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研究找出无痛结肠致肠穿孔的主要病因,从而为预防这一严重并发症指出方向。方法选取临床行无痛结肠伴发肠穿孔的病例,先对其进行病因学研究分析,而后在此基础上总结得出预防行无痛结肠检查时致肠穿孔的方向。结果操作者经验不足、受检病人伴有致肠壁薄弱的疾病、术前肠道清洁准备不足等是致无痛结肠并发肠穿孔的主要因素。结论术前充分的肠道准备、尽可能全面的了解受检者肠道存在的伴发疾病、进一步完善操作者技术和丰富操作经验等是预防无痛结肠伴发肠穿孔的主要措施。

  • 标签: 无痛结肠镜 肠穿孔 预防研究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探讨盐酸右美托咪啶复合靶控输注丙泊酚用于无痛结肠检查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得出结论盐酸右美托咪啶0.5μg?kg-1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应用于结肠检查术安全有效。

  • 标签: 盐酸右美托咪啶 丙泊酚 靶控输注 无痛结肠镜检查术
  • 简介:摘要为探讨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麻醉应用于无痛结肠检查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选择126例结肠检查患者,按照自愿原则分为无痛组74例,施行无痛结肠检查,插管前静注芬太尼1.0~1.5μg/kg,随后给予丙泊酚1.5~2μg/kg静注,患者入睡后开始结肠检查;观察组52例,常规方法清醒下进行结肠检查,监测所有患者检查前、中、后BP、HR、SPO2变化,结肠操作时间,检查后15min进行,Prince-Henry疼痛评分,检查成功率及是否愿意接受复查等。结果检查过程中观察组患者BP均明显升高,无痛组患者检查中SPO2均有下降,明显低于观察组(P<0.01)。无痛组检查时间明显较观察组短,检查后15min进行Prince-Henry疼痛评分明显较观察组低,检查成功率及愿意接受复查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应用于结肠检查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减轻了病人的痛苦,提高了结肠检查的成功率,但在检查中一定要备有心肺复苏设备、药品,并由专业麻醉医师操作。

  • 标签: 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 结肠镜检查 效果及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在无痛电子结肠检查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的无痛电子结肠检查病人1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况,以及护理后的满意度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心理状况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无痛电子结肠检查中,对患者开展有效的心理护理,能够帮助患者改善心理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取得了理想的应用效果。

  • 标签: 心理护理 无痛电子结肠镜检查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无痛胃镜联合结肠在胃肠道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以我院2020年1月至12月内收治的68例胃肠道疾病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以随机法分为常规组(34例,常规胃镜联合结肠检查)和观察组(34例,无痛胃镜联合结肠检查),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者检查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胃肠道疾病的临床诊断中,无痛胃镜联合结肠可取得较高检查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无痛胃镜联合结肠在胃肠道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以我院2020年1月至12月内收治的68例胃肠道疾病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以随机法分为常规组(34例,常规胃镜联合结肠检查)和观察组(34例,无痛胃镜联合结肠检查),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者检查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胃肠道疾病的临床诊断中,无痛胃镜联合结肠可取得较高检查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无缝隙护理在无痛电子结肠下息肉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30例无痛电子结肠下息肉切除术患者,使用完全随机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控制在15例左右,其中分别对两组通过无缝隙和常规的护理模式,对照组是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变化情况,护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在心理状态变化方面,采用了HAMD和HAMA评分的方式,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评分更低,比对照组差异显著,在并发症发生率指标方面,也是观察组更低一些,差异显著。结论:对于无痛电子结肠下息肉切除术患者采用无缝隙护理的模式效果较好,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适合广泛推广。

  • 标签: 无痛电子结肠镜 息肉切除术 无缝隙护理 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无痛结肠下治疗结肠息肉电切除手术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146例结肠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选择的结肠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73例,对照组7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结肠,观察组采用无痛结肠,对比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治疗有效率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结肠下治疗结肠息肉电切除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治疗安全性高。

  • 标签: 无痛结肠镜 结肠息肉 电切除手术 安全性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无痛结肠技术在老年人结肠息肉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安全性。方法:抽选出本院收治的80例老年结肠息肉患者参与研究(入院时间范围:2020年10月~2021年10月),以患者自愿性,将8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常规结肠治疗)、观察组(无痛结肠治疗)。对比2组患者疼痛评分、住院时间、治疗满舒适度与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老年人结肠息肉患者术后疼痛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满意度及舒适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痛结肠技术在老年人结肠息肉治疗效果确切,有利于改善患者病情,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 标签: 无痛结肠镜技术 老年人结肠息肉 治疗满意度 疼痛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结肠息肉患者采用结肠和腹腔联合的方式进行治疗,查看其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8例结肠息肉患者参与研究,随即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29例,观察组患者2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结肠、腹腔联合方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持续时间和住院时间,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观察两组患者的肠功能恢复时间。结果经过对比研究,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持续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肠功能恢复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结肠息肉患者采用结肠和腹腔联合的方式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以有效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结肠镜 腹腔镜 结肠息肉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结肠清洗消毒结果,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提升内灭菌率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依照《内清洗消毒规范》对使用后的结肠由专业人员进行清洗消毒,检查镜头以及钳道、附件,并且对比消毒前后内病原菌数量。结果结肠消毒前检测出5种病原菌;在消毒后未检测出病原菌。结论结肠使用后由专业人员采用酸化水进行消毒的灭菌率比较高,其能够保证内使用的安全性。

