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血液净化(BP)在肾内科治疗中的疗效。策略选择116例ARF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BP组和对照组。BP组接受持续BP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结果116例ARF患者病因68.1%(79例)为肾前性;16.4%(19例)为肾性;6.9%(8例)为肾后性;其他8.6%(10例)。其首要疾病诱发因素为感染,占29.3%(34例)。BP组总有效率高达87.9%,对照组为5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作用(P<0.01)。且BP组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P组BUN、Scr各项生化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P组患者血Na+、血K+及血Ca2+等电解质水平均明显获得改善,且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RF的主要病因是肾前性因素,主要诱发因素是感染。给予ARF患者持续BP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患者死亡率,同时可以明显降低血BUN、Scr等指标,改善患者血电解质水平,有益于缓解ARF病情和严重程度,有助于ARF患者尽快恢复。

  • 标签: 急性肾衰竭 血液净化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血液科患者医院感染率进行分析,探讨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引起医院感染的原因和危险因素,了解病原菌分布情况,为临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2年-2014年我院血液科住院的1303例患者中临床分离出病原菌的分布进行分析,与2011年感染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分离阳性病原微生物共220例。感染部位仍以呼吸道居首位,其次为血液、口腔、泌尿道等部位。其中,院内感染的致病菌仍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其次是革兰氏阳性菌,且其比例有上升趋势。再次为真菌。但在不同的标本中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真菌的检出率不一。血培养及痰培养阳性率高为主。结论血液病患者易发生医院感染,感染发生率高,与多种危险因素有关。

  • 标签: 血液内科,住院患者,感染情况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09-0565-02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肾内科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进行分析,了解其特点,进而寻求医院感染的预防及控制措施。方法随机选取曾于2014年3月到2015年3月接受过肾内科接受血液透析的300名患者为调查对象,这300名患者要做到性别和年龄均衡,并且通过回顾性分析的手段,深入研究其临床资料;最后再把各种资料汇总,统计分析感染部位分布以及病原菌总类。结果在这300例血液透析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的有44例,感染率约占14.67%。在这44例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中,感染部位为肺部的患者有15人,感染部位为泌尿道的患者有11人;其他的感染部位还有血管通路、腹膜炎、肠道、皮肤等;从患者体内分离出的病原菌总类为42种,其中革兰阴性菌有17株,革兰阳性菌有12株,真菌9株;年龄>55岁、静脉置导管、血红蛋白≤90g/L、血清白蛋白<30g/L,糖尿病患者肾病是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影响因素(P<0.05)。结论肾内科患者血液透析过程中特别容易发生医院感染,所以在原发病的治疗过程中采取一定的措施阻止医院感染的影响,要在痊愈的前提下减少住院时间,降低病死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肾内科中进行持续血液净化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接收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奇偶法将其分为2组,每组40例,实验组给予常规治疗联合持续血液净化,对照组仅行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各项生化指标变化。结果对比两组BUN与Scr,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临床疗效95.00%与对照组临床疗效80.00%对比,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应用持续血液净化,可提高治疗效果,帮助缓解患者病情降低死亡机率,还可改善患者血BUN与Scr等生化指标,值得临床应用于推广。

  • 标签: 急性肾功能衰竭 血液净化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内科治疗中运用持续血液净化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4月-2020年4月期间我院肾内科收治的9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持续血液净化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Scr和BUN水平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持续血液净化 肾内科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探究产护理措施在血液内科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的风险隐患,然后经过讨论制定相应的措施并对应对措施的临床应用效果做出评价。方法:2019年2月到2020年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后进行不同的护理措施。在患者接受护理后,对患者在护理后的安全性、生活质量、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进行探究,最后就数据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护理安全性、护理质量、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均比对照组高。两组数据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经过有效的防范风险的护理干预后,患者的临床相关指标得到了良好的改善,其主要体现在患者的生活质量、安全性和护理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同时患者对护理的内容和感觉十分良好。证明风险防范护理在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十分良好,可在临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风险防范护理 血液内科 风险隐患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前国内对于肾内科血液患者逐渐的增多,而在这些患者的身上也可以看到目前国内的肾内科血液透析的感染的一些特点,因此本文就国内的肾内科血液透析患者在医院的就诊的情况来进行感染特点的分析,而在进行分析的时候,采取的方法也是随机抽取,这样实验的结果更具有可信度。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液内科疾病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风险与对策,逐步探索更加全面化的血液内科护理方式与工作方法。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0月进入本医院就医的血液内科疾病患者,抽取100名患者进行临床医学观察与试验,将全部100名患者随机划分为两组(主要划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每组人数固定为50人,针对于两组患者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以及后续护理方法,逐步调整具体的治疗对策以及护理措施。结果: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与治疗之后,对照组治愈效果较好,对照组内部大部分患者对于此次治疗效果以及后续护理工作较为满意。结论:在治疗患者血液疾病的过程中,合理运用风险防范护理方式,可以达到较为良好的疾病治疗效果。

