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CUN1级护士核心能力培训的方法。方法评估CCUN1级护士核心能力,确定岗位分级,培训方法为集中授课,护士长查房,护理教学查房,死亡病例讨论,一对一带教,现场观摩及示范。培训内容为专科理论知识与技能,实际工作应对能力,急救能力。培训分为三阶段,时间为一年。结果CCUN1级护士核心能力提高,各项护理指标慢性提高。结论专业的N1级培训方法有助于提高CCUN1级护士核心能力

  • 标签: CCUN1级护士 核心能力 岗位分级
  • 简介:国际护士协会(ICN)将护士核心能力定义为“护士为提供安全及合乎伦理准则的护理服务所要求的特别知识、技巧、判断力和个人特质。ICU护士需要有高水平的资格和能力

  • 标签: ICU护士 核心能力 培训模式
  • 简介:为了探讨“校院联合,定向培养,提升护士核心能力”的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厦门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与厦门长庚医院建立校院联合办学的模式,以技术应用能力为支撑制订新型人才培养方案,采取课程精简、融合、重组等多种形式,优化课程结构,从而建立具有鲜明护理专业特色、提升护士核心能力的新课程体系。采取灵活多样的护理教学方法.实行实验训练、见习、实习带教厦门长庚医院“一贯制”。

  • 标签: 护士 模型 教育 专业 护理 核心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加强急诊年轻护士的素质提高与核心能力培养,保证护理质量与安全。方法对年轻护士实行全科轮岗制,科学评估我院急诊年轻护士能力并进行分级,确定培训内容及目标,结合当今医学模式及健康观念的转变进行规范化培训。结果急诊年轻护士具备当责心,在急诊护理团队中能找到自己的位置。结论坚持急诊年轻护士的素质提高与核心能力培养,有助于年轻护士更好的适应急诊工作环境,加强抗压能力,成为有耐性的优秀护士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构建血液净化专科护士核心能力框架模型。方法在核心能力理论的基础上,对国内外专科护士核心能力框架模型加以分析,并创建血液净化专科护士核心能力框架模型。结果血液净化专科护士核心能力框架模型主要包括如下内容:临床护理能力、指导和合作能力、教育和咨询能力、专业发展能力、科研能力、管理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专家型的决策力8个模块。结论该模型可为创建国内血液净化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统一的标准与评价指标体系提供借鉴,为血液净化专科护士培养的课程设置提供依据。

  • 标签: 专科护士 核心能力 框架
  • 简介:摘要:目的 基于Delphi法构建能够和临床治疗契合的介入方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并对完成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框架进行观察和分析。通过研究,希望能够为目前医院介入方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提供必要的评价框架基础支撑。方法 本文在观点分析上,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查阅法、专家访谈法以及问卷调研、层次分析等多种方式,完成介入方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权重的界定,并完成介入方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的构建和分析。结果 完成包含五个一级指标以及18个二级指标、64个三级指标的介入方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模型构建。基于层次分析法就五个一级指标的权重进行赋值,对应的是0.417、0.062、0.263、0.160、0.098,对应的二级以及三级指标权重赋值范畴分别是0.008-0.278、0.001-0.111。本文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应的CI、CR值分别是0.000-0.046、0.000-0.045。结论 基通过研究,出色构建介入方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对本文给出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观察和临床应用分析,证实了本文给出的指标评价体系有较为出色的实践应用价值,能够用来进行介入方向护士核心能力的评价研究。

  • 标签: 介入方向 护士 核心能力 评价指标体系 构建
  •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分析构建安宁疗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的意义。方法根据患者住院号先后顺序从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临终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奇、偶数方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其中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措施的5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和安宁疗护措施的5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需求满足程度、医务人员整体能力(专业知识、服务意识、沟通技巧、团队精神、科研能力5项内容)差异。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心理应激水平各指标(RSS、负性情感、生活被扰乱及心理痛苦)评分明显降低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构建安宁疗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效果显著,值得借鉴推广。

