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重庆市中医研究院医疗器械维修小组在维修贝尔克(Bellco)公司的formula(tm)型血液透析机压力传感器的不同故障中的心得体会.

  • 标签: 贝尔克血透机 压力传感器故障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过程中空气报警的原因分析与报警的处理。方法:通过安装CRRT管路前的检查、各个连接口的紧密度把握、静脉壶液面关注、静脉壶外表的光洁度、血流是否充足等方法做好提前预判。结果:通过以上方法,大大减少了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过程中空气报警频率和因空气报警导致强行被迫结束治疗。

  • 标签: 连续性肾脏替代 空气报警 原因 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视频急救系统远程指导非医务人员实施单人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的可行性效果。方法选择60名非医务人员志愿者,随机分为视频组(n=40)和音频组(n=20)。视频组预装有视频急救系统手机应用软件(aApplication,,APP)报警并接受远程视频指导实施CPR;音频组使用语音报警并接受远程语音指导CPR。比较两组实施CPR时的按压深度、按压频率、送气量以及第一次开始按压的时间等指标。视频组内再分5个亚组,比较5款不同型号智能手机心肺复苏CPR效果的差异。每组共观察10个CPR循环。结果视频组按压位置准确率显著高于音频组(91.5% vs. 71.35%,P<0.05);、按压深度在5~6 cm范围的比例明显高于音频组(62.79% vs. 44.73%,P<0.05);平均按压频率在100~120次/min的比例(70% vs. 52%,P<0.05);通气量在500~600 mL/次的比例(18.25% vs. 10.75%,P<0.05)和通气量大于500 mL l次/min的比例高于音频组(64.88% vs. 43%,P<0.05)均显著高于音频组(均P<0.05)。第一次按压时间视频组长于音频组(131 s vs. 106 s,P<0.05),第一次通气时间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8 s vs. 144 s,P>0.05)。按压总停顿时间视频组少于音频组(122.4 s vs. 164.2 s,P<0.05)。视频组内的5款不同型号手机之间上述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电话远程指导相比,应用视频急救系统远程指导非医务人员实施单人CPR时,在按压位置准确率、按压深度、按压频率、通气量、按压停顿时间等方面均有明显优势,但首次按压时间稍长于音频组;目前市面上畅销的智能手机均可应用。该系统的推广应用对提高非医务人员CPR质量及复苏成功率、鼓励第一目击者实施CPR等都将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视频急救报警系统 心肺复苏 远程指导
  •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POCH-100i全自动血球分析仪的操作规程和保养程序,分析仪器报警原因。方法从电缆线、穿刺针的处理、传感器的清洁,标本是否合格,更换试剂日期等方面进行排查。结论对报警产生的原因进行逐一分析排查,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结果固定专人进行仪器的日保养、周保养、月保养及维护等,加强责任心,遇到陌生的报警信息时,善于观察和分析报警产生的部位及原因很重要。

  • 标签: 血球分析仪 报警 解决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安全护理在预防科内心电监护仪误报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8月我院心内科心电监护仪的护理工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中误报警次数的原因,并运用品管圈管理的方式设定目标值、制定相应对策、观察目标值完成情况。结果在品管圈实施后心电监护仪误报次数明显少于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全护理可以有效较少心电监护仪误报警次数,提升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在确保患者安全的情况下,实现护理工作的有效率最大化,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安全护理 心电监护仪 误报警 品管圈
  • 简介:摘要通过实地调研,本文阐述了医疗系统火灾隐患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分析了这一现象的主要成因,并结合实际,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为医疗系统的管理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 标签: 医疗系统 隐患
  • 简介:摘要潜水及高气压作业中的减压舱在操作过程中,由于某些因素控制不当,容易导致火灾,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等事故。本文从减压舱火灾发生原因、影响因素、引起后果、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5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提高潜水减压舱的使用安全,防止事故的发生。

  • 标签: 潜水及高气压作业 减压舱 火灾 防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血培养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oNS)的阳性报警时间(TTP)对血流感染与污染的鉴别诊断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本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8月10 720份住院患儿血培养中结果报告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阳性的病人资料。根据相应的判断标准,分为CoNS感染组(154例)、CoNS污染组(113例),收集同时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作为阳性对照(SA组,37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TTP对不同组别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267株CoNS中以人型葡萄球菌(50.94%)、表皮葡萄球菌(34.46%)、溶血葡萄球菌(5.61%)为常见,感染组与污染组的构成无明显差异(P>0.05)。感染组各实验室指标均高于污染组,而TTP均值[19.5(17.4,22.4)]显著低于污染组TTP[30.1(23.1,4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SA组TTP[17.1(12.4,25.2)]、其它各实验室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CoNS感染组与污染组,曲线下面积AUC为0.836[95%CI(0.786~0.885)],P<0.01。当TTP最佳cut-off值为22.4 h时,区别CoNS感染与污染的灵敏度为0.796,特异性为0.734。结论儿童血培养以阳性报警时间22.4 h为临界值,可有效的鉴别儿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血流感染与污染。

