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高职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是高职教育的重要内容,是高职院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职业教育的发展使高职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的挑战,本文主要基于职业教育背景,对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创新进行了分析探索。

  • 标签: 职业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创新 高职院校
  • 简介: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一直是医学教育探讨和关注的重点。学术界关于医学人文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当前医学人文教育的现状、医学人文教育的困境、医学人文教育的改革与策略等方面,将医学人文创新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系统研究的尚不多见。本文系统地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内容、机制、途径等创新理念,并提出针对性、实效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较强的具体对策,从而提高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性。

  • 标签: 思想政治教育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 创新
  • 简介: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离不开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本文对广东部分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开展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安全教育工作现状作了实证分析,发现存在对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教育内容不够丰富、教育渠道需要拓宽、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强等问题,提出了提高对安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优化教育内容、拓宽教育渠道、建立教育效果综合评价机制等建议。

  • 标签: 思想政治教育 安全教育 大学生 课程化
  • 简介:十八大报告旗帜鲜明地提出,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第二十一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精神的精髓是全面提高高校党建科学文化水平,努力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早日实现中国高等教育强国梦.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与学生接触最多,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影响更直接,所以,提高辅导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大意义.

  • 标签: 高校 青年辅导员 思想政治
  • 简介:医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会面对医学生不是十分重视,课堂僵化、老套、机械,以及医学生接受理解起来十分不畅等困惑。为此,进一步提升思政课教师自身的思想理论素养,深度把握医学生的特质,遵循医学生思想心理接受的规律,采取切实可行的方式和方法,是达到医学院校思政课教学效果的重要对策。

  • 标签: 医学生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
  • 简介:问卷聚焦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成效和影响因素。调查显示成都中医药大学学生对思政课的整体认同度较高,对思政课的价值认同度高于情感认同度,对教师的认同度高于对教材的认同度,学生兴趣集中在历史知识、新闻时事热点、中医药文化,学生在学习中的参与度还有待提高,"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结合度还不够。建议加强构建协同育人机制、提高教师科学育人水平、加强教学改革,积极探索实践育人模式。

  • 标签: 成都中医药大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 问卷调查
  • 简介:医学生作为今后的医务工作人员,所肩负的任务非常重大,除了需掌握基本的专业理论知识以及技能外,同时还需具备相应的职业道德素养以及人文精神。就目前医学院医学生教育情况来看,尽管对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越来越重视,但提出科学且有效的系统研究成果以及培养途径还比较少。鉴于此,为加强中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推动医学生的全面发展,下面笔者就思想政治教育中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进行详细地阐述,并提出相关建议,以供参考。

  • 标签: 人文精神 医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 简介:校务公开,是指涉及学校重大决策,教职工切身利益,干部廉洁自律等重大问题,通过教代会这一基本载体和其他形式,在法律、法规和有关教代会暂行条例规定的范围内适时地向全体教职工公布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一种新制度和新措施。校务公开是实践“三个代表”和建设高校政治文明的具

  • 标签: 校务公开 高校 思想政治工作 文化环境 人际关系 民主教育
  • 简介:目的:研究护理实施质量综合评价指标在手术室持续质量改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医院于2017年7月组建质量控制小组,构建手术室护理质量综合评价指标。对照组为2017年1~6月实施传统常规质量控制法,对手术室护理质量进行管控。观察组为2017年7~12月实施手术室护理质量综合评价指标,通过失效模式和根本原因两种分析法对手术室护理质量进行管理。结果: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6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0.94%。观察组在10项指标中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护理质量综合评价指标在手术室持续质量改进中,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质量综合评价指标 持续质量改进 手术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理中,采用不同护理方案,总结此护理方案实施效果与提升护理质量、满意度中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9.01-2020.12期间,选择我中心所调配药物:41968例调研。将其分为2组(传统常规管理)20984例、(持续质量改进方案)20984例。总结实施结果。结果:相比之下对比组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高、反之较低,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理期间,持续质量改进方案实施效果优异,此方案值得临床普及与实施。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护理质量
  • 简介:目的建立炒郁李仁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炒郁李仁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炒郁李仁中苦杏仁苷含量,色谱柱KromasilC_(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水(10:90),检测波长210nm,柱温20℃,流速1.0mL/min。结果TLC法中炒郁李仁在与苦杏仁苷对照品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且斑点清晰;苦杏仁苷线性范围为0.049~0.784μg,r=0.9996,平均回收率97.85%,RSD为1.86%(n=6);炒郁李仁中水分、酸败度均符合要求。结论建立的定性及定量方法简单可行,重复性好,可用于炒郁李仁的质量控制。

  • 标签: 炒郁李仁 薄层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苦杏仁苷 质量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