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家蚕是重要的模式昆虫,其先天免疫系统也是免疫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概述了家蚕先天免疫模式识别受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因子抗菌肽、溶菌酶、凝集素、酚氧化酶和蛋白酶抑制剂等在抵御病原感染方面的相关进展。

  • 标签: 家蚕 先天性免疫 模式识别受体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先天白内障的综合治疗方法和疗效观察。方法通过对先天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临床实践治疗,运用人工晶体植入术,晶状体切除术、晶状体吸出术、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进行手术等治疗。结论先天白内障患儿应尽早手术,小于3.5岁患儿术后应长期配戴框架眼镜、弱视训练,并发症少。

  • 标签: 先天性白内障 治疗
  • 简介:目的16例先天斜颈患者通过手术矫正,颈部活动恢复或改善,外表美观。方法切断胸锁乳突肌肌腱,使患者头部在无张力下转至正中位为度。结果16例随访1-2年,效果满意。结论通过切断胸锁乳突肌肌腱,彻底分离、松解挛缩的筋膜,加上术后合理有效的功能锻炼,可取得满意的矫正效果。

  • 标签: 胸锁乳突肌肌腱 矫正 功能锻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先天多发性肺囊肿使用 CT诊断的效果。 方法:将我院 60例疑似先天多发性肺囊肿患者进行分析,为患者使用 CT诊断,根据临床表现来分析结果。 结果:根据 CT诊断显示,左肺患者有 29例,右肺患者有 18例,双肺患者 13例。患者临床中病情均确诊,没有漏诊和误诊病例。结论:先天多发性肺囊肿患者临床中的数量越来越多,使用 CT检查可以及时的确诊,在治疗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先天;多发性;肺囊肿; CT;诊断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新生儿先天巨结肠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影像学特征。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2月-2016年7月共20例经X线诊断并经外科手术及术后病理证实为新生儿先天巨结肠病例,将其临床资料及影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儿腹部平片表现为肠管不同程度管状积气。钡剂灌肠检查中10例表现为直肠远端狭窄;6例表现为乙状结肠远端、直肠狭窄,均无明显扩张段及移行段;3例无明显可见的狭窄段、移行段及扩张段;仅1例表现有明显狭窄段、移行段、扩张段。20例患儿24~48h随访均可见不同程度钡剂潴留。结论钡剂灌肠造影是诊断新生儿先天巨结肠的首选检查;X线影像表现往往不典型,需要与类似疾病进行鉴别后根据排钡情况及临床表现进行诊断

  • 标签: 新生儿 先天性巨结肠 X线诊断 钡剂灌肠造影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先天肌性斜颈严重程度评分表(CMT-SCST)在小儿先天肌性斜颈(CMT)中的诊断与预后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我院门诊就诊的0~1岁CMT患儿89例,通过CMT-SCST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等技术手段,对入组的不同CMT分型患儿进行患侧和健侧胸锁乳突肌肿块大小或肌肉条纹回声异常区域范围的测量和综合的头面颈部活动功能评定,然后对确诊的患儿追踪随访其治疗过程,治疗方式主要包括手法按摩(每日1次,每次15 min)和姿势矫正(每日2次,每次5 min),随访至入组3个月和6个月后再次复查超声及CMT-SCST,收集数据并评估CMT-SCST在CMT中的诊断与预后应用价值。结果①治疗次数与CMT-SCST基线得分负相关(r=-0.4651);②CMT-SCST基线得分在7分以上时在治疗3个月后治疗有效,得分在9分以上时治疗3个月后治疗痊愈(P<0.01);③CMT-SCST基线得分在7分以上时在治疗6个月后治疗有效,得分在9分以上时治疗6个月后治疗痊愈(P<0.01);④性别、开始治疗的年龄、髋关节发育不良征象及共患全面性发育迟缓(GDD)与CMT的严重程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疾病6个月疗效评价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对比2013年美国物理治疗协会儿科学部发布的CMT临床实践指南中的CMT严重程度分类系统(CMT-SCS),CMT-SCST能更敏感地提示疾病的预后。结论CMT-SCST可为CMT的定量诊断及量化评定提供理论依据,有利于为临床诊治提供指导。

  • 标签: 先天性肌性斜颈 多变量分析 先天性肌性斜颈严重程度评分表
  • 简介:摘要:胎儿先天心脏病是一种严重的先天疾病,若能够早期诊断出来,确诊疾病,可以制定适合的治疗方法,进而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在产前诊断胎儿的先天心脏病,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妇产科临床上逐渐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主要讲解胎儿先天心脏病产前超声诊断及预后评估的情况。

