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在自然分娩中采用自然体位来进行的临床效果来进行分析。方法抽选A医院妇产科在2016年-2017年间接诊的150例产妇,根据产妇所选择的分娩体位来进行分组,分别为传统体位组和自由体位组,对两组产妇的分娩情况以及最终结果来进行记录并进一步对比分析。结果采用自由体位来进行分娩自由体位组的自然分娩率比较高,在第一和第二产程阶段,自由体位组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与传统体位组之间所产生的时间差距较大,第三产程阶段虽然没有明显的差距,但是显然自由体位组产妇所经历的产程时间更短,就总产程来说,自由体位组更短,同时,经对比发现,自由体位组的产妇在产后更加不容易出现并发症,新生儿也极少会出现窒息情况,传统体位组则相反。结论在孕妇自然分娩的过程当中,采用自由体位可以有效帮助分娩的进行,减少孕妇的痛苦和并发症,对新生儿的健康状况也有积极影响。

  • 标签: 自然分娩 自由体位分娩 产程 新生儿窒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自由体位分娩对促进自然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妇产科就诊的180例孕产妇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90例,研究组90例。对照组患者在分娩中采用传统体位,研究组患者在分娩中采用自由体位,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产程所需时间、母婴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所需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患者;研究组患者的阴道分娩率高于对照组患者,研究组患者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患者,研究组的新生儿窒息率低于对照组患者;两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自然分娩中采用自由体位分娩的临床效果极好,可以有效缩短患者不同产程下的时间,能够提高患者的阴道分娩几率,缩小患者剖宫产的几率,能够有效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几率,是一种对母婴皆有利的分娩方式。因此,可以在临床护理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自由体位分娩 自然分娩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自由体位分娩对自然分娩率及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基于本院自2015年9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20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按照分娩方式的不同,随机的将这20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实施自由体位分娩)和对照组(实施传统体位分娩),两组各100例,观察比较两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以及剖宫产率。结果观察组100例产妇的自然分娩率89%明显的高于对照组7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100例产妇的剖宫产率11%明显的低于对照组3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100例产妇的产程明显的短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由体位分娩能够有效的缩短产程,并且能够降低剖宫产率,提高自然分娩率,值得推荐。

  • 标签: 自由体位分娩 自然分娩率 剖宫产率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娩球联合自由体位在初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初产妇11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产科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分娩球联合自由体位,比较两组的产程时间、疼痛情况、分娩结局以及产后2h出血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第一产程与第二产程时间明显缩短,产后2h出血量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娩球联合自由体位可以加快初产妇的产程进展,降低产妇的疼痛程度,改善分娩结局。

  • 标签: 分娩球 自由体位 初产妇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导乐分娩仪与自由体位联合应用促进自然分娩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了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3402例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排除了剖宫产产妇后剩余1566例自然分娩产妇,根据产妇意愿进行分组,共分为对照组858例和实验组70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分娩方式进行分娩,对照组产妇采用导乐分娩仪联合自由体位进行分娩,对比两组产妇镇痛效果、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新生儿情况。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产妇分娩时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产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产程时间相比对照组产妇要明显缩短许多,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产后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产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新生儿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乐分娩仪与自由体位联合能够有效的降低产妇分娩时的痛感,缩短产程,提升产妇顺产效果。

  • 标签: 导乐分娩仪 自由体位 自然分娩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自由体位分娩护理对促进自然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住院的84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一组产妇采用传统体位进行分娩,设为对照组;一组采用自由体位进行分娩,设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第二产程及第三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与对照组比较也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自由体位分娩护理对促进产妇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缩短第一产程时间具有良好的作用,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 标签: 待产观察 自由体位分娩 自然分娩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由体位联合分娩球对初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 2018年 8月 ~2019年 8月于我院待产的初产妇 90例,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 n=45)与对照组( n=45),对照组予以常规助产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自由体位分娩球干预,比较两组初产妇的分娩质量。结果:实验组初产妇干预后的 LAS评分、分娩效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实验组初产妇干预后的 PPI、 VAS、 V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实验组初产妇阴道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实验组初产妇的盆底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自由体位联合分娩球干预可提高初产妇的分娩自我效能,改善其分娩控制感,减轻初产妇的分娩疼痛,改善分娩结局,有利于保护初产妇的盆底功能,减少产后并发症发生,干预效果良好,值得推荐。

