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了解小鼠灌胃给予阿尔泰银莲花提取物后急性毒性的强弱,急性毒性的特点,测定急性毒性的相关参数。方法小鼠观察检疫3d,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阿尔泰银莲花提取物组1.25、1.69、2.25、3.02、4.01g/kg.bw剂量组,灌胃给予阿尔泰银莲花提取物,观察其毒性表现。结果空白对照组动物均无异常;阿尔泰银莲花提取物组随着剂量的增加,毒性反应表现越明显,小鼠死亡只数也随之增加。结论阿尔泰银莲花提取物小鼠口服急毒LD50为3.27g/kg;阿尔泰银莲花提取物可能对肝脏、中枢系统有一定的毒性作用。

  • 标签: 阿尔泰银莲花提取物 急性毒性 半数致死量
  • 简介:对酶法制备的汉麻籽多肽粉进行急性毒性研究,以期为汉麻籽多肽的开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经口急性毒性试验》(GB15193.3—2014),采用限量法对每只小鼠按20mL/kg·bw体积于12h内经口灌胃2次上述汉麻籽多肽粉的混悬液,2次总剂量达20000mg/kg·bw。对受试小鼠进行连续14d观察,期间未见任何中毒症状和表现,亦无死亡发生;对小鼠进行大体病理学观察,未见脏器异常改变。结果表明,汉麻籽多肽粉对小鼠经口LD50均大于20000mg/kg·bw,属实际无毒物质。

  • 标签: 汉麻籽多肽粉 小鼠 经口急性毒性
  • 简介:木聚糖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的半纤维素,约占细胞干重的35%[1].木聚糖酶可将木聚糖降解成低聚糖和木糖.低聚糖的特点与功能是:具有难消化性,低卡而不会导致肥胖;有很高的双歧菌增殖活性,是肠内双歧菌的活化增殖因子;是难发酵性糖,不易造成龋齿.另外,低聚糖可代替葡萄糖作为糖尿病人的疗效食品[2].因此,木聚糖酶在食品行业的应用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为了解其安全性,我们对木聚糖酶进行了急性毒性和致突变实验.

  • 标签: 木聚糖酶 急性毒性 致突变性研究 致突变实验 半纤维素 增殖活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注射用多西他赛对小鼠的急性毒性作用,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将注射用多西他赛配制成适当浓度,观察小鼠静脉注射的急性毒性。结果注射用多西他赛小鼠急性毒性试验设定剂量分别为400.0mg/kg、320.0mg/kg、256.0mg/kg、204.8mg/kg、163.8mg/kg和对照组。400.0mg/kg组死亡率为100%;320.0mg/kg组死亡率为60%;256.0mg/kg组死亡率为20%;204.8mg/kg组死亡率为10%。163.8mg/kg和对照组无动物死亡。结论注射用多西他赛小鼠静脉给药半数致死量(LD50)为290.7mg/kg,95%可信区间为263.2-321.1。

  • 标签: 注射用多西他赛 急性毒性 动物实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注射用兰索拉唑对大鼠的急性毒性作用,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将注射用兰索拉唑配制成适当浓度,观察大鼠静脉注射的急性毒性。结果注射用兰索拉唑大鼠急性毒性试验设定剂量分别为200.0mg/kg、180.0mg/kg、162.0mg/kg、145.8mg/kg、131.2mg/kg和对照组。200.0mg/kg组死亡率为90%;180.0mg/kg组死亡率为50%;162.0mg/kg组死亡率为30%;145.8mg/kg组死亡率为10%。131.2mg/kg和对照组无动物死亡。结论注射用兰索拉唑大鼠静脉给药半数致死量(LD50)为174.8mg/kg,95%可信区间为165.2-184.9。

  • 标签: 注射用兰索拉唑 急性毒性 动物实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注射用伏立康唑对小鼠的急性毒性作用,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将注射用伏立康唑配制成适当浓度,观察小鼠静脉注射的急性毒性。结果注射用伏立康唑小鼠急性毒性试验设定剂量分别为274mg/kg、247mg/kg、222mg/kg、200mg/kg、180mg/kg、162mg/kg和对照组。274mg/kg组死亡率为90%;247mg/kg组死亡率为70%;222mg/kg组死亡率为40%;200mg/kg组死亡率为30%;180mg/kg组死亡率为20%。162mg/kg和对照组无动物死亡。结论注射用伏立康唑小鼠静脉给药半数致死量(LD50)为223.07mg/kg,95%可信区间为208.18-239.03。