  • 标签: 血液内科 风险防范 护理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血液内科住院患者的风险因素,并提出切实有效的护理干预管理对策,希望能为临床实践提供一定的启示。方法:选择2019年4月到2020年3月间在血液内科住院治疗的60例患者纳入课题研究,依据床尾号单双数对课题组患者进行分组,平均分成干预组(30例)和日常组(30例),对日常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干预组则在常规护理模式上日常组为基础实施风险护理干预,着重把握患者院内风险的具体情况和原因,并以此为基准提出相对应的护理干预管理对策。结果: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程度均显著优于日常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血液内科 住院患者 不安全因素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血液透析疗法是肾内科常见的治疗方法,其应用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并发症发生率,故进行并发症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研究开展的时间跨度为2021年1月-2022年1月;在该阶段对研究样本进行明确,主要来源于在我院肾内科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选取典型代表55例进行具体分析,收集所有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患者治疗期间发生的并发症情况,分析并发症及急性并发症的具体表现,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治疗方法,在一周后采用回访的方法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发症治疗后的效果,了解处理并发症前后患者症状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过程中,有20例急性肾损伤、18例慢性肾功能衰竭、9例急性中毒、8例其他,并发症类型较多,分别为头痛、透析膜破裂、呕吐、体外循环凝血、恶心、透析中低血压、肌肉痉挛等,所有患者中均有两种及以上急性症状的患者,对患者采用针对性的处理方法,可使其症状得到有效改善。结论:在肾内科血液透析疗法应用的过程中,患者具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其中对于急性并发症进行处理时,需要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具体分析,以此为依据进行相应的治疗,能够有效地提高并发症治疗效果。

  • 标签: 肾内科 血液透析 并发症 治疗
  • 简介:摘要:目前护理资源匮乏,如何将有限的高质量的护理资源投入到日益严峻的医疗护理工作当中,是目前各类医院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2021年《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21)》中明确指出:护士的经验能力、技术水平、学历、专业技术职称应当与岗位的任职条件相匹配的要求。本文旨在从临床实践出发,探索如何科学高效的打造一支高水平的血液疾病临床护理队伍;因此建立完善一套护理岗位评价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评价体系可以及时发现护士在岗位期间的理论学习能力、心理素质、实践技能、管理等能力的欠缺之处,为实现岗位与能力相匹配提供参考;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绩效考核的数据化和科学化,为护士的专业课程的设计提供可视化的数据参考,进一步发挥血液内科护理专业的最大优势和促进血液护理专业朝着专业化、现代化、国际化发展。本研究对血液内科护士岗位质量及评价指标做了初步确定,分别从不同角度的涵盖了血液内科护士岗位能力要求的各个方面。

  • 标签: 血液内科护理 评价体系 岗位 能力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肾内科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6月到2021年12月的64例需要进行肾内科血液透析的病例,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常规组由未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组成,共31例,观察组由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组成,共33例,通过研究两组未感染和感染之间存在的差异,分析医院感染的原因和特点。结果:经过调查与研究对比,确定了影响感染发生率的因素包括患者免疫力底、患者年龄高、患者营养不良、医护人员资历底、透析丢失、医院环境等,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检验可以发现,观察组Hb、ALB指数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肾内科血液透析易导致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医院应更加重视感染给患者带来的损害,并通过科学研究采取相应措施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促进患者身体恢复。

  • 标签: 肾内科血液透析 医院感染 特点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主要为了分析血液内科口服泼尼松患的效果。方法:本文主要对30例血液内科口服泼尼松患者进行护理干预,主要包括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方面内容,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之后分析患者的不良反应和损伤情况。结果:30例血液内科口服泼尼松患者无论是不良反应还是其与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标签: 30例 血液内科 口服泼尼松 患者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持续血液净化在肾内科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1月108例急性肾衰竭患者为对象,均在肾内科接受治疗。将其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持续血液净化。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治疗费用、治疗效果。结果采用t检验分析进行数据统计,实验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卡方检验分析进行数据统计,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肾内科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中应用持续血液净化促进患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

  • 标签: 持续血液净化 肾内科 急性肾衰竭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为提高男护生临床实习效果,分析男护生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强化专业思想教育,加强沟通,协调患者与男护生关系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

  • 标签: 血液内科 男护生 临床实习 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次实验将 探讨血液内科护理存在的风险隐患及应对策略。 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8 年 6 月 -2019 年 7 月在本院血液内科治疗的 50 例患者为对象,针对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 50 例患者采用硬币随机法进行分组,讨论实验结果。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为针对性护理模式,对比应用成效。 结果: 从 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得分 上看,观察组 的得分 为( 95.32±1.16 )分,对照组为( 82.83±1.44 )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与此同时,对患者护理质量与生活质量进行评分,观察组分别为( 89.28±2.27 )分、( 88.72±2.13 )分,对照组为( 69.26±3.18 )分、( 70.31±3.06 )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采用针对性 护理模式能够提高患者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分析血液内科护理存在的风险隐患有助于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升护理效果。

  • 标签: 血液内科护理 应对策略 风险隐患
  • 简介:[摘要]目的:将优质护理在血液内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展开分析。方法:将我院血液内科病房收治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常规护理)与观察组(40例,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感染、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且满意度评分更高(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血液内科病房应用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血液内科病房 优质护理 并发症发生率 满意度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血液内科化疗患者拒绝使用PICC的原因以及对策。方法选取我院血液内科在2012年6月—2013年7月收治的60例接受化疗治疗但是不接受PICC治疗的患者,自己设计问卷对这些患者进行调查,统计分析这些调研的结果。结果接受调查的60例患者中,拒绝使用PICC的原因非常多样化,15%患者认为没有必要在化疗期间使用PICC;18%患者对这种治疗方法不是很了解,因此内心会有一种怀疑感与不信任感,担心在使用之后会出现导管脱出或者是感染等现象;10%患者PICC导管将会导致生活不方便;45%患者经济状况不足以支撑PICC治疗费用;6%患者认为这种方法非常不美观;6%患者认为使用这种方法对出院之后的护理工作较为麻烦。结论医院的医护人员应该对患者进行相关医学知识的教育,加强对于PICC的宣传,降低患者拒绝使用PICC的比例,提高患者的信任度与依从性。

  • 标签: 血液内科 化疗患者 PI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