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26例泪小管断裂吻合后的护理经验,探讨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6例泪小管断裂吻合后病人加强心理护理,观察与预防各种并发症,做好出院指导。结论术后良好的心理护理,各种并发症的观察与预防,周详的出院指导是提高吻合后再通率的保障。

  • 标签: 泪小管断裂 吻合术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磁吻合(MCA)完成犬下腔静脉(IVC)人工血管置换,与传统缝合方法进行吻合口比较。方法西安交通大学动物实验中心2018年9月至2019年2月提供成年家犬16只,编号后随机分为MCA组(n=8)与手工缝合(TMS)组(n=8),接受IVC部分切除后行人工血管置换,扫描电镜观察术后4、8、12周及24周吻合口内皮细胞生长情况,吻合口标本进行组织染色观察,并比较瘢痕增生程度。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电镜观察,MCA组人工血管吻合口内膜光滑,内皮细胞排列整齐,形态规则,TMS组吻合口内膜不完整,内皮细胞排列紊乱,形态不规则。组织学观察,MCA组吻合口血管壁对位整齐,血管内膜覆盖吻合口,术后12周吻合口呈慢性炎性反应,24周无明显炎性反应;TMS组吻合口缝线异物残留,瘢痕增生明显[(1.28±1.34) mm比(3.31±1.67) mm,t=4.115,P<0.05]。结论MCA组较TMS组人工血管吻合更理想,内皮细胞层光滑,无异物残留,炎性反应轻微。MCA技术实现下腔静脉人工血管置换效果可靠。

  • 标签: 下腔静脉 人工血管 置换 磁吻合技术
  • 简介:摘要2009年8月至2010年6月我院应用腹腔镜下结肠大部切除加结肠肛门心形吻合治疗小儿长段型先天性巨结肠19例。本文总结相关护理体会,分析术前肠道护理、术后呼吸道护理、营养护理及并发症观察及护理管理等的重要性。

  • 标签: 先天性巨结肠 腹腔镜巨结肠根治术 结肠肛门心形吻合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与泪道置管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18年3月-2020年12月共50例慢性泪囊炎患者分为对照组(25例,采取泪道置管治疗)与观察组(25例,采用鼻腔泪囊吻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治愈18例,治愈率72.0%,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0%,对照组治愈7例,治愈率28.0%,有效1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76.0%,观察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大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鼻泪管阻塞引起的慢性泪囊炎,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的疗效优于泪道置管,建议在耳鼻喉科中推广普及。

