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减少骨科下肢术后使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患者尿潴留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将2012年8月~2013年8月我科住院的下肢术后使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硬膜外自控镇痛术后护理。观察组除了常规护理外,给予术后早期夹闭硬膜外自控镇痛4~6h后再启开至术后48h拔管。比较两组术后疼痛及尿潴留发生率。结果两组镇痛及首次排尿平均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尿潴留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骨科下肢术后使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患者,术后关闭硬膜外自控镇痛4~6h,有效减少尿潴留的发生率,从而提高手术效果,提升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 标签: 自控镇痛泵 下肢手术 尿潴留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PCA镇痛和直肠给药镇痛(RAA)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两组患者各90例,观察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睡眠和膀胱痉挛等情况。结果PCA组术后2h、6h、12h、24h、48h镇痛效果优于RAA组(P<0.01),24h患者睡眠时间长于RAA组(P<0.01),膀胱痉挛次数显著低于RAA组(P<0.01)。结论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后应用PCA镇静、镇痛效果良好、安全、副作用少,而且对减轻膀胱痉挛、收缩,伤口渗血起到良好效果。

  • 标签: PCA镇痛泵 前列腺增生 电切术 术后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双氯芬酸钠栓联合静脉自控镇痛对剖宫产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月到2023年1月到我院进行剖宫产手术的122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60例),采用双氯芬酸钠栓联合静脉自控镇痛进行干预,对照组单纯采用静脉自控镇痛进行干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镇痛效果、术后恢复时间和术后炎症因子情况。结果 ①观察组[59/62(95.16%)]术后的镇痛优良率比对照组[50/60(83.33%)]明显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的肛门排气时间、拔除尿管下床小便时间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的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双氯芬酸钠栓联合静脉自控镇痛应用在剖宫产的产妇干预之中能有效的提高术后镇痛优良率,促进术后恢复,提高产妇产后的母乳喂养率,值得推荐。

  • 标签: 双氯芬酸钠栓 自控镇痛泵 剖宫产 疼痛 康复
  • 简介:疼痛控制包括评估、教育、干预和再评估。新的疼痛控制策略:患者自控镇痛PCA(patient-controlledanalgesia)已越来越多地用来控制疼痛。PEA是用程序化的注射,通过静脉内或皮下注射阿片类药物来达到患者自我控制疼痛的目的。它已成功地从疼痛调查研究工具的角色转变为广泛应用临床的一项镇痛技术。主要用于术后疼痛治疗,有时也用于分娩、烧伤、急性疼痛及癌症末期病人的疼痛治疗。

  • 标签: 自控镇痛 疼痛控制 护理对策 疼痛评估 沟通能力
  • 简介:目的:评估硬膜外自控镇痛分娩的麻醉及镇痛效果.方法:对120例足月分娩要求镇痛的孕妇实施硬膜外自控镇痛术,并取未实施任何镇痛方法的普通孕妇为对照.结果:硬膜外自控镇痛分娩效果满意,对产程无影响,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及产后出血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并不提高剖宫产率,而且副反应轻.结论:硬膜外自控镇痛术适合分娩镇痛的需要,效果可靠,但必需严格控制麻醉平面及麻醉药物的时效量,密切观察产程进展,适时进行产科处理,从而降低器械分娩率.

  • 标签: 硬膜外自控镇痛 无痛分娩 麻醉 麻醉药物 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吗啡自控镇痛静脉泵入治疗晚期癌痛的护理效果及满意度。方法:选取2020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8例晚期癌痛患者,采取吗啡自控镇痛静脉泵入治疗,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对护理效果即疼痛缓解程度进行评估,统计患者满意度。结果:本组患者完全缓解2例,明显缓解3例,中度缓解9例,轻度缓解4例,有效缓解率达100%。表现出满意的患者占16例、一般满意的1例、不满意的1例,总满意度达94.44%。结论:晚期癌痛治疗中应用吗啡自控镇痛静脉泵入治疗效果明显,且较为简单易行,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程度并提高其满意度,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 标签: 吗啡 镇痛泵 护理效果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硬膜外自控镇痛联合臭氧治疗腰椎术后疼痛综合征下肢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腰椎术后疼痛综合征患者纳入研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硬膜外自控镇痛治疗,研究组联合臭氧治疗,对比患者临床疗效、疼痛情况。结果:研究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网络化智能管理系统在电子自控镇痛泵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设计,选择2018年6—8月及2019年3—6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麻醉科70名医护人员作为调查对象,比较应用电子镇痛智能管理系统前后70名医护人员镇痛取用时间及医护满意度指标。结果应用电子镇痛智能管理系统前医护人员平均取用镇痛时间为(3.725 ± 0.332)min,医护满意度为64.29%(45/70);智能管理系统应用后医护人员平均取用镇痛时间为(1.901 ± 0.237) min,医护满意度为97.14%(68/70),应用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46.197,χ2值为8.425,P<0.05)。结论电子镇痛智能管理系统的应用使医护人员镇痛取用时间有效缩短,满意度显著提高,提升了医护人员的临床工作效率,实现了麻醉科电子自控镇痛网络化的管理。