  • 标签: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阳性报警时间 血流感染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对新一代全自动血凝仪CS-5100检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报警信息加以深度分析,为临床提供精准检验结果。方法对两例APTT报警早凝-初期反应异常和轻微凝集的样本,将其曲线与正常曲线比较,并用金标准手工法重新检测APTT,与仪器结果相比较,结果此两例报警信息凝集曲线与正常曲线有很大差异,仪器报出结果与手工操作结果不符。结论对新一代血凝仪CS-5100检测APTT有报警样本,要观察曲线变化,与临床沟通,手工验证,发出与临床相符报告,更好为患者服务。

  • 标签: CS-5100血凝仪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异常报警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儿童连续性血液净治疗过程中的常见报警及处理方法进行分析。方法:研究期:2018年1月-2021年1月,纳入70名儿童连续性血液净治疗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计算机数字随机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并给予不同的护理方案:针对性护理管理(观察组,n=35),常规护理管理(对照组,n=35),比较不同护理方案的临床效果。结果:在连续性血液净治疗过程中,相关并发症(感染、体温下降、心率失常、穿刺处出血、睡眠障碍、低血压)发生率对比,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针对儿童连续性血液净治疗患者,针对治疗过程展开针对性护理管理,可有效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治疗质量。

  • 标签: 儿童 连续性血液净 治疗 常见报警 处理方法
  • 简介:定义:是指有效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是人类最早表现出来的智能。特征:说话早,对声音和单词的意思很着迷。在讲故事、背诵古诗词、学习儿歌、谜语、绕口令等方面均表现良好。人物:语言智能强是“神童”的一个共同特征。

  • 标签: 语言智能 语言文字 古诗词
  • 简介:定义:指运用全身或身体的某一部分,解决问题或创造作品的能力。它分为身体运动智能和用手智能。特征:能协调肌肉动作,举止优美而恰当,表现出运动天赋。能惟妙惟肖地模仿他人的动作。喜欢从事各种体育运动项目。

  • 标签: 身体运动 体育运动项目 外科医生 运动员 舞蹈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段式思维管理模式在ICU重症仪器报警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通过成立仪器报警管理团队运用三段式思维管理模式对ICU病房相关仪器实施管理,比较实施前(2019年6月至2020年5月)及实施后(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ICU护士报警疲劳评分、仪器报警处理有效率、仪器报警处理时间、患者入住ICU时间、ICU患者睡眠质量及患者满意率。结果与实施前比较,实施后ICU护士设备报警疲劳总评分及ICU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明显下降;与实施前比较,实施后患者入住ICU时间明显缩短;实施后ICU患者对护士仪器管理满意率高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三段式思维模式能有效减轻ICU护士仪器报警疲劳,提高仪器报警有效率,缩短ICU护士处理仪器报警的时间,改善ICU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ICU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三段式思维 重症监护病房 仪器报警 仪器报警疲劳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 PDCA循环管理提高急诊护士对监护仪报警参数个性化设置执行率 。方法:在2019年 10月 到2020年 3月期间,随机选取在本院急诊抢救室接受治疗的 12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将其平均分为对比组( n=60)采取常规管理法,观察组( n=60)采取 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比两组管理方法的执行率以及患者的依从度。结果:观察组对比两组管理方法的执行率、依从度均要高于对比组( P< 0.05)。结论: PDCA循环管理法能够有效提高急诊抢救室患者监护仪报警参数个性化设置执行率,提升监护仪报警有效性,减轻患者紧张情绪,提高患者的依从度。

  • 标签: PDCA 监护仪 报警参数 个性化设置 执行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培养仪阳性报警时间对血流感染污染菌的排除及应用价值。方法用BacT/ALERT3D全自动血培养仪对9892例血培养进行检测,针对不同年龄患者对象选标准需氧瓶、厌氧瓶和儿童专用培养瓶进行增菌培养,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oagulase-negativestaphylococcal,CoNS)阳性报警时间大于20小时作为污染菌,阳性报警时间小于16小时的按感染菌向临床报告。结果血培养CNS阳性报警时间小于16h诊断血流感染的灵敏度为99.4%,特异度为99.8%,阳性预测值为99.8%,阴性预测值为99.8%,污染率为0.28%,血培养阳性率为12.29%(1216/9892),共检出33种菌,沙门氏菌占第1位,74.34%(904/1216);CoNS占第2位,12.9%(157/1216)%;其次是大肠埃希菌,占3.54%(43/1216)。结论对CNS血培养阳性报警时间大于20h的可按污染菌处理,不向临床报告药敏结果,避免不必要应用万古霉素等抗生素治疗。

  • 标签: 血流感染 血培养 阳性 时间 价值
  • 简介:摘要通过对RICU患者跌倒/坠床的原因分析、总结,结合临床护理经验与生活经验,开创新方式、方法,即将红外线报警原理的设计加入到RICU或ICU使用的电动病床设计中,在患者试图下床时及时给值班护士发出警示信号,从而防止患者自行下床,从源头杜绝ICU患者坠床或因下床而发生跌倒的问题,降低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隐患,同时提高护士工作效率。

  • 标签: 红外线报警器 RICU病床 患者跌倒/坠床安全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