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板蓝根颗粒对不同急性毒性咽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10例确诊的急性毒性咽炎患者给予板蓝根颗粒冲剂治疗,2包/次,2次/天,连续服用5天,结果板蓝根颗粒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治疗有效率为85.71%,呼吸道腺病毒治疗有效率为97.37%,鼻病毒、副流感病毒、偏肺病毒的治疗有效率达100%;其中鼻病毒与呼吸道合胞病毒组在总有效率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板蓝根颗粒治疗不同病毒性咽炎总体效果好,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 标签: 板蓝根颗粒 急性病毒性咽炎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究脓毒性休克患者急性肾损伤(AKI)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于2019年3月至2021年10月期间收治的脓毒性休克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急性肾损伤发生情况将其分为AKI组和非AKI组,其中AKI组患者58例,非AKI组患者42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相关指标、logistic回归,分析导致急性肾损伤的因素。结果:AKI组的合并糖尿病、MAP、GFR、乳酸、尿素氮、D-二聚体水平、机械通气指标与非AKI组对比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MAP、血清乳酸水平、机械通气、呋塞米单最大剂量均为脓毒性休克病人发生AKI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脓毒性休克患者极易出现急性肾损伤,合并糖尿病和低平均动脉压、高血清乳酸水平及机械通气、高呋塞米单日最大剂量均为其独立危险因素,因此临床治疗过程中应采取相应的针对措施。

  • 标签: 脓毒性休克 急性肾损伤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的护理方法。方法:以2021年1月~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64例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研究分析,32例为对照组,32例为观察组,护理方案分别为常规护理、优质护理,最终对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进行对比评估。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工作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优质护理 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的护理方法。方法:纳入2020年3月到2021年12月进入本院治疗的84例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试验,随机将其选入试验组和对比组,各42例;对比组实行常规护理,试验组实行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痊愈出院患者有19例,病情好转者21例,无效者2例,试验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5.23%;对比组痊愈出院患者有9例,病情好转者25例,无效者8例,对比组为80.95%,试验组护理总有效率比对比组高,P

  • 标签: 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 护理方法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酷似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表现及误诊原因。方法对11例酷似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心电图、心肌酶谱、冠脉造影进行分析。结果11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中,有低热、咳嗽、咽痛等上感症状者7例;胸闷、气促7例,胸痛6例,心慌4例,恶心、呕吐3例,所有病例心肌酶谱均升高;心电图表现酷似下壁心肌梗死3例,前间壁心肌梗死2例,前壁心肌梗死3例,广泛前壁心肌梗死2例,前壁+下壁心肌梗死1例;其中有5例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结论对酷似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必须认真询问病史,仔细体格检查及分析心电图,以减少误诊。

  • 标签: 病毒性心肌炎 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酶 肌钙蛋白
  • 简介:目的:探讨和研究妊娠合并急性毒性肝炎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至2013年间收治的80例妊娠合并急性毒性肝炎患者资料及护理过程。结果:在精心护理下本组患者均能顺利完成分娩。结论:要重视患者各个时期的护理及心理辅导,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妊娠 急性病毒性肝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病毒性肝炎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病原主要有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及戊型5种肝炎病毒,以乙型肝炎病毒常见。可发生在妊娠的任何时期。孕妇患肝炎的发生率约为非孕妇的6倍;而患暴发性肝炎则为非孕妇的66倍。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的发生约为0.025%~0.08%。急性毒性肝炎多发生肝坏死,而且重症肝炎多发生在妊娠晚期,死亡率极高。

