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分析维生AD在运动发育迟缓患儿康复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为:运动发育迟缓患儿(共80例,病例选取时间开始于2020年10月,截止时间为2021年10月)。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命名为两组(每组均为40例),一组为对照组(在康复训练基础上应用维生D治疗方法),一组为实验组(在康复训练基础上应用维生AD治疗方法)。采用统计学分析2组运动发育迟缓患儿治疗前后临床有关指标(维生A含量、免疫球蛋白A水平、25羟维生D水平、运动功能评分)。结果:治疗前,2组临床有关指标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维生A含量、免疫球蛋白A水平、25羟维生D水平、运动功能评分明显更高,P<0.05。结论:维生AD在运动发育迟缓患儿康复治疗中的作用显著。

  • 标签: 维生素AD 运动发育迟缓 康复治疗 维生素D
  • 简介:目的:探讨芝麻(Ses)和维生E(VE)联用对化学性肾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对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28只给予D-半乳糖(D-gal,180mg·kg^-1·d^-1,i.p.)和三氯化铝(AlCl3,15mg·kg^-1·d^-1,i.g.)20周建立化学性肾损伤模型。于造模第13周将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生理盐水,NS,5.0mL·kg^-1·d^-1)、Ses组(160mg·kg^-1·d^-1)、维生E组(VE,10mg·kg^-1·d^-1)及Ses+VE组(160mg·kg^-1·d^-1+10mg·kg^-1·d^-1),按设定剂量分别灌胃给药8周,另设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NS,5.0mL·kg^-1·d^-1,i.g.)。末次给药后称体质量(BW)和肾湿重(HWW);化学比色法测肾组织一氧化氮(NO)、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HE和Masson染色分别观察肾脏病理组织学和胶原纤维变化;免疫组化法测iNOS阳性细胞表达;WesternBlot测eNOS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Ses、VE和Ses+VE组能明显减轻肾脏病理组织损伤和胶原纤维沉积;降低肾匀浆NO、MDA含量,提高T-AOC、SOD活性;上调肾脏eNOS蛋白表达,下调iNOS蛋白表达,且疗效Ses+VE组优于单用Ses、VE组(P〈0.05,P〈0.01)。结论:Ses联用VE对抗化学性肾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减少自由基产生,提高抗氧化能力,上调肾脏eNOS蛋白,下调iNOS蛋白,恢复eNOS/iNOS表达的异常有关,且疗效优于单用Ses和VE。

  • 标签: 芝麻素 维生素E 肾脏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 简介: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联合甲基维生B12(弥可保)治疗对糖尿病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糖尿病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通心络胶囊联合弥可保治疗,对照组给予弥可保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神经传导速度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7.5%高于对照组的5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增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心络胶囊联合弥可保对糖尿病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

  • 标签: 糖尿病 神经病变 多发性 通心络胶囊 甲基维生素B12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二型糖尿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血清叶酸(FA)、维生B12(VitB12)的改变及之间的关系。方法:测定糖尿病组(T2DM,35例),对照组即正常糖耐量组(NGT,40例)血浆Hcy、血清FA、VitB12的水平。Hcy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FA、VitB12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结果:DM组中,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明显高于NGT组(P〈0.01),水平,NGT组与DM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相关分析显示Hcy与二型糖尿病(r=0.315。P〈0.005)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二型糖尿病患者血浆Hcv与FA、VitB12水平呈负相关(r=-0.6851,r=0.6331,P〈0.05)结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升高于胰岛抵抗有关,Hcv可能参与了糖尿病患者血管病变的发生,FA及VitB12浓度是影响血浆Hcy水平的重要因素。

  • 标签: 同型半胱氨酸 叶酸 维生素B12 糖尿病
  • 简介:本文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维生B1B2、吡哆醇、吡哆醛、吡哆胺、烟酸、烟酰胺、B128种水溶性维生的分析方法。该法采用梯度洗脱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KB100-5C18(250×4.6mmid,5μm)色谱柱,流动相A为乙腈,B为10mmol/L已烷磺酸钠水溶液(pH2.5),检测波长为256、280、560nm,流速1.0mL/min。结果表明,各种维生含量测定方法的线性关系良好,B20.9994~0.9999,回收率92.7%-99.9%,BSD0.44%~5.20%。本方法操作简便,精密度好,结果准确可靠。

