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2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基于认知语言学中的图形一背景理论,拟从认知的角度对英语隐现构和汉语隐现构中的消失类动词进行对比研究。研究发现,英语使用者注重通过隐现类构中的消失类动词来表达某已存在的实体从存在到消失的过程,而汉语使用者则更加注重通过消失类动词来表示从某一时/空框架中移出,并已处于另外一未知时/空框架内的实体,即,实体移出的结果,而非移出的过程。正是英语和汉语使用者对这两类构不同的认知过程导致了这两种构中消失类动词在使用上的不同。

  • 标签: TtFG构式 GtF构式 消失类动词 认知过程
  • 简介:“X+as+subject+copula”构体现了两种相反的语义:原因和让步。本文首先从语法化的角度追溯了该构的渊源,然后以“自主一依存分析框架”作为理论框架探讨了相反语义关系共现同一构的机理。研究表明,该构所表达的基本语义关系是因果关系,其典型意义是“由因带来预期的果”,让步关系表达“由因得到意外的果”,是一种泛化的因果关系。让步关系是以因果关系为自主成分,以相邻关系为中介,依据表达度的需求,最终在相邻关系连续统上取值推衍出来的依存成分。

  • 标签: “X+as”构式 让步 原因 相邻关系
  • 简介:联接力是构中某个词位的词语与该构之间的吸引力强度。本研究在语料库的基础上调查中国英语学习者学习双及物结构的相关问题。运用构词位区别性分析法(DCA/distinctivecollexemeanalysis),采用专门的构联接分析工具(Coll.analysis3.2a)对双及物结构进行分析,回答以下两个问题:(1)学习者语料库中,哪些动词与双及物构的共现频率最高,它们与双及物构的联接力如何?(2)中国学习者与本族语者在双及物构使用方面有何差异?

  • 标签: 英语双及物构式 语料库 构式联接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根据Fillmore(1988)对习语1的分类,“望洋兴叹”属于图式性习语(schematicidioms),其在语言表达上颇具能产性。鉴于前人并未从构语法角度对其进行深入探究,本文着重探讨了该图式性习语的构属性、生成机制以及能产性问题。研究发现:1.“望X兴叹”的生成受到成语构本身、“核心构”(即可生成动宾结构的句法规则)共同压制。另外,次序象似性也起着重要作用。2.相比较其他图式性成语构,“望X兴叹”有较高的能产性,这主要和人们与生俱来的视觉官能、可变项词性以及社会动因有关。通过对该构的研究,以期能够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正确使用以及其他图式性成语的构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构式语法 望洋兴叹 生成机制 能产性
  • 简介:基于网络环境的自主-交互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依据,旨在支持学生学习过程申“自主”、“探究”、“协作”行为的发生的教学模式。本文封基于网络环境的自主-交互大学英语模式中师生角色的重新定位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基于网络环境的自主-交互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的“教”、“学”设计的具体实施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 标签: 基于网络环境的自主-交互式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建构主义 自主 探究 协作
  • 简介:<正>教育是一项伟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合理规划蓝图和精心构建主体工程和附属工程。教师是这项工程的主设计师,同时需要和家长共同规划、设计、调整并用心做好孩子发展的每一个细节。教育要赋予孩子全面必须的素质,以便他们能够具有中国灵魂、世界胸怀的未来现代公民,以便他们能够幸福地生存生活并坦然面对二十一世纪的生活、自然与社会的各种挑战。根据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福瑞斯特(J.W.Forrester)教授系统动力学的观点,高中学生的生命"系统"和非生

  • 标签: 英语教育教学 “金字塔” 系统动力学 附属工程 现代公民 构建主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阅读教学,作为国内长期以来主要的英语教学手段,在中学和大学的外语教学中一向处于优先的地位。但是,如何较为客观和准确地测试阅读理解,却是摆在测试学家和英语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目前的情形是,无论在高考还是大学四、六级考试及其他各类外语水平考试中,阅读总是...

