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显微镜下行垂体瘤切除手术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4例垂体瘤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进行显微镜下肿瘤切除手术。观察治疗效果、并发症以及相关激素水平变化。结果显微镜下手术治疗泌乳素腺瘤有效率为94.44%;治疗生长激素腺瘤有效率为92.86%;治疗皮质激素腺瘤的有效率为85.71%;治疗无功能腺瘤有效率为80.00%。手术后泌乳素腺瘤患者的泌乳素水平显著降低,生长激素腺瘤患者的生长激素水平显著降低。44例垂体瘤患者手术后有3例(6.82%)并发症。结论对垂体瘤患者进行显微镜下的垂体瘤切除手术可以有效治疗患者病症,改善患者激素水平,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

  • 标签: 显微镜 鼻蝶窦 垂体瘤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手术治疗颅咽管瘤中应用循证支持下针对性护理的方法。方法:收录我院2019年3月至2020年10月采用手术治疗的颅咽管瘤患者共9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以及研究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方式,研究组采用循证支持下的针对性护理。比较两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电解质紊乱、垂体功能下降)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比两组数据可知,研究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电解质紊乱、垂体功能下降)以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手术治疗颅咽管瘤中应用循证支持下针对性护理的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身体状况,提升患者满意度,应当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经蝶窦手术入路 颅咽管瘤 循证支持 针对性护理
  • 简介:背景与目的:垂体巨、大腺瘤是否采用手术尚有不同看法,本文总结垂体瘤手术经验,探讨显微切除垂体巨、大型腺瘤的理论依据、策略与技巧。方法:回顾性总结中山大学第一、第三医院收治垂体瘤的临床资料,对300例开颅术和1110例手术疗效(分三个阶段)进行对比,重点讨论手术的策略和技巧。结果:切除垂体巨、大型腺瘤全切除率高,合并症少,生活质量好。结论:显微切除垂体大、巨大型腺瘤仍是最安全有效的首次和再次手术的首选方法。

  • 标签: 垂体腺瘤 经蝶入路 显微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孔碟切除垂体瘤切除术后的护理。方法2010至2015年鼻孔切除垂体瘤病人24例,围手术期间细心护理,密切观察及护理术后并发症。最终24例鼻孔切除垂体瘤术后病人,系统有效对症护理后全部康复。术后发生尿崩症5例,脑脊液漏4例,并发症出血6例,电解质紊乱4例,其余5例未发生并发症,结论术前有针对性护理,术后并发症早期干预及科学有效的出院指导对早期康复极为重要。

  • 标签: 垂体瘤 鼻蝶入路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鞍膈下颅咽管瘤显微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2003年1月至2013年3月显微手术治疗290例颅咽管瘤,其中29例为鞍膈下颅咽管瘤,行经显微手术治疗。术后随访3~116月,采用MRI评估肿瘤切除程度和复发。结果肿瘤全切24例,全切率82.8%;次全切除5例。无手术死亡患者。术后6例出现脑脊液鼻漏,2例行手术修补,4例行腰穿置管,均治愈。术后6例患者出现一过性尿崩,2例出现电解质紊乱,3月后恢复正常。14例术前视力下降患者,12例术后得到不同程度改善。8例术前高泌乳素水平患者术后恢复正常,5例新出现垂体功能障碍,3月后复查恢复正常。1例复发再次显微手术切除肿瘤。结论鞍膈下颅咽管瘤手术可安全切除,创伤小,疗效好。

  • 标签: 鞍膈下颅咽管瘤 经蝶入路 显微手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背景与目的:垂体腺瘤手术分为两种,常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这与肿瘤的全切除程度和术后疗效密切相关。本研究探讨单鼻孔-及双额底治疗垂体腺瘤的手术适应证、显微外科技术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垂体腺瘤手术患者,其中经单鼻孔-手术30例。双侧额底手术17例,分析手术经过、治疗效果和随访情况。结果:肿瘤总体全切率89-36%(43/47),其中经单鼻孔-组86.67%(26/30),双额底人组94.12%(16/17)。肿瘤未获全切者术后辅以放射治疗。随访6,24个月。4例患者肿瘤复发.接受双额底手术后恢复良好。结论:单鼻孔-手术治疗垂体腺瘤创伤小、恢复快,适用于肿瘤大部分位于鞍内或向生长的患者。双额底肿瘤全切率高.便于保护垂体柄,适用于肿瘤主要向鞍上及鞍旁生长的大型或巨大型肿瘤.

