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早期对患者进行吞咽功能评估并给与患者相应康复训练治疗对于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效果。方法本次参与研究患者为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于我院就诊并确诊为脑卒中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312例,并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试验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临床治疗和相应护理措施,对于疾病导致吞咽障碍且符合鼻饲营养指征患者给予鼻饲饮食;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和护理基础上评估病人吞咽障碍程度并在患者评估的吞咽功能等级基础上分别指导患者进行专业性康复治疗包括吞咽相关肌肉和反射的训练、食物摄入训练以及应用吞咽障碍治疗仪进行治疗。通过比较两组患者吞咽功能恢复情况以及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的变化从而判断进行早期吞咽功能评估以及相关康复治疗对于患者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吞咽功能评分相比于治疗前均明显增高,且试验组患者的吞咽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除此之外,患者于住院4周以及出院3月时检测相关性肺炎显示试验组患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卒中患者早期进行吞咽功能评估并据此做出相应恢复治疗可以较大程度的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有效地降低了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因此这种治疗方式应在临床上进行大力推广,为更多的患者带来更高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卒中相关性肺炎 吞咽功能评估 综合治疗 功能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促进胃癌根治术胃肠功能康复应用术后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11例胃癌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胃癌根治术予以治疗,术后根据护理方法将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52例,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59例,予以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状况以及疼痛程度。结果对照组患者的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术后疼痛缓解情况均劣于观察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在促进胃癌根治术胃肠功能康复应用术后护理干预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胃癌根治术 胃肠功能 术后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颈椎病患者康复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18年7月期间接收的60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综合护理干预,分析不同护理后患者康复时间、疼痛评分、复发率与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在康复时间、疼痛评分上,观察组各项指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复发率上,观察组3.33%,比对照组26.67%,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96.67%,比对照组73.33%,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颈椎病患者康复治疗可以有效的加快疾病恢复,减少疼痛感,降低复发率,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颈椎病 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应用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1月在医院收治的90例缺血性脑卒中老年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的45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的45例患者应用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干预护理后,两组患者的FMA和Berthel指数评分均呈现升高的趋势,且研究组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结论在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应用超早期康复护理,有效改善患者运动功能,提高自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超早期康复护理 老年 缺血性脑卒中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促进急性脑血栓患者早期康复的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该院120例急性脑血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均为60例,其中干预组采用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评价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临床疗效。结果经对比分析,干预护理效果、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促进急性脑血栓患者早期康复更有利,应用效果良好,护理满意度及质量得到提高,对患者的综合护理质量得到有效改善。

  • 标签: 护理干预 急性脑血栓 早期康复
  • 简介:摘要为了探讨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胸外科手术患者的康复效果影响,本文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80例胸外科手术患者我研究对象,按照奇偶顺序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胸外科手术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胸外科手术患者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胸外科手术患者护理前后的PSQI评分和VAS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胸外科手术患者的PSQI评分以及VAS评分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的PSQI评分为(6.36±1.02),对照组患者的PSQI评分为(8.25±1.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的VAS评分为(1.86±0.26),对照组患者的VAS评分为(4.34±0.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0%,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对胸外科手术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心理护理 胸外科手术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研究,进一步对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进行研究,并提供参考。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6年5月1日至2017年8月1日期间,接受治疗的9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对参与研究患者分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临床护理模式,而研究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肢体运动功能、以及抑郁情绪发生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均明显优于干预前,研究组患者干预后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研究组患者的抑郁情绪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干预前肢体功能运动评分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脑血管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对患者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降低患者抑郁情绪发生率,促进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脑血管疾病 早期康复护理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急性脑血栓形成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并为患者护理提出一些借鉴和指导。方法随机在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来我院治疗的40例急性脑血栓形成早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观察组患者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最终护理效果。结果经过对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采取输液、心理等一系列急救护理对策后,临床疗效显著,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运动功能得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得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血栓形成早期患者给予康复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抢救的成功率、降低死亡率,有利于疾病恢复,且术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有利于患者尽早恢复健康,可继续在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急性脑血栓 早期康复护理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在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选取所在科室的72例心肺复苏患者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所有的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实验样本为36例,参照组开展常规护理,研究组开展急诊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康复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相对于参照组,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和康复效果更好,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开展急诊护理干预,患者的满意度较高,康复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深究。

  • 标签: 急诊护理干预 心肺复苏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医康复护理干预对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45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康复护理内容,分析临床护理效果。结果45例患者32例显效,9例有效,4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1.11%;X线片显示患者骶髂关节,明显改善患者20例,无变化23例,加重2例。护理后,血沉、扩胸度及晨僵时间优于护理前(P<0.05)。结论将中医康复护理干预用于强直性脊柱炎治疗效果较为显著,有利于各项指标的改善及治疗效果的提升,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强直性脊柱炎 中医康复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性脑血栓形成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根据就诊顺序单双数分组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1月至本院就诊的56例急性脑血栓患者进行研究,单数为实验组,双数为对照组,每组人数均为28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实验组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根据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评分展开对比,分析两种方案的有效性。结果观察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43%,而对照组的满意度为78.57%,两组对比实验组明显更优,同时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脑血栓患者的护理,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效果更佳,能够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所改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运用价值。

