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心象者,心之印记,有主观特点;物象者,物之呈现,有客观特点。无论西方还是东方,哲人们所讨论宏大叙事,无非是心象与物象之间关系问题。人们共同体也同样具有心象和物象特征,对于它讨论同样也是围绕心象和物象之间关系进行。对民族现象符号学解析,要兼顾形气神不断发展变化,注重永远存在差异,注重在差异中寻求重叠共识,以形衬神,以神统形,气联形神,即恢复差异互指、"美美与共"民族文化生态世界。

  • 标签: 民族现象 指号三元观 共同体 心象 物象
  • 简介:在移风易俗治理思路下,湘西蛊婆传说作为反面教材在清乾隆时期开始大量出现在地方志当中。乾嘉苗民起义后,为区隔汉苗,巩固统治,清朝在湘西实行屯政、修建边墙、广设碉卡同时,又通过收录并改写蛊婆传说方式,营造恐怖氛围,以恐吓进入苗区汉民。蛊婆传说进入清代地方志并非偶然,它既反映了清代湘西开发与社会转型历史变迁,同时也暗合了地方官治理理念调整与演变。将清代湘西文献中蛊婆记载置于文献生成与社会发展视野下加以解读,是研究湘西巫蛊文化一种新思路和尝试。

  • 标签: 蛊婆传说 地方志 清代湘西
  • 简介:<正>(一)一九三○年二月,党在发动广西右江起义以后,又在左江地区举行左江起义。左右江起义,在士地革命时期,把广西革命斗争推向新高潮,是党领导中国革命重要组成部分,它经验教训对于中国人民革命事业有着十分重要意义。

  • 标签: 起义 军队建设 领导者 土匪 革命委员会 武装斗争
  • 简介:传播最终归宿是传播效果实现.本文采用实证研究方法,从四川乡镇一级政府及其所在地农民中抽取足够样本对政府在科技传播中作用发挥进行分析,以便具体把握政府科技传播现状,分析其存在问题并探讨相应对策.

  • 标签: 四川 基层政府 科技传播
  • 简介:中介组织存在与发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客观要求。通过介绍中国中介组织发展状况,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中介组织也有了飞速发展,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对推动改革开放进程产生了极为深刻影响。

  • 标签: 中介组织 政府 市场 发展
  • 简介:"和平发展"是中国新一代领导战略选择.冷战后国际环境为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带来了三大机遇:一是当前国际和平环境有利于中国和平发展;二是新科技革命带来机遇;三是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带来巨大市场机遇.只要我们能够清醒认识到当前世界政治、科技及经济全球化发展特点,把握好本世纪头20年由此带来三大机遇,中国就能成功地坚持和平发展之路.

  • 标签: 中国的和平发展 国际和平环境 新科技革命 经济全球化 机遇
  • 简介:对优秀外国文艺批判地吸收和借鉴思想,是毛泽东文艺思想中关于批判地继承优秀文艺遗产理论重要方面。早在四十多年前抗日战争艰苦年代,面临“中国向何处去”关键时刻,毛泽东同志高瞻远瞩,描绘了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壮丽前景,发出了“我们要建立一个新中国”(《新民主主义论》)伟大号召,并且指出这个新中国,不仅政治上自由,经济上繁荣,而且“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同上)。为了建设这种崭新文化(包括文艺),即反

  • 标签: 毛泽东文艺思想 批判地 外国文艺 彼时彼地 文化统治 社会主义文艺
  • 简介:本文主要从文化人类学角度解读鄂东永丰村舞龙灯习俗,并依据布迪厄关于实践研究核心概念——惯习、结构和场域等展开论述。文章指出,舞龙灯习俗从惯习看,是村庄历史图腾再现;从结构看,是村庄精英集团盛会;从场域看,是村庄势力范围界定。这三者共同作用,促成村庄认同意识升华。