  • 标签: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 传染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治疗时的护理措施和护理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3月-2017年11月收治的81例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患者,将其临床资料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组,实验组44例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措施,对照组37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对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实验组的护理有效率为90.9%,对照组护理有效率为75.7%,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患者临床症状较为复杂,给予综合护理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出现,使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 综合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急性毒性肝炎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012年1月~2014年3月在我院建立孕妇保健手册中,有5例妊娠合并急性毒性肝炎的患者,通过对孕妇的追踪、调查、分析及收集临床资料,给予护理指导,总结护理经验,以提高临床护理水平,结果5例妊娠合并急性毒性肝炎的患者平稳度过危险期,未发生肝昏迷、DIC等并发症,孕产妇和婴儿平安出院。结论对妊娠合并急性毒性肝炎的患者做好护理指导如注意休息、加强营养、高维生素、高蛋白、足量碳水化合物、低脂肪饮食,积极进行保肝治疗,避免服用损肝的药物,注意预防感染等,是确保母婴安全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妊娠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 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急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13例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资料。结果治愈6例,好转4例,死亡3例;出现急性心衰6例,Ⅲ度房室传导性阻滞(AVB)7例,出现阿斯综合征3例,出现心源性休克4例。结论急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病情发展迅速且病情危重,死亡率高,在临床上应引起高度重视,早诊断并积极治疗,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 标签: 心肌炎 病毒 心源性休克 临床治疗
  • 简介:目的探析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抽选2013年1月至2015年11月时间段内我院治疗的56例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进行治疗,统计分析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分别是85.7%、14.3%、14.3%,对照组分别是64.3%、35.7%、32.1%,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时间是(36.5±15.5)d,对照组是(69.9±36.1)d,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诊治遵循早诊断、早治疗的原则,实施综合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避免患者死亡。

  • 标签: 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 临床疗效 死亡率
  • 简介:摘要:目的:旨在探析心理护理在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护理中的效果。方法:此试验选择的是2022年2月—2023年11月接收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102例,分两组,各51例;常规护理为常规组方案,心理护理实施在护理组,对比两组护理结果。结果:护理组护理满意度较常规组更高,有差异(P<0.05)。结论:将心理护理应用在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中的效果确切,可有效的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 病毒性心肌炎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患者,女,20岁,学生。3天前“受凉”感冒后出现恶心、呕吐,吐物为胃内容物、呈非喷射性并右上腹疼痛,不伴寒颤、高热,在私人诊所按“胃炎”治疗,症状无改善。入院当日下午1时许频繁呕吐并出现持续性胸闷痛伴心悸无气短出汗,于外院行腹部超声检查示“胆囊炎、胆石症”,心电图示“室性心动过速”,心彩超示“二尖瓣肺动脉瓣轻度返流”,胸片示“心影增大”,

  • 标签: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 急性心肌梗塞 腹部超声检查 室性心动过速 频繁呕吐 右上腹疼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对1例小儿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死亡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患者13岁,以发热、头昏、乏力为首发表现,病理诊断为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进展快,病死亡率高。

  • 标签: 小儿 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急性毒性心肌炎的治疗效果,总结该病不同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式。方法选取2009年10月到2012年12月的51例急性毒性心肌炎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患者的临床表现、检查结果、治疗过程以及预后情况。结果研究显示,青壮年急性毒性心肌炎的发病比例高,此病的临床表现呈现多样化,一般为气促、胸痛、心悸、乏力、胸闷为主要表现症状;患者的心电图检查以ST-T变化以及早搏最为常见;患者的心肌损伤指标显著增高;绝大多数患者的预后好,少量患者遗留室性早搏等其他后遗症,极少数患者出现扩张性心肌病。结论急性毒性心肌炎具有多样化的临床表现,需要观察患者的心肌受损指标,增强诊断的准确性。

  • 标签: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 治疗效果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4例小儿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积极救治,8例治愈,3例好转,出院随访2年发现,1例发展为扩张型心肌病,1例心电图出现异常改变;死亡3例,其中2例死于呼吸窘迫综合征,1例死于心脑综合征。结论只有充分掌握其临床特点,做到早发现、早确诊,积极治疗,才能最大限度挽救患儿生命。

  • 标签: 小儿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低场强MRI对CO中毒性脑病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09年1月31例CO中毒性脑病患者的MRI表现。结果低场强MRI在确定急性CO中毒对脑损害程度、病变部位、病变出现时间上均很敏感,脑实质病变,尤其小脑、脑干病灶的检出率较高。MRI检查主要表现为神经核团(尤其是苍白球)及脑白质对称性长T1长T2信号。本组31例患者中,MRI表现阴性者5例,仅发生于神经核团改变的有16例,神经核团改变合并广泛脑白质变性的有7例,广泛脑白质变性的有2例,脑干、小脑改变的1例。结论CO中毒性脑病多表现为神经核团及脑白质变性和坏死改变,低场强MRI能敏感发现,有一定的特征性,但CO中毒性脑病的MRI表现与其他中毒性脑病MRI表现没有明显的特异性,需认真分析MRI表现和密切结合临床病史,才能做出正确诊断。

  • 标签: CO中毒性脑病 低场强MRI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