  • 标签: 脑肿瘤 垂体腺瘤 手术入路 经蝶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鼻孔切除垂体瘤切除术后的护理。方法2009年5月—2010年12月单鼻孔切除垂体肿瘤病人60例,围术期给予精心护理,加强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结果60例单鼻孔切除垂体肿瘤术后病人中,系统有效的对症护理后治愈59例,1例因医治效果不佳自动出院。术后发生尿崩症10例,脑脊液鼻漏2例,电解质紊乱3例。结论术前有针对性护理,术后并发症早期果断处理及有效的出院指导对早日康复极为重要。

  • 标签: 垂体肿瘤切除术 护理
  • 简介:摘要临床通过对1例垂体瘤切除术的术后护理体会,术后规范的护理,不但促进病人的康复,还能指导临床用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垂体腺瘤是指起于鞍内脑垂体细胞异常增生的良性肿瘤。约占颅内肿瘤10%~12%,仅次于脑膜瘤和胶质瘤。患者以20~50岁多见,男女发病率大体相等。近20年来,临床病例增加甚多,这可能与内分泌检查技术的发展;神经放射检查设备的进步,使诊断技术提高;避孕药物使用的普遍,使发病率有所增加;显微手术的开展,致临床在病例的选择方面有所偏移等有关。垂体瘤的治疗方法有手术治疗、放疗及药物治疗等方法。手术切除肿瘤是目前治疗垂体瘤的主要手段1。现将1例垂体瘤切除术的术后护理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垂体瘤患者行经鼻治疗的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垂体瘤实施治疗的患者40例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将4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心理状态改善水平及并发症发病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不同护理干预后的患者心理状态明显改善,两组对比具有差异表示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患者护理后,出现1例高热;对照组患者护理后,出现1例尿崩症、1例脑脊液鼻漏、1例高热、1例视力下降和1例感染,两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病率对比具有差异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为垂体瘤患者实施治疗且开展综合护理干预,能够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病率,提高手术治疗安全性,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秦旭,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

  • 标签: 垂体瘤 经鼻蝶窦入路治疗 综合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治疗脑膜脑膨出的手术效果。方法对1例脑膜脑膨出手术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患者蝶骨缺损被成功修复,梗阻性呼吸困难消失,无外科相关并发症。结论仍是治疗脑膨出一个重要的方法,特别是对于蝶骨缺损大而需要进行颅底重建,以及鼻腔狭小的婴、幼儿患者。

  • 标签: 脑膜脑膨出 经蝶脑膨出 经颅入路 颅底重建
  • 简介:目的研究海绵内侧壁结构的解剖特点,并探讨采用扩大经治疗侵袭海绵垂体腺瘤的方法。方法在10具成人新鲜尸头上模拟扩大经手术,观察海绵内侧壁结构的解剖特点。根据解剖学研究结果,指导临床采用扩大经手术治疗侵袭海绵的垂体腺瘤103例。结果垂体侧方的海绵内侧壁薄弱,仅有一层疏松的纤维组织结构。颈内动脉是扩大经海绵内所见的主要结构,可分为5段,有3个主要分支。颈内动脉海绵段主要的分支有脑膜垂体干、海绵下动脉和被囊动脉。向内侧走行的脑膜垂体干和被囊动脉是中较易损伤的血管。手术显微镜下全切除肿瘤62例(60.2%),次全切除38例(36.9%),大部切除3例(2.9%);无手术死亡;手术并发症包括短暂性脑脊液鼻漏5例,暂时性脑神经功能损伤4例,垂体功能低下3例,颈内动脉损伤2例,永久性尿崩症1例。术后行放射治疗17例,γ刀治疗15例,药物治疗13例。随访3个月~8年,2例出现肿瘤复发而予以γ刀治疗。无再手术病例。结论扩大经是切除侵袭海绵垂体腺瘤理想的;了解颈内动脉海绵段及其分支在解剖形态上的变化,对于减少术中出血,确保术中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垂体肿瘤 侵袭性 扩大经蝶窦入路 海绵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支持下针对性护理在手术治疗颅咽管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70例颅咽管瘤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按抽签法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35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35例,采用循证支持下针对性护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情绪、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护理后2周焦虑、抑郁评分(6.05 ± 1.24)、(5.78 ± 1.48)分,低于对照组的(9.95 ± 1.73)、(10.52 ± 1.8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10.036、10.886,P<0.05)。观察组术后高热、电解质紊乱、尿崩、癫痫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5.49 ± 0.84)h、(5.46 ± 0.39)d、(1.03 ± 0.21)h、(6.24 ± 2.78)d、(12.51 ± 1.48)d,均短于对照组的(8.78 ± 1.05)h、(8.51 ± 0.47)d、(2.49 ± 0.35)h、(8.97 ± 2.80)d、(15.26 ± 1.5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4.093~29.545,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7.14%(6/35),低于对照组的37.14%(13/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4.786,P=0.029)。结论循证支持下针对性护理能够降低手术治疗颅咽管瘤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取得显著的应用效果。