  • 标签: 注射用伏立康唑 急性毒性 动物实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试验对苗药伤科止痛液的急性毒性试验和皮肤刺激性试验进行研究。方法结合临床用药实际,考察多次用药于SD大鼠完整皮肤急性毒性的情况和对家兔完整皮肤的刺激性情况。结果连续给药14天后,动物均存活;大鼠外观、行为、呼吸状态、体位及姿势、对刺激的反应、大体剖检均未见明显异常;家兔皮肤均无水肿、渗血、炎细胞浸润等皮肤刺激性病理改变。结论在本次苗药伤科止痛液大鼠皮肤急性毒性试验中,大鼠给予最大给药量23.2g/kg体重,相当于临床用药量的200倍,未见明显毒性反应;药物对家兔多次皮肤刺激,肉眼观察未见实验动物皮肤充血、水肿,病理切片检查也未见刺激性病理变化,表明苗药伤科止痛液临床使用较安全,为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 标签: 苗药伤科止痛液 急毒实验 皮肤刺激性实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脉祥颗粒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小鼠脑和肝超氧化物歧化酶、单胺氧化物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小鼠高血脂症模型观察脉祥颗粒对小鼠胆固醇、甘油三酯胆固醇及小鼠、老年小鼠脑和肝超氧化物歧化酶、单胺氧化酶的活性影响。结论脉祥颗粒是一个比较理想、安全无毒副作用的能降低实验小鼠高血脂症,而且可以延缓小鼠、老年小鼠衰老的中药制剂。

  • 标签: 脉祥颗粒 高脂血症 超氧化物歧化酶 单胺氧化物
  • 简介:目的探讨柴胡皂苷d对小鼠急性毒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经典小鼠急性毒性实验方法,进行柴胡皂苷d对小鼠灌胃给药最大给药量和腹腔给药半数致死量的急性毒性研究,均连续观察14天。结果按柴胡皂苷d重量计算,柴胡皂苷d灌胃给药的最大给药量为770.47mg·kg^-1·d^-1,腹腔给药小鼠的半数致死量为62.338mg·kg^-1·d^-1,95%可信限为53.703-70.966mg·kg^-1·d^-1。柴胡皂苷d对小鼠灌胃给药,小鼠急性毒性主要表现为安静、伏卧不动,即而出现呼吸急促、眼睑下垂、毛发乍起现象,但未见死亡。柴胡皂苷d对小鼠腹腔注射给药,死亡小鼠急性毒性主要表现为安静怠动,即而出现走路不稳、呼吸急促、眼睑下垂、毛发乍起、间歇性抽搐、神经抑制而死亡。存活小鼠在14天观察期内体重增长缓慢,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死亡小鼠解剖观察,有肝脏病变,余未见明显异常。结论腹腔注射柴胡皂苷d的小鼠急性毒性大,毒性反应强烈,证实了柴胡皂苷d是柴胡总皂苷和柴胡产生毒性的主要化学成分之一。其体内蓄积毒性的"量-时-毒"关系以及在体内、外的生物转化过程,毒性作用部位、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柴胡皂苷D 小鼠 急性毒性 半数致死量
  • 简介:采用半静态法,研究了硫酸铜硫酸亚铁(5∶2)合剂、敌百虫和聚维酮碘对平均体长6.8cm唇Hemibarbuslabeo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硫酸铜硫酸亚铁(5∶2)合剂对唇24、48、72、96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0.84、0.55、0.41、0.37mg·L-1,安全质量浓度为0.07mg·L-1;敌百虫对唇的24、48、72、96h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39.44、28.00、25.27、23.86mg·L-1,安全质量浓度为4.23mg·L-1;聚维酮碘对唇鱼骨24、48、72、96h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68.87、64.90、60.97、57.82mg·L-1,安全质量浓度为17.29mg·L-1。3种药物对唇的毒性高低依次为: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敌百虫>聚维酮碘。该研究为唇的病害防治中合理用药提供了参考。

  • 标签: 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 敌百虫 聚维酮碘 急性毒性
  • 简介:三氯异氰尿酸(国际商品名称简写TCCA)是一种新型高效广谱杀菌剂。TCCA的毒性对人体无影响,其在大自然环境中最后分解为氨气和二氧化碳、无残留和残毒、不污染环境。TCCA在国外主要用于国防工业、食品、防疫卫生、家庭卫生和畜牧业上。广西南宁化工厂1979年研制成功并投入小批量生产,