  • 标签: 初产妇 自由体位 分娩球 分娩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自由体位联合分娩镇痛在自然分娩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运用统计学方法观察200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无痛)和对照组(自然分娩)各100例。观察组采用无痛分娩技术,对照组采用普通阴式分娩。观察两组镇痛效果、总产程、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及剖宫产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镇痛效果、总产程、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及剖宫产率情况都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由体位联合分娩镇痛能够减轻或缓解分娩疼痛,降低机体的应激反应,帮助产妇顺利完成产程,对运动神经阻滞少,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自由体位联合分娩镇痛 自然分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自由体位分娩护理对促进自然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20年8月~2021年9月本院产科待产的产妇90例随机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参照组采取传统分娩体位分娩,研究组采取自由体位分娩,对比2组分娩方式、分娩情况、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研究组自然分娩率86.67%高于参照组55.56%,阴道助产率(4.44%)及剖宫产率(8.89%)均低于参照组(17.78%)(26.67%)(P<0.05)。研究组总产程时间、屏气用力时间、产后2h出血量均低于参照组,先露下降速度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Apgar评分≥8分者多于参照组,0-7分者少于参照组(P<0.05)。结论 自由体位分娩可提高自然分娩率,减少产妇分娩时间与产后出血量,保护母婴安全。

  • 标签: 自由体位分娩护理 自然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由体位护理对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5—2022年5月期间于我院分娩的76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两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分娩护理,观察组实施常规分娩护理+自由体位护理,对比两组产妇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不同产程时间、护理前后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结果观察组的不良妊娠结局总发生率为5.2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分别为(305.68±29.25)min、(56.64±5.52)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387.24±41.66)min、(78.57±9.1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精神健康评分、生理职能评分、躯体功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自由体位指导产妇进行分娩,能够使产妇各产程时间显著缩短,提高产妇分娩期间体感舒适度,对产妇产程推进、分娩配合依从性等均具有促进作用,在产科分娩中存在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自由体位 分娩护理 自然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产妇中应用自由体位分娩的价值。方法:确定研究时间,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时段,入我院产妇中抽取60例,以上的患者接受双盲法均分,各30例。对比组(常规体位),分析组(自由体位),对比两组产妇产程时间、母婴结局进行分析。结果:分析组产程时间、母婴结局都优于对比组(p<0.05)。结论:目前在生产中,安全有效的方案很多,其中自由体位十分必要,从长期看效果更好,更有利于产妇缩短产程,愈后生活质量,应在该领域广泛应用。

  • 标签: 自由体位 分娩 缩短产程
  • 简介:摘要随自由体位分娩技术的成熟,它已经开始被应用在临床中。通过调查可知,目前很多产妇在分娩时仍然采用膀胱截石位和仰卧位的方式,国内外医学专家对自由体位分娩技术的研究重点放在母儿结局影响上面,而对实施环境、盆底功能影响的研究也较少,因而,国内外医院还未在自由体位分娩技术的实施上形成一致的临床路径,受众群体较小。但自由体位分娩技术可以促进产程进展,对母儿结局产生积极影响,这是未来分娩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对医护人员来说也是巨大挑战。为此,本文对自由体位分娩在临床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研究,旨在促进我国临床分娩技术的发展。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产妇采取自由体位分娩对促进产程及自然分娩的效果。方法随机将200例初产妇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100例。研究组在第1产程采取行走、蹲、坐、趴、卧、半坐卧等自由体位分娩;第2产程取床头抬高30~60°的侧卧位或半坐卧位、屏气、用力,接产时采取截石位。对照组采取常规截石位、屏气、用力分娩。比较2组的分娩状况。结果研究组较对照组产程时间缩短、先露下降快,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剖宫产率、新生儿低评分率下降,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由体位分娩使产程加快,满足产妇心理需求,有利于母婴健康。

  • 标签: 自由体位 分娩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自由体位分娩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产妇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仰卧位分娩,观察组采用自由体位分娩,观察两组产程、分娩结局以及产后母婴情况。结果观察组第一产程及第二产程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后出血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阴道助产及剖宫产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母儿结局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由体位分娩可以有效缩短产程,减少剖宫产、产后并发症、产道损伤发生率,有利于产后母体恢复及新生儿健康成长。

  • 标签: 自由体位分娩 仰卧位分娩 母儿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自由体位待产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64例足月产妇,将64例产妇随意分为32例实验组和32例参照组,予以参照组产妇常规仰卧位待产,实验组产妇采取自由体位待产。观察对比两组产妇产后效果。结果实验组产妇产后出血量、胎儿窘迫发生率均低于参照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及总产程均短于参照组,两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自由体位待产可以明显缩短各个产程时间,减少产后出血量和胎儿窘迫发生,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足月产妇 自由体位 分娩结局 影响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4-003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