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三种肠道准备方法在老年患者电子结肠检查中的清洁度、舒适度进行比较研究。方法107例电子结肠检查的老年患者根据病情和检查目的不同分为三组,采用不同的肠道准备方法Ⅰ组为普通清洁灌肠组,Ⅱ组为口服甘露醇组,Ⅲ组为肠道水疗组。比较各组老年患者肠道清洁度、患者的耐受性和不良反应。结果Ⅰ组患者的肠道清洁度最差,且不良反应最多,但对全身影响小;Ⅱ组患者的肠道清洁度较好,但不良反应较多;Ⅲ组患者的肠道清洁度最好且不良反应最少。结论根据老年患者的特点应用结肠灌洗机作为结肠检查前的肠道准备的方法,能减少患者不良反应且能满足肠检查和治疗的肠道要求。

  • 标签: 老年 结肠灌洗 结肠镜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异丙酚联合芬太尼及咪唑安定行无痛结肠检查的安全性。方法对1987例患者静脉注射异丙酚,芬太尼及咪唑安定后行结肠检查,并观察和治疗出现的并发症。结果静脉注射异丙酚,芬太尼及咪唑安定后全组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但多在正常范围,不需处理。有6例(0.30%)出现低血压,静脉注射麻黄碱后血压回升。15例(0.76%)心率低于50次/min,静脉注射阿托品后心率恢复正常,29例(1.46%)血氧饱和度降低,经抬高下颌和加大氧流量后血氧饱和度恢复正常。82(0.41%)例诉注射部位疼痛,稀释异丙酚,减慢注药速度和选择前臂或肘前大静脉注射可减轻疼痛。肠穿孔1例(0.05%),行手术治疗。躁动156例(7.85%),癫痫样抽搐2例(0.1%),追加异丙酚后缓解。呃逆8例(0.4%),诱导多语17例(0.86%),1-2min后自行消失。检查后出现眩晕8例(0.4%),卧床休息20-30min后消失。结论异丙酚联合芬太尼及咪唑安定用于结肠检查安全有效。

  • 标签: 结肠检镜检查 异丙酚 芬太尼 咪唑安定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中医情志护理联合中药穴位贴敷用于无痛结肠检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22年7月至2022年12月在全身麻醉下行无痛电子结肠检查术的2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120例)。对照组患者在行无痛结肠检查术过程中采用常规治疗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中医情志护理联合术前1h行中药穴位贴敷。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行无痛结肠检查术后1h、4h、12h及24h腹胀发生情况、腹胀程度分级以及腹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同时记录两者患者术后24h的睡眠质量情况以及患者的满意度。 结果  研究组患者行无痛结肠检查术后1h、4h、12h及24h腹胀发生率、腹胀程度评分以及腹痛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24h睡眠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中医情志护理联合中药穴位贴敷可显著降低无痛结肠检查术患者术后腹痛及腹胀的发生率,可有效提高患者术后24h的睡眠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

  • 标签: 中医情志护理 穴位贴敷 无痛结肠镜 腹胀
  • 简介:摘要:目的:对盐酸氢吗啡酮复合丙泊酚在无痛结肠检查中的麻醉效果予以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9年10月-2021年4月收治的60例无痛结肠检查患者,以奇数偶数法对照组予以丙泊酚常规麻醉诱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盐酸氢吗啡酮,对比两组麻醉效果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与对照组麻醉效果相比,观察组麻醉效果更高,P<0.05;两组T0、T3时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T1、T2时各指标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盐酸氢吗啡酮不会较大程度的影响患者的心脑血管,且不会使其心肌收缩受到强行抑制,亦不会大幅的其血压出现波动,因此建议临床广泛应用并推广。

  • 标签: 盐酸氢吗啡酮 丙泊酚 无痛结肠镜 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探究舒适护理在结肠检查中的应用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142例施行结肠检查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实验组则全程接受舒适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术中疼痛感及满意程度进行统计并比较。结果相比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降低,且满意度发生显著升高,数据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结肠检查及治疗过程中应用舒适护理,可使患者充分感到放松和舒适,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大大增加了患者的满意度,促进了和谐护患关系的建立,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结肠镜检查 舒适护理 临床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总结成人结肠治疗小儿大肠息肉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成人电子结肠诊治大肠息肉15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单发息肉一次下治疗成功,多发息肉均择期下二次治疗,均手术顺利,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和密切的手术配合有利于成人结肠治疗小儿大肠息肉手术的顺利进行。

  • 标签: 结肠镜 成人 大肠息肉 小儿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结肠下止血治疗术的护理配合。方法配合检查或治疗进行护理。结论通过护理可以保证检查、治疗顺利进行,避免潜在风险。

