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结肠下对肠息肉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在2012年2月~2015年3月收治于我院的肠息肉患者9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电脑分组法将其均分成观察组45例以及对照组4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高频电切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结肠下黏膜切除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在经过不同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愈率为100%,对照组患者治愈率为82.2%(37/4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2%(1/45);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3.3%(6/4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结论针对于肠息肉患者而言,在治疗的过程中选择采用结肠下黏膜切除术其效果优于高频电切术,术后患者的并发症相对较少,且治疗效果好,临床中可推广使用。

  • 标签: 结肠镜 高频电切术 肠息肉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 通过 1 例纤维结肠检查治疗出现膈下游离气体患者分析,膈下游离气体不能作为诊断消化道穿孔的唯一标准 , 要充分认识膈下游离气体的病因和鉴别诊断 , 避免误诊[ 1]。

  • 标签:  膈下游离气体 消化道穿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肠单人操作法的技巧与体会。方法回顾总结笔者3年间用单人操作法检查1350例病人的体会。结果共有1280例插入成功,成功率94.8%,插入时间平均为8min,术中痛苦小,无明显并发症。结论结肠单人操作法顺利插入的关键是缩短取直肠管,保持身的自由感。单人操作法具有协调安全、操作精细、检查时间短、病人痛苦少、插入成功率高等特点,值得推广。

  • 标签: 结肠镜 单人操作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便秘患者结肠检查的肠道准备方法方法将298例便秘患者分为三组,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组(A组)、硫酸镁+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组(B组)、乳果糖+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组(C组)观察三组服药后的肠道准备情况。结果3种肠道准备方法肠道清洁程度比较,经统计学处理,A组、B组、C组各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有效率C组>B组>A组。结论便秘患者的肠道准备则较为困难,单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往往不能起到良好的清肠效果,在应用复方聚乙二醇的基础上加用硫酸镁或乳果糖均可改善肠道的清洁度,但相比较而言,乳果糖改善肠道清洁度更为明显。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人大肠癌的发病特点、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复习547例结肠发现,经病理证实的结肠癌病人,分析其临床表现。结果老年人大肠癌发生率高于非老年人.大肠癌发病中位年龄上升,临床症状以贫血、隐血老年人为多见。右半结肠癌发病率上升。同时癌预后差,早期癌预后好。五年生存率老年人高于非老年人。结论结肠检查是诊断老年人大肠癌最安全有效方法。

  • 标签: 老年人 人大肠癌 非老年 结肠镜诊断 临床分析 预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异丙酚应用于全结肠检查中适应人群、最佳剂量、安全性和顺应性。方法术前了解受检者身体基本状况、双腔鼻导管持续吸氧、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异丙酚,术中监护心率、血压、氧饱和度变化,术后了解病人遗忘度和满意度。结果异丙酚起效时间为15~20s,持续时间为8~10min。用药后,心率下降13.22%,血压下降24.48%,氧饱和度基本不变。术后遗忘度100%,满意度100%。结论异丙酚静脉麻醉下无痛性全结肠检查可消除病人的恐惧感和痛苦感,显著改善病人耐受性,也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顺应性,是值得推广应用的内检查方法之一。

  • 标签: 异丙酚 结肠镜检查 静脉麻醉 病人 氧饱和度 顺应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结肠检对肛门手术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80例肛门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术前结肠检的诊断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经过术前结肠检和病理学检验确定漏诊10例,漏诊率为12.5%,漏诊疾病中以结直肠息肉最为常见,漏诊率达10.0%,年龄超过50岁、伴混合痔或便血症状的患者的漏诊率较其他患者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痛结肠检查的一次性成功率明显高于普通结肠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结肠检对肛门手术患者具有突出的临床诊断价值,且结肠检查操作简单,诊断率更为精确,无论是在诊断、早期治疗还有临床预后的判断上均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术前结肠镜检 肛门手术患者 应用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对慢性便秘患者行电子结肠检查前肠道准备效果进行分析,寻找一种更安全、有效的清洁肠道的方法。方法将276例慢性便秘行结肠检查患者随机分为甘露醇组(A组),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组(B组)和一清胶囊加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组(C组),各92例,进行肠道准备。比较三组肠道清洁有效率、清洁范围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C组肠道清洁有效率、清洁范围显著高于A组和B组。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结论一清胶囊加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组对慢性便秘患者行电子结肠检查肠道准备效果最佳。

  • 标签: 便秘 结肠镜检查 灌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体检者结肠检查结果,明确结肠检查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本科接受健康体检的208例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经过结肠检查,分析结肠息肉检出率,结肠息肉与年龄的关系。结果208例体检者中发现存在结肠息肉患者16例,检出率为7.69%,其中男性12例,女性4例,男性患者检出率相对较高,且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结肠息肉患者的数量也显著增加,各项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检者结肠检查能够明确患者是否存在结肠病变,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检查方式,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结肠息肉发生率相对较高,需要提升对结肠检查的重视程度。

