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对南阳市某医院收治的6183例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了解恶性肿瘤构成特点,为该地区肿瘤防治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医院病例上报系统中2014年1月-2016年5月登记的所有恶性肿瘤患者的主要诊断编码信息及年龄、性别等基本信息,提取ICD-10诊断编码对患者按照疾病进行归类并分析。结果恶性肿瘤构成比位于前3位的恶性肿瘤依次为消化系统肿瘤(17.74%)、呼吸系统肿瘤(16.19%)及生殖系统肿瘤(15.81%)。不同性别恶性肿瘤构成比不同,男性位于前3位的恶性肿瘤依次为消化系统肿瘤(23.46%)、呼吸系统肿瘤(18.20%)及中枢系统肿瘤(16.69%);女性位于前3位的恶性肿瘤依次为乳腺肿瘤(26.37%)、生殖系统肿瘤(22.15%)及呼吸系统肿瘤(13.97%)。年龄〈40岁、年龄40-60岁及年龄〉60岁的男性患者分别有894例(44.24%)、1009例(53.16%)及1345例(59.41%),而相同年龄段的女性患者分别有1127例(55.76%)、889例(46.84%)及919例(40.59%)。不同年龄段男女恶性肿瘤患者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9.015,P=0.000)。结论不同性别及年龄段南阳地区恶性肿瘤患者所患肿瘤类型及构成不同,可能与各群体生活习惯等因素相关。因此,恶性肿瘤防治工作应从社区入手,结合具体情况针对不同群体实施个体化的防治措施。

  • 标签: 恶性肿瘤 发病率 预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研究柘木提取物的抗炎作用。方法采用小鼠的耳肿胀实验和伊文斯兰渗透实验,考察柘木不同提取物的抗炎作用。结果柘木不同提取物均具有不同的抗炎作用,其中以柘木黄酮和柘木多糖的抗炎作用效果最好。结论柘木的不同提取物都具有抗炎作用。

  • 标签: 柘木 抗炎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证实参加冬泳锻炼的中年人群身体成分与普通中年人群的差别。方法采用zeus9.9体成份分析仪,对研究对象进行身体成分测定。结果冬泳组体型标准率、基础代谢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对照组肥胖率、身体总脂肪百分比、内脏脂肪面积、皮下脂肪量和腰臀比也明显高于冬泳组。结论冬泳运动不仅对于降低中年人身体脂肪量具有较好的效果,尤其是预防内脏型肥胖更为显著,还可以提高中年人心血管系统功能,降低其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几率,是一项很好的健身运动。

  • 标签: 冬泳 中年人 腰臀比 脂肪百分比 内脏脂肪面积
  • 简介:感冒是特别常见的病症,大家都认为是小病,因此会自行购药治疗。但不同感冒药的成分不一样,应该对症下药,如果随意用药,有可能走进感冒药的禁区。

  • 标签: 感冒药 成分 禁区 自行购药 对症下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称粉制备过程中血液报废的原因,以期降低血液报废率,充分利用血液资源。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血站采集的4000袋血,并将其作为研究的对象。分析正常报废和非正常报废血液各个环节中是否出现问题,并对所研究报废学样的原因进行分析、归类。结果分析结果显示,在抽取的4000袋血液报废样本中,合格报废袋数有3800袋,占研究对象的95%;不合格报废的袋数为1200袋,占研究地想的5%。其中不合格报废血液样本中,由于抗-HCV、血脂、抗-HIV等原因造成血液报废的数量有800袋,由于采集数量不足、血脂不足等原因导致血液样本报废的数量有400袋。结论在血液收集的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收集措施,加强对手机血液的管理,控制血液保管的各项条件,提高血液成分制备的水平,可以有效降低血液报废率,节约血液资源。

  • 标签: 成分制备 血液报废 原因
  • 简介:目的优选提取黄芩中有效成分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中药“多靶点多部位有效部位群”理论为依据,应用U9(96)均匀设计安排试验,分别用煎煮法、渗漉法、连续回流提取法和浸渍法提取黄芩中的有效成分,以确定其最佳工艺条件。结果四种方法的提取效果明显不同。结论连续回流提取法提取效果最好,其最佳工艺条件为加6倍量85%乙醚,药材颗粒过30目筛,提取12小时。

  • 标签: 黄芩 渗漉法 连续回流提取法 多靶点多部位有效部位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临床输血被视为现代医学治疗中临床治疗的重要环节之一,是临床治疗和抢救重症患者的必要措施之一。但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临床输血存在一定的危险性,一旦方法不当,将会产生不良反应发生,严重时患者产生生命危险。在现实工作中如何做好临床输血及成分输血的规范化显得尤为重要,不可忽视。

  • 标签: 临床输血 血样采集 交叉配血试验 成分输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建立鉴别中药决明子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LPC)方法,对中药决明子具有药理活性的化学成分(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的含量进行测定。方法利用HLPC鉴别中药决明子,对照品为橙黄决明素;利用HLPC测定中药决明子具有药理活性的化学成分(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的含量;色谱条件采用WatersSymmetryC18液相色谱柱(150×4.6mm,5?m),流动相为甲醇醋酸水(101080)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2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60nm,进样量为15?l。结果中药决明子中橙黄决明素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8)的范围0.0250-0.1550?g,精密度试验中RSD为0.78%、重现性试验中RSD为0.69%;中药决明子中大黄素含量为0.0700mg/g(RSD=0.78)、大黄酚含量为0.0700mg/g(RSD=0.78)、大黄素甲醚含量为0.0700mg/g(RSD=0.78)。结论以橙黄决明素作为对照品的HLPC鉴别中药决明子的方法精密度、重现性良好,操作简便、快捷,利用HLPC测量中药决明子化学成分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均有可行性,准确性高。

