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7 个结果
  • 简介:三味檀香散由广枣、檀香、肉豆蔻3味药组成,是藏医及蒙医治疗心热病的常用方。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具有现实的临床及开发意义。本文从药效学、药代动力学、毒理学三方面综述三味檀香散的研究进展。

  • 标签: 三味檀香散 心肌缺血 药代动力学 血清药物化学
  • 简介:万古霉素是一种糖肽抗生素,20世纪50年代末,该药以其对耐青霉素葡萄球菌的良效而问世,成为当时抗革兰阳性菌的强力的“王牌”抗生素。其后,由于发现其毒性较大,加之到20世纪60年代毒性较小的抗葡萄球菌头孢菌素和半合成青霉素相继上市,并且当时耐药菌问题还不是十分严峻,使其应用受到了限制。

  • 标签: 临床应用 万古霉素 半合成青霉素 肽抗生素 葡萄球菌 革兰阳性菌
  • 简介:本文阐述了构建军队人员电子健康档案系统的意义及总体指导思想,研究探索了军人电子健康档案系统的架构、数据内容及运行的安全机制,为军队人员电子健康档案的建立提供了参考.

  • 标签: 军队人员 电子健康档案 健康管理 现代后勤
  • 简介:目的:探讨新生化片治疗产后子宫复旧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产后子宫复旧不良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口服新生化片治疗,对照组为空白组。结果:观察组的子宫复旧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能够加速恶露的排出和促进子宫的收缩。结论:新生化片治疗产后子宫复旧不良疗效显著。

  • 标签: 新生化片 产后 子宫 复旧
  • 简介:目的:建立玳玳黄酮提取物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玳玳黄酮提取物中的柚皮苷和新橙皮苷;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玳玳黄酮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玳玳黄酮提取物中柚皮苷和新橙皮苷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易于识别,专属性强;紫外分光光度法新橙皮苷在4.44~26.64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92%(RSD=1.65%);HPLC法柚皮苷在1.988—13.916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73%(RSD=1.56%),新橙皮苷在1.992~13.944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58%(RsD=1.89%)。结论:所建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有效控制玳玳黄酮提取物的质量。

  • 标签: 玳玳黄酮提取物 薄层色谱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质量标准
  • 简介:目的探讨分析影响胆总管结石术后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005年3月至2012年3月在该院治疗的90例行胆总管结石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的年龄,结石数量和大小,胆结石家族史、缺乏运动和油腻饮食都是影响胆总管结石术后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影响胆总管结石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较多,术前要对上述危险因素加以重点评估,在考虑手术的同时还要考虑上述危险因素,这样可以降低胆总管结石术后复发率。

  • 标签: 胆总管结石 复发 危险因素
  • 简介:蛋白合成是维持细胞稳态和细胞增殖的关键步骤。翻译过程的调控多发生在蛋白合成起始过程,多种翻译起始因子(eIFs)参与此过程。在细胞恶性表型转化过程中,常伴随这些因子的磷酸化、过表达及降解过程异常。如帽结合蛋白eIF4E高表达,甲硫氨酸一tRNA结合蛋白eIF2过度活跃,eIF3的活性增高等现象。eIFs在蛋白合成及细胞增殖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使得其成为抗肿瘤研究的热点及潜在的治疗靶点。本文对eIFs及肿瘤翻译调控的研究进展及研究方法进行综述。

  • 标签: 翻译起始因子 翻译调控 肿瘤发生 性表型
  • 简介: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生命引发死亡的重要因素,近年来从天然产物中分离提取新型抗肿瘤先导化合物成为新药创制的研究热点[1-2]。海洋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及其生存环境的高盐、高温、高压等特殊性,为新药开发提供了许多结构新颖的先导化合物,表现出显著的抗肿瘤、

  • 标签: 海绵 抗肿瘤 活性成分 临床研究
  • 简介:目的探究低分子肝素与普通的肝素治疗急性肺栓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之间收录的68例急性肺栓塞患者随机的分为两组,A组34例患者给予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而B组34例患者给予普通肝素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通过两组的患者治疗效果分析,A组和B组的患者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无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与普通的肝素治疗急性肺栓塞的临床效果相似,效果明显,值得临床中应用。

