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气管异物取出的几种麻醉方法的安全性、可靠性及优缺点。方法对120例气管异物取出的患儿随机分成三组,每组40例。罗库溴铵组(R组)、氯胺酮组(K组)、舒芬太尼组(S组)。分别观察三组患儿分别记录置入后镜的满意程度、声带的位置、气道的反应、肢体反应、血压(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苏醒时间、中喉痉挛和术后喉水肿、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以及手术的成功率。结果K组患儿中不配合、乱动、血动力学变化大、中发生喉痉挛术后喉水肿、恶心、呕吐发生率高,有5例患儿手术失败。S组有2例患儿手术失败,S组患儿血动力学变化、中发生喉痉挛和术后喉水肿、恶心、呕吐发生率、手术及苏醒时间都低于K组而高于R组(P<0.05)。R组无手术失败。结论罗库溴铵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麻醉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 标签: 气管异物 麻醉 肌松剂 小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食管中段异物经胃镜取出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4月~2015年10月76例食管中段异物患者,均经胃镜取出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70例患者顺利取出异物,5例异物推至胃内,1例异物自行下落到胃内,无死亡病例。结论根据食管中段异物性状采用对应取出方法,尖锐性异物经螺旋CT确定具体情况后,通过胃镜试取,如失败或有严重并发症则及时开胸手术治疗,有效预防大出血,减少死亡。

  • 标签: 食管中段 异物 胃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哈氏棒取出中的微创问题,减少哈氏棒取出的手术创伤。方法采用上下分段切口,分别处理棒体及上下钩和加强、张力钢丝,后抽出棒体,取出上下钩。结果18例中除2例因固定钢丝太靠近棒体中部而采用大切口外,其余病例均于小切口中顺利取出,出血控制在100-200ML,无须输血。结论利用小切口分段处理,最后取出哈氏棒的方法是一种可行、微创的手术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哈氏棒 微创 取出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面部注射物取出处理方式,优化其诊疗流程。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9年11月北京协和医院整形美容外科收治的138例面部注射物取出病例,均为女性,年龄25~67岁,病程6个月至19年,平均6.07年。138例患者的注射材料主要为聚丙烯酰胺水凝胶、生长因子和羟基磷灰石。常合并多个部位注射,主要集中在下颏、颞部、鼻部与脸颊。患者多表现有不同程度的焦虑、紧张、恐惧等精神症状,局部症状以硬结、肿胀、疼痛、瘙痒、移位为主。所有患者术前均行体表肿物超声波检查进行定位及辅助诊断,选择尽可能隐蔽的切口行局部清创术,尽可能去除填充物,并反复冲洗局部组织,切除组织常规送病理及细菌检查。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切口均一期缝合。24例因术后注射物残留或精神症状强烈而行多次手术。13例患者组织细菌培养显示合并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经辅助抗生素治疗痊愈。根据本组患者治疗情况,提出简要诊疗流程,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结论对行面部注射物取出患者,应根据注射物的性质、种类、注射部位、辅助检查结果、患者的症状,综合制订面部注射物取出方案,中合理选择切口、切除方式,选择性围期使用抗生素,并适度安排辅助心理治疗。

  • 标签: 填充剂注射 注射物取出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 生长因子 羟基磷灰石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内镜下食道异物取出的护理配合效果。方法选取82例在我院进行内镜下食道异物取出的患者,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后,采用随机信封法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1例,其围期的护理方式不同,其中参照组给予围期常规干预,实验组则给予综合干预措施,对比其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远低于参照组(P<0.05)。此外,干预前,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进行内镜下食道异物取出的过程中,给予护理配合干预可降低并发症情况,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手术成功率,具有一定的临床优势。

  • 标签: 内镜 食道异物取出术 护理配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膀胱异物在临床较为多见,多数可经尿道膀胱镜下异物钳取出。但也不乏一些异物因过粗、过长、过尖等不易经尿道取出,需经耻骨上膀胱切开取出,给患者带来身体痛苦和留下永久的疤痕。近来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采用双通道法处理了1例复杂膀胱异物患者,疗效满意。临床资料患者男性,13岁,自慰时将长约85cm的电线放入膀胱内,3d后因“排尿不畅伴尿痛、血尿3d”收入我科。腹部平片(KUB)提示:膀胱内异物(图1)。

  • 标签: 膀胱异物 异物取出术 异物钳 排尿困难 膀胱尿道镜 输尿管开口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经内窥镜气管异物取出治疗气管异物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期间,收治于我院的64例气管异物症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32。观察组采用电子支气管镜取出气管异物,对照组则采用纤维支气管镜。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对比,观察组的一次取出率16(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28.13%),且观察组无并发症患者,对照组并发症患者有2例,组间差异P<0.05;两组患者对比,观察组的手术平均时间(41.1±11.2)少于对照组的手术平均时间(49.5±13.3),组间差异P<0.05。结论 采用内窥镜治疗气管异物,具有效果显著,手术时间少,患者痛苦小,并发症概率小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内窥镜 气管异物 疗效
  • 简介:摘要气道内异物尤其是小儿气道内异物吸入是一种危及生命的急重症,抢救首选方法至今仍是在硬支气管镜下行气道异物取出。手术在狭窄的气道内进行,因与硬支气管镜与通气共用一个通道,在保证患儿接受安全无痛苦的手术同时,提供手术医师良好的气道视野,是该类手术麻醉的关键和难点。中可以利用硬支气管镜对病儿供氧或进行控制或辅助呼吸以缓解低氧血症。

