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和分析肌电图、面神经电在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指导作用与预后评估。方法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本单位收治的45例周围性面瘫患者,治疗前检查肌电图、面神经电,并使用量表评分,分为轻重三级,治疗后评估面神经功能。结果45例经2个疗程治疗后,轻度组11例治愈10例,显效1例;中度组25例,显效7例,有效18例;重度组9例,有效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8.9%。结论肌电图、面神经电的检查可以为针刺治疗面瘫的疗效与预后提供一种比较客观、准确的临床依据。

  • 标签: 肌电图 周围性面瘫 针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思维导及情景模拟两种教学方法在大专护生实习教学的应用。方法采用方便抽样将轮转我院妇科的50名大专实习护生随机分为思维导与情景模拟组,每组25人。两组在教学干预前后进行理论测试,由指导老师对展示评分,最后学生对教学效果给予反馈。结果思维导组理论及展示成绩高于情景模拟组。思维导组教学满意度高于情景模拟组。结论思维导教学在知识理解、教学质量等方面高于情景模拟教学。在提升团队协作能力、培养临床思维能力方面情景模拟有一定的正向的提升作用。

  • 标签: 思维导图 情景模拟 实习护生 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肩胛骨骨折临床分类进行分析,评价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我科治疗的肩胛骨骨折患者42例,根据患者自愿选择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手术治疗)14例和对照组(保守治疗)28例,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2.8%和93.1%,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1.4%和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评分分别为7.3±0.8分和8.4±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治疗方案对肩胛骨骨折预后均较好,并发症少,若患者合并骨折伴严重移位,或存在漂浮肩情况手术内固定治疗效果更佳,保守治疗患者疼痛感明显高于手术治疗患者。

  • 标签: 肩胛骨骨折 临床分类 治疗效果 评价
  • 简介:摘要对于肠梗阻病人必须区分梗阻的类型,并且决定病人是否需要手术治疗,可以划分为紧急手术、急症手术、延期手术或者可以保守治疗。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区分机械性梗阻或非机械性梗阻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是机械性梗阻,应该确定梗阻是否完全。除了少数情况以外,完全性梗阻需要立即手术。相反,不完全性梗阻则通常不需要手术治疗。最后应该尽可能明确梗阻的部位和原因,因为这对指导治疗非常有用。

  • 标签: 肠梗阻 手术 分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门诊预检分诊退换问题发生原因,总结改进对策。方法2015年1月-2015年3月,医院门诊预检分诊退换2671例次,占8.80%(2671/30340),前瞻性分析,分析科室、时间分布。在发现退换后,指导患者对象填写调查表格,综合分析记录在案的退换原因,统计分析换原因。结果外科占10.33%(285/2759),内科8.65%(2386/275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体上看当日门诊患者人数越多,退换率越高,最高日退换率13.35%(126/944);从具体的原因来看,从高到低分别为候诊时间过长20.74%、人员失误18.57%、改换专家17.00%、预检分诊失误13.85%、未预检9.40%、信息差错9.21%、医生临时未到7.00%,其它包括接诊医师建议转、医保原因更换、复诊医师未接诊、病情变化等。结论门诊预检分诊退换原因较复杂,需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引导,使了解挂号的流程、提高自助终端使用效率、鼓励预约、对停留者提供心理支持、规范专家的管理,规范管理,提高信息通畅率,提高预见分诊能力。

  • 标签: 门诊 预检分诊 退换号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护理运用个性化护理后取得的临床成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且均在2014年1月-2016年6月急诊入院,依随机分组标准分为观察组(40人)和对照组(40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为常规护理和个性化护理。从分诊评估时间、抢救时间及护理满意度三方面入手,针对相关内容进行分析。结果在分诊评估时间、抢救时间方面,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满意度(80%)低于观察组(100%),(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护理运用个性化护理后,在提高护理满意度的同时,使分诊评估时间和抢救时间明显缩短,存在一定推广价值。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个性化护理 急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心肺复苏及无缝隙连接急救急诊护理流程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急诊科呼吸心跳停止行心肺复苏的患者100例,均为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就常规急救干预(对照组,n=50)与应用急诊护理流程干预(观察组,n=5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急救信息平均受理用时、呼叫-出车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一般情况判断平均用时(30.2±3.2)s,对照组(45.2±1.9)s,对比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气管插管、心电除颤仪、心电监护仪完好率、器械摆放合理率均为100%,对照组分别为88%,86%,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出诊速度(3.8±1.2)min,对照组(6.1±2.4)min,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急救技术实施成功率、患方满意度率均高于对照组,差错事故率低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心肺复苏及无缝隙连接急救应用急救护理流程,可增强前、院内急救时效性,提高整体护理质量。

  • 标签: 急诊护理流程 院前心肺复苏 无缝隙连接急救
  • 简介:摘要目的在临床上,研究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前急诊个性化护理的方案进行护理后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例数合计为200例,选取时间范围是2016.5.1日到2017.5.1日,将其依据中心随机原则分2组,100例为一组。一组给予常规前急诊方案为主护理(称为对照组),另一组再联合使用前急诊个性化护理(称为观察组),对比2组的反应出诊、急救、入院的时间以及诊断、转运成功、急救成功的概率。结果观察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护理后,其上述6项指标数据和对照组相比优势明显,P<0.05。结论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前急诊个性化护理的方案,其效果理想。