  • 标签: 结肠镜 止血治疗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电子结肠治疗直肠息肉的临床护理价值。 方法: 择取我院 2018.06 至 2020.03 时期内诊疗的直肠息肉患者共 82 例,划分为参照组( 41 例)和实验组( 41 例)。患者均采取电子结肠治疗,但参照组联合常规护理,实验组联合中医护理,对比患者总有效率、生活质量评分。 结果: 参照组总有效率为 85.37% ,实验组为 97.56% ,数据比较有意义( P < 0.05 )。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数据比较有意义( P < 0.05 )。 结论: 针对直肠息肉患者,于电子结肠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医护理模式,既可提高患者总有效率,还可改善其生活质量,应加大推广力度。

  • 标签: 电子结肠镜 直肠息肉 总有效率 生活质量 价值
  • 简介:急性阑尾炎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根据其典型转移性右下腹痛、反跳痛等临床症状,结合实验室检查,诊断急性阑尾炎不难,约50%的急性阑尾炎缺乏典型的症状和体征,因此仍要借助其他辅助手段诊断,以减少误诊及漏诊。

  • 标签: 不典型阑尾炎 结肠镜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直肠息肉结肠下切除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38例小儿直肠息肉在电子纤维结肠下切除围术期加强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做好术前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预防术后并发症发生。结果38例痊愈出院。结论加强术前、术后护理,做好在院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导、预防术后并发症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小儿直肠息肉 纤维结肠镜下切除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一例患者结肠检查术后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伴血红蛋白下降。该患者结肠检查前无外伤手术史,经腹部CT平扫及造影检查,最终考虑为结肠检查期间肠系膜静脉及其分支被牵拉并撕裂,导致腹腔出血。患者经内科对症处理后,顺利出院。

  • 标签: 结肠镜检查 腹腔积血 肠系膜静脉 手术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针刺麻醉对结肠检查病人的疗效。方法将需要结肠检查的病人100例随机分为对照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分50例。针刺组采用头针、体针、腕踝相结合的方法,头部取生殖区、体穴取合谷、腕踝部取下二区;对照组是常规的结肠检查,不采取任何辅助方法。分别于结肠检查过程中观察患者的疼痛程度、结肠行进的顺利程度、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来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0%,对照组的有效率为60%,相对于对照组来说,治疗组的疼痛程度较轻,结肠行进顺利,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小。结论针刺组的疗效好、起效快、经济实用。

  • 标签: 针刺麻醉 结肠镜检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镇静在结肠检查中的作用及其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纳入标准:(1)本科室具备肠检查操作资格医生的内操作记录;(2)有完整的病历资料及结肠操作记录(包含文字及照片),病理报告可以追溯者。排除非本科室完成的结肠检查记录及资料不全者。根据以上标准,回顾性收集2007年7月至2017年2月期间,在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胃结直肠外科接受结肠检查的门诊和住院患者共计49 057例数据资料,包含所有的治疗性结肠检查和诊断性结肠检查。其中,男性24 638例(50.2%),女性24 419例(49.8%),年龄4~98(50.6±14.1)岁。根据患者行结肠检查时是否采用镇静,分为镇静组(39 412例,80.3%)和非镇静组(9 645例,19.7%)。比较两组结肠检查的临床特征。结果2007—2017年受检者选择镇静结肠的比例从45.6%(369/810)上升至94.8%(917/967)。两组基线资料的比较,相比非镇静组,镇静组受检者中女性比例更高[51.0%(20 095/39 412)比44.8%(4 324/9 645),χ2=117.422,P<0.001],年龄偏小[中位数50.0岁比51.0岁,Z=-4.774,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9 645例非镇静组受检者中,有534例(5.5%)在检查过程中出现自觉难以忍受的腹痛而中途要求放弃检查;其中男性244例(4.6%),女性290例(6.7%),女性比例更高(χ2=20.522,P<0.001)。两组50岁以上筛查人群的息肉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镇静组和非镇静组分别为:26.7%(4 737/17 753)比27.4%(1 093/3 984),χ2=0.937,P=0.330];但盲肠插率在镇静组更高[85.2%(14 422/16 933)比76.1%(2 803/3 682),χ2=180.032,P<0.001]。镇静组出现5例医源性结肠穿孔,而非镇静组无一例出现。结论镇静在结肠检查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它可以提高结肠检查的盲肠插率,但不能提高息肉检出率。镇静在增加检查费用的同时,潜在增加结肠穿孔发生率。

  • 标签: 结肠镜检查 镇静 盲肠插镜率 息肉检出率 医源性结肠穿孔
  • 简介:目的探索结肠单人操作技术的临床价值和运用心得。方法通过结肠检查的整体观念模式实施502例的资料,从实施方法、评价指标、、统计学处理等方面进行总结。然后与文献中结肠双人操作技术进行优缺点的比较。结果运用结肠检查的整体模式在成功率、插入时间、并发症上具有明显优势,所有病例无一例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运用结肠检查的整体观念模式实施单人操作技术,具有安全简便、成功率高、并发症少、依从性好等优点,值得提倡。

  • 标签: 结肠镜整体观念模式观念转变优势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