  • 标签: 决明子 HLPC 化学成分
  • 简介:摘要目的指导临床合理用血,推广成分输血。方法对2006年至2010年我院各科成分血使用率及成分输血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疗效评估。结果几年来医院全血用量大幅下降,成分血的用量达到97.9%。结论成分输血不但能减少输血不良反应,而且能节约有限的血资源,所以合理应用成分血十分必要。将血液或血液的组成部分输给病人,以增加血量,升高血浆蛋白,从而改善循环,改变血液成分,提高血液带氧能力和增强抵抗力,这是现代医疗中最常规的一种治疗措施。

  • 标签: 成分输血 临床疗效 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对抗感冒药物中的成分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几种常用的抗感冒药品种,对其药物成分进行分析,回顾性分析临床用药情况。结果我国的抗感冒西药以复方制剂为主,其中的成分包括解热、镇痛、止咳、抗组胺和减轻鼻充血等。在抗感冒药西药的临床应用中,应坚持对症用药、避免重复用药,以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在应用抗感冒中药时,需对风寒和风热感冒给予辨证治疗。结论临床药师需要熟练掌握每一种抗感冒药的药物成分、功效、适应症、不良反应以及相关注意事项,并结合患者的实际病况选择药物,提高临床用药的合理性。

  • 标签: 抗感冒药物 药物成分 临床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柴胡的有效成分及药理作用。方法通过对这些搜集到的资料进行统一的整理及分类查阅的过程,了解到了柴胡的药用成分及临床药理作用,并通过草本考证、生物学研究及药用成分分析的形式,对搜集到的数据信息进行集中的统计分析处理,明确柴胡要用成分及临床药理作用。结果通过对柴胡进行临床分析,可知柴胡的药用成分包括皂苷类化学成分、黄酮类化学成分、挥发油类化学成分、多糖类化学成分。柴胡的药理作用包括抗炎、免疫调节,抗肿瘤,中枢神经系统。结论柴胡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药,在使用中应以临床为依托,加大对柴胡进行开发,明确有效成分及与临床药理之间的关系,完善柴胡临床应用效果。

  • 标签: 柴胡 有效成分 药理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降低成分制备环节中血液报废率的因素和方法。方法将我单位自2014年3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制备的成分血液为研究对象,对出现血液报废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对评价指标进行统计比较。结果2016年度我站成分制血共27112袋,其中血制品报废率为3.81%(1032袋);报废血制品中脂肪血比例为65.89%显著高于其它因素的报废率(乳糜血314(30.43%)、溶血2(0.19%)、凝块2(0.19%)、破袋34(3.29%)),比较差异值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成分制血的过程中应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尤其是采血环节需严加管理,加强对献血者的咨询、检查等,以降低脂肪血的比例,在制血过程中需严加控制并切实按照成分制血操作规程操作,对涉及的制血设备应定期检查校核,以降低成分制血的报废率,节约血液资源。

  • 标签: 降低 成分制备 环节 血液 报废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站成分制备质量控制作用,以提升血液样品的合格率。方法分别抽检我科2000-2006年及2007年-2014年血液样品各1300份,列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比两组血液样品合格率。结果对照组1300份血液样品的合格率为86.77%,观察组1300份血液样品的合格率为99.46%,对比结果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提升操作人员的专业化水平,规范操作流程,增强环境、设备管理及废料管理,是防止暴露,降低感染率,提升血液样品质量的有效途径。

  • 标签: 血液感染 成分科 制备 质量控制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综述现代对薏苡仁药理药效和成分的研究现状。方法查阅现代对薏苡仁药理药效成分的研究文献,结合现代临床应用进行综述。结果薏苡仁主要有油脂类、多糖类、甾醇类等成分,具有解热、镇痛、抗炎,抗氧化,抗肿瘤,降血糖,降血脂,增强免疫作用,促进排卵,抑制骨质疏松作用,抗溃疡、止泻,致流产的药理作用。结论薏苡仁具有良好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前景。

  • 标签: 薏苡仁 成分 药理作用
  • 简介:摘要蒲公英药理作用广泛,普遍应用于临床。近年来,许多学者致力于其有效成分及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笔者简要概之,为以后蒲公英的研究奠定基础。

  • 标签: 蒲公英 有效成分 提取 含量测定
  • 简介:摘要中西药联用治疗某些疾病的临床效果好、治愈率高,很多中成药加入一些西药成分,有的药品虽注明含西药成分,但却没注明西药成分的含量;尽管这些西药成分的不良反应都很明确,说明书上却没有说明,与其他药物可能产生的相互作用也没有说明,这样医生和患者不能充分了解药品的性能及毒副作用,易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笔者总结查找了临床常用的含有西药成分的中成药,并进行了使用方面的总结,以便于临床安全用药。

  • 标签: 西药 中成药 安全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