  • 标签: 电子自控镇痛泵 智能管理 术后疼痛 麻醉 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网络化智能管理系统在电子自控镇痛泵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设计,选择2018年6—8月及2019年3—6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麻醉科70名医护人员作为调查对象,比较应用电子镇痛智能管理系统前后70名医护人员镇痛取用时间及医护满意度指标。结果应用电子镇痛智能管理系统前医护人员平均取用镇痛时间为(3.725 ± 0.332)min,医护满意度为64.29%(45/70);智能管理系统应用后医护人员平均取用镇痛时间为(1.901 ± 0.237) min,医护满意度为97.14%(68/70),应用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46.197,χ2值为8.425,P<0.05)。结论电子镇痛智能管理系统的应用使医护人员镇痛取用时间有效缩短,满意度显著提高,提升了医护人员的临床工作效率,实现了麻醉科电子自控镇痛网络化的管理。

  • 标签: 电子自控镇痛泵 智能管理 术后疼痛 麻醉 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硬膜外镇痛对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止痛效果以及对患者恢复的影响,副作用的发生率。方法选择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术产妇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A组和对照组B组各100例。观察组术毕接硬膜外镇痛,行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30小时后拔管,对照组B组术毕直接拔管,术后产妇麻药消退后,给予止痛栓止痛。观察两组术后的止痛效果,副作用的发生率,肛门排气时间,产后出血,产后泌乳情况,尿潴留情况。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产后出血情况,产妇泌乳情况无明显差别。尿潴留情况观察组略高于对照组。皮肤骚痒情况观察组略高于对照组。结论硬膜外自控镇痛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好,安全性高。

  • 标签: 剖宫产 硬膜外麻醉 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
  • 简介:摘 要:良好的术后镇痛能有效缓解或消除术后疼痛引起的应激刺激和免疫调节,促进患者术后康复。皮下注射患者自控的皮下镇痛药可防止静脉注射后血浆浓度过高,从而减少不良反应。临床上,术后镇痛能力不足也很常见;除镇痛方式、镇痛药物及用量的选择外,术后镇痛效果往往不足。这不仅是镇痛方式和剂量的问题,也是术后镇痛管理制度不规范的主要原因。采用无线镇痛系统可以大大提高了镇痛效果。

  • 标签: 无线镇痛 术后患者自控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疼痛护理联合静脉自控镇痛应用于剖宫产术后对其康复速度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剖宫产术产妇68例(2020年8月至2021年12月),随机分为疼痛护理的对照组(34例)与联合静脉自控镇痛干预的观察组(34例),观察疼痛、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VAS评分低,术后恢复时间短,P<0.05。结论:给予剖宫产术产妇疼痛护理联合静脉自控镇痛,能减轻术后疼痛,促进身体康复,值得借鉴。

  • 标签: 疼痛护理 静脉自控镇痛泵 剖宫产术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疼痛护理联合静脉自控镇痛应用于剖宫产术后对其康复速度的改善。方法:研究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72例接受剖宫产术的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产妇应用常规镇痛联合基础护理,实验组应用静脉自控镇痛联合疼痛护理,观察和比较组间疼痛程度与术后康复情况。结果:实验组疼痛程度为Ⅰ级的例数32(88.89%)相比对照组的16(44.44%)要多,且实验组的下床时间(35.21±3.14)h、排气时间(22.82±2.03)h、伤口愈合时间(4.47±1.41)d相比对照组的下床时间(51.36±3.87)h、排气时间(26.84±2.35)h、伤口愈合时间(5.87±1.59)d要短。P

