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膝关置换中胫骨平台骨缺损的处理方法。方法以医院2011年3月到2016年3月期间诊治的膝关置换患者2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胫骨内侧或外侧平台骨缺损患者10名作为观察组,普通膝关损伤患者10名作为对照组,观察组(n=10)应用矩形金属垫块处理,对照组(n=10)无胫骨平台骨缺损采取普通膝关置换,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效果。结果两组膝关功能优良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膝关置换中应用矩形金属垫块修复胫骨内侧或外侧平台骨缺损的临床效果得到肯定,可改善患者膝关功能。

  • 标签: 置换 胫骨 假体 矩形金属垫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膝关置换患者手术后的护理,促进病人早日康复。方法对49例人工膝关置换患者围手术期进行规范管理。术前做好心理护理,进行一对一指导训练,术后做好病情观察及并发症的预防,教会患者康复训练的方法。结果本组49理患者膝关功能恢复良好生活质量改善,无1例并发症发生,均获得满意效果。结论膝人工膝关置换后,对病人进行整体护理时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重要保证。

  • 标签: 关节置换术 膝关节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膝关置换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利于膝关功能的早期恢复,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对膝关置换治疗的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术前训练、术后护理干预及系统的功能锻炼。结果凡经护理干预的患者,术后患肢功能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认真做好围期护理干预及康复指导,可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极大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膝关节 关节置换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在膝关置换手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沈阳市骨科医院收治的需行膝关置换的72例患者随机数表分为ERAS组和对照组,纳入符合膝关关节炎诊断标准,初次行膝关置换的患者;排除不符合诊断及纳入标准者。ERAS组采用快速康复理念对患者进行治疗,术前护理及宣教,中实施微创手术操作,优化的围手术期血液管理、疼痛管理及体温管理;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术后对实验室指标、膝关功能评分及康复效果进行评估统计,采用t检验评价其疗效。结果术后第2天及术后1周ERAS组血红蛋白值高于对照组(术后2 d:t=6.40;术后1周:t=2.85),C反应蛋白值低于对照组(术后2 d:t =-5.27;术后1周:t =-2.01;均为P<0.05)。术后第2周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值和C反应蛋白值未见明显差异,术后两组患者的血沉指标未见明显差异。术后15 d ERAS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膝关功能评分(HSS)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VAS:t=-3.08,HSS:t=2.7,P<0.05)。术后1个月ERAS组与对照组相比,术后股四头肌肌力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58,P<0.05)。结论ERAS在膝关置换中具有较好的康复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加速康复外科 关节成形术,置换,膝 围手术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提高人工膝关置换病人的手术成功率与疗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45例采用人工膝关置换治疗的病人进行心理护理及科学的围手术期康复护理。结果术后成功45例,患者膝功能良好。结论人工膝关置换术后患者膝关功能恢复与全面系统的康复护理密切相关。

  • 标签: 全膝关节置换术 康复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膝关置换治疗严重膝外翻畸形的临床疗效和手术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1年12月18例(25膝)严重膝外翻患者,术前x线测量FTA角,检查膝关活动度,KSS评分。手术方法采用髌旁内侧入路、常规截骨、选择性的外侧软组织松解、安装后稳定型假体或半限制型假体进行膝关置换

  • 标签: 全膝关节置换术 膝外翻畸形 疗效观察 治疗 膝关节活动度 髌旁内侧入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膝关置换治疗严重膝外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40例严重膝关外翻患者(45膝)。对所有纳入患者进行术后随访,记录患者是否有明显疼痛或功能障碍。用时记录术后FTA、膝关活动度、膝关HSS评分,并于术前比较。结果所有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后随访时间3~22个月,随访期间患者均无严重疼痛和功能障碍。术后FTA为1–8度,平均4.54±1.67度;术后膝关活动度100–120度,平均108.12±5.43度;术后膝关HSS评分为83–96分,平均89.74±4.73分;各参数较术前有明显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适当的手术流程及步骤,膝关置换可有效地缓解膝盖外翻畸形症状,改善患者膝关的功能,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全膝关节置换术 膝外翻 疗效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在人工膝关置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得出结论护理人员需要精确掌握人工膝关置换患者术后各个环节的护理知识、方法,针对每一例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周密的护理计划,通过心理、术前、术后护理,鼓励患者康复训练,方能保证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全膝关节置换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人工膝关置换围手术期疼痛管理的护理现状。方法研究选取在本院2015年7月至2018年6月接收的98例人工膝关置换患者,随机分观察组49例(实施疼痛管理措施)、对照组49例(常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人工膝关置换患者各项术后情况。结果对照组在术后1d的VAS评分数据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均劣于观察组(P<0.05),而对照组与观察组在术后3d及7d的VAS评分数据上基本无差异(P>0.05)。结论实施疼痛管理措施可有效改善人工膝关置换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降低术后疼痛感,疗效较佳。

