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为期16天的预热适应对大鼠一次性离心运动后骨骼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自由基代谢的影响。方法:5周龄SPF级雄性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非预热适应组和预热适应组。并根据取材点不同将非预热适应组和预热适应组分别分为非预热适应安静对照组、单纯运动后即刻、24h、48h组、6d组;预热适应安静对照组和预热适应运动后即刻、24h、48h、6d组。为期16天的预热适应结束后,室温恢复24h,除非预热适应安静对照组和预热适应安静对照组外,运动组大鼠均进行一次性力竭离心运动。运动结束后,分别在运动后即刻、24h、48h和6d取腓肠肌,进行光镜观察和SOD、MDA含量测试。结果:1)光镜下观察到,预热适应大鼠运动后骨骼损伤较单纯运动大鼠相应的时间点明显减轻。2)预热适应大鼠运动后SOD活性较单纯运动大鼠同一时间点的值均高,其中预热适应运动后24h显著高于单纯运动后24h(P〈0.01);而MDA含量较单纯运动大鼠同一时间点的值均低,其中预热适应运动后24h、48h与单纯运动后同一时间点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和P〈0.05)。结论:为期16天的预热适应对离心运动所致骨骼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并能纠正其自由基代谢失调。

  • 标签: 预热适应 骨骼肌损伤 保护 SOD MDA 大鼠
  • 简介:采用ISOMED2000获得陕西省优秀跆拳道运动员髋关节等速收缩的生物力学特征。右髋关节屈群等速离心收缩峰值力矩出现时的关节角度在133.7°-140.20之间,伸群等速离心收缩峰值力矩出现时的关节角度在121.2°-106.30之间;髋关节屈伸群向心收缩、离心收缩速度在240°/s时相对力矩梯度达到最大。

  • 标签: 跆拳道 等速测试 相对力矩梯度 髋关节
  • 简介:采用德国D&R公司研制ISOMED2000等速力测试系统,对上海市体育运动学校12名青少年垒球运动员的肩关节进行屈伸等速力测试。结果表明:青少年垒球运动员两侧肩关节屈力存在显著性差异,伸力差异不明显。

  • 标签: 青少年垒球运动员 运动损伤 等速肌力测试 预测 诊断
  • 简介:采用CYBEX-Norm型等速力测试系统,对10名优秀400m栏运动员的髋、膝关节进行不同角速度的等速力测试,分析了峰力矩(PT)、相对峰力矩(PT/BW)、屈伸峰力矩比值、异侧同名力比、疲劳百分比等指标。结果显示:400m栏男、女运动员左、右侧髋、膝关节均存在力不平衡现象。表现为右侧髋关节伸力量大,髋关节屈伸比值在0.36-0.63之间;膝关节伸力量大于屈,膝关节H/Q比值范围在0.61-0.85之间,伸疲劳指数均明显高于屈

  • 标签: 400M栏 等速肌力测试 肌力特征
  • 简介:探讨骨骼废用性萎缩、恢复中内源性IGF-Ⅰ的影响,及小强度耐力锻炼对肌萎缩恢复的有效性。SD大鼠3f1只,建立吊尾拟失重及失重后耐力性跑台训练恢复模型,计量湿重、横截面积及内IGF-Ⅰ含量。结果去负荷4周(U组)湿重、横截面积高度显著低于对照组(C组),去负荷后运动恢复(UE组)与自然恢复(UC组)相应指标显著高于U组;U组IGF-Ⅰ含量显著低于C组,和U组相比,IGF-ⅠUE组高度显著增加、UC组显著增加;UE、UC组间三项指标变化均无显著差异。结论去负荷大鼠比目鱼肌萎缩可能与内源性IGF-Ⅰ多肽下降有关,且随后小强度耐力练习使比目鱼恢复更快可能由IGF-Ⅰ多肽表达增加实现;小强度耐力性练习在肌萎缩恢复中未见显著作用,提示实践中这可能不是抗肌萎缩的最合适练习方法。

  • 标签: 骨骼肌 萎缩 恢复 IGF-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对孕妇产后盆底康复治疗依从性及恢复效果分析。方法将134例自然分娩的产妇按照意愿分为观察组(n=67名)和对照组(n=67名),两组住院期间按常规进行产后护理,并由责任护士指导产妇行盆底功能训练。观察组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前和干预后3个月评价产妇盆底力、盆底电位及盆底功能障碍得分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Ⅰ、Ⅱ类盆底肌纤维力和电位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两组盆底功能障碍评分显著降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对产妇实施针对性护理,可以提升产妇盆底力和电位,有效改善其盆底功能。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盆底肌康复治疗 恢复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宫颈不同疾病状态的年转归概率。方法从PubMed、Embase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和筛选宫颈癌自然史相关队列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起至2020年5月。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OS)对纳入文献的质量进行评价;计算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阳性、阴性和宫颈上皮内瘤样变1级(CIN1)人群宫颈不同疾病状态的年转归概率(95%CI);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对其进行荟萃分析;采用Egger′s检验评价发表偏倚;采用敏感性分析评估合并参数值的稳健程度;采用荟萃回归探索年转归概率异质性的来源。结果共纳入文献37篇,涉及hrHPV阴性、hrHPV阳性和CIN1人群的文献分别为12、20和15篇,NOS评分为(7.05±1.20)分。hrHPV阳性进展为CIN1、宫颈上皮内瘤变2级(CIN2)和宫颈上皮内瘤变3级及以上(CIN3+)的年转归概率(95%CI)分别为0.022 2(0.014 3,0.031 0)、0.017 0(0.012 0,0.022 0)和0.016 2(0.012 6,0.019 8)。hrHPV阴性人群进展为CIN1、CIN2、CIN3+的年转归概率(95%CI)分别为0.002 7(0.000 9,0.004 6)、0.000 7(0.000 3,0.001 1)和0.000 6(0.000 3,0.000 9)。CIN1患者逆转为正常、维持CIN1状态和进展为宫颈上皮内瘤变2级及以上(CIN2+)的年转归概率(95%CI)分别为0.578 1(0.369 9,0.786 3)、0.400 1(0.167 4,0.632 9)、0.056 9(0.034 9,0.078 9)。Egger′s检验显示:hrHPV阳性进展为CIN2和CIN3+,hrHPV阴性进展为CIN2,以及CIN1进展为CIN2+的年转归概率存在发表偏倚,t值分别为5.50、2.36、2.80和4.12(P值均<0.05)。敏感性分析显示:剔除任一项研究后,hrHPV阳性人群进展为CIN1、CIN2和CIN3+的年转归概率范围分别为0.016 6~0.024 7、0.014 9~0.018 9和0.013 6~0.017 7;在hrHPV阴性人群中分别为0.002 4~0.003 5、0.000 6~0.000 9和0.000 5~0.000 7;CIN1逆转为正常、维持CIN1和进展为CIN2+的年转归概率范围分别为0.531 8~0.631 2、0.321 9~0.443 3和0.052 0~0.061 0。荟萃回归分析显示:地区、人群来源、人群细胞学诊断结果、随访时间和NOS评分等均与年转归概率异质性无关(均P>0.05)。结论hrHPV阳性人群宫颈不同疾病状态的年转归概率高,CIN1人群只需密切观察随访。