  • 标签: 结肠镜 清洗 消毒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手辅腹腔联合电子结肠治疗结肠良性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肛肠外科2013年5月至2015年3月34例结肠多发性腺瘤息肉在电子结肠引导下对息肉多发结肠肠段定位,运用手辅腹腔游离肠段,在腹腔下体腔内吻合器施行切除吻合。结果34例患者手术顺利,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90分钟(80~185)分钟;术中出血5~60ml平均20ml,术后48h胃肠功能恢复并下床活动,术后住院时间7(5~12)天,术中及术后无并发症。结论手辅腹腔联合电子肠治疗结直肠多发性腺瘤性息肉定位准确,切除彻底,手术时间短,手术创伤轻,术后恢复快,操作技术要求较全腹腔低,是治疗结肠腺瘤息肉有效、安全可行的方法,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 标签: 结直肠息肉 手辅式腹腔镜手术 结肠镜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精灵在结肠检查中对结肠息肉检出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12月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接受电子结肠检查的患者资料共18 667例,按时间段分为5组:A组3 131例(2016年11月—2017年4月),B组3 703例(2017年5—9月),C组3 134例(2017年10月—2018年2月),D组4 347例(2018年3—7月),E组4 352例(2018年8—12月),进行回顾性分析。A、B、C组单纯行电子结肠检查,D、E组应用内精灵行电子结肠检查。对各组息肉检出率,大、小息肉检出个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8 667例患者中5 770例患者检出息肉,共检出息肉18 797个。A、B、C 3组息肉检出率分别为21.88%(685/3 131)、26.55%(983/3 703)、22.94%(719/3 134),检出小息肉个数占比分别为87.31%(2 161/2 475)、87.70%(2 751/3 137)、84.57%(2 356/2 786),3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3.786,P=0.151; χ2=2.177,P=0.377)。D、E组息肉检出率分别为36.16%(1 572/4 347)、41.61%(1 811/4 352),检出小息肉个数占比分别为90.67%(4 390/4 842)、88.68%(4 928/5 557),2组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χ2=2.934,P=0.087; χ2=2.416,P=0.120)。内精灵结肠检查组(D+E组)与单纯结肠检查组(A+B+C组)比较,息肉检出率[38.89%(3 383/8 699)比23.95%(2 387/9 968), χ2=485.668,P<0.001]、小息肉检出个数占比[89.60%(9 318/10 399)比86.54%(7 268/8 398), χ2=29.215,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电子结肠检查时应用内精灵,结肠息肉检出率显著提高,特别是小息肉检出率显著提高。

  • 标签: 人工智能 结肠镜检查 结肠息肉 计算机视觉 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合5 μg舒芬太尼时甲苯磺酸瑞马唑仑用于老年患者无痛结肠检查的有效量。方法纳入行无痛结肠检查的老年患者50例,首例患者给予甲苯磺酸瑞马唑仑0.15 mg/kg,根据患者结肠检查体动反应,采用抛偏倚硬币(Biased Coin Design, BCD)法决定下一例患者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剂量。根据患者用药剂量,计算复合5 μg舒芬太尼时甲苯磺酸瑞马唑仑用于老年患者无痛结肠检查的半数有效量(median effect concentration, EC50)和90%有效量(effective concentration 90, EC90)。记录患者结肠检查体动反应情况,记录患者给药后发生注射痛、恶心呕吐、低氧血症、心动过缓、瘙痒、尿潴留、试验药物过敏的情况。结果复合5 μg舒芬太尼时,甲苯磺酸瑞马唑仑用于老年患者无痛结肠检查的EC50、EC90分别为0.146(0.027~0.155)mg/kg和0.163(0.149~0.317)mg/kg。50例患者中,1例(2%)出现注射痛、1例(2%)出现低氧血症、3例(6%)出现恶心呕吐,其余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复合5 μg舒芬太尼时,甲苯磺酸瑞马唑仑用于老年患者无痛结肠检查的EC50及EC90分别为0.146(0.027~0.155)mg/kg、0.163(0.149~0.317)mg/kg。

  • 标签: 老年人 结肠镜 瑞马唑仑 量-效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用于无痛结肠术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88例无痛结肠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分别进行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和单纯丙泊酚麻醉,观察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镇痛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检查者、记录者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丙泊酚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清醒及离院时间亦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结肠术,循环波动小,苏醒时间短,呼吸抑制、术中体动发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麻醉效果满意,且能减少丙泊酚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瑞芬太尼辅助丙泊酚麻醉 无痛结肠镜 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