  • 标签: 三氯异氰尿酸 急性毒性试验 TCCA
  • 简介:摘要:目的:测试复方珍芩颗粒对小鼠急性毒性的实验研究。方法:实验中设阴性对照组与实验组,共40只ICR小鼠,每组20只,雌雄各半,实验组予0.33g/ml(3.96g生药/ml)药液,一日给药2次,观察小鼠的体重变化、耗食量、外观体征、行为活动、粪便形状,连续给药14日,并分别于给药后第7、14日称取动物体重。结果:急性毒性实验中所有实验组小鼠在观察期内全部存活,一般行为学观察未见明显异常,继续观察14d,未见明显毒性反应与动物死亡。结论:小鼠一日2次灌胃予珍芩颗粒共316.8g生药/kg,相当于人一次临床用剂量的238倍,未见明显毒性反应,使用安全性高。

  • 标签: 珍芩颗粒 皮肤瘙痒症 毒性实验
  • 简介:目的评价重组三价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的急性毒性。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成2组:阴性对照组和HPV疫苗组,每组20只,HPV疫苗组单次sc3倍人用剂量(1.5mL)HPV疫苗,阴性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观察动物临床状态;检测动物体质量变化;给药后第15天,解剖大鼠,进行大体病理学检查。结果动物单次给药大剂量HPV疫苗后,临床症状均未见明显异常;与对照组比较,给药组动物体质量增长未见显著性差异;病理学检查未见与供试品相关的明显异常。结论Wistar大鼠单次sc重组三价HPV疫苗总体耐受性良好,未见明显毒性反应,为进一步临床前评价HPV疫苗的安全性奠定了基础。

  • 标签: 人乳头瘤病毒 重组疫苗 宫颈癌 急性毒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注射用右旋兰索拉唑对大鼠的急性毒性作用,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将注射用右旋兰索拉唑配制成适当浓度,观察大鼠静脉注射的急性毒性。结果注射用右旋兰索拉唑大鼠急性毒性试验设定剂量分别为250.0mg/kg、225.0mg/kg、202.5mg/kg、182.3mg/kg、164.0mg/kg和对照组。250.0mg/kg组死亡率为80%;225.0mg/kg组死亡率为60%;202.5mg/kg组死亡率为20%;182.3mg/kg组死亡率为10%;164.0mg/kg和对照组无动物死亡。结论注射用右旋兰索拉唑大鼠静脉给药半数致死量(LD50)为221.5mg/kg,95%可信区间为208.7-235.1。

  • 标签: 注射用右旋兰索拉唑 急性毒性 动物实验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两种体外细胞毒性方法,探讨其用于预测中药急性毒性的可能性。方法应用3T3细胞中性红摄取实验、MTT实验检测8种烈性中药的细胞毒性,将测得的IC50值分别与急性经口毒性试验的小鼠LD50值进行比较。结果3T3细胞MTT、中性红2种检测方法中,以MTT法的检测结果与体内LD50的相关性较好。结论与3T3细胞中性红法相比,MTT法可较好地预测烈性中药的急性毒性,有望用于中药急性毒性的初筛实验。

  • 标签:
  • 简介:将不同剂量氯倍霜一次或多次涂于受试动物脱毛区,与空白基质对照,观察急性毒性、皮肤刺激性反应。结果发现,本品大小剂量均未产生急性毒性反应;对完整皮肤无刺激性(平均反应分值小于0.5),对破损皮肤有轻度刺激性(1h和24h后平均反应分值均高于0.5,但低于2.99),但给药后72h,这种刺激性消失。

  • 标签: 氯倍霜 动物实验 安全性
  • 简介:目的比较鸦胆子全组分、水提组分、醇提组分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反应。方法采用经典的急性毒性实验方法测定鸦胆子全组分、水提组分、醇提组分的小鼠口服半数致死量,观察其急性毒性症状谱,记录累积死亡数及小鼠体重变化。结果鸦胆子全组分、水提组分、醇提组分的小鼠口服LD50分别为3.14g·kg^-1,4.023g·kg^-1、3.320g·kg^-1,分别相当于临床日用量的110倍、140.8倍、116倍。腹泻、尾部紫绀是主要的急性毒性症状。结论鸦胆子不同组分急性毒性大小顺序依次是全组分、水提组分、醇提组分,其毒性成分与中毒机理尚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鸦胆子 全组分 水提组分 醇提组分 急性毒性
  • 简介:噻苯咪唑(Thiabenzole,TBZ)是一种广谱驱虫药和抗真菌药,能抑制多种霉菌的生长繁殖。青岛海洋大学于国内首次合成本品,旨在作为水果保鲜剂。本文观察其急性毒性,皮肤粘膜的刺激和过敏反应。1.急性毒性LACA种小白鼠,一次性灌胃TBZ,以简化机率单位法计得LD50为2677.8±285.3mg/kg。2.皮肤刺激试验采用斑贴法,将10%,15%,20%的TBZ软膏分别敷贴在完整

  • 标签: 急性毒性 过敏试验 简化机率单位法 噻苯咪唑 皮肤刺激 斑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