例,发生率为80%,两组间差别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通过对重症患者家属的护理告知,能够显著降低家属的焦虑程度,利于患者早日度过危险期。

  • 标签: 重症患者家属 焦虑 护理告知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强化细节管理在重症监护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12月于ICU推行强化细节管理,主要内容包括强化培训、强化规范操作、强化药械与环境管理、强化信息管理。结果2015年1-5月,基础护理、病房管理、病例书写、健康宣教评分高于2014年1-5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细节管理确实有助于提升重症监护室护理质量。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护理服务质量管理 细节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在重症监护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于我院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的100例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中采用数字随机表达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患者分别接受常规护理、常规护理+人文关怀,比较两组患者的负面情绪改善情况、护理满意度以及睡眠质量等相关指标。结果实施护理前,两组重症监护室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实施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更为明显,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常规护理+人文关怀)患者在护理态度、护理质量、护理技术、护理管理方面的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常规护理),两组相比差异显著。实施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较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优势,两组相比存在明显差异。结论在重症监护室护理中应用人文关怀,可丰富护理模式,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同时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睡眠质量,因此,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人文关怀 重症监护室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重症监护中心(ICU)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临床特点及救治。方法通过对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ICU中住院的71例ARF患者分为院内及院外两组,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析其年龄分布特点、病因及临床转归。结果在ARF病因方面,院内及院外两组患者均以肾前性因素为主,分别占73.24%和51.22%。ICU中ARF的死亡率较高,占57.75%,院内组ARF的死亡率为70.00%,社区组死亡率为57.75%,两组死亡率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CU中ARF患者的死亡率高,其病因以肾前性因素为主,应高度重视。

  • 标签: 重症监护中心 急性肾功能衰竭
  • 简介:目的了解某院外科重症监护室(SICU)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尤其是器械相关感染率,以及干预措施实施的效果。方法对2007-2009年入住SICU超过48h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监测,监测内容包括医院感染率及器械相关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心静脉插管相关血流感染(CI。AKSI)、泌尿道插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D]率及相应器械使用率。根据调查中发现的问题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比较措施实施前后的感染率。结果3年间共调查SICU内患者639例,发生医院感染129例次,感染例次率20.19%。其中器械相关感染77例(VAP52例、CLABSI12例、CAUTI13例),占59.69%。通过采取干预措施,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逐年提高,2007、2008和2009年手卫生产品每患者住院H使用量分别为41.59mL/HD、82.71mL/HD、84.33mL/HD;VAP感染率明显下降,由2007年27.17/1000机械通气日降至2009年的9.09/1000机械通气口(x^3=2.79,P=0.00),CLABSI、cAuTI感染率无明显变化。结论SICU医院感染发病率和器械相关感染率较高,但可通过干预措施的有效实施,使其相应的感染得到有效控制。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医院感染 器械相关感染 干预措施 感染控制 目标性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