  • 标签: 体检者 结肠镜检查 结肠息肉 结肠病变
  • 简介: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在老年患者结肠检查中的应用体会。方法①对进行结肠检查老年人实施以人为本护理,营造良好的就诊环境,有计划地安排患者进行检查。②建立良好的沟通途径,解决患者的疑虑,用恰当的方式方法进行观察和交流。③建立完善安全责任制度。让患者对医院的制度、内的洗消等情况有基本了解,使患者感到安全与对医务人员信赖。④以尊重和平等作为护理原则。重视老年患者的心理需求,鼓励患者坚持完成检查,给与患者动力与希望,体现对老年人的关爱。⑤检查中指导检查过程给予心理及病情观察。⑥做好检查后指导、宣教,识别和观察患者术后的情况和心理需求。结果在老年患者结肠的检查检查前、检查中及检查后实施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护理,提高结肠的检查的安全性和效率,使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增加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标签: 人文关怀 老年 结肠镜检查
  • 简介:目的探讨CT仿真结肠(cTvc)及其图像后处理技术对结直肠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临床怀疑结直肠疾病患者的CTVC图像,同时结合多平面重建(MPR)、表面遮盖显示(SSD)和透明法重建图像,分析病变大小、形态及部位,将影像结果与电子结肠和病理进行对照。结果84例中有59例诊断为大肠癌(其中乙状结肠23例、直肠22例、升结肠11例、盲肠3例),直肠息肉8例,结肠多发性憩室3例,痔疮1例,正常13例。全部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证实,诊断正确。结论CTVC有利于观察结直肠疾病的形态及特征,对大肠癌的临床分期和手术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结肠镜检查 计算机体层摄影 诊断
  • 简介:摘要:结肠检查作为现阶段临床消化系统疾病检查的重要内容,为保证检查顺利、安全进行,需要积极做好肠道的准备工作。给予患者科学的术前指导,提高患者肠道准备质量,减少结肠检查过程中不良情况的发生,对于患者疾病诊断安全以及诊断质量有重要影响。

  • 标签: 结肠镜检查 肠道准备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经结肠下切除治疗的小儿直肠息肉患儿施以综合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21年5月至2022年月在我院接受结肠下切除直肠息肉的98例患儿作为研究样本,依照奇偶抽签结果将98例患儿分成2组,综合组(n=48)和常规组(n=48),常规组施以常规护理措施,综合组则在常规组基础施以综合护理措施,比较两组临床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综合组胃肠蠕动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常规组(P<0.05);综合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而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小儿直肠息肉行结肠下切除治疗时应用综合护理可加速患儿胃肠蠕动恢复、促进肛门排气,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满足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进而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 标签: 结肠镜 小儿直肠息肉 综合护理 临床恢复情况 并发症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不同剂量的瑞芬太尼复合右美托咪定滴鼻用于结肠检查, 探讨其可行性及最佳的给药剂量。方法 选择90名在本院行结肠检查的患者,ASAⅠ~Ⅱ级,年龄:19~ 60岁,随机分为L、M、H三组,每30例。所有患者检查前常规行肠道准备。患者入室后取左侧卧位,双腿屈膝,监测血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等指标。三组患者均在开放上肢静脉后,1ug/kg的右美托咪定滴鼻,L组给予瑞芬太尼 0.4μg/kg,M组给予瑞芬太尼 0.6μg/kg,H组给予瑞芬太尼 0.8μg/kg,1min内缓慢静注,术中3-5min追加瑞芬太尼首剂量的三分之一,结肠至回盲瓣后不再追加药物。记录患者入室时(T0)、给瑞芬太尼后即刻(T 1)、检查开始时(T 2)、检查开始后5min(T3)、检查开始后10min(T 4)、检查结束时(T 5)的MAP、HR、SP02、RR。记录镇痛效果(分优、良、差三级),记录病人检查中及结束后有无心动过缓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检查中若病人HR<50次,则给与阿托品0.5mg;患者疼痛难忍时追加丙泊酚50mg。结果:三组患者镇痛效果H、M组优于L组;M组血流动力学的稳定优于H组,术后并发症M、L组优于H组。结论:0.6ug/kg瑞芬太尼复合右美托咪定滴鼻用于结肠检查,可取得良好的镇痛和清醒镇静作用,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结直肠癌的患者实施腹腔联合结肠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将我院治疗的85例结直肠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腹腔联合结肠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的腹腔治疗,分析治疗后患者的通气时间、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患者的通气时间、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数据相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并发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结直肠癌对患者的影响较大,给予腹腔联合结肠治疗能够显著提高其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腹腔镜 结肠镜 结直肠癌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腹腔联合结肠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调查。方法选择我院我院2012年9月-2014年9月间56例直结肠癌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采用腹腔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腹腔联合结肠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引流管滞留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要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实验组有1例吻合口瘘和1例切口感染病例,并发症发生率为7.1%;对照组有1例吻合口瘘、1例肠梗阻病例,并发症发生率为7.1%,两组患者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腹腔联合结肠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治疗效果非常显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

  • 标签: 腹腔镜 结直肠癌 结肠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