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老年晚期肺腺癌采取扶正及铂类与培美曲塞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自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老年晚期肺腺癌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治疗方案为卡铂与培美曲塞联合治疗,观察组治疗方案为扶正及卡铂与培美曲塞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用药2个疗程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改善率为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改善率为77.14%(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老年晚期肺腺癌采取扶正及卡铂与培美曲塞联合治疗的疗效显著,可推广普及。

  • 标签: 参芪扶正注射液 卡铂 培美曲塞 老年晚期肺腺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扶正联合吉西他滨顺铂方案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疗效。方法所有病例均经病理和(或)细胞学确诊为中晚期NSCLC。其中治疗组行吉西他滨加顺铂(DDP)方案化疗,同时加用扶正;对照组单用吉西他滨加顺铂化疗,所有病例均行4周期化疗。结果治疗组白细胞降低的例数及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体力状况变化KPS明显高于对照组,对全身状况改善情况的影响,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扶正能明显改善中晚期NSCLC的临床受益率和生活质量,并且能增效减毒,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扶正和化疗药物的合用,为肿瘤的化疗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

  • 标签: 参芪扶正注射液 非小细胞肺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扶正对非小细胞性肺癌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毒副反应影响。方法分析60例晚期肺癌患者治疗情况,采用扶正联合GP(吉西他滨+顺铂)方案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30例为治疗组,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前三天开始予扶正250ml/d,静脉滴注,连续10天;单纯GP方案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治疗30例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恶心呕吐反应及骨髓抑制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扶正能明显减轻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毒副作用,改善患者一般状况。

  • 标签: 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 参芪扶正注射液
  • 简介:摘要:目的 研讨扶正联合血必净对脓毒性休克患者的复苏及氧代谢影响。方法 以我院急诊科收治的74例脓毒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随机分配法将患者分成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办法,对比两组患者液体复苏药物使用情况及复苏完成时间、氧代谢指标。结果 联合治疗组患者液体复苏总量、复苏完成时间以及药物使用量均小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联合治疗组患者氧代谢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将扶正联合血必净可有效避免患者进入休克状态,可以帮助患者复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体内氧代谢能力,效果理想,符合未来医疗理念,值得推广。

  • 标签: 参芪扶正注射液 血必净 脓毒性休克 早期复苏 氧代谢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扶正联合化疗治疗血液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造血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 2016年 9月到 2018年 6月收治的血液恶性肿瘤患者 84例,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化疗方案进行治疗,另外观察组在常规基础上联合扶正治疗一个月。统计两组患者治疗疗效;检测和比较两组患者的造血功能、 T淋巴细胞免疫和红细胞免疫功能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经过 7天的化疗其 Hb和 WBC明显 高于对照组, P

  • 标签: 参芪扶正注射液 血液恶性肿瘤 造血功能 免疫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注射治疗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疗效。方法对36例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采用注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液黏绸度改变。结果治疗后血黏度明显改善,治疗后与治疗前对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注射治疗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有较好疗效。

  • 标签: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 参芪 血黏度
  • 简介:背景:注射能提高大脑皮质的兴奋性,而注射也能起到抗疲劳的作用。目的:探索注射联合注射麻醉患者的影响。方法:将62例麻醉患者分为注射组(A组)(n=20)、注射注射组(B组)(n=20)和对照组(C组)(n=22)。3组患者在手术结束时静脉及吸入麻醉停止,并在5min内完成药物注射。A组患者经颈静脉注射1mL/kg注射,B组患者经颈静脉注射1mL/kg注射,外周静脉注射1mL/kg注射。C组患者注射100mL生理盐水。结果与结论:与C组相比,A组和B组患者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睁眼时间及离开恢复室时间缩短(P〈0.05),术后30min时Glasgow昏迷评分和术后0,30min环磷酸腺苷,环磷酸鸟苷增加(P〈0.05),且A组和B组患者上述指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注射注射能促进麻醉后的恢复。

  • 标签: 参附注射液 参麦注射液 麻醉恢复 GLASGOW昏迷评分 外周静脉注射 环磷酸腺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扶正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疗效及其对患者神经认知功能、血液流变学、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杭州市中医院2016年4月至2019年12月诊治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10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尼莫地平治疗)和研究组(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扶正治疗),每组54例。比较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神经认知功能、血液流变学、T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0.74%(49/54),高于对照组的75.93%(41/54)(χ2=4.267,P=0.039)。治疗2周后,研究组全血高切黏度为(4.17±0.24)mPa/s、全血低切黏度为(9.27±1.98)mPa/s、血浆黏度为(1.07±0.19)mPa/s,均低于对照组的(4.52±0.31)mPa/s、(13.69±2.13)mPa/s、(1.34±0.23)mPa/s(t=6.560、11.169、6.651,均P<0.05);研究组CD3+为(48.59±4.59)%、CD4+为(44.24±6.17)%、CD4+/CD8+为(1.91±0.17),均高于对照组的(44.97±5.31)%、(39.55±5.13)%、(1.47±0.22)(t=3.790、4.295、11.629,均P<0.05);研究组CD8+为(23.13±5.62)%,低于对照组的(26.97±4.26)%(t=4.001,P<0.05);研究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MMSE)评分为(28.87±0.85)分,高于对照组的(27.91±1.45)分(t=4.197,P<0.05),研究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为(9.63±2.19)分,低于对照组的(15.27±1.97)分(t=14.070,P<0.05)。结论扶正联合尼莫地平能显著改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神经认知功能、血液流变学及T细胞亚群,且安全可靠,疗效稳定。