  • 标签: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子宫肿瘤 自然史
  • 简介:摘要基因或遗传背景与一些间质性肺疾病有关,基因及其异常表达产物决定了疾病的临床表型,也是诊断的重要依据。患者可有家族遗传史和特殊的临床表现,在临床表现、影像、病理、诊断、评估、治疗和预后等方面,与其他间质性肺疾病有共同特征,也存在差异。在多学科综合诊疗的同时,需要兼顾患者家族成员的排查和随访。本文结合临床、影像、病理和基因异常等特征,对基因遗传性间质性肺疾病进行分类和介绍。

  • 标签: 间质性肺疾病 基因 遗传
  • 简介:摘要2型炎症是以Th2细胞、2型固有淋巴样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为主所介导的炎症。2型炎症性疾病涉及多个领域,病种繁多,且常见多种2型炎症性疾病共存的情况,给患者带来沉重负担,但目前基础和临床研究工作对于2型炎症及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仍存在跨领域认知的空白。近年来新兴的靶向治疗已成为2型炎症性疾病有效的治疗手段。本共识阐述了2型炎症及相关疾病的机制,总结了近年来针对2型炎症性疾病靶向治疗的临床研究成果,期望能为临床医生认识和治疗2型炎症性疾病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炎症 2型炎症性疾病 免疫 分子靶向治疗 生物制剂
  • 简介:目的为了观察独一味胶囊在肛肠疾病术后止痛效果。方法选择360例肛肠疾病术后患者分别采用口服独一味胶囊与氨酚待因片止痛,结果口服独一味胶囊组第三天止痛效果明显优

  • 标签: 独一味胶囊 术后疼痛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在最近几年来,随着突发事件的增多,已经引起社会各界对疾病预防工作的重视,疾病预防工作的行政管理工作便更为重要,为保证预防控制中心正常的开展相关工作,需要在完善相关规章制度的同时,加强工作人员培训,对疾病防控中心进行智能化的分析,根据实际工作特点,组织相关的工作人员以及设备开展管理工作,因此为本文便对疾病防控控制中心的管理工作进行深入的分析,可以为相关行业的工作提供参考价价值。

  • 标签: 疾病预防 控制中心 行政管理 工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环行电切术(LEP)对宫颈疾病的疗效分析。方法使用LEEP刀对各种宫颈病变的150例患者进行治疗,并切除组织全部送病理检查。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修复情况。结果宫颈环行电切除术首次治疗成功率为98.7%。平均手术时间为4.2±1.1min,平均出血量为7.2±1.1ml。结论LEEP治疗宫颈病变安全出血少,成功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 宫颈疾病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提高,当前临床学者对静息心率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也越来越重视。随着静息心率和心血管疾病研究的不断深入,静息心率作为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这一观点也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认可。同时,也有学者研究发现,静息心率在心血管疾病死亡中具有预测作用,使得静息心率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再次升温1。本文就静息心率和心血管疾病研究进展进行阐述,旨在提高对静息心率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认识。

  • 标签: 静息心率 心血管疾病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新生儿疾病筛查是预防儿童残疾的三级预防措施,是一种以早期诊断和治疗为目的的母婴保健技术。在新生儿期对一些严重危害健康的先天性遗传性疾病施行专项检查中,某些先天性代谢性疾病的症状表现不明显时,其激素、生化等指标却比较明显。若此时能及早得到诊断及治疗,可避免新生儿重要脏器的不可逆性损害,更能避免体格生长、智能发育落后,甚至死亡。此项筛选对提高人口素质具有实际的意义。

  • 标签: 新生儿 疾病筛查 采血 质量
  • 简介: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呼吸科临床常见病。患者因气道长期炎症刺激,气道重塑,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导致肺功能下降。支气管舒张药、糖皮质激素对呼吸困难症状有缓解疗效,但对肺功能恢复却基本不起作用,而呼吸操对COPD患者在缓解期改善肺功能有较好的作用。较常用的呼吸操有腹式呼吸、缩唇呼气和全身呼吸体操、太极拳等,可改善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操 肺功能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