  • 标签: 低分子肝素 普通的肝素 急性肺栓塞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对薜荔果生药学进行研究,同时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薜荔果药材中黄酮的含量。方法对薜荔果进行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和薄层色谱鉴别。采用PhenomenexGemini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5%冰醋酸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254nm,柱温40℃。结果芦丁在5~100μg.mL-1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5.685×104X+2644(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8%。结论研究结果可为薜荔果的生药鉴定、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一定依据。

  • 标签: 黄酮 薜荔果药材 生药鉴别 薄层色谱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目的分析甲状腺结节性疾病诊断中彩色多普勒超声临床应用价值及误诊原因。方法选择我院于2012年4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80例甲状腺结节性疾病患者,给予超声进行诊断,观察和对比超声诊断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结果在300个结节中,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甲状腺结节性质有228个,占总数76%,误诊有72个,占总数24%。其中甲状腺结节恶性病变诊断为良性病变有24个,甲状腺结节良性病变诊断为恶性病变有5个,甲状腺结节良性病变间误诊有43个。结论甲状腺结节肿大与甲状腺结节肿瘤病变鉴别认识不足.同时甲状腺结节肿大超声诊断图呈现多样化状态,而甲状腺结节良性肿瘤与甲状腺结节癌超声诊断特征掌握不全。

  • 标签: 甲状腺 结节性 超声诊断 误诊原因
  • 简介:益母草碱(Leonurine)是存在于中药益母草的特异生物碱。近年来,文献报道了许多关于益母草碱异于传统适应症的药理作用和机制研究,如心血管保护、中枢保护、抗糖尿病等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抗细胞凋亡和调节线粒体功能和抗炎等作用有关。本文就益母草碱的这些药理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作一简要综述,以促进益母草碱研究的开展及临床上更好的应用。

  • 标签: 益母草碱 分子机制 心血管保护 中枢保护 抗糖尿病
  • 简介:为不断提升刊物的学术质量及水平,提高“基础及临床研究”栏目高质量论文的刊发比例,本刊诚征以药品不良反应方法学研究为主,涉及药理/毒理学、Il缶床医/药学、药物流行病学、循证医学等学科的论著文章,特别欢迎基金资助、攻关项目课题论文。

  • 标签: 学术论文 临床研究 药物警戒 中国 药品不良反应 药物流行病学
  • 简介:补体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机体天然防御、免疫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但补体在诸多病理生理情况下的过度激活会引发炎症和组织损伤,尤其是补体旁路的过度激活在一系列疾病和病征的发生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而构成血液天然屏障的血管内皮细胞则不可避免地成为补体激活的靶细胞和效应细胞。因此,

  • 标签: 补体旁路 内皮细胞活化 旁路激活 干预 血管内皮细胞 过度激活
  • 简介:目的为进行与功效和物质基础相关的附子毒性研究提供文献依据和研究思路。方法对附子近20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分析与归纳。结果目前,附子毒性研究主要集中在生物碱类物质上,对蛋白质、油酸、多糖等成分毒性研究不够深入,更缺乏物质基础与毒性的相关性研究;另外,针对附子功效开展大量药效学研究和机制探讨,但是关于功效与毒性的相关性研究也基本属于空白。结论鉴于中药的毒性是在临床发挥功效的过程中逐渐被认识的,并且与其物质基础种类、含量密切相关,故应在附子功效发挥的同时密切关注毒性的表达,同时在毒性表达的引导下进行物质基础分离与控制,还应注意产生药理作用和毒性反应的药理学性质异同和导致上述反应的物质基础种类异同,才能提出切合临床使用实际的附子毒性预警方案和早期不良反应诊疗措施,以确保附子临床安全应用。

  • 标签: 附子 功效 毒性 物质基础
  • 简介:目的:观察中药参力胶囊对60Co-γ辐射损伤小鼠的防护效果。方法:将120只小鼠进行4Gy60Co-γ全身性照射,照射后不同剂量(0.175、0.350、0.700mg/g体重)参力胶囊连续灌胃给药14d,观察其不同时间点(0、3、6、9、14d)外周血白细胞数,血小板数,胸腺、脾脏的质量指数以及骨髓病理切片情况。结果:照射后小鼠白细胞数,血小板数,胸腺、脾脏的质量指数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骨髓增殖情况极度不良。照射给药后,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数,血小板数,胸腺、脾脏质量指数均有所升高,骨髓增殖情况好转,参力胶囊高剂量组升高最为明显。结论:参力胶囊可改善辐射小鼠造血功能,减轻辐射对小鼠的损伤。

  • 标签: 参力胶囊 辐射防护 小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