  • 标签: 脑梗塞 恢复期 参芪扶正注射液 血液流变学 尼莫地平 认知 T淋巴细胞亚群 疗效比较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注射和复方丹参注射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1月到我院就诊的8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按照患者入院日期单双号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注射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1个疗程和2个疗程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治疗急性脑梗塞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值得临床推荐。

  • 标签: 参麦注射液 复方丹参注射液 急性脑梗塞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注射配伍丹参酮注射用于冠心病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164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I组与II组各82例,I组为联合用药加常规组,II组为常规治疗组,对比两组中病人治疗后的症状改善情况与血液流变指数变化状况。结果本次治疗I组患者共76例有效,有效率92.68%,II组共55例有效,有效率67.07%,I组疗效高于II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纤维蛋白原以及血浆比黏度均有所下降,I组比II组的下降现象更为明显,P<0.05。结论医师联合采用注射与丹参酮注射为冠心病施治,可有效减轻病患症状,促进患者血液流变指标转归,使患者康复。

  • 标签: 冠心病 参麦注射液 丹参酮注射液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注射联合黄芪注射治疗慢性肺心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6例慢性肺心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23例给予单独的注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黄芪注射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3.91%,两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血气分析值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联合黄芪注射治疗慢性肺心病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从根本上改善心肌功能,无毒副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参麦注射液 黄芪注射液 慢性肺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观察急性脑梗塞患者应用注射联合丹红注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急性脑梗塞患者200例进行本次实验,将其分为两个小组采取不同的治疗手段,分析治疗效果,实验时间为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均为我院接收病人,小组分别为治疗组(注射联合丹红注射治疗)和常规组(常规治疗)。对两组病人的治疗有效率进行分析。结果:注射联合丹红注射治疗有效率高于常规治疗(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塞患者采用注射联合丹红注射治疗后效果十分理想,对其康复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参麦注射液 丹红注射液治疗 急性脑梗塞 治疗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扶正减轻恶性肿瘤化疗所致不良反应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诊治的恶性肿瘤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各48例。两组化疗方案相同,但对照组仅给予单纯化疗治疗,而观察组则给予化疗联合扶正同时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减轻程度及生存质量情况。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4.58%,与对照组58.33%比较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不良反应减轻情况总有效率为81.25%,生存质量总有效率为83.33%,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疗可明显缓解恶性肿瘤患者病情,但采取化疗联合扶正同时进行治疗,可进一步减轻化疗毒性作用,降低化疗所致不良反应情况,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存质量,临床应用安全有效,值得推广采用。

  • 标签: 参芪扶正液 恶性肿瘤 化疗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注射和黄芪注射联合辅佐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15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三组,每组各50人,三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包括吸氧、积极控制心衰病因、诱因和根据病情选用利尿剂、ACEI或ARB、正性肌力药物、醛固酮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试验组加用注射40mL,联合治疗组加用注射40mL和黄芪注射30mL,每天一次静滴,14天为一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心功能改善情况,左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结果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94%,试验组总有效率84%,对照组总有效率48%,联合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试验组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注射联合黄芪注射辅佐治疗老年性慢性心力衰竭疗效确切,更能显著增强心肌收缩力,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参麦注射液黄芪注射液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注射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185例,随机分成丹红注射注射组95例,对照川芎嗪组90例,疗程结束后评定临床疗效。结果丹红注射注射组总显效率84.2%,基本痊愈率37.89%,对照组总显效率58.9%,基本痊愈率26.67%,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丹红注射注射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丹红注射液 参麦注射液 脑梗死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观察采取注射与丹参注射治疗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冠心病患者8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均分为A组与B组,每组40例。A组采取注射治疗;B组采取丹参注射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与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A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浆比粘度、纤维蛋白原皆有一定下降,但A组下降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采取注射与丹参注射治疗皆能取得一定效果,但注射治疗效果更明显,值得借鉴。

  • 标签: 冠心病 参麦注射液 丹参注射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