  • 标签: 静脉自控镇痛泵 疼痛护理 剖宫产术 康复速度
  • 简介:【摘要】目的:疼痛护理联合静脉自控镇痛应用于剖宫产术后的价值探究。方法:收录2022年1月到2023年1月期间,我院接收的70例剖宫产产妇为样本,入组后给予规范性分组,通过开展不同镇痛方案进行此次对比分析,分别为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疼痛护理联合静脉自控镇痛)。统计组间护理效果差异。结果:于术后各阶段评价两组产妇疼痛程度,术后24小时、36小时、48小时,疼痛程度评分均以观察组更低,P<0.05。结论:疼痛护理联合静脉自控镇痛应用于剖宫产术后的作用显著。

  • 标签: 剖宫产 疼痛护理 静脉自控镇痛泵 疼痛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剖宫产术后患者行疼痛护理+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方法:以某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68例剖宫产术后产妇为主体,“双盲法”分参照组(常规护理)、联合组(疼痛护理+静脉自控镇痛)各34,两组疗效比较。结果:干预前比较临床指标无差异,P>0.05;干预后较参照组,联合组VAS、Ramsay评分更低;满意率更高,P

  • 标签: 疼痛护理 静脉自控镇泵 剖宫产 疼痛程度 满意度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患者使用电子镇痛常见的报警现状及原因并初步探讨其应对措施。方法 回顾性统计2020年8月至2021年5月2322例手术患者应用术后镇痛的过程中出现的报警情况,对比观察2021年5月采用移动手机应用程序进行无纸化访视和2021年4月采用传统纸质化访视下术后疼痛管理的耗时情况。结果 应用镇痛过程中发生报警的患者有1772例,报警总次数达20131次,因PAC报警13604次,发生率约为67.6%;非PCA报警6527次,约占32.4%。非PCA报警包括管道堵塞4267次,占比高达65.4%,其中打折,人为夹管和药盒松懈是主要原因;输液暂停1241次,约占19%;而关机,输液结束,气泡或无液也是发生非PCA报警的原因,无纸化访视方式的耗时时长明显低于传统纸质化访视方式。结论 手术患者在使用术后电子镇痛时,应做好术前疼痛宣教,医护人员需正确掌握处理报警的方法,并且采用无纸化访视方式,均可能提高术后访视效率,减少非PCA报警的发生率,提高医患护使用镇痛的满意度。

  • 标签: 疼痛管理 术后镇痛泵 报警调查 应对措施 无纸化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患者使用电子镇痛常见的报警现状及原因并初步探讨其应对措施。方法 回顾性统计2020年8月至2021年5月2322例手术患者应用术后镇痛的过程中出现的报警情况,对比观察2021年5月采用移动手机应用程序进行无纸化访视和2021年4月采用传统纸质化访视下术后疼痛管理的耗时情况。结果 应用镇痛过程中发生报警的患者有1772例,报警总次数达20131次,因PAC报警13604次,发生率约为67.6%;非PCA报警6527次,约占32.4%。非PCA报警包括管道堵塞4267次,占比高达65.4%,其中打折,人为夹管和药盒松懈是主要原因;输液暂停1241次,约占19%;而关机,输液结束,气泡或无液也是发生非PCA报警的原因,无纸化访视方式的耗时时长明显低于传统纸质化访视方式。结论 手术患者在使用术后电子镇痛时,应做好术前疼痛宣教,医护人员需正确掌握处理报警的方法,并且采用无纸化访视方式,均可能提高术后访视效率,减少非PCA报警的发生率,提高医患护使用镇痛的满意度。

  • 标签: 疼痛管理 术后镇痛泵 报警调查 应对措施 无纸化
  • 简介:摘要应用镇痛硬膜外持续输注镇痛液进行手术后镇痛的观察及护理。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接手镇痛镇痛,对照组采用传统镇痛方法,结果表明两组使用不同方法后2h、4h、8h、12h、24h、48h,镇痛效果评定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满意度有显著性差异(P<0.01)。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无明显差异。提示镇痛硬膜外输注芬太尼镇痛液效果优于传统止痛法,是一种安全、有效、持续、稳定的镇痛方法。其安全有效性的可靠发挥尚需护士认真巡视患者,严密观察镇痛的工作情况,才能保证患者术后真正无痛康复。

  • 标签: 镇痛泵 术后镇痛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