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患者男.45岁.因记忆和认知功能进行性下降伴精神障碍1年多,意识模糊2d于2010年1月收入广东省司法警察医院神经外科。患者于1年多前出现记忆和认知功能下降,偶有头晕、头痛,偶伴精神障碍,无发热,无恶心、呕吐,无四肢抽搐,无两便失禁。

  • 标签: 神经梅毒 脑积水
  • 简介:目的评估后循环梗死患者的预后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2006年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且发病时间<7d的急性后循环梗死并且随访资料完整的病例156.所有患者在入院时均进行头颅MRI检查,证实在后循环供血区存在缺血病灶.在病后2年内(平均随访时间13.4±5.0月)对惠者进行残障量表(mRS)、Barthel指数(BI)评估,了解患者的预后情况.评价危险因素、病变部位和预后的关系.结果156后循环梗死患者中,病后2年内无残障及轻度残障(mRS0~3分)者占76.3%,严重残障(mRS4~5分)者占19.9%,死亡者占3.8%.mRS和BI两种评估方法一致性较好(P<0.01).BI评估的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79,95%C/1.034~1.125,P<0.01)、多病灶(OR3.463、95%C/1.294~9.267,P=0.013)、卒中史(OR2.505,95%C/1.103~5.685,P=0.025)与病后2年的预后相关.结论后循环梗死患者的总体预后良好,死亡率低.年龄小、单病灶、既往无卒中史者预后较好.

  • 标签: 后循环缺血性卒中 危险因素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成人烟雾病患者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烟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27初次诊断烟雾病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烟雾病的发病年龄、性别和伴发疾病的特点。结果本组患者发病平均年龄39.2岁,其中男性患者为33.6岁,女性为41.5岁,不同性别患者组发病年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不同性别患者间临床表现分布无显著性差异;男女患者比例1:2.38,发病频数分布拟合优度检验差异具有显著性(x2=4.481,P=0.034);患者起病形式为缺血性卒中表现者占59.25%;本组中3累及椎基底动脉系统,占11.11%;40.74%患者合并高血压。结论本组成人烟雾病患者中女性患者比例高于男性,多数患者临床表现为缺血性脑卒中。该病受累血管可以合并椎一基底动脉系统。

  • 标签: 成人 烟雾病 回顾分析
  • 简介:孤立性第四脑室(trappedfourthventricle,TFV)又称第四脑室积水,本病临床少见,少数为先天性,多数为后天性,后天性孤立性第四脑室多继发于侧脑室腹腔分流术、脑室炎、脑室出血等。2016年我科收治了1继发性孤立性第四脑室患者,现报道如下。患者,女,40岁,以"延髓肿瘤切除及脑室-腹腔分流术后1个月,行走不稳、头晕1周"为主诉于2016年9月入院。

  • 标签: 孤立性第四脑室 脑室-腹腔分流术 脑干肿瘤
  • 简介:目的探讨颅咽管瘤显微手术切除的方法和入路.方法116经显微手术切除的颅咽管瘤中,有囊性变者64,有钙化者58,实质性52,肿瘤直径2cm以下者14,2.1~4cm61,4.1~6cm31,>6cm者10.99经右翼点入路,7经胼胝体前入路,10经翼点-胼胝体联合入路切除肿瘤.结果经术中观察和影像学资料证实,全切除106,次全切除6,大部切除4.术后随访1月~7年,能参加工作或学习者100,需生活照顾者14,死亡2.结论颅咽管瘤早期诊断,显微手术全切除,效果理想.巨大、实质性肿瘤且伴有糖尿病者手术危险性较大,翼点入路是鞍区颅咽管瘤显微手术切除的最佳入路.

  • 标签: 颅咽管瘤 显微手术 肿瘤全切除
  • 简介:患者女性,20岁。主诉左侧下肢麻木、腰背部间断性疼痛6个月,于2009年9月10日人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第一人民医院治疗。患者于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下肢麻木.腰背部疼痛,长时间坐位或身体屈曲时症状加重。

  • 标签: 脊髓脊膜膨出 成年人 病例报告
  • 简介:1病例资料男,43岁,因胸背部持续性刺痛2个月加重10d,伴双下肢无力、麻木逐渐加重、大小便功能障碍5d入院。既往肺结核病史20年,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史10年。入院前10d当地县医院肺部CT检查示双肺上叶、右肺下叶陈旧性结核;胸8椎体水平椎管内异常稍高密度影。

  • 标签: 椎管内肿瘤 转移瘤 原发性肝癌 显微手术
  • 简介:重度头颌面合并伤是颅脑外伤中时常遇到的一种十分严重的合并伤.它是在颅脑外伤的基础上合并颌面骨的骨折及大量出血.患者多因昏迷、呛咳反射减弱、失血性休克导致误吸、缺氧及脑灌注障碍,容易造成神经、呼吸、循环系统间的相互影响,迅速加重病情,直接危及生命.脑灌注压(CPP)高对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是非常有利的[1].