  • 标签: 习俗 村庄 认同意识
  • 简介:时间场与地域场消解对于解读艾萨克·巴谢维斯·辛格长篇代表小说《卢布林魔术师》中主人公亚夏·梅修尔认同困境和精神危机具有重要意义,因为亚夏认同困境和精神危机产生既有其民族根源、所处时代根源以及其个体因素,但同时也有着现代人、现代生活普遍共有的成因。在现代化、全球化今天,时间场和地域场消解日趋加剧,因而,认同困境和精神危机研究更具其现实普遍意义:当今社会各种文化广泛接触碰撞,生活节奏加快,社会变迁迅猛发展,这一切都使得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比起以往更加无所适从,认同问题和精神安全问题也就随之凸现出来,即各种文化和观念滤选,各种生活方式选择,世俗生活和形而上追求对立,宗教信仰和科学理性之间冲突等等都可能诱发认同困境和精神危机。

  • 标签: 时间场 地域场 消解 认同困境 精神危机
  • 简介:能叙事才好成事,是表述主体才可能是社会主体。相对比较紧迫是,海外民族志是疗治中国社会科学严重落后于时代病症一剂良药。当其成为中国社会科学基础知识领域之后,中国社会科学在学术上也会更上一层楼。

  • 标签: 海外民族志 中国社会科学 表述共同体
  • 简介:<正>首先,让我们对外语教学法三种不同主导思想或三个不同发展阶段作一简要叙述。在国外,五十年代前占主导地位外语教学法是传统“语法翻译法”(Thegrammar-translationmethod或Thetranslationandgrammar-rulemethods)。两个世纪以前,教会为传播教义,需要翻译古代希腊语、拉丁语宗教文献,促使外语教学发展起来。当时教学目标是读懂,能够进行两种文字翻译,教学方法是使用本族语描述外语、背诵语法条文及翻译书面语,这种教学法使学生即使学了许多语法规则及

  • 标签: 外语教学法 功能教学法 外语教材 学生 深层结构 主导地位
  • 简介:鄂伦春族是我国东北一个历史悠久民族,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原始森林中,以狩猎采集为生,经济发展缓慢,直到新中国成立时还处在由原始氏族公社向阶级社会演变过渡阶段。为了加强对该地区统治,清政府、民国政府、伪满洲国政府曾相继在这块化外之地,采取了一些所谓新经济政策,并设置学校,但究其效果却很难尽如人意,当然形成这一结局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该民族固有的家庭教育消极性就是不可忽视因素之一,对此笔者试图管中窥豹略陈肤浅之见。

  • 标签: 解放前 鄂伦春族 家庭教育 社会发展 阻碍作用 民族教育
  • 简介: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下,通过协同社会力量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是社会和谐有序运行基础,更是持续满足公众对公共服务和社会发展需求过程。理论上,学术界对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共治本土理论建构不充分使得社会共治理论有待提升。实践中,民族地区基层政府与社会组织良性互动,形成典型领导型网络治理。从信任、目标和能力三个要素考察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共治实践可见,需要在信任环境建设、网络目标一致性推进和网络参与能力强化等方面提升基层社会共治网络有效性,以推进民族地区全民共建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建构。

  • 标签: 民族地区 基层社会 社会共治 领导型网络治理
  • 简介:《交流·互动·发展:全球视野中西南各少数民族》是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第15次年会所收论文选编。2010年10月14日至17日,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第15次年会暨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在成都隆重召开。大会以“交流·互动·发展:全球视野中西南各少数民族”为主题,全国近50个研究机构120多名学者参加了这次民族学界盛会。大会共收到与会代表提交论文79篇,参会学者围绕大会主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提出了具有理论创见和启迪意义学术观点。该书编者从大会提交79篇论文中精选47篇收录进论文集。展示学者们对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经济、文化、艺术、宗教、语言文字研究成果,突出了会议主题,具有一定前沿性。论文集分为民族问题及发展研究、民族历史研究、民族文化研究等三个部分,全书共计60.1万字,定价65元,由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

  • 标签: 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 少数民族社会 全球视野 出版发行 交流 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
  • 简介:黄岗侗族村寨和其他侗族地区一样,也经历过"糯改籼"、"籼改杂"历史过程,黄岗由于所在地偏僻边远,上述政策推行都比较晚,这才使得黄岗绝大多数上辈传下来糯稻品种保存到今天。与此同时也不同程度地接受了各种籼稻品种和杂交稻品种,这就构成了传统生计现代流变一条醒目线索。经过深入调查,发现当地保存完整传统文化对糯稻品种保种、育种、传种起到了重要作用,并延缓了侗族糯稻种植传统生计现代流变。

  • 标签: 糯稻保种 传统生计 现代流变 黄岗侗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