  • 标签: 胎儿先天性心脏病 产前超声 预后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先天肥厚性幽门狭窄的X线诊断结果及其准确性。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到2015年12月接收的40例小儿先天肥厚性幽门狭窄症患者采用X线消化道造影进行诊断,后对患者的诊断结果进行分析,同时对患者进行术后对照,对X线造影诊断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40例患者均可见胃部出现扩张的现象,同时患者肠道内的气体明显较少,患者的幽门管呈现细且长的状态,造影剂进入患者体内时到幽门处基本停止,幽门管的长度基本可以达到16~24mm,患者的十二指肠多以蕈伞状呈现。40例患者均被诊断为小儿先天肥厚性幽门狭窄,与手术结果对照符合,X线诊断具有100%的确诊率。结论小儿先天肥厚性幽门狭窄症的X线造影诊断结果明确,对于其准确性分析时,我们和术后结果进行对照发现,X线诊断的准确率高达100%,因而值得我们在临床中进行借鉴和参考。

  • 标签: 小儿先天性肥厚性 幽门狭窄症 X线造影诊断 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肥厚性幽门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高频超声探头检查20例CHPS患儿的幽门图像,并测量幽门管长度、直径及肌层厚度,并与X线上消化道造影及手术结果对照。结果本组20例患儿超声诊断为CHPS与X线上消化道造影及手术结果相符合。结论高频超声对CHPS的诊断有较高价值,而且操作简单、安全,是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 标签: 高频超声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管狭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先天巨结肠(HD)的临床表现、分型与X线表现,重点探讨钡剂灌肠诊断巨结肠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经手术证实为HD的病例36例。结果HD的主要临床症状为出生后不排胎粪或胎粪少,胎粪排出时间延迟,进行性腹胀及呕吐、便秘。结论X线钡剂灌肠造影是诊断本病的重要方法。

  • 标签: 先天性巨结肠 临床表现 X线钡剂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影像在胎儿先天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于2013年6月至2015年8月期间收治了98例高危产妇,医护人员对所有产妇进行产前超声检查,分析超声影像,记录临床诊断结果。结果98例高危产妇中,有24例胎儿确诊为先天心脏病,发生率为24.49%;产前超声检查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7.50%、83.33%。结论超声影像在胎儿先天心脏病检查中,诊断符合率较高,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超声影像 胎儿 先天性心脏病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研究目的婴幼儿先天心脏病的存在及出现会极大的影响到婴幼儿自身的安全,该类疾病的存在与其自身的身体状况有着直接的关联,从目前的研究及医学的发展现状来看,心电图检测及诊断是目前较为有效的控制方法之一。研究方法选取某医院婴幼儿先天心脏病患者共计一百零二例,并以此位依据来展开婴幼儿先天心脏病心电图改变研究。研究结果通过科学的分组及数据分析,医护人员可以发现,各年龄段婴幼儿的心电图有着明显的差异,其中患有先天心脏病患儿的心率有明显的异常。研究结论针对婴幼儿先天心脏病的研究可以通过有效的心电图分析来展开,医护人员可以以此为依据来进行治疗和诊断,提高医院婴幼儿先天心脏病患者的治疗水平。

  • 标签: 婴幼儿 先天性心脏病 心电图 改变 诊断
  • 简介:目的:分析对先天胆管囊状扩张症应用超声诊断,分析其诊断价值。方法:择取2016年04月-2017年05月的53例先天胆管囊状扩张症患者进行研究,将其资料进行整理展开回顾性分析,探究超声检查对此疾病的诊断价值。结果:在53例例先天胆管囊状扩张症患者的检查过程中,其中包含正确诊断50例,诊断符合率94.33%。在此其中,符合Ⅰ型超声诊断的患者有41例,诊断符合率为97.62%;Ⅳ型超声诊断9例,诊断符合率为100.00%。同时包括3例误诊,1例Ⅰ型患者误诊为胰腺囊肿,3例Ⅴ型患者误诊为多发肝囊肿。结论:在先天胆管囊状扩张症的诊断中,利用超声诊断后显示其存在较高的准确率,从而也有效减少了发生误诊、漏诊的几率,以便于能够更好的服务患者,为患者进行治疗,在临床应用具有其应用价值

  • 标签: 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 超声诊断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超声与磁共振对先天胆道闭锁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64例持续性阻塞性黄疸的患儿,随机分为A组(32例)与B组(32例),A组患儿给予超声检查,B组给予磁共振胆道水成像(MRCP)检查,观察两组患儿影像学改变特点以及临床诊断的正确率。结果超声检查更具有操作简单、重复性好以及价格实惠的特点,结合肝门区及胆囊组织改变特点,显著提高先天胆道闭锁的诊断率,其中A组先天胆道闭锁诊断正确率为97.1%,明显高出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检查可对患者胆囊大小形态及收缩功能、胆道状态、肝脾形态改变进行细致的观察,可极大程度提高先天胆道闭锁临床诊断正确率。

  • 标签: 先天性胆道闭锁 超声检查 磁共振胆道水成像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