  • 标签: 安宁疗护 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该院专科护士职业认同感及核心能力现状,并分析其相关性,为提高专科护士管理能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0~12月在该院工作的143名专科护士,对其进行现场问卷调查,采用护士职业认同量表及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了解其相应水平,并探究该院专科护士职业认同感与核心能力相关性。结果该院专科护士职业认同感总分为(115.08±5.21)分,维度均分为(5.48±1.13)分,且把握感均分最高,为(5.95±1.10)分,组织影响感维度均分最低,为(4.51±1.41)分,同时,该院专科护士核心能力总评分为(162.43±7.69)分,其维度均分为(2.80±0.80)分,且法律、伦理实践维度评分最高,为(3.10±0.76)分,批判性思维维度评分最低,为(2.58±0.81)分,另外,该院专科护士职业认同感与核心能力相关性指数为0.610,两指标呈正相关关系。结论目前该院专科护士职业认同感评分较高及核心能力均较高,且两者呈正相关关系,可通过提高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达到提高其职业认同感的目的,进而提高其对护理工作的积极性及护理质量。

  • 标签: 专科护士 职业认同感 核心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儿科护士核心能力的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护理管理者提高儿科护士核心能力、推动儿科护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中国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对174名儿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儿科护士核心能力总分为(130.79±35.24),法律和伦理实践维度得分最高,评判性思维和科研能力维度得分最低。不同学历、不同工作年限儿科护士核心能力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科护士核心能力处于中等水平,有待提高,护理管理者需加强儿科护士的培养,尤其注重低学历、低年资护士的培养。

  • 标签: 儿科 护士核心能力 现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本次研究通过采用专家调查法和层次分析法的方式对相关的指标进行筛选,并对指标的权重确定及统计学处理。结果:研究显示,专家咨询的权威系数更高,在对其经过三轮咨询后确定产科护士核心能力的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分别有7个、14个、32个。结论:对于产科护士,应构建其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而提升护士的整体能力和素质,为临床核心能力的评价提供一定的依据。

  • 标签: 产科护士 核心能力 体系指标
  • 简介:摘要: 目的:调查某市社区社区护士老年护理核心能力的研究进展。方法:于2020年11月—2020年12月选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276名社区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社区护士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照护情景问卷(C‐CSQ)进行调查。结果:社区护士 C‐CSQ总分为 7(6,8)分,虐待行为维度条目识别正确率为 1.1%~53.3%,潜在虐待行为维度条目识别正确率为16.7%~69.9%,非虐待行为维度条目识别正确率为22.5%~96.0%,其中,1个条目识别正确率较低,为22.5%,其余条目识别正确率均较高,为80.1%~96.0%。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中专学历、未婚、护师及以上职称、社区护理工作年限>10年的社区护士具备更好的老年虐待识别能力。结论:社区护士老年护理核心能力不高,应针对不同类型社区护士构建培训方案并加强考核,以提升社区老年护理质量。

  • 标签: 社区护士 老年护理 核心能力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专业护士核心能力的影响因素,并制定分层级核心能力培训策略。方法于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选取沂源县人民医院手术室专业护士100名为研究对象,采用该院自制的调查问卷评价入选护士核心能力,并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手术室专业护士核心能力的影响因素。结果经评价,手术室专业护士核心能力总得分为(190.93±4.63)分,处于中上水平。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婚姻状况的手术室专业护士核心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技术职称分布、在职时间、聘用方式、教育水平、层级的手术室专业护士核心能力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技术职称分布、在职时间、教育水平、层级均是手术室专业护士核心能力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该院手术室专业护士核心能力具有较高水平,其主要受护士人员年龄、技术职称、工作时间长短、教育水平高低、层级的影响。

  • 标签: 手术室 专业护士 核心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房住院总护士岗位培训对产科护士核心能力的影响。方法对30名产科新护士进行产房住院总护士岗位培训,记录并分析培训前后专科知识及技能成绩、护理服务满意度及健康教育能力、医护人员对该护士能力评价等情况。结果培训后产科护士各项评价指标均高于培训前(P<0.05)。结论通过实施产房住院总护士岗位培训,有利于在最短时间内提高新入职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核心能力

  • 标签: 新护士 产科 住院总护士 核心能力
  • 简介:目的:了解长沙市"三甲"综合性医院重症监护护士核心能力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干预和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应用编制的重症监护护士核心能力综合评价量表,对长沙市5所"三甲"综合性医院ICU系列科室的600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回收有效问卷551份,重症监护护士核心能力总分均分为355.73±41.41(量表满分455),将量表各维度得分转换成百分制分数后,由高至低排序居于后三位的分别为:专业知识及技能(71.85±14.39)、个人专业发展能力(62.39±17.93)、科研及学术能力(47.36±18.63)。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护龄、职称、学历、科室均是重症监护护士核心能力的影响因素,其中科室、护龄、职称进入回归方程,能解释31.5%的变异。结论:长沙市"三甲"综合性医院重症监护护士核心能力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个人及专业发展能力薄弱,科研及学术能力极度欠缺。护理管理者应针对ICU护士核心能力的影响因素,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

