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AHI=(呼吸暂停指数+低通气次数)×60/睡眠时间(min),OSAHS是指睡眠时口鼻气流暂停10s以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 标签: 中的应用 导睡眠 患儿中的
  • 简介:目的:比较耳穴贴压和口服西药治疗中年失眠的疗效差异。方法:选择中年失眠患者63例,随机分为耳穴贴压组(32例)和地西泮组(31例)。耳穴贴压组选取耳穴肝、脾、神门3穴,予单耳耳穴贴压;地西泮组口服地西泮2.5mg,每日1次。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和阿森斯失眠量表评分。结果:经过4周治疗后,耳穴贴压组总有效率为90.6%(29/32),优于地西泮组的61.3%(19/31)(P〈0.01)。耳穴贴压组治疗后匹斯堡睡眠质量指数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1),地西泮组治疗后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及总分亦较治疗前降低(均P〈0.01);耳穴贴压组在改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及总分均优于地西泮组(P〈0.05,P〈0.01);同时耳穴贴压组还在阿森斯失眠评分中早醒、总睡眠时、白天情绪、白天状况、白天思睡5个方面较地西泮组显示出明显的优势(均P〈0.01)。结论:耳穴贴压治疗失眠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优于口服地西泮。

  • 标签: 失眠症 耳穴贴压 睡眠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焦虑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98例焦虑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对比睡眠质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PSQI总分、入睡时间得分、日间功能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其他得分观察组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焦虑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睡眠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ICU失眠护士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福州市三家三甲级医院ICU科室在职在岗的45名失眠护士,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的睡眠质量。结果:综合护理干预后,45名护士的各项睡眠质量评分与总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失眠护士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护士的睡眠质量,保证其身心健康。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ICU 失眠症 护士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OPD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的临床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5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单纯COPD患者和COPD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患者各80例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的临床情况和并发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FEV1/FVC值、SaO2以及睡眠中最长窒息时间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年后,观察组患者1年、1.5年的肺心病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2年的肺心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COPD患者的临床各项指标明显优于COPD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患者,且COPD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患者更容易发展为肺心病。因此,对此病应引起高度的重视,并及时进行治疗,以此来防止病情的进一步恶化。

  • 标签: COPD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 临床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抑郁患者睡眠障碍与血浆增食欲素A的关系,以期为抑郁睡眠障碍的干预提供理论基础。方法67例抑郁患者行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sleepqualityindex,PSQI)评定,根据睡眠情况分为睡眠障碍组(研究组,n=37)及非睡眠障碍组(阳性对照组,n=30),多导睡眠图检测睡眠情况,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增食欲素-A水平,并与26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对比(阴性对照组)。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及非睡眠障碍组比较,抑郁睡眠障碍组患者HAMD抑郁量表评分及血浆0rexin—A水平均明显增加(P〈0.05,P〈0.01);总睡眠时间减少,睡眠潜伏期长,觉醒次数及时间增多,睡眠效率及维持率明显下降,浅睡(S1期睡眠)增加而深睡(S3、S4期睡眠)减少(P〈0.05,P〈0.01);REM潜伏期缩短,REM睡眠时间增多,REM活动度、强度及密度明显增强(P〈0.05,P〈0.01);相关性分析表明,血浆Orexin--A水平与睡眠潜伏期、觉醒时间、觉醒次数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447、0.591、0.670,P〈0.01),与S3%+S4%呈负相关(r=-0.872)。结论睡眠障碍者抑郁程度较非睡眠障碍者更高,血浆Orexin—A水平升高可能是引起抑郁睡眠障碍的一项重要因素,其机制可能与其促进觉醒有关。

  • 标签: 抑郁症 睡眠障碍 增食欲素-A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鼾患者睡眠呼吸监测及肺功能的关联性。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108例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为单纯打鼾的患者,观察组为其它患者,通过患者的病情程度、AHI与气道阻力的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的单纯打鼾的患者显著低于观察组的其它患者;重度患者的气道阻力整体最高、中度患者的气道阻力整体次之、轻度患者的气道阻力整体最低。结论这说明两组患者的气道阻力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这说明AHI与气道阻力呈现显著相关性(P﹤0.05)。而鼾患者随着病情的加重,气道阻力也会相应的增加。

