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尺桡骨双骨折行康复训练护理对临床效果、功能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尺桡双骨折病患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之随机分配为两组,每组60例,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对于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于观察组实施康复训练护理,之后对比分析两组病患的临床效果、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愈率、总有效率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功能恢复上,两组病患的前臂旋后、前臂旋前、腕尺偏、腕背伸、腕背曲都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病患更优于对照组(P<0.05);病患并发症发生机率,观察组明显更少,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尺桡骨双骨折行康复训练护理对该病病患的治疗有着积极作用,可以有效帮助前臂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四肢骨折术后进行综合护理和早期康复训练的效果进行评析。方法以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康复外科诊治的43例四肢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术后护理方式不同分成研究组(25例)和对比组(18例),对比组实施综合护理,研究组同时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应用视觉模拟法(VAS)评测两组术后患者疼痛度,并对比两组肿胀消退时间。结果研究组术后VAS评分、肿胀消退时间均低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四肢骨折术后进行综合护理及早期康复训练,有助于缓解疼痛和肿胀,促进骨愈合。

  • 标签: 综合护理 康复训练 四肢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综合性肺康复训练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7年6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将60例患者计算机随机分为2组,30例/组。将实施常规治疗和护理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将增用综合性肺康复训练的患者设为观察组。将两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功能指标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干预后的FEV1、FEV1/FVC两项肺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护理中使用综合性肺康复训练可促进其肺功能的有效改善。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综合性肺康复训练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膳食干预及康复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骨质疏松的治疗作用。方法收集2017年4月-2018年4月90例精神分裂症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方案治疗,膳食联合康复治疗组则予以常规方案联合膳食干预及康复训练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康复训练的配合度、精神分裂症、骨质疏松的认知;治疗前后患者症状自评因子总均分。结果膳食联合康复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膳食联合康复治疗组康复训练的配合度、精神分裂症、骨质疏松的认知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症状自评因子总均分并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膳食联合康复治疗组症状自评因子总均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方案联合膳食干预及康复训练治疗精神分裂症骨质疏松的疗效确切,可提高患者认知和配合度,减轻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膳食干预 康复训练 精神分裂症患者 骨质疏松 治疗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实施长期家庭氧疗联合肺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随机将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我院84例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分为观察组(42例,应用常规治疗+长期家庭氧疗联合肺康复训练)、对照组(42例,应用常规治疗)。均随访一年,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肺功能指标及血气分析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FEV1、FVC、FEV1/FVC较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及氧分压较对照组明显更高,且二氧化碳分压较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结论对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实施长期家庭氧疗联合肺康复训练具有更好的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质量。

  • 标签: 慢阻肺 呼吸衰竭 长期家庭氧疗 肺康复训练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早期康复训练的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134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68例,对照组66例,试验组给予早期康复训练的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的方法,比较两组全面的效果评价。结果干预5天后,试验组日常生活能力、射血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术后3个月时,试验组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心绞痛、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搭桥血管再狭窄、心力衰竭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早期康复训练可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改善左心室射血分数,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冠状动脉 搭桥 康复护理 早期干预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研究临床中对脑梗塞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应用康复训练联合针灸推拿治疗,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研究纳入对象为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脑梗塞后肩手综合征93例,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与对照组47例,观察组应用针灸推拿+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康复训练治疗,两组治疗完成后,比较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SS-QOL评分对比(P>0.05);治疗后观察组SS-QOL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研究显示,采用康复训练+针灸推拿对脑梗塞后肩手综合征治疗与单纯康复训练对比,联合治疗效果更佳,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脑梗塞 肩手综合征 康复训练 针灸推拿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系统化早期康复训练护理对脑外科重症患者生活质量和满意度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我院脑外科接收重症9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设观察组和参照组两组,每组46例。予以参照组常规方法护理,予以研究组系统化早期康复训练。比较观察经不同方法护理取得的效果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情况均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给予脑外科重症患者行系统化早期康复训练,能有效促进患者清醒,使其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 标签: 生活质量 脑外科 系统化早期康复训练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认知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就诊时间的先后将2016.03.02日至2017.11.02日在本院就诊的44例脑卒中患者分成对照组22例与观察组22例。前组实施常规护理,后组采取早期认知康复训练。将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与认知功能加以对比。结果训练一段时间后,观察组22例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得分(11.25±1.13分)、认知功能得分(26.59±0.24分)都比对照组更令人满意(p值<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认知康复训练方案,能够使其神经功能与认知功能早日恢复。

  • 标签: 脑卒中 早期认知康复训练 神经功能 认知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颞颌关节康复训练操作鼻咽癌患者调强放射治疗后张口困难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鼻咽癌患者74例,依据护理模式差异性将所有患者均分两组。实施常规护理的37例患者为参照组,实施颞颌关节康复训练操作的37例患者为研究组,最后比对护理效果。结果比对两组患者的锻炼依从性,研究组(97.3%)较比参照组(81.1%)更高,两组数据之间p值小于0.05,统计学意义存在。比对两组患者的张口困难发生率,研究组降低更为显著,与参照组比对数据之间p值小于0.05,统计学意义存在。另外,从生活质量来看,研究组改善优于参照组,两组数据之间p值小于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鼻咽癌患者调强放射治疗后配合颞颌关节康复训练操作可降低张口困难发生率,生活质量也可以明显提升,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普及。