  • 标签: 水溶性维生素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三波长同时检测
  • 简介:目的研究在小儿佝偻病预防中应用维生D3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7月至2017年10月本院佝偻病高危小儿60例,依据处理方式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仅给予常规小儿佝偻病预防指导,观察组在指导基础上应用维生D3治疗,比较两组预防效果。结果两组磷酸酶活性值<200μg/L、200~250μg/L比重差异明显,>250μg/L比重差异不明显;观察组佝偻病发生率为6.67%,对照组为33.33%。结论维生D3用于小儿佝偻病预防中能够降低佝偻病发生率,用于已经出现佝偻病的小儿中能够减轻病情严重程度,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佝偻病 维生素D3 预防
  • 简介:目的探讨大剂量维生C联合药用炭治疗百草枯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82例百草枯中毒患者按中毒时间先后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彻底洗胃、导泻、早期血液灌流清除毒物,给予甲基强的松龙、还原型谷胱苷肽、依达拉奉、心得安、甘草酸二铵、肌氨肽苷等药物。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洗胃后口服维生C10g+生理盐水100ml,药用炭90g。结果治疗组存活15例,死亡29例,病死率为61.2%;对照组存活2例,死亡36例,病死率94.7%,2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病程早期口服维生C注射液对消化道黏膜有保护作用,能阻断百草枯的吸收;药用炭对百草枯有吸附作用,两者联合具有协同作用,能提高百草枯中毒的救治成功率。

  • 标签: 中毒 百草枯 维生素C 药用炭
  • 简介:1 病史摘要

  • 标签:
  • 简介: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注射用水溶性维生中的生物(biotin)、叶酸(folicacid)及对羟基苯甲酸甲酯(methyl-p-hydroxybenzoate)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PuritexC18(250mm×4.6mm,5um);以3.5m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用磷酸调到pH3.0)乙腈(90:10,V/V)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10nm;柱温为45℃。结果生物(biotin)、叶酸(folicacid)及对羟基苯甲酸甲酯检测限分别为:0.5、0.2、0.2ng,线性范围分别为0.25-25.14ug·mL^-1,1.56-156.16ug·mL^-1,4.34-433.76ug·mL^-1平均回收率都在99.35%以上。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重复性好。

  • 标签: HPLC 注射用水溶性维生素 生物素 叶酸 羟基苯甲酸甲酯 生理功能
  • 简介:目的:酚磺乙胺、维生C均为理化性质不稳定的药物,综合临床药品稳定性实验,明确两种注射液是否可以配伍使用。方法:通过国内文献检索并进行分析。结果:两药配伍使用无明显变化,酚磺乙胺氧化变色与药品的理化性质、赋形剂、光线、pH值、浓度及温度等因素有关。结论:两药配伍使用应控制配液环境,现用现配,避免变色反应的发生。

  • 标签: 酚磺乙胺 维生素C 配伍反应 配伍稳定性 注射剂 配伍使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维生D辅助康复治疗对脑瘫伴语言功能障碍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脑瘫伴语言功能障碍患儿共82例,随机分为单纯康复治疗组(单纯组)39例和维生D辅助康复治疗组(联合组)43例,治疗3个月后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语言发育能力、Gesell儿童发育量表和Bayley婴幼儿发展量表评分及维生D和血钙水平的差异性。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语言发育能力、Gesell儿童发育量表和Bayley婴幼儿发展量表评分均比治疗前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的语言发育能力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单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5.3%比74.4%,X2=2.486,P=0.032);Gesell儿童发育量表显示发育商数DQ评分显著高于单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0.4±11.3)比(53.3±10.5),t=3.127,P=0.026,正常患儿的比例显著高于单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0.2%比20.5%,X2=3.016,P=0.029);联合组的维生D和血钙水平比单纯组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生D辅助康复治疗可能较为有效改善脑瘫伴语言功能障碍患儿的语言功能及发育状况,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维生素D 康复 脑瘫 语言功能障碍 发育商数 发展指数
  • 简介:目的:在现行的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对注射用水溶性维生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进行再研究。方法:按《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确定本品合理的内毒素限值,并研究不使用缓冲液配制供试液对内毒素与鲎试剂反应的干扰情况。结果:本品使用现有的国家标准所确定的内毒素限值25EU·瓶^-1;同时研究证明配制供试液不使用缓冲液完全可行。结论:注射用水溶性维生细菌内毒素检查直接使用BET水配制供试液即可,而不需要使用缓冲液。

