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髋部骨折患者的手术后的自我体位护理配合协助体位护理的模式,同时进行不断地优化护理,以提高髋部骨折患者手术后的生活质量。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所收治的22例髋部骨折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平均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两组,分别进行协助体位护理并且同时配合患者的自我体位护理以及单一的协助体位护理,观察其手术前以及手术后的身体状况以及生活质量。结果22例髋部骨折患者全部得到了良好的体位护理,没有出现并发症以及其他意外情况,其中实验组11例患者恢复情况更为良好,实验组患者舒适度为100%(11/11),相较对照组的63.64%(7/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我体位护理配合协助体位护理的模式,对于髋部骨折的患者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髋部骨折患者的生活上自理的能力,并且对于病患的疼痛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 标签: 自我体位护理 协助体位护理 髋部骨折
  • 简介:目的:探讨单侧外固定器与内固定者在治疗胫骨骨折中的疗效.方法:将84例胫骨骨折按固定方式分两组,从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两方面比较.结果:外固定器组49例平均愈合时间148天,仅2例产生针道感染,1例复诊中发生移位.内固定组35例平均愈合时间204例,出现15例并发症.两者具有显著差异性.结论:外固定器治疗胫骨骨折范围广,愈合时间快、并发症少、操作简单、固定牢靠,损伤少,经济.值得推广.

  • 标签: 有骨折 单侧外固定器固定 内固定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型婴幼儿腭裂体位垫在手术体位摆放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合肥市第一人民集团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86例择期行腭裂手术的婴幼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患儿术中使用传统体位垫进行手术体位摆放,观察组患儿使用新型婴幼儿腭裂体位垫。记录两组患儿体位垫术前体位安置时间、术中调整体位次数和手术时间;术后由术者对两组体位垫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儿术前体位安置时间、术中调整体位次数以及手术时间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者对观察组患儿所使用的体位垫的应用效果满意度达到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婴幼儿腭裂手术体位垫在手术体位摆放过程中具有操作简单、效果显著的特点,能够明显减少术中调整次数和手术时间。

  • 标签: 婴幼儿腭裂 新型体位垫 手术体位摆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维度体位宣教法对特殊手术体位患者配合度及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在本院手术室取特殊体位接受手术的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8例。对照组予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多维度体位宣教法。计算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手术体位摆放所耗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压力性损伤及副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实施多维度体位宣教法后,观察组患者术前手术体位摆放所耗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多维度体位宣教法 特殊手术体位 配合度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柱外科手术中俯卧位的体位护理方法,避免因体位不当造成的损伤,预防并发症,使患者安全度过手术期。方法正确安置体位,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体位垫,并进行生命体征监测,注意皮肤、眼睛和器官的保护。结果36例患者手术顺利,无因体位放置不当导致的并发症。结论正确有效的体位护理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

  • 标签: 脊柱外科 体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自由体位分娩降低新生儿头皮血肿发生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12月在我院产科分娩的产妇1000例为研究样本,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0例,对照组产妇采用传统分娩法进行分娩,实验组产妇采用自由体位分娩法进行分娩,比较两组产妇的产程和新生儿情况。结果实验组产妇的产程短于对照组;实验组新生儿头皮血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在分娩时采用自由体位分娩法,不但缩短了产程,还可降低新生儿头皮血肿发生率,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临床值得应用。

  • 标签: 自由体位分娩 传统分娩 新生儿头皮血肿 产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坐位环抱式与坐位横抱式对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将我院60例剖宫产母亲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产后24小时开始采用坐位环抱式,对照组采用坐位横抱式,观察产后3-5天婴儿含接姿势及母亲喂奶舒适度。结果观察组母亲喂奶舒适度、信心,婴儿含接姿势优于对照组。结论对剖宫产母亲进行适时的体位指导,增强了母乳喂养信心,有利于母乳喂养的进行,促进母乳喂养成功。

  • 标签: 纯母乳喂养 剖宫产术后 体位 成功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自由体位在产程中的具体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自2017年10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待产孕妇为研究对象。将100例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待产孕妇选择常规体位进行分娩。观察组待产孕妇选择自由体位进行分娩。最后对两组产妇的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选择常规体位分娩的对照组产妇其产程疼痛情况发生率、产后出血量均高于选择自由体位分娩的观察组产妇。两组新生儿Ararg评分≥8分比例明显低于观察组,对照组新生儿吸入综合征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而两组新生儿均未出现颅内出血情况。对照组产妇下肢疼痛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结论孕妇在产程中应用自由体位,能够减轻分娩疼痛,减少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更能够促进自然分娩,保障母婴健康。所以,自由体位在产科值得推广及应用。

  • 标签: 自由体位 产程 应用
  • 作者: 叶小芳,姚敏蓉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3-08
  • 出处:《中国结合医学》2022年第12期
  • 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三明第一医院产科,福建 三明365000
  • 简介:目的:分析产妇在进行生产的时候应用自由体位的效果。方法:研究时间范围2021年7月-2022年8月,研究产妇数量156例,试验组和对照组各78例产妇,前者第一、第二产程使用固定体位,后者第一、第二产生使用自由体位,对比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间更短,疼痛评分更低,产后出血量明显更高,试验组发生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率、会阴侧切情况、应用产钳率、剖宫产率更低,会阴裂伤情况及临床满意度更高,与对照组各项数据进行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由体位可有效使产妇生产舒适度得到提升,充分发挥出产妇生产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可有效缩短生产时间,具有应用价值良好。

  • 标签: 产妇;自由体位;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自由体位分娩,分别从缩短产程、缓解疼痛、降低剖腹产率、提高产妇分娩控制感、降低并发症等方面在临床获益。

  • 标签: 自由体位 分娩 研究进展
  • 简介:睡觉时睡姿很重要,不正确的睡姿可导致睡不好,民间就有“双手放在胸口仰卧易做噩梦”的说法,这是有道理的。至于床上用品尤其是枕头,也对我们能否睡个甜美觉有着重要作用。

  • 标签: 噩梦 体位 床上用品 睡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妇在第一产程、第二产程中采取自由体位待产(侧卧、坐、站、走、蹲)与传统待产方式相比较在促进产程进展、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及降低新生儿窒息率等方面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单胎、头位、无严重并发症及合并症的孕妇240例,在产程中采取不同体位(侧卧、坐、站、走、蹲等)待产为观察组,并取同期传统平卧位待产的产妇24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产妇的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进行比较。结果在第一产程、第二产程采取自由体位使产程进展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等方面均低于传统卧位分娩组,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程中采取自由体位待产对缩短产程、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及降低新生儿窒息率有积极的作用。

  • 标签: 自由体位 产程 自然分娩 剖宫产率 新生儿窒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最佳沐浴方法。方法将312例足月分娩无洗澡禁忌症的新生儿在沐浴中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日组)161例采用先仰卧位后俯卧位的方法进行沐浴,观察组(双日组)151例采用先俯卧位后仰卧位的方法进行沐浴,观察新生儿沐浴中是否安静,舒适或哭闹,有无伴“拥抱反射”等反应。结果观察