  • 标签: 循证支持 针对性护理 经蝶窦手术入路 颅咽管瘤
  • 简介:  【摘要】 目的:研究显微镜下行垂体瘤切除手术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 2018年 10月 -2020年 5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 44例垂体瘤患者,对其进行显微镜下肿瘤切除手术。观察治疗效果、并发症以及相关激素水平变化。结果:显微镜下手术治疗泌乳素腺瘤有效率为 94.44%;治疗生长激素腺瘤有效率为 92.86%;治疗皮质激素腺瘤的有效率为 85.71%;治疗无功能腺瘤有效率为 80.00%。手术后泌乳素腺瘤患者的泌乳素水平显著降低,生长激素腺瘤患者的生长激素水平显著降低。 44例垂体瘤患者手术后有 3例( 6.82%)并发症。结论:对垂体瘤患者进行显微镜下的垂体瘤切除手术可以有效治疗患者病症,改善患者激素水平,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  

  • 标签:    显微镜 鼻蝶窦 垂体瘤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支持下针对性护理在手术治疗颅咽管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70例颅咽管瘤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按抽签法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35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35例,采用循证支持下针对性护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情绪、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护理后2周焦虑、抑郁评分(6.05 ± 1.24)、(5.78 ± 1.48)分,低于对照组的(9.95 ± 1.73)、(10.52 ± 1.8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10.036、10.886,P<0.05)。观察组术后高热、电解质紊乱、尿崩、癫痫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5.49 ± 0.84)h、(5.46 ± 0.39)d、(1.03 ± 0.21)h、(6.24 ± 2.78)d、(12.51 ± 1.48)d,均短于对照组的(8.78 ± 1.05)h、(8.51 ± 0.47)d、(2.49 ± 0.35)h、(8.97 ± 2.80)d、(15.26 ± 1.5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4.093~29.545,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7.14%(6/35),低于对照组的37.14%(13/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4.786,P=0.029)。结论循证支持下针对性护理能够降低手术治疗颅咽管瘤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取得显著的应用效果。

  • 标签: 循证支持 针对性护理 经蝶窦手术入路 颅咽管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针对性围术期护理在手术治疗颅咽管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病例选取我院收治的颅咽管瘤患者,选取例数共60例,选取时间起始于2022.1,终止于2022.12,所有患者均手术治疗,按照随机数字表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针对性围术期护理,比较两组住院时间、并发症、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颅咽管瘤患者手术治疗中采用针对性围术期护理有利于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针对性围术期护理 经蝶窦手术入路治疗 颅咽管瘤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观察岩骨乙状切除岩斜区肿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1例岩斜区肿瘤各部岩骨乙状显微手术肿瘤切除.结果17例全切除,3例近全切除,1例大部分切除,术后死亡1例,死于肺部感染.结论乙状切除岩斜区肿瘤有对小脑反颞叶牵拉轻微,至肿瘤距离可缩短3cm,肿瘤基底部及血管容易处理等优点,全切除率高.

  • 标签: 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 切除 岩斜区肿瘤 肺部感染 显微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