  • 标签: 鼻内镜 鼻腔泪囊吻合术 泪道置管术 慢性泪囊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全程优质护理在开环式微创痔吻合治疗混合痔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混合痔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作2组,各3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于此基础上应用全程优质护理干预,对比分析2组的护理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住院时间和护理满意度评分分别为(8.42±1.65)d、(96.15±1.56)分,与常规组的(14.53±1.43)d、(78.27±1.21)分相比,较优,P<0.05,且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86%(1/35),与对照组17.14%(6/35)比,较优,P<0.05。结论于混合痔TST治疗围期行全程优质护理,可有效减少患者住院时间,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常规护理 全程优质护理 TST 护理效果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是为了探讨和分析器械吻合技术在提高胸中下段食管癌患者手术治疗过程中产生的实际效果,从而不断提升患者的健康水平。方法选择2013年9月到2014年9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200例胸骨中下段食管癌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有10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者手工吻合手术残端方法,对照患者则使用器械吻合来对手术残端加以处理,对两组患者的远期并发症、手术治疗情况以及对症处理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实验组患者使用器械吻合的实际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吻合时间都要低于对照组,患者在治疗之后出现并发症的可能性也对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之间存在的差异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器械吻合技术在对食管癌患者手术残端进行处理时,具有效果稳定、操作便捷以及远期疗效令人满意等效果,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治疗活动中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器械吻合 食管癌 胸中下段 手术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一种硅胶管双路置入法在下泪小管断裂吻合中的应用。方法对下泪小管断裂11例(11眼)施行RS硅胶管双路置入吻合,术后3月拔管,随访半年至1年。结果治愈9例,占82.81%,好转2例占17.19%。结论本文的方法操作简单,固定牢靠,不影响美观,疗效好,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泪小管断裂 RS硅胶管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近端胃切除术后的消化道重建采用食管残胃双肌瓣吻合(Kamikawa吻合),可以显著降低吻合口相关并发症,减少患者术后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但因其操作复杂,影响了该式的普及。山西长治医学院附属长治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团队对Kamikawa吻合式进行了改良,通过优化手术步骤,降低了手术难度。本研究探讨改良Kamikawa吻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病例入组标准为经术前胃镜活组织病理学检查及影像学检查,证实为未发生转移的食管胃结合部癌、胃上部癌,肿瘤直径<4 cm;术前临床分期为cT1~3N1M0。排除标准为术前接受新辅助化疗、合并严重心肺疾病、营养状况差难以耐受手术以及临床资料不完整者。收集2019年4月至2020年12月期间,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胃肠外科(8例)和长治医学院附属长治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17例)在近端胃切除中采用改良Kamikawa吻合的25例食管胃结合部癌和胃上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1例,女性4例,年龄(63.0±7.8)岁,开腹手术3例,腔镜手术22例。改良Kamikawa吻合的改良内容:(1)应用食管胃结合部全系膜切除理念,以利于淋巴结的彻底清扫和便于进行手工吻合和包埋;(2)吻合口直径根据食管断端口径进行选择,在2.5~3.5 cm之间,以减少吻合口狭窄的发生;(3)使用超声刀将食管残端切开,既可防止食管残端出血、又可将食管黏膜、肌层与外膜紧密贴合,防止食管黏膜回缩;(4)使用倒刺线将残胃底和食管进行连续缝合固定胃底,以减少在狭小空间繁琐、困难的间断缝合;(5)使用两根倒刺线进行吻合口前后壁的连续缝合并完成肌瓣的缝合固定。分析手术安全性相关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采用Clavien-Dindo分级)、食管反流症状和食管炎(洛杉矶分级)发生情况。通过术后随访胃食管反流症状量表(GERD)评分、胃镜、多体位消化道造影等手段,评估残胃动力和抗反流效果。结果25例患者均完成改良Kamikawa吻后。手术时间(5.8±1.8)h,中出血量(89.2±11.8)ml,术后住院时间(13.8±2.9)d。术后发生吻合口狭窄3例(12.0%),为Clavien-Dindo Ⅲ级,经内镜下扩张治疗后痊愈。术后上消化道造影显示并出现反流症状1例(4.0%),为Clavien-DindoⅠ级,胃镜检查未见其有反流性食管炎征象,洛杉矶分级为A级。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吻合口出血、局部感染和死亡。术后6个月,食管胃反流测量表GERD评分为(2.7±0.6)分,与术前(2.4±1.0)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95,P=0.148)。结论改良Kamikawa吻合在近端胃切除中的应用安全可行,具有良好的抗反流效果。

  • 标签: 食管胃结合部肿瘤 胃上部肿瘤 近端胃切除 Kamikawa吻合术,改良 抗反流术 消化道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空肠引流治疗胆肠吻合后肝内胆管结石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于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胆石病中心采用经皮空肠引流治疗的24例胆肠吻合后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6例,女性8例,年龄(50.46±10.89)岁,年龄范围28~68岁。对胆肠吻合后诊断为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局麻下行超声及X线引导下经皮空肠造影,成功后直接扩张瘘道并留置16.0Fr引流管,3 d后实施经皮经空肠胆道镜,统计操作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结石取净率等。结果24例患者行经皮空肠造影治疗,成功率79.2%(19/24),其中结肠前胆肠吻合19例,成功率94.7%(18/19),结肠后胆肠吻合5例,成功率20.0%(1/5),未发生出血、肠漏、胆漏等并发症。19例经皮空肠造影成功者,瘘道扩张成功率100%(19/19),无并发症;5例经皮空肠造影失败者,行开腹经胆肠吻合空肠襻胆道探查取石,术后发生胆漏1例。24例行胆道镜检查及选择性胆道造影,诊断为吻合口狭窄13例、肝内胆管狭窄5例、吻合口并肝内胆管狭窄6例;经胆道镜下电切、柱形球囊扩张、取石、支架支撑等治疗,狭窄解除率100%(24/24),肝内胆管结石取净率91.7%(22/24)。结论经皮空肠引流是治疗胆肠吻合后肝内胆管结石的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尤其适用于结肠前胆肠吻合患者。