  • 标签: 重度头颌而合并伤 休克 窒息 血容量 中心静脉压 缺氧性脑水肿
  • 简介:自2004年10月至2009年6月我院神经外科共收治颅脑损伤并发慢性脑积水(脑积水发生于脑外伤后3W至21个月)21,19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取得满意效果,治疗有效率89.5%,现就颅脑损伤后慢性脑积水产生的原因及治疗加以分析。

  • 标签: 颅脑损伤 慢性脑积水 分流术
  • 简介:我院伽玛刀中心2003年3月至2008年12月应用国产旋转式MASEP伽玛刀(gammakniferadiosurgery,GKS)治疗颅内病变2400,其中脑转移瘤780,占32.5%。属于多发性脑转移瘤(≥2个病灶)578,占脑转移瘤的74.1%。为了更好地探讨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tereotacticradiosurgery,SRS)对脑转移瘤治疗的效果,并对随访的610脑转移瘤伽玛刀治疗后的相关因素报告如下。

  • 标签: 伽玛刀 脑转移瘤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
  • 简介:目的:探讨颅内皮样囊肿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颅内皮样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总结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结果颅内皮样囊肿发病率低,症状不典型,且囊肿易破裂,术后可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脑积水等各种并发症。结论颅内皮样囊肿一般预后良好,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方式,防治术后并发症是取得理想治疗效果的关键。

  • 标签: 颅内皮样囊肿 治疗
  • 简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comascale,GCS)3-5分的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伤情危重,死亡率高。如何提高其救治水平一直是神经外科致力探索的重点之一。我院2001年3月~2006年8月对35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进行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取得了一定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颅脑损伤 治疗 预后
  • 简介:1病例介绍患者,男,5岁.4岁时阴茎、睾丸增大,逐渐出现阴毛,生长发育快,身高明显高于同龄儿童.CT及MRI检查示鞍上占位,CT为等密度占位,MRI为等信号影.

  • 标签: X-刀 治疗 下丘脑错构瘤 CT MRI
  • 简介:目的研究后循环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表现及MRI、MRA、DSA特征.方法对我院2003年1月~2004年12月住院的42后循环进展性脑梗死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急性后循环脑梗死中约25%为进展性,发病3~5天内进展者多见.主要危险因素为高血压、糖尿病、冠状动脉疾病、高脂血症、吸烟.眩晕为最常见(85.7%),以及构音障碍50.0%,意识障碍47.6%,共济失调42.9%,肢体瘫痪66.7%(偏瘫52.4%、四肢瘫14.3%).多部位梗死多于单部位梗死,后循环近段、远段同时梗死或远段梗死者,预后不良,基底动脉主干阻塞预后差.结论应提高对后循环进展性脑梗死的认识,及时识别,尽早治疗.

  • 标签: 进展性卒中 神经恶化 后循环梗死
  • 简介:神经鞘瘤(Schwannomas)是椎管内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多位于髓外硬膜下或硬膜外。髓内神经鞘瘤(IntramedullarySchwannomas)是罕见的椎管内肿瘤,仅仅占神经鞘瘤的1.1%,占髓内原发肿瘤的0.3%~1.5%。现报告1高颈段髓内神经鞘瘤,并通过结合近几年国内外文献复习对髓内神经鞘瘤的诊治分析如下。

  • 标签: 神经鞘瘤 文献复习 髓内 椎管内肿瘤 颈椎 髓外硬膜下
  • 简介:患者,张某,男,27岁,因精神失常3年伴失眠、妄闻、行为怪异6月,于2000年3月入本院治疗,诊断:"未定型精神分裂症".经用氯氮平(最大量375mg/日)治疗43天痊愈出院,出院后坚持用药,至11月已减至50~75mg/日.11月末,因婚姻问题与父母发生冲突,即自服氯氮平约40片,在家睡眠48小时后苏醒,醒后即感左上腹疼痛,呈持续性,不能躺卧,腹痛次日至本地中心医院就诊.查体:上腹肌紧张、压痛(+),余(-),腹透、肝胆脾双肾B超、血常规、尿常规等辅助检查均正常,排除躯体疾患,疑与用药有关.入院后给予肌注安定10mg,阿品托1mg无效,给予暗示治疗无效,遂试用海俄辛0.3mg肌注,约半小时后腹痛明显缓解,但仍隐痛,次日腹痛完全消失.

  • 标签: 氯氮平 治疗 急性腹痛 大剂量 诊断 痊愈
  • 简介:目的探讨外伤性骑跨横窦硬膜外血肿的诊断、手术时机、手术方法和愈后.方法回顾分析16骑跨横硬膜外血肿的受伤机理、临床特点、诊断要点及手术方法.结果16病人均手术治疗,15痊愈,1死亡.结论外伤性骑跨横窦硬膜外血肿的预后较好,单纯性硬膜外血肿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治疗.早期诊断、及时处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 标签: 骑跨横窦硬膜外血肿 治疗 诊断 临床资料 颅内血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