  • 标签: 主观问答式测试 阅读理解 阅读教学 测试方法 大学 英语教学
  • 简介:抛锚教学法(AnchoredInstructionApproach)是一种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习者主动参与,自主识别问题,展开合作探究,以完成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构建的体验交际教学法。本文结合实际教学案例分析介绍了抛锚教学法的特点、遵循的原则和方法,希望为我国公共英语听说教学改革提供对策,为培养更多复合型人才提供助力。

  • 标签: 抛锚式教学法 情境 公共英语听说教学 复合型人才
  • 简介:本文以探究研究方法为指导,介绍了对视听课面授模式的个案研究。笔者以教师和研究者的双重身份对大学二年级的学生视听说面授课实施了三种模式的教学。根据学生意见反锖报告、教师教学日志和课堂观察分析,笔者得出结论:不同模式适合不同的学生,面授课的关键是要制定恰当的教学目标和研究学生的需求。

  • 标签: 探究式研究 面授课模式
  • 简介:本文探讨了交际教学法在我国一所综合性大学的实际应用现状及教师对此教学法的态度。作者通过课堂观摩收集到第一手资料,研究对象为大学英语专业教师,作者分别对2名担任同类课程的英语专业课教师进行了连续课堂听课,对她们的课堂教学活动安排和实施做了详尽的描述和分析。本文运用交际教学法的相关理论对这2名教师的教学方法进行剖析和评介。本项研究结果说明,不少教师对交际教学法存在一定误区,在教学中真正有效实施交际教学法仍面临着不少挑战。

  • 标签: 英语教学 课堂观摩 交际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的语义表达是以人类经验为基础的,复杂构形成的前提和基础是其所体现人类经验的现实性或可能性。组成复杂构的成分之间相互作用,必须在语义和形式上不存在矛盾和冲突。完全相融的成分可以直接组成复杂构;不完全相融的成分经过复杂图式构在语义和形式两方面的压制后可以进入构;完全不相融的成分不能组建复杂构。三种真实存在的“stop+非限定动词”实例构体现了人类经验的现实性,其形成是构成分在语义和形式上相互作用并且最终相融的结果.

  • 标签: 复杂构式 相融性 STOP 非限定动词
  • 简介:本文简要阐述在《牛津高中英语》阅读板块教学中运用悬念教学法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并结合高中英语教学实践,具体探讨悬念教学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方法与技巧,旨在探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途径,促使教师运用悬念教学法,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 标签: 悬念 悬念式教学法 概念图 阅读教学
  • 简介:马克·吐温是最早被译介到中国的美国作家之一,迄今已有百余年历史。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我国译界对马克·吐温作品的翻译,有选择性地侧重于其政治性、革命性和社会批判性较强的作品,这与不同时期我国的社会政治及文化需要相呼应。与之相仿,在马克·吐温作品的研究、评价中,也以分析与阐释其思想政治和社会批判意义为主,缺乏有深度的艺术和审美价值的评价与研究,马克·吐温也一定程度上成了我国在国际政治斗争中的"武器"。因此,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马克·吐温的中国呈像是偏重于思想性和政治性而缺少艺术性的。这种现象从1978年后逐步有所变化。梳理与分析马克·吐温在中国的接受与传播过程,分析其中国呈像背后的历史文化原因,有助于我们深度认识马克·吐温,更新对他的研究,并为深化和推进外来文学与文化的研究提供借鉴。

  • 标签: 马克·吐温 传播 选择性接受 中国式呈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本研究在基于使用的语言学视角下,探讨了齐普夫频率对中国学生习得英语VP-NPAP构的作用。被试为低中水平的初中三年级学生,他们被随机分派到顺序齐普夫频率组、随机齐普夫频率组,均等频率组和对照组。被试共学习20个目标构并参加构测试任务。测试包括非限时语法判断任务和限时语法判断任务。限时语法判断结果显示:相对于其它频率,顺序齐普夫频率在短期内更能显著促进学习者对目标构隐性知识的习得。非限时语法判断结果显示:三类频率对目标构显性知识的习得影响差异不显著,但从长期来看,接受顺序齐普夫频率的被试能显著抑制目标构的错误泛化。

  • 标签: 齐普夫频率 英语VP-NP-AP构式 显性/隐性知识 中国英语学习者
  • 简介:自主探究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它强调主动学习的过程,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选择专题、深入研讨、多方寻求答案、解决疑问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结合具体案例阐述了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中"自主探究学习"的操作步骤以及相关的思考。

  • 标签: 自主探究 以生为本 设问质疑 讨论 资源
  • 简介:本文旨在探索项目教学法在地方本科院校中实施的可行性。在常州工学院外国语学院进行的实验结果显示,项目教学法有利于避免传统课堂上“重讲轻练”的毛病,良好的教学效果离不开以下因素:(1)学校对信息化教学的硬软件投人;(2)学院对教学改革的积极推进;(3)教师对驱动环节的成熟掌控以及对学生小组成员合作方式的有效指导;(4)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 标签: 项目式教学法 地方本科院校 英美文学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