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5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新课程背景下进行学校道德教育是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发扬优良传统,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全面素质的一代新人。在新课程背景下,要转变教育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发展的主体。只有把德育放在首位,培养更多的真善美人才,和谐社会才能成为现实。

  • 标签: 新课程学校德育教育学生 素质教育修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李锋能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技术学
  • 创建时间:2011-12-22
  • 出处:《学习方法报》 2011年第39期
  • 机构: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不仅要教书,而且还要育人。特别是处于21世纪的今天,更是任重而道远。“学语文,就是学做人”,这是我国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给我们留下的至理名言。“不断提高之原动力在于思想政治也”,那么我们该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呢?我们应当充分利用教材,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结合实际,巧妙地融德育于语文教学之中。那么,在中专语文教学中,到底如何结合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有机地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呢?语言文字是表达思想的工具,文章则是作者思想的载体。“文以载道”,语文教学和德育是密不可分的。只是怎样在语文教育中渗透德育,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德育标准。2000年开始推广的语文新教材和新课标,加强了人文性的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心理特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格、品德,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创造性。这就要求我们语文老师责无旁贷努力探索怎样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我有以下几点粗浅的体会:一、巧用作者简介,进行理想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吴富华王新平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技术学
  • 创建时间:2011-12-22
  • 出处:《学习方法报》 2011年第43期
  • 机构: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完美的人格。学生正是在广泛的作品阅读吸取知识、认识社会、感受生活、萌发创见。通过语文教学,可以在高雅的人文教育中,帮助学生形成高品位的文化素养。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德育教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