  • 标签: 疼痛管理 围手术期 全膝关节 人工置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在人工膝关置换围手术期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6月~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36例人工膝关置换患者进行专科护理,并指导患者进行早期功能锻炼。结果36例人工膝关置换的患者在系统护理和正确的功能锻炼下,均收到良好的临床疗效,有效地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恢复了生活自理能力。结论对人工膝关置换的患者实施科学的围手术期护理对保证手术效果及膝关功能的恢复非常重要,可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护理 康复训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人工膝关置换后患者的康复护理方法。方法术前进行健康宣教、心理护理以及股四头肌、腘绳肌肌力训练和膝关、踝关节屈伸练习。术后做好分阶段功能锻炼的康复指导工作。结果45例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发生,膝关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对人工膝关置换

  • 标签: 人工膝关节 置换 术后康复指导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人工膝关置换中如何选择合适的假体及手术中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方法:回顾分析了26例病人的30膝膝关置换,患者平均年龄59.5岁,平均随访时间10个月。结果:术前平均评分39分,随访后平均评分85分,优良率95.0%。术后疼痛减轻,关节活动功能和活动度都有明显的改善。结论:若人工膝节节置换中切除后交叉韧带,选用后稳定性假体,术后患者伸屈功能改善程度优于保留后交叉韧带式,且手术简单,并发症少。中的软组织力学平衡也是影响手术疗效的重要因素,膝关周围组织应松解充分,否则将引起关节不稳或活动受限。围手术期采用抗凝治疗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及术后鼓励病员进行康复训练也是影响手术效果的重要环节。

  • 标签: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假体选择 抗凝治疗 后交叉韧带 骨性关节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膝关置换手术的配合与护理。方法总结60例行人工膝关手术的器械护士配合及巡回护理效果。结果本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功能恢复良好,无一例感染。结论手术室护士术前要了解患者的病情,充分做好术前准备,中与手术医生及相关人员密切配合,每个细节严格操作规程,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膝关节 置换 手术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索膝关置换后围期的康复护理方法。方法采集我院2013年2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42例需要进行膝关置换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比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1例,对比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95.24%明显高于对比组80.95%(P<0.05),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膝关置换患者进行围期的术前及术后综合康复护理,促进了创口愈合,有利于患者膝关功能的恢复,可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全膝关节置换术 围术期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膝关置换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4月~2020年4月期间收治62例膝关置换患者进行研究,以简单随机方法把所有患者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各31例,常规组予以常规性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措施,研究两组患者手术后疼痛情况及膝关功能情况。结果:采取综合护理措施以后,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比常规组下降明显,观察组的膝关总优良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治疗膝关置换患者的过程中,采取综合护理措施能有效降低患者疼痛情况,还能改善其膝关功能,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全膝关节 方法分析 综合护理 作用分析 膝关节 疼痛程度
  • 简介:背景:采用国家和地区的关节置换登记系统资料研究初次膝关置换的结果。该研究的目的是提供膝关翻修的治疗结果,并以再次翻修为终点评估假体生存的预测指标。方法:从1990至2002年芬兰国家关节置换登记系统资料共包括膝关翻修2637例,以再次翻修为终点对术后膝关翻修的假体生存状态进行分析。生存状态分析包括单变量和多变量统计及适合的诊断模型,以评价相对危险假设。结果:膝关翻修术后假体2年生存率为95%(1874膝)(95%可信区间,94%-96%),5年为89%(944膝)(95%可信区间,88%-90%),10年为79%(141膝)(95%可信区间,78%-81%)。多变量回归分析表明,假体生存最显著的预测指标是患者的年龄和初次膝关置换后的使用时间(即初次与翻修手术间隔的时间)。第一次翻修的年份和翻修原因也是预测生存率的重要指标。结论.70岁以上的患者、初次关节置换后5年或以上施行翻修以及无髌骨半脱位的患者,预示膝关翻修术后假体生存率较好。随着年龄的增长、疾病的加重(骨关节炎和类风湿关节炎)以及降低治疗(初次膝关置换),均可以减少活动量,加上医生可能不愿对老年患者施行手术,使老年患者的再翻修率降低。可信水平:预测性研究,Ⅱ级。进一步可信度参见作者介绍。

  • 标签: 全膝关节置换术 全膝关节翻修术 系统 预测指标 可信区间 类风湿关节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