  • 标签: 鼾症 睡眠呼吸监测 肺功能 关联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对神经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神经失眠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均包含患者4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医院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上述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干预。使用PSQI评估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睡眠质量情况。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和抑郁状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PSQI和SAS、SDS评分均较干预前低,且观察组患者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神经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和心理状态,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神经症 失眠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焦虑病人睡眠质量的影响价值。方法根据随机数表法将2017年2月--2018年5月内收诊的100例焦虑病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配合心理护理,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结果研究组入睡时间、睡眠时间与PSQI评分都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焦虑病人在护理过程中,配合给予心理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 标签: 心理护理 焦虑症 睡眠质量 影响
  • 简介: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改善焦虑患者睡眠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内蒙古精神卫生中心心身病房收治的焦虑患者106例,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开展常规式护理服务,观察组接受心理的护理干预。分析比较2组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病患的护理服务效果、睡眠质量改善情况、护理服务满意度评分等,均明显占据一定优势,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接受焦虑临床治疗的病患,开展心理的护理干预,能提升病患治疗及护理服务效果,改善病患的睡眠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干预 改善 焦虑症 睡眠质量 效果
  • 简介:在2016年欧洲呼吸学会年会(ERS2016)会议现场,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呼吸科张希龙教授就睡眠呼吸疾病及其并发的诊治、妊娠女性、儿童睡眠健康、睡眠医学学科发展、睡眠治疗技术进展等广受关注的话题与大家进行了分享。睡眠呼吸疾病心血管并发的危害和防治近年来,随着大量关注于睡眠呼吸疾病的报道不断涌现,这一问题越来越受到医务人员和普通群众的关注。其实,除了疾病本身,

  • 标签: 睡眠呼吸疾病 ERS 江苏省人民医院 睡眠医学 欧洲呼吸学会 会议现场
  • 简介:目的:探讨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方法对鼾患者睡眠质量及免疫状态的改善效果差异。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7月莒县中医医院收治的鼾患者120例,按照患者临床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手术治疗。对2组患者给予不同治疗方法前后的睡眠质量及免疫状态指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1)治疗前,2组患者的各项睡眠质量指标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各项睡眠质量指标评分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组间比较观察组各项睡眠质量指标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治疗前,2组患者的各项免疫状态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各项免疫状态指标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组间比较观察组各项免疫状态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与传统保守治疗方法比较,采用手术治疗后鼾患者的术后睡眠质量提示更明显,患者的免疫状态改善效果更佳,手术方法是临床治疗鼾的可靠方案之一。

  • 标签: 鼾症手术 睡眠质量 免疫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焦虑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其睡眠质量所产生的影响。方法:将66例焦虑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与参考组,各33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以及常规护理干预模式,试验组患者同时采用心理护理干预。结果:护理后患者睡眠质量均得到改善且试验组PSQI评分低于参考组,两组有显著差异(P

  • 标签: 焦虑症 心理护理干预 睡眠质量 焦虑情绪
  • 简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表现为夜间睡眠时反复发作的打鼾、低通气甚至暂时性呼吸暂停而憋醒,导致低氧血、高碳酸血,会引起全身各组织器官氧供不足,如是短期缺氧,则会引起生理和可逆的组织器官的变化(缺血缺氧预适应),如是慢性长期缺氧刺激,则会导致不可逆的组织器官的重塑,出现器质性改变,进而逐渐加速老化的进程,引起多器官多系统功能障碍,导致一系列的并发和合并,本文对OSA可能引发的各类并发作一总结。

  • 标签: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并发症 缺氧预适应 多系统功能障碍 组织器官 高碳酸血症
  • 简介:目的:探讨针刺联合耳穴贴压治疗抑郁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76例抑郁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7例)。观察组治疗采用针刺百会、上星、神庭、风池、神门等穴位,同时联合耳穴贴压;对照组口服盐酸氟西汀分散片(百优解),两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以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HAMD评分明显减轻(均P〈0.01),观察组治疗后HAMD评分较对照组减少更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PSQI评分明显下降(P〈0.01),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针刺联合耳穴贴压治疗抑郁睡眠障碍疗效显著,优于口服盐酸氟西汀分散片。

  • 标签: 抑郁症 睡眠障碍 针刺疗法 耳穴贴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心理护理辅助改善抑郁患者睡眠障碍的效果。方法:我院 2018年 12月 -2019年 12月收治的 62例抑郁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行心理护理辅助将患者分为对照组( 31例:未行心理护理辅助)与实验组( 31例:行心理护理辅助),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干预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PSQI)得分、抑郁自评量表 (SDS)得分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 P<0.05)。结论 :抑郁患者心理护理辅助可有效改善患者睡眠障碍,同时有利于患者抑郁症状的改善。

  • 标签: 心理护理 抑郁症 睡眠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 实验将 针对焦虑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促使整体生活状态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方法: 实验选取 焦虑 患者作为调研的主体,在时间段上则截取了 2019 年 6 月~ 2020 年 5 月收治的患者,应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进行对比探究,对 68 例患者的病情变化做好记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为心理护理分析护理后患者的病情空子情况。 结果: 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 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 为 ( 5.38±2.54 )分 ,对照组为 ( 7.71±2.28 )分,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采用 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焦虑患者的病情控制,在强化指导下患者的入睡速度快,入睡深度高,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焦虑症患者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耳针治疗精神分裂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1.01-2021.07期间我科室收治的82例精神分裂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两组患者入组后其抗精神分裂药物剂量不改变,在此基础上均给予阿普唑仑改善睡眠,观察组患者在以上治疗的同时给予耳针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87.80%),显著高于对照组(58.54%),P0.0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PSQ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耳针 精神分裂症 失眠 睡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