  • 标签: 急性脑血栓 早期康复护理 应用效果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抑郁症康复期应用综合心理护理干预护理效果。方法于2017年5月~2018年5月选择我院收治的抑郁症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0例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35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抑郁情况于护理前、护理8周后的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抑郁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8周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抑郁评分(10.67±1.9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5.15±2.14)分,数据比较存在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结论抑郁症患者给予综合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缓解患者的抑郁情绪,促进患者早日痊愈康复

  • 标签: 抑郁症 康复 综合心理护理 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干预在脑瘫儿童康复治疗的作用。方法选取最近几年前往我院行康复治疗的100例脑瘫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将实施常规护理的50例患儿设为对照组,实施心理干预的50例患儿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满意率98%,对照组总满意率70%,P<0.05;组间护理后的CMFM评分、适应性行为评分、大动作行为评分对比,P<0.05。结论心理干预在脑瘫儿童康复治疗实施,可对患儿的发育及运动功能恢复起到改善作用,值得临床深入分析。

  • 标签: 心理干预 脑瘫 康复治疗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了垂体围手术期相关护理经验。方法收集2001年5月~2015年1月间天津市第四心医院收治的共42例垂体瘤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观察及处理的相关资料,对围手术期的护理情况及治疗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对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心理护理,术后要密切观察患者有关体征等,及早发现及处理并发症,降低死亡率和减少后遗症,提高治疗效果,从而提高手术预后及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结果42例垂体患者围手术期均未发生死亡及失明等并发症,未发生严重的合并症。结论应重视垂体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通过相关护理经验,有利于促使整体质量得到提高,临床指导意义显著。

  • 标签: 垂体卒中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路径管理对脑出血患者相关性肺炎的干预作用。方法将我院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共选取患者100人,患者均为脑出血患者,患者的纳取时间为2015年2月——2017年2月,根据患者的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评分均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的50人和实验组的50人,分别给予其常规管理和临床路径管理。对其实际的临床应用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分别为12.00%和34.00%,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对其差异性进行比较,其较为显著,表示为P<0.05,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且,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管理依从性分别为94.00%和84.00%,其差异性较为显著,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对其进行比较分析,得出P<0.05,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脑出血患者来说,给予其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的开展,其对应的有效率是相对较高的,能够有效预防相关肺炎的发生,提高患者预后效果。

  • 标签: 临床路径管理 脑出血患者 性惯性肺炎 应用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总结优质护理干预应用于乳腺癌护理对患者康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胸外科2013年1月-2017年1月收治乳腺癌手术治疗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所选择的护理模式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进行优质护理。统计两组患者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前,干预组和对照组康复效果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经不同护理方案护理后,干预康复效果、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本组护理前,且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后,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为干预护理前后康复效果分别为32.6±4.5分、79.3±4.1分,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分别为39.3±1.8分、85.0±3.7分;对照组护理前后康复效果分别为33.1±3.2分、50.2±2.9分,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分别为40.2±2.3分、60.1±7.7分。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应用于乳腺癌护理,可以改善患者康复效果和提升生活质量,具有应用价值。

  • 标签: 优质护理 乳腺癌 康复效果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儿童康复护理的过程采用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在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120例儿童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优质护理干预,随后比较两个小组的护理总有效率以及护理工作满意度。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在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的比较上,差异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儿童患者优质护理干预,既可以提高护理总有效率,又有利于增加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儿童康复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进院内应急流程对急性缺血性患者入院至静脉溶栓门-针时间(door-to-needletime,DNT)的影响。方法以2016年07月-2017年12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tissueplasminogenactivator,rt-PA)静脉溶栓的急性缺血性患者为实验组,采用改进后院内绿色通道应急流程。以2015年01月-2016年06月改善流程前rt-PA静脉溶栓的患者为对照组,评价两组患者的DNT时间。结果对照组DNT时间中位数(87.26±10.47)min,而实验组DNT时间(55.19±6.20)min,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院内中心多学科配合实施等一系列的改进措施,可优化急性缺血性患者急诊就医流程,减少rt-PA静脉溶栓的院内延误时间。

  • 标签: 缺血性脑卒中 rt-PA 静脉溶栓 门-针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并研究在社区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应用知信行干预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8年2月期间在我社区治疗的高血压患者作为样本研究资料,共有46例。依照计算机表法处理为两组,试验组(n=23例)应用知信行干预模式,对照组(n=23例)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血压情况以及自我管理行为能力各项指标评分均远远优于使用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呈现出P小于0.05的最终结局,具有探讨研究价值。结论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知信行干预模式的应用,具有明显的临床应用效果,可改善患者的血压情况,提升自我管理行为能力,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社区 高血压 知信行干预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快速康复护理干预对胃肠手术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于我院行胃肠手术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快速康复护理干预,对比量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和饮食恢复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胃肠手术患者术后护理应用快速康复护理干预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促进患者身体恢复。

  • 标签: 快速康复护理 胃肠手术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