  • 标签: 小儿 气道异物 麻醉
  • 简介:目的探讨更年期宫内节育器(IUD)取出困难的危险因素及宫腔镜在IUD困难取出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永安乡卫生院35例更年期宫内节育器困难取出患者的临床诊疗资料,统计分析了诱发更年期宫内节育器取出困难的危险因素及宫腔镜在IUD困难取出中的价值。结果绝经时间较长、宫腔粘连、宫颈粘连、子宫萎缩是诱发IUD取出困难的危险因素,IUD放置时间的增加并不会增加IUD嵌顿、断裂的发生率;33例患者在宫腔镜下成功取出IUD(94.29%),2例患者分别由于生殖道畸形、IUD插入子宫肌层未取出,所有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宫腔镜应用于绝经期妇女的IUD困难取出具有诊断明确、操作简单、成功率高、安全性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宫内节育器 宫腔镜 危险因素 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经无痛胃镜下行食管异物取出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在我院经无痛胃镜下行食管异物取出的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均做好详细的术前指导和心理护理,使患者积极配合手术;术前备好内镜设备、器械,抢救物品及可能需要的外科手术器械;与医师默契配合,操作时动作忌粗暴,应使用巧劲尽快取出异物;术后要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发现并发症应及时处理。结果42例患者均成功取出异物,内镜下取异物成功率为100%。结论无痛胃镜下行食管异物取出是治疗上消化道异物的有效方法,综合护理干预和患者的良好配合是取除异物成功的重要基础。

  • 标签: 无痛胃镜 食管异物取出术 临床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导航下鼻窦异物取出、视神经减压手术的手术配合。方法对一例鼻窦异物合并视神经骨折患者行导航鼻内镜下鼻窦异物取出、视神经减压,并给予有效的围手术期配合,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结论严密的手术配合能有效保证鼻内镜鼻窦异物取出、视神经减压手术顺利进行,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 标签: 鼻内镜 鼻窦异物 视神经减压 手术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气液交换在硅油取出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3月至2019年12月行硅油取出的67例(67眼)的临床资料。患者分为两组:A组33例(33眼),接受单纯的硅油取出;B组34例(34眼),接受硅油取出,并行两次气液交换。术后随访3个月。结果术后1个月,B组高眼压发生率低于A组(χ2=5.584,P=0.018)。术后3个月,A组高眼压者10例(30.30%),B组高眼压者2例(5.8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93,P=0.009)。B组有1例(2.94%)玻璃体腔内硅油残留少于A组的8例(24.24%),χ2=4.831,P=0.028。术后3个月,两组白内障、复发性视网膜脱离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129,0.000;P=0.720,1.000)。两组均未发生脉络膜脱离、玻璃体积血等其他并发症。结论硅油取出联合气液交换可减少玻璃体腔内硅油滴残留及高眼压的发生率,且手术并发症并无明显增加。

  • 标签: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气液交换 硅油,残留 硅油,乳化 高眼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剂量异丙酚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的应用。方法本研究46例患儿分为三组,给予不同剂量的异丙酚进行诱导,2.5mg/kg10例,3.0mg/kg24例,3.5mg/kg12例,30~40s注入,为预防注射部位疼痛,200mg异丙酚溶液中加入利多卡因20mg。待患儿意识消失后,用1%地卡因咽喉部喷雾表面麻醉,然后置入支气管镜。采用喷射呼吸机,经支气管镜插孔喷射给氧,驱动压0.2mPa,频率100~160次/分。置入支气管镜时出现呛咳反射或肢体抽动追加异丙酚1.0~1.5mg/kg。麻醉诱导后每隔5min重复给予异丙酚0.5~0.8mg/kg,静脉推注维持麻醉。麻醉中监测血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同时观察麻醉效果。结果本研究患儿采用异丙酚诱导剂量为2.5mg时需追加药物明显增多。3.0~3.5mg/kg异丙酚诱导看到满意效果。结论小儿器官异物取出异丙酚诱导剂量以3.0~3.5mg/kg较适宜。

  • 标签: 不同剂量异丙酚 小儿器官异物取出术 3.0~3.5 mg/kg诱导效果满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内镜下锐利异物取出采用护理配合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所研究的所有对象均来自本院在2016年2月~2018年3月治疗的42例行内镜下锐利异物取出的患者,将42例患者采用抽签法的方式分成21例围期接受护理配合的实验组与21例实施基础护理的参照组,对比经不同护理措施干预后两组患者一次性异物成功取出率及取出时间。结果经不同护理措施干预后,实验组患者一次性异物成功取出率及取出时间指标与参照组患者临床指标数据相比P<0.05,两组数据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经内镜下锐利异物取出患者围期采用护理配合,可提高手术效果,避免患者消化道受到损害,促进康复。

  • 标签: 经内镜下 锐利异物取出术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护理配合的相关措施。方法本次的43例研究对象均是2017年2月-2018年4月期间在我院行支气管异物取出的患儿,手术期间实施优质的护理配合,分析研究手术效果。结果所有患儿经过手术异物均成功取出,无死亡,其中3例病情加重送入ICU抢救后脱离生命危险;中有5例出现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1.63%,术后有3例出现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98%,经过相应的抢救和治疗,均健康出院。结论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中,实施优质的手术护理配合,能够提升手术成功率,减少危险事件发生,值得全方位推广。

  • 标签: 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 护理配合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