  • 标签: 重症监护 护士 核心能力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儿科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准确测量儿科专科护士核心能力提供依据。方法于2021年8月成立课题组,基于素质洋葱模型,通过文献分析,采用目的抽样法,于2021年9月对10名省级及以上医院儿科专科护士、5名儿科护理管理者、5名儿科主任医师和5名患儿主要照护者进行质性访谈;于2021年9月—2022年2月通过邮件或微信向16名专家发放问卷进行3轮德尔菲专家函询,根据权威系数、肯德尔协调系数、变异系数等确定儿科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结果3轮专家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均为100.00%(16/16),3轮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13、0.888、0.895,3轮专家函询总指标的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175(χ2=289.348,P<0.01)、0.239(χ2=408.131,P<0.01)、0.288(χ2=467.280,P<0.01)。最终形成的儿科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含6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84个三级指标。结论本研究中构建的儿科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可靠,可作为测量儿科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有效工具。

  • 标签: 儿科 专科护士 核心能力 评价指标 德尔菲法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眼科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我国眼科专科护士的培养和评价提供理论参考。方法2020年10月成立研究小组,通过文献回顾、半结构访谈、小组讨论等方法初步形成眼科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于2020年12月—2021年1月采用网络问卷形式对全国23名相关领域专家进行德尔菲函询,对条目进行筛选与修改,并采用比例分配法确定指标权重。结果共进行了2轮专家函询,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91.30%和100.00%,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172、0.192 (P<0.05),专家权威系数为0.90。最终形成5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和58个三级指标的指标体系。结论本研究构建的眼科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专家积极性和权威程度高,体现了眼科护理专科特点,可为我国眼科专科护士的培养和能力评价提供理论参考。

  • 标签: 眼科 专科护士 核心能力 指标体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瘤专科护士的培养方法,提高培养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的肿瘤科护士48人,采用问卷调查法评估肿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根据核心能力的要求及个人职业发展规划,设计个性化、规范化的培训方案以及考核标准,比较肿瘤专科护士培训前后的专业理论知识、临床操作技能的差异性。结果48名肿瘤专科护士均顺利通过理论、操作考试,成绩合格,培训后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考核成绩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肿瘤专科护士进行有效的个性化、规范化的核心能力的培养,显著的提高了肿瘤专科护士的业务水平,提高了临床工作效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培训方法。

  • 标签: 肿瘤专科护士 核心能力 临床培养
  • 作者: 褚倩 邱孝丰 韦妍妍 刘硕 王玉玲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0年第17期
  • 机构:解放军医学院,北京 100853;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保健科,三亚 572000,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心血管内科,北京 100853,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心血管内科监护室,北京 100853,解放军医学院,北京 100853,解放军总医院护理部,北京 100853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心脏康复专科护士核心能力框架与内容,为心脏康复专科护士的培养、使用和考核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8年12月—2019年12月通过文献回顾、专家访谈等方法初步形成心脏康复专科护士核心能力框架与内容,采用德尔菲法对17名专家进行2轮咨询,对条目进行筛选与修改,并结合优序图法确定各级条目权重。结果通过2轮专家咨询,形成了包括5个一级条目、27个二级条目、107个三级条目的心脏康复专科护士核心能力框架与内容。2轮专家咨询的有效应答率分别为100%、94.12%,权威系数分别为0.894、0.900;第2轮专家咨询中一、二、三级条目的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342、0.244、0.212(P<0.01)。结论专家积极性和权威性高,专家意见协调程度好,形成的心脏康复专科护士核心能力框架与内容可为心脏康复专科护士的培养、使用和考核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心脏康复 专科护士 核心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对ICU专科护士进行核心能力培训,观察培训前后护士技术水平以及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对我院ICU护士进行按照能力分级,由低到高分为N0-N1-N2-N3-N4等五个级别,给予针对性临床技能培训、护理查房案例分析、理论授课等方面指引护士工作,对比核心能力培训两年前后护理人员自身技能掌握水平以及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评估其对护理质量的影响。结果通过专业核心能力培训后,ICU专科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与技能操作水平较培训前有显著提高,且培训后3.63%的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也明显低于培训前的14.92%,上述差异经统计学处理均显示有意义(P<0.05)。结论对ICU内护士进行核心能力的培训,可达到降低护理差错率、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整体护理质量的目的,从而为ICU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

  • 标签: ICU 护士 核心能力 培训 护理质量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