  • 标签: 注射用水溶性维生素 细菌内毒素检查 缓冲液 干扰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对2型糖尿病治疗中胰岛联合维生D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进行探析。方法:将2021年1月至2022年2月在某医院进行2型糖尿病治疗的100例病患,按照盲分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盐酸二甲双胍片进行治疗,观察组通过胰岛联合维生D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病患血糖指标(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结果:预后,观察组组病患血糖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2型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通过胰岛联合维生D治疗,可以有效改善病患血糖水平,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2型糖尿病 胰岛素 维生素D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确定维生K3(VK3)在MTT比色法检测活菌数量时的实验用量.方法:微孔板和MTT比色法检测不同VK3含量在测量活菌数量中的作用.结果:OD值随着菌浓度、VK3含量的升高而增大.溶解剂作用时间对实验组影响不大.菌浓度高时测定波长对OD值有显著影响,反之则影响不显著.结论:菌浓度在106数量级,VK3含量为0.1mmol·L-1,测定波长为570nm时所得OD值结果较为可靠、稳定.

  • 标签: 维生素K3 MTT比色法 真菌 菌数检测 关系探讨 真菌数量
  • 简介:目的探讨饮食指导对纠正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水溶性维生缺乏的影响。方法选取规律透析的MHD患者40例.除进行一般饮食指导外,增加纠正水溶性维生缺乏的相关指导,随访6个月,观察患者营养状况的改善和水溶性维生缺乏的改善情况。结果实施饮食指导6个月后,患者的营养状况得到了显著提升,水溶性维生缺乏的情况明显改善。结论饮食指导对MHD患者非常有意义,可以有效改善MHD患者因透析所致的水溶性维生的缺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饮食指导 维持性血液透析 水溶性维生素
  • 简介:心肾综合征(cardiorenalsyndroms,CRS)是指心血管与肾脏疾病并不相互独立,心脏或肾脏任何一个器官异常则会引起另一器官的急性或慢性功能紊乱。CRS作为一种心肾共病现象也日趋引起研究者的重视[1]。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慢性肾病(chronickidneydisease,CKD)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disease,CVD)的可能性是正常人的15倍,并且有接近50%的终末期CKD患者会伴有CVD的发生[2]。

  • 标签: 钙磷平衡 维生素D 心肾综合征
  • 简介:【摘 要】目的:本文对维生A与铁剂联合应用于妊娠缺铁性贫血的预防治疗中,对其临床防治作用作进一步观察,为临床提供有效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2022年5月期间在本院产科门诊做孕期检查的妊娠期妇女为研究对象,共计2623例,按盲选方式随机分为A组(n=878例)采用维生A与铁剂联合应用治疗和B组(n=875例)单纯采用铁剂治疗以及C组不使用任何药物(n=870),对比观察采用维生A与铁剂联合应用的A组与单纯采用铁剂的B组以及C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统计研究表明,两组孕妇在采取不同的防治方法干预后,通过维生A与铁剂联合应用干预的A组孕妇贫血患病率明显低于B组和C组,血红蛋白含量、血清铁蛋白含量明显高于用药前,同时也显著高于单纯铁剂干预的B组,组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分析表明,维生A与铁剂联合用药干预对妊娠缺铁性贫血的防治效果显著,比单纯使用铁剂的防治效果更好,应用价值良好,对此防治方案建议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维生素A 铁剂 联合应用 妊娠缺铁性贫血 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