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引言21世纪生物技术的发展将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发展势态表现为以基因工程为主要内容的现代生物技术成果的产业化,以及用现代化技术改造传统生物技术产业化.预计到2010年世界生物高技术产品年销售额将突破1400亿美元,并创造数以百万计的就业机会.

  • 标签: 产业化微生物 微生物过程 生物技术产业化
  • 简介:生物燃料(biofuels)是指通过生物资源生产的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是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方向。综述利用微生将农业废弃物发酵生产乙醇、丁醇过程中的技术难题,包括生物质的预处理、发酵方式、生物燃料的分离以及微生利用藻类生产甘油三酯和脂肪酸,如藻类的收集、胞内脂质的提取等方面的问题,并对遇到的技术难题作了分析。

  • 标签: 微生物 微藻 生物质 生物燃料 乙醇 丁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微生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14年 5月至 2016年 5月来我院泌尿科就诊并接受治疗的 80例尿路感染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按照其临床处理方式的差异,将参与实验的患者分为两个不同的小组,分别将其定义为对照组以及研究组,平均每个组别的的患者均为 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方式进行处理,研究组则其基础上为患者提供微生检验,对其感染的控制效果进行分析。结果:通过比较得知,对照组患者的感染控制程度情况明显不如研究组患者,其控制率低出研究组患者许多,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微生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比较明显,值得推广。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感染控制 应用效果 尿路感染
  • 简介:目的:建立六种中药微生限度检查方法。方法:采用常规法、培养基稀释法、离心集茵法、离心集茵培养基稀释法对六种中药进行方法验证。结果:复方川见精片用常规法,复方丹参片用培养基稀释法,复方黄连素片和复方仙鹤草肠炎胶囊用离心集茵法,复方鱼腥草片和维C银翘片用离心集菌加培养基稀释法进行微生限度的细菌检查。结论:确立了六种中药微生限度检查方法。保证微生限度检查方法的有效性。

  • 标签: 中药 微生物限度检查 方法验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建立参菊洗剂的微生限度检查方法。方法:采用常规法、培养基稀释法、薄膜过滤法、离心集菌薄膜过滤法对参菊洗剂的微生限度检查进行试验。结果:参菊洗剂的抑菌作用强,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须采用离心集菌薄膜过滤法: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检查采用薄膜过滤法;生孢梭菌检查采用培养基稀释法才能彻底消除其抑菌作用。结论:该方法可行性强,检查结果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的要求。

  • 标签: 参菊洗剂 微生物限度检查 抑菌作用
  • 简介:目的建立复方青花颗粒的微生限度检查方法,并对其进行验证。方法采用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附录"微生限度检查法"项下相关内容进行方法学验证,采用培养基法。结果试验组5株试验菌回收率均〉70.00%,控制菌检查阳性菌生长良好,阴性对照组未检出大肠杆菌,符合验证要求。结论复方青花颗粒微生限度可以采用常规法检查。

  • 标签: 复方青花颗粒 集落计数 微生物 阈限值
  • 简介:现阶段,社会不断地发展带动着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微生发酵涉及到制药、食品等多个工业领域,与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高成本和高能耗是微生发酵生产的特征,为了提高发酵单位,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微生发酵过程的优化控制就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而对微生发酵过程中涉及的技术进行优化与控制时,往往采用过程模型与控制策略两种方式。传统的微生发酵过程中,始终将稳定生产作为目标,而对于技术优化并不重视,甚至处于被忽视的尴尬境地,长此以往,赋予了微生发酵过程中的“随意性”,这不仅会影响微生发酵单位的经济效率,还会影响微生发酵的质量,甚至会影响微生发酵过程中涉及没环节的参数。可见,微生发酵的优化控制的重要性,因此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通过观察、分析以及总结,提出了提高微生发酵单位的新优化控制策略,以期我们国家的微生研究领域能够获得更广阔的发展。

  • 标签: 微生物发酵单位 新优化控制 对策
  • 简介:目前临床微生室肩负着微生病原体检测、抗生素药敏试验、院内感染监测以及耐药菌流行趋势监测等重任。而传统的临床微生进修生单一的技术传授带教模式已无法满足现代医疗的需求,笔者将现代临床微生微生进修生的特殊性进行结合,在带教方式和带教理念方面都进行了改进。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技术传授为主的带教模式,让进修生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同时还培养了将临床微生与临床各科室紧密联系的思维。

