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大量输血是指一次输血量超过患者自身血容量的1到1.5倍,或1小时内输血大于1/2的自身血容量,或输血速度大于1.5ml/(kg.min)。因为大量输血的定义也不统一,一般指24h内成年人输注超过20U红细胞或输注血液制品超过自身血容量1~1.5倍或1h内输注血液制品>50%自身血容量,输血速度>1.5ml/kg/min也视为大量输血

  • 标签: 大量输血 并发症 发热反应
  • 简介:摘要异体输血可能引起肿瘤复发的推测,最初是受输血能明显延长移植肾脏存活时间的启发。随后大量研究证实,输血对受血者特异性及非特异性免疫均有明显抑制作用。然而,血液成分极为复杂,可能通过不同的途径影响受血者的免疫系统功能,故目前输血导致肿瘤复发的确切机制仍不完全清楚。研究表明同种异体输血可引起IL-10和IL-4分泌增加,拮抗IL-2的作用,产生负向调节细胞免疫,影响防御肿瘤细胞的功能。NK细胞被证实在防止肿瘤细胞扩散、抗感染及抗移植排斥反应中均发挥重要的作用。临床研究表明,结肠癌、直肠癌患者异体输血后可导致受血者NK细胞活性明显降低,这种作用可持续30天。其结果直接降低了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尽管许多作用机制尚不清楚,但输血对肿瘤的复发和预后产生的不利影响是客观存在的。

  • 标签: 手术期间 输血 肿瘤复发 肿瘤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输血护理在保障临床输血安全中的重要性。方法通过对78例输血病人的配血标本的采集和处理以及输血前、中、后的护理,其中部分病人出现了寒战、发热、荨麻疹、心慌、胸闷、头痛等症状。结果经及时发现并正确处理后,病人症状消失。结论规范的临床输血护理对保证医院输血安全、防范输血风险具有重要的作用。

  • 标签: 输血 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输血是临床上较为常见且极为重要的治疗过程,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进步,国家医保惠民政策的普及,医疗机构输血模式的逐步规范,输血的科学性、合理性备受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建立合理完善的输血管理制度,提升输血技术,可更好的利用血液治疗疾病或挽救患者的生命。基于此,本研究就输血技术的研究进展作如下综述。

  • 标签: 输血 技术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探讨临床输血的注意事项,注意输血的安全性,控制输血风险,减少输血纠纷的发生。通过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控制输血不安全因素,减少或消除输血传播疾病的发生。

  • 标签: 输血 注意事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医院对临床输血进行系统管理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21年6月至2021年10月在我院输血的6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接受常规管理,另外随机抽取2022年11月至2022年3月在我院输血的62例患者作为研究组接受输血管理,对比两组申请单送检合格率。结果:研究组申请单送检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医院 临床输血 管理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输血前血型鉴定以及抗体筛查对输血安全的重要性。方法:选取我院在 2019年 3月 1日到 2019年 6月 30号收治及输血治疗的患者 300例作为实验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血型鉴定以及抗体筛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A型共 66例,占 22.0%; B型共 87例,占 29.0%; AB型共 30例,占 10.0%; O型共 117例,占 39.0%; Rh阴性共 3例,占 1.0%;不规则抗体筛选检查阳性共 3例,阳性率为 1.0%。 结论:临床输血前血型鉴定以及抗体筛查对输血安全意义重大,可以极大的提高输血安全,所以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计算机输血管理系统信息化在输血科的应用,一方面是为了适应临床输血管理的需要,另一方面它是各医院进行信息化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输血管理系统通过计算机实现信息化作为医院输血科管理的一部分,主要起到了血站血液信息管理的作用,同时也可以与医院其他管理系统高效共享相关数据,包含的信息数据涉及范围极广,可以延伸涉及到到医生、护士等人员。建立输血管理信息化系统,可以促进流程与信息的规范化,有利于保证和提高血液质量、保证临床用血的安全。

  • 标签: 信息化 输血管理系统 输血科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观察术中开放性输血及限制性输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6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50例大中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分析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5例),对照组主要采用开放性输血,观察组主要采用限制性输血,对两组患者的输血不良反应、输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等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输血不良反应4(16.43%)、输血量390U、并发症发生率24.43%、死亡率7.8%,观察组输血不良反应1(2.3%)、输血量300U、并发症发生率6.32%、死亡率1.2%,通过两组患者的比较,观察组的各项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表明,对大中型手术患者采用限制性输血,可以有效的节约血液资源,减少输血不良反应,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术中 开放性输血 限制性输血 效果
  • 简介:摘要临床输血作为临床急救及危重患者的救治常用手段,为规范临床用血,提高血制品的使用效能,本文就如何科学、合理、节约用血进行剖析,特别是通过对临床输血流程的合理科学的管理,加强输血科与临床用血科室的沟通,细化临床用血指针,规范临床用血疗效评估,持续改进临床输血管理工作。

  • 标签: 输血 管理 疗效评估 信息化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型实验室的输血检验质量控制,促进输血安全。方法分析血型实验室现执行的制度和措施,总结其要点。结果在血型实验室现执行的制度与措施过程中,没有出现输血安全相关的问题。结论对血型实验室进行相关的质量控制制度与措施,能有效减少输血安全事件发生,保证医疗的输血安全。

  • 标签: 血型实验室 输血检验 质量控制 输血安全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少白细胞输血技术在降低输血不良反应方面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本院进行输血治疗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输血,观察组采用少白细胞输血技术进行输血,对比输血过程中及输血后2h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对比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为10.0%,远小于对照组的17.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少白细胞输血技术可有效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提高输血安全性,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输血安全 少白细胞技术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通过加强各个输血环节的质量控制,能够提高临床科学合理输血的重要临床意义。方法把本院2009年1127例,2010年1296例,2011年1-4月305例输血病例科学合理输血血合格率加以统计。结论加强各个输血环节的质量控制在提高临床科学合理输血方面起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质量控制 输血 科学合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术中限制性输血与开放性输血的疗效并进行分析。方法2008年1月-2015年6月本研究组收治的需要术中输血患者共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行术中开放性输血,观察组实行术中限制性输血,对比两组平均输血量、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手术时间、麻醉苏醒时间和术后拆线时间。结果观察组平均输血量和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麻醉时间、手术时间、麻醉苏醒时间和术后拆线时间相近,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术中限制性输血较开放性输血优势明显,能够节约血液资源、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几率,对手术和术后恢复无影响。

  • 标签: 手术 开放性输血 限制性输血 不良反应 麻醉
  • 简介:【摘 要】目的:改善临床输血治疗血液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针对滤除白细胞输血技术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做深入分析,为临床输血治疗提供有效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2022年1月期间在本院接收治疗的输血治疗患者,共计1180例,按治疗先后顺序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90例)。对比两组白细胞滤除效果、临床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白细胞滤除效果、相关临床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所有数据均保持在平稳指标范围内,组间数据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分析表明,采用滤除白细胞输血技术在输血治疗中可改善血液质量,降低不良反应风险,提高患者输血治疗效果,且具有可行性,对此可建议大力推广此项护理方案。

  • 标签: 滤除白细胞输血技术 临床输血 应用价值 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