  • 标签: 院前急诊 个性化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在福利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运用效果。方法选择常州市福利住院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0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0例。两组患者予以常规的降压治疗与常规护理,研究组在上述基础之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观察干预前与干预8周后两组老年患者焦虑(SAS)、抑郁(SDS)、血压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老年患者干预后SAS、SDS总评分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以及同组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老年患者干预后收缩压、舒张压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福利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老年患者的心理状况,有利于血压控制。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原发性高血压 福利院
  • 简介:摘要急性左心衰竭的疾病特点决定了必须重视前急救和护理。应采取减少回心血量、畅通呼吸道、镇静、利尿、扩管、强心和解痉等急救措施,积极做好急救准备、体位、药物、饮食和心理等综合护理措施,通过及时、准确、有效的抢救和护理避免病情恶化,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急性左心衰竭 院前急救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深入推进医院普法工作开展,营造“平安建设、和谐发展”氛围,加强法制建设,依法行医,依法管理,有力促进依法治工作顺利开展。

  • 标签: 依法治院 法律 重要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前压疮发生率及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前压疮发生的原因并探讨护理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压疮风险评估、治疗监控表》统计数据,利用调查问卷和回访相结合的方式对120例前压疮进行调查。结果61岁以上的人群为压疮高发人群,男性多于女性;患者、照顾者及家属严重缺乏压疮相关知识是导致前压疮主要原因,其患者为35.8%;照顾者为49.2%;家属为94.2%。结论通过加强健康教育以减少社区压疮的发生,同时对慢性病人加大护理力度以减少院外压疮的发生。

  • 标签: 院外压疮 相关因素 现状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乡镇卫生的现状分析,寻找有利于乡镇卫生护理发展的道路和方法,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基本素质、专业技术和管理水平,规范护理管理,提高护理质量,使广大农村居民不仅能就近就医,更能享受到优质的服务;另一方面要争取领导对护理工作的足够重视,保障乡镇卫生护理工作能持续健康发展。方法调查统计我县27家乡镇卫生的护理基本情况,分析问题,寻找对策。结果乡镇卫生的护理人员从少到多在逐步增加,护理工作不断规范,护理质量逐步提高。结论近年来由于政府和主管部门对护理工作的逐步重视,卫生通过内部招聘等多种方式充实护理队伍,使护理工作有了较大起色。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上消化道出血中实行院前急救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22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所有临床资料,均实行院前急救,观察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急救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前急救均获得显著效果。结论将前急救应用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上消化道 出血 院前急救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某神经外科一起HIV职业暴露原因,为做好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该起职业暴露发生过程,找出职业暴露原因,总结经验教训。结果本次职业暴露发生主要原因是医护人员标准预防措施落实不严格,发生暴露科室及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对患者情况关注不够,造成暴露人员未得到及时处置。结论医护人员接诊患者时须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措施,严格核心制度落实,发生职业暴露后严格按时限报告,由具备资质的处置机构评估后按规范处置。

  • 标签: HIV 职业暴露 情况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福利癫痫孤残儿童的药物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总结癫痫孤残儿童治疗经验。方法选取48例福利2015年1月-2016年8月收治的癫痫孤残儿童,根据其癫痫类型给予药物治疗,依据其起始时使用的药物种类数量分为单药治疗组和联合用药组,观察两组儿童的治疗效果。结果48例儿童经过治疗后,其治疗总有效率为81.25%。单药治疗组的有效率为88%,联合用药组为73.9%,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福利的癫痫孤残儿童应及早给予正规、系统的药物治疗,及早控制病情,减轻对儿童的伤害,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癫痫 福利院 孤残儿童 治疗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心脏性猝死患者给予前急救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02月~2015年06月心脏性猝死患者104例作为此次实验的研究对象。针对所有心脏性猝死患者临床资料实施回顾性分析,针对最终的临床治疗效果加以观察。结果在所有患者,在8分钟内实施救治的患者24例,成功完成救治的患者9例,治疗成功率为37.50%;在8分钟以上实施救治的患者80例,最终成功完成救治的患者6例,治疗成功率为7.50%;对救治成功率进行比较发现,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前猝死患者,临床对其猝死类型进行分析发现,主要表现为心脏性猝死,对此针对心血管疾病需要积极有效治疗,降低出现心脏猝死的概率。对于部分非医疗行为特殊救助人群,针对心肺复苏术技能需要进行有效普及,最后将前猝死急救成功率显著提高。

  • 标签: 心脏性猝死 院前急救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有效规避前危重患者转运风险的方法。方法统计2016全年我科转出患者,诊断为脑血管意外、心肌梗塞、脊髓神经损伤、多发骨折、严重颅面损伤等共计128人。结果安全转运患者,无医疗、护理纠纷发生。结论严格执行转运制度,做好转运前准备,转运中观察、治疗、护理,转运后交接是成功的保证。前危重患者的转运是急诊科医疗工作的重要一环,需转运患者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而危及生命。一旦转运,途中有患者发生意外的风险及医疗护理纠纷的风险,如何有效规避这些风险,提高转运成功率是作者总结的重点。

  • 标签: 院前转运 危重患者 规避风险
  • 简介:摘要乡镇卫生护理工作实施情况直接影响整个乡镇卫生的整体医疗水平,影响其社会形象。在今后的护理过程,乡镇医院必须要立足本院发展实际,一切以患者需要为出发点,树立主动服务的护理观念,加强对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同时,引导护理人员学习相关护理法律知识,减少护理纠纷,不断优化基层护理人员薪资待遇,提高其工作热情。另外,要科学优化人员配置,保证护理工作的有序开展,真正实现优质护理的目的。

  • 标签: 乡镇卫生院 优质护理 服务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