  • 标签: 胆总管囊肿 胆结石 胆管肠吻合术,肝 超声介入
  • 简介:摘要本文回顾性分析2例肾移植受者术后并发长段输尿管狭窄病例的临床诊治过程。2例受者均诊断为输尿管狭窄,发生部位均在中下段,长度分别为3 cm和3.5 cm。2例受者的手术方案为腹腔镜下移植肾肾盂与自体输尿管吻合。术后血清肌酐稳定(例1:135 μmol/L;例2:110 μmol/L),移植肾功能恢复良好。术后3个月随访移植肾肾盂未见积水。本病例为今后肾移植术后长段输尿管狭窄受者的治疗提供借鉴。

  • 标签: 肾移植 腹腔镜肾盂输尿管吻合术 输尿管狭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内泪囊鼻腔造孔在慢性泪囊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5例行鼻内窥镜下鼻内泪囊腔造孔治疗的慢性泪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发现,27例治愈,7例好转,1例无效,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1%。结论在鼻内镜下行鼻内泪囊鼻腔造孔损伤小、视野清楚、出血少且无面部瘢痕,可对相关鼻腔病变同期处理,治疗效果好,复发风险低,在慢性化脓性泪囊炎的治疗效果突出,值得临床的大力推广。

  • 标签: 慢性泪囊炎 鼻内窥镜 鼻腔泪囊吻合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1例(38眼)实施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的慢性泪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1例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治愈25例,好转6例,总有效率100%。结论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治疗慢性泪囊炎安全可靠、疗效可靠。

  • 标签: 慢性泪囊炎 鼻内镜 鼻腔泪囊吻合术
  • 简介:目的探讨Ivor—Lewis经胸颈部机械吻合治疗中段食管癌的疗效。方法前瞻性研究2005年3月至2013年3月两家医院收治的303例中段食管癌患者(江苏省如皋市博爱医院107例、江苏省如皋市人民医院196例)的临床资料,按患者入院先后顺序编号分为Ivor—Lewis组(151例),施行Ivor—Lewis径路经胸颈部机械吻合;Sweet组(152例),施行Sweet径路经胸颈部机械吻合。比较两组患者中情况、围手术期并发症、淋巴结清扫和术后随访等情况。采用门诊复查方式随访,随访时间截至2012年12日。计量资料采用成组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等级资料采用Wilcoxon成组秩和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术后死亡风险。结果Ivor—Lewis组的手术时间和手术切除率分别为(239±21)min和98.68%(149/151),Sweet组分别为(188±30)min和92.76%(141/15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32,6.45,P〈0.05)。Ivor—Lewis组和Sweet组的食管上切缘阳性率分别为0.67%(1/149)和0.71%(1/14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07%(15/149)和11.35%(16/141),手术死亡率分别为0和0.71%(1/141),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vor—Lewis组清扫的颈胸交界部、腹上区淋巴结数目以及颈胸交界部阳性淋巴结数目分别为(3.6±1,1)枚、(3.5±1.1)枚和(0.7±1.1)枚,Sweet组分别为(2.3±0.8)枚、(2.4±0.8)枚和(0.3±0.6)枚,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9.96,9.02,3.26,P〈0.05)。290例手术切除治疗的食管癌患者中273例获得术后随访,随访率为94.14%(273/290),中位随访时间为28.0个月。Ivor—Lewis组患者术后第1、2、3年肿瘤复发、转移率分别为8.21%(11/134)、19�

  • 标签: 食管肿瘤 食管切除术 食管胃吻合术 扩大二野淋巴结清扫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人工缝合行胃十二指肠吻合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至2019年9月于浙江省人民医院胃肠胰外科接受胃癌根治+胃十二指肠吻合的36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22例,女性14例,年龄(64.3±9.3)岁(范围:43~80岁),于完全腹腔镜下行胃癌根治,并采用腹腔镜人工缝合法进行胃十二指肠吻合。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胃十二指肠吻合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拔除胃管时间等围手术期资料。结果全部患者成功实施完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性切除+人工缝合法胃十二指肠吻合,手术时间(226.7±40.4)min(范围:180~320 min),其中胃十二指肠吻合时间(24.8±7.1)min(范围:15~48 min),术后肛门排气时间(3.8±0.9)d(范围:2~6 d),拔除胃管时间(5.7±2.0)d(范围:3~13 d),术后住院时间(10.3±3.1)d(范围:7~19 d)。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术后病理学检查示高分化腺癌3例,中分化腺癌5例,低分化腺癌22例,印戒细胞癌6例;T1期27例,T2期9例;淋巴结清扫数目(36.4±8.9)枚(范围:23~60枚),淋巴结转移阳性7例,阴性29例。TNM分期:ⅠA期24例,ⅠB期8例,Ⅱ期4例。术后复查上消化道造影,吻合口均通畅,无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结论腹腔镜人工缝合法行胃十二指肠吻合安全可行,具有较好的近期疗效。

  • 标签: 胃肿瘤 腹腔镜检查 胃肠吻合术 缝合技术
  • 简介:摘要回肠储袋肛管吻合(IPAA)多采用J型回肠储袋,在系膜长度足够的情况下进行无张力吻合。我们报道1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采用离断回结肠血管以延长系膜长度,拟构建J型储袋吻合时,发现系膜长度略短导致无法完成无张力肛管吻合,遂改为构建S型储袋,增加了2 cm系膜长度,顺利完成IPAA手术。

  • 标签: 溃疡性结肠炎 回肠储袋肛管吻合术 S型储袋 系膜延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腹直视下行输卵管结扎术后输卵管吻合的实际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接诊的50例开腹直视下行输卵管结扎术后输卵管吻合患者,手术完成后对其进行随访,了解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50例患者术后48例复通,占到96.00%,随访期间有45例成功妊娠,占到90.00%,其中包括43例宫内妊娠与2例异位妊娠。双侧输卵管存在炎症以及双侧输卵管剩余长度<5cm患者,其妊娠率会出现下降,P<0.05。结论输卵管结扎术后应用开腹直视下行输卵管吻合,能够达到输卵管复通目的,实际应用期间需要对不同患者输卵管炎症、输卵管剩余长度进行评价,便于最大程度达到预期治疗目的。

  • 标签: 输卵管结扎术 开腹直视 输卵管吻合术 妊娠情况
  • 简介:目的探讨结肠次全切除联合升结肠-直肠侧侧吻合治疗便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该院收治的129例顽固性混合型便秘患者,按不同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63例)和对照组(6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全结肠切除联合回肠-直肠侧侧吻合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结肠次全切除联合升结肠-直肠侧侧吻合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疗效,以及排便、腹泻、营养、心理、术后并发症、术后复发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6、12个月肠胃生活质量(GIQL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术后1、6、12个月Wexner便秘严重度评分、Longo′s出口梗阻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6、12个月的平均排便频次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1、6、12个月腹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观察组术后12个月外,2组患者术后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清蛋白、前清蛋白均低于术前基线值,但观察组术后6、12个月体质量、BMI、清蛋白、前清蛋白与对照组比较,更接近术前基线值(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4.28%)低于对照组(37.88%),观察组便秘复发率(1.59%)低于对照组(15.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次全切除联合升结肠-直肠侧侧吻合治疗顽固性混合型便秘患者,可改善结肠部位慢传输和出口梗阻,减轻术后焦虑,提高术后营养,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顽固性混合型便秘 结肠次全切除术 全结肠切除术 升结肠-直肠侧侧吻合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