  • 标签: 颞颌关节康复训练操作 鼻咽癌 调强放射治疗 张口困难 生活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药泡洗结合针灸推拿和康复训练对脑梗塞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方法采用数字随机法将2015年10月份——2016年10月份收治的脑梗塞后肩手综合征的患者92例为对象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中药泡洗结合针灸推拿,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MBI、FAM评分变化情况。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MBI、FAM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统计有效率达到93.48%,较比对照组76.09%疗效具有一定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泡洗结合针灸推拿和康复训练对脑梗塞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康复效果较好,患者的恢复情况显著,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的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中药泡洗 针灸推拿 肩手综合征 生活质量 效果
  • 简介:摘要脑卒中是现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脑卒中一般发病较急,病情发展迅速,一旦发病后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极大的不良影响,尤其是对于患者的不行能力影响较大,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生活能力降低。最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技术水平取得了很不错的发展前景,偏瘫站立训练系统开始广泛应用到临床治疗过程中,对于患者的康复起到了有效的促进作用。本文将对偏瘫站立训练系统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进行深入的研究探讨,以便于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尽早恢复步行能力。

  • 标签: 偏瘫站立训练系统 脑卒中 康复 应用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在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的语言康复中语言认知训练+口肌训练的效果。方法此次抽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在我医院治疗的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56例)当做分析的对象,遵入院顺序分乙组和甲组,每组28例。此次研究所有患儿均基于口肌训练,研究甲组加用语言认知训练,对患儿的口部运动功能评分、疗效进行总结。结果乙组患儿的下颌口部运功功能评分、唇口部运功功能评分、舌口部运功功能评分均小于甲组患儿,差异显著,P<0.05。乙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小于甲组患儿,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中,语言认知训练+口肌训练可明显促进语言康复,并明显改善口部运动功能。

  • 标签: 语言认知训练 口肌训练 孤独症谱系障碍 语言康复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针灸穴位注射与康复训练三级治疗方案对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两组均行相同的康复训练及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中频电疗法,观察组行针刺疗法与穴位注射丹参川芎嗪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7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BI及FMA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MBI及FMA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针灸穴位注射与康复训练三级治疗方案能够提高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利于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

  • 标签: 针灸 穴位注射 康复训练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脑梗死肩手综合征 上肢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肢康复机器人联合任务导向训练对卒中后步行能力的康复作用。方法将我院2015年12月至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82例卒中患者纳入至本次研究中,运用随机数字法将入选患者分成研究组(41例)及参照组(41例),对参照组患者单独实施任务导向训练干预,研究组则给予下肢康复机器人联合任务导向训练,观察两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取得的Berg及FMA量表评分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下肢功能性步行能力(TUC时间)和膝关节屈曲活动角度(KFAROM)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的Berg评分及FMA评分均显著高于参照组,两组数据呈现显著性差异(p<0.05),但Berg评分的组间比较差异性不大(p>0.05);运用不同方法干预后,干预组的下肢功能性步行能力及膝关节屈曲活动角度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参照组,两组数据呈现显著性差异(p<0.05)。讨论运用下肢康复机器人联合任务导向训练也有效改善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下肢功能性步行能力及膝关节屈曲活动角度,但对改善患者下肢平衡方面并不理想。

  • 标签: 康复机器人 卒中 康复 导向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腰椎间盘突出症采取飞燕式腰背肌训练康复效果。方法将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我院通过诊断后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100例纳为本组参研的样本,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常规组与干预组,前者实施常规护理;后者实施在前者护理的前提下行飞燕式腰背肌训练。经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护理效果、日程生活能力评分的情况。结果干预组护理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后两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但干预组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飞燕式腰背肌训练应用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可提高患者康复的效果,改善其日常生活能力。

  • 标签: 日常生活能力 腰椎间盘突出症 康复效果 飞燕式腰背肌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康复运动训练与心理治疗联合应用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产生的积极影响。方法将自2017年2月到2018年2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冠心病PCI术后患者92例纳入本次研究当中,并按随机分层法进行分组,共计2组,单一组仅做常规康复运动训练,联合组在此基础上施以心理治疗,以生活质量和焦虑、抑郁评分结果作为评价指标,评价康复运动训练联合心理治疗的有效性。结果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不大(P>0.05),干预后皆有一定提高,而且联合组生活质量评分要明显比单一组高(P<0.05),另外联合组焦虑、抑郁评分要明显比单一组的低(P<0.05)。结论康复运动训练联合心理治疗的方法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产生的积极影响显而易见,可改善其负面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康复运动训练 心理治疗 冠心病 PCI术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研究探讨常规康复治疗联合有氧训练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为该疾病的临床康复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从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老年性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情况随机的分成观察组合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45例患者采用常规的康复治疗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有氧训练进行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Bl指数,FMA评分、NlHSS评分、Asworth痉挛评分等。结果经过相应的治疗观察后两组患者在干预后Bl指数,FMA评分、NlHSS评分、Asworth痉挛评分等具有显著的差异,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且观察组在干预后Bl指数,FMA评分上要大于对照组患者的评分。在NlHSS评分、Asworth痉挛评方面要显著的低于对照组患者的评分。结论常规康复治疗联合有氧训练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效果显著,有助于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常规 康复治疗 联合 有氧训练 老年急性脑梗死 神经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高压氧结合康复功能训练对颅脑外伤后偏瘫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颅脑外伤后偏瘫患者96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随机对照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联合常规康复训练的方案,观察组采用基础治疗、常规康复训练联合高压氧治疗。治疗结束后7周比较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各时间段PMA评分和BI评分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升高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肌力较治疗前显著改善,观察组改善更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结合康复功能训练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颅脑损伤 高压氧 康复功能训练 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