  • 标签: 临床微生物 进修生 带教
  • 简介:目的:建立清热败毒合剂微生限度检查方法。方法:用常规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大肠埃希菌进行细菌、霉菌计数方法的验证,用常规法对大肠埃希菌进行验证。结果:常规法除金黄色葡萄球菌外,试验组及稀释剂对照组的回收率均大于70%,采用薄膜过滤法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试验组及稀释剂对照组的回收率也可达到70%以上;采用常规法即可检出大肠埃希菌和大肠菌群。结论:本品的微生限度检查方法为:用常规法测定其霉菌酵母菌数;用薄膜过滤法(每膜每次冲洗50mLpH7.0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共3次150mL)测定其细菌数;采用常规法检查其控制菌。

  • 标签: 清热败毒合剂 微生物限度 验证
  • 简介:摘要:目的:药品实施微生限度检验过程中,存在诸多的影响因素,导致微生限度检验存在较大的误差,引致误差事件结果发生的主客观因素多种多样。本文主要是选择的2019年7月到2020年7月在接受微生限度检验的药品1280批次作为该次回顾性研究对象,观察发生检验误差例及误差率;观察发生误差的影响因素和分布。计算确定检验误差事件发生率,并针对药品微生限度检验活动误差事件的引致因素和分布状态展开全面性总结和计算。结果:1280种药品进行微生限度检验出现检验误差340例,误差发生率为 26.56%;发生误差影响因素,单因素112例占32.94%,多因素228例占67.05%。结论:进行药品微生限度检验时,应严格无菌室消毒管理,对检验中所有使用的器具进行彻底灭菌处理,重视培养基质量和供试液制备过程的影响,评估被测药物性质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影响调整检测方法,认识和防止菌落计数误差;消除误差影响因素,以减少和防止药品微生限度检验误差的发生。

  • 标签: 药品微生物 限度检验 误差
  • 简介:目的:建立清炎凝胶的微生限度检查法,并对方法进行适用性试验验证。方法:按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微生限度检查法进行验证试验,以回收率对方法有效性进行评价。结果:常规法适合该药品的需氧菌总数、霉菌及酵母菌总数计数;控制菌采用常规法能正常检出。结论:清炎凝胶可用常规法进行微生限度检查。

  • 标签: 清炎凝胶 微生物限度检查 方法适用性试验
  • 简介:【摘 要】微生发酵是食物生产领域的重要组成内容,其应用有着悠久的历史且技术较为成熟。在目前食品生产中,无论是腐乳、酱、酒还是糕点,都广泛的应用了微生发酵技术,且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食物种类之一。本文结合微生发酵技术原理,探讨了其在食品研发中的具体应用和作用。

  • 标签: 食品 微生物发酵 单细胞蛋白 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药品微生限度检查是有关部门提出的标准化规范制度,以确保药品质量以及民众用药安全性。这项检查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检验的周期也比较长,极易产生误差。本文从可能引起药品微生限度检查误差的各方面入手,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药品质量的应对措施。

  • 标签: 药品 微生物限度检查 药品质量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我公司现依据《中国药典》2015版收载的微生限度检查法对亮氨酸进行微生限度检查,进行实验以保证检测方式符合要求。确保该方式在本实验室现有实验条件下具有良好的适用性、稳定性及准确性,能够确实有效的控制与保障产品质量。

  • 标签: 检查方式的研究 控制与保障产品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围绕制药用水微生限度,制定全新的检查方法,为企业制药用水微生污染控制提供指导。方法 以美国药典、欧洲药典、中国药典为对象,就其中的制药用水微生限度检查方法进行对比,经数据分析,从中将最优条件给予明确,即选择R2A琼脂培养基,采用薄膜过滤法,培养≥5d(30~35℃)。结果 与现行中国药典制药用水微生检验方法相比较,在污染菌的检出率上,新方法要明显更高。结论 所构建的新方法检出率更高,可以将制药用水微生污染情况更加准确、真实的反映出来,可当作增补本收载方法(中国药典)。

  • 标签: 微生物限度 制药用水 薄膜过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