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创造良好的监护环境,提高危重症监护水平。方法探讨监护环境中物理环境、生理环境、心理环境和操作环境中存在给患者康复带来负性影响的因素和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有效的临床护理对策降低了监护环境对患者的负性影响,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结论有效的护理对策可创造良好的监护环境,提高对危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水平,促进患者的康复。

  • 标签: 监护环境 负性影响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对于小儿重症监护病房落实护理管理策略所取得的效果。方法本研究的所有研究对象均为我院在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期间小儿重症监护病房所收治的患儿,本研究为方便调查,选择其中的200例患儿进行分组对照研究,将所有患儿按照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每组患儿为100例,为本研究对照组患儿配合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指导,观察组患儿选择采用护理管理进行护理指导,对于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并作出比较。结果评价本研究两组患儿的恢复有效率、治疗依从性和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情况,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存在差异性,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对于小儿重症监护病房等患儿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配合有针对性的护理管理措施进行指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小儿重症监护病房的整体护理质量,确保患儿能够迅速的恢复。

  • 标签: 小儿重症监护病房 护理管理 护理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及相关因素,以制定相应对策,有效地预防和和减少医院内获得性感染。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ICU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05例ICU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82例,感染率为26.8%,老年重症患者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常见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46.3%,其次为泌尿道,占19.5%,第三为胃肠道,占9.8%;感染原因与侵入性操作增加、患者机体抵抗力下降、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医护人员医院感染意识不强等因素有关。结论ICU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应加强对老年患者的关注,加强对重症患者呼吸道、胃肠道和泌尿道的护理干预,必须加强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措施,加强环境管理,降低环境污染、避免交叉感染、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应用根据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选择抗菌药物和多种侵袭性操作,尽量减少侵入性操作.缩短管道留置时间,是预防与控制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主要措施,对控制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发生、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医院感染 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重症监护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旨在为临床护理医学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让患者尽快熟悉ICU环境,对即将进入ICU的患者,应由医护人员简单向患者介绍ICU情况,医务人员应及时的对清醒病人介绍ICU情况及患者现在的状态,以取得配合和保证患者的安全感。结果做好重症监护室患者的心理护理,使其在积极配合治疗的同时对医护人员产生依赖感是十分有益的。结论重视患者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心理变化,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是积极治疗的有效方法。

  • 标签: 重症监护 心理护理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本文就重症监护病房心肺复苏成功的护理方式来进行探讨分析,为临床使用心肺复苏提供参考。重症监护病房的心肺复苏需要护理人员借助病房内的资源来进行护理,注意一些操作注意事项。

  • 标签: 急诊重症监护病房 心肺复苏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特点及控制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228例ICU患者中的医院感染病例进行分析。结果228例ICU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46例,感染率为20.17%,常见感染部位依次是呼吸道、泌尿道等;原因与侵入性操作增加、患者机体抵抗力降低、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医护人员医院感染意识不强等因素有关。结论ICU病房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应加强对重症患者呼吸道、泌尿道的护理干预,提高危重患者救治效果和护理质量。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ICU 医院感染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患者由于需要长期输液、输入血制品、接受静脉营养治疗等,外周反复静脉穿刺不可避免地造成患者痛苦,另外药物及高渗液体等可能对血管的破坏造成外周血管穿刺困难,此时中心静脉置管是较好地选择。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ICU)中心静脉置管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有效地降低重症监护病房(ICU)的感染发生率,探讨其发生的原因及制定控制感染措施。方法采取病房环境控制、有效空气消毒、严格洗手制度、加强各管道消毒措施、严格消毒管理侵入性抢救操作手段的介入以及合理使用抗生素等措施。结果重视ICU的布局与环境,严格地执行各项护理操作常规、重视静脉治疗,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护理,正确地使用护理程序,并加强对ICU的护理管理,进一步提高各级人员控制院感意识,使ICU的感染率保持在理想水平。结论通过以上预防措施,可以有效控制ICU医院感染的发生。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感染控制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由于其专业性强、操作复杂、护理强度大等特点,对护士的理论知识、临床操作技能及综合素质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如何做好规范化培训学员的教学工作对PICU提出了考验。本文从学员特点和需求入手进行剖析,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法运用及主观思想教育等方面做了经验分享并提出建议,旨在保证PICU安全运行的同时提高PICU规范化培训护士的教学效果,帮助年轻护士成长。

  • 标签: 儿童重症监护病房 规范化培训 体会
  • 简介:摘要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不仅身体上陷于危机状态,精神上也承受着压力。在ICU的特殊环境及治疗护理的过程中,需要调整护理工作流程和模式,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加强心理疏导和护理等,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 标签: 急诊 重症监护 病房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尿路感染的预防和护理。方法择于我院2015年8月至2016年7月重症监护病房治疗的1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平均分为两组,分别是参考组与实验组,参考组采用常规性的护理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采用针对性的预防与护理措施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概率。结果根据本次研究显示,参考组75例患者有20例患者发生尿路感染,发生次数高达21次,尿路感染的发生概率达到28%;实验组75例患者有6例发生尿路感染,发生次数6次,尿路感染的发生概率达到8%。以上两组的组间数据对比存在明显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监护病房进行治疗的患者,实施对于尿路感染的针对性的预防和护理措施,十分显著的降低了尿路感染的发生概率,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治疗质量,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尿路感染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医院的感染特点,探究出针对这些特点相关控制措施;方法选取某院2012年12月至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重症监护病房患者587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以此综合整理出医院的感染特点,随后对这些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控制和处理;结果医院感染特点同患者的年龄、基础性疾病以及侵入性操作等有着较大的关联;结论在诊治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时,需要从多个方面做好预防,及时处理一些不良或者违规操作等,能够最大化的减少此类病房患者医院感染的感染数。

  • 标签: ICU 感染 控制
  • 简介:摘要 :目的 :关于镇静护理在儿科重症监护病房的应用价值与评析。方法 :选择 2018年 2月至 2020年 2月间我院收治的儿科重症监护患儿 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镇静护理。观察指标为患儿接受护理干预后第 5天、第 10天、第 15天的睡眠状况和清醒状态,并对其采用镇静评分表 (Ram-say)进行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儿第 5、 10、 15天 Ram-say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患儿在重症监护病房中接受镇静护理有助于其迅速安静,使其更好的接受治疗,尽快恢复健康。

  • 标签: 镇静护理 重症监护病房 病房应用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高危因素和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对ICU所发生医院感染进行回顾分析。结果ICU医院感染多见于呼吸道、泌尿道、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手术切口的感染。结论加强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措施,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合理应用抗生素,加强消毒隔离,是控制医院感染的主要措施。

  • 标签: ICU 医院感染 预防控制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在儿科重症监护病房中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患有重症手足口病患儿104例,接受治疗的时间为2014年3月至2014年10月期间,并分为实验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和对照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实验组采用特别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后的效果。结果实验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特别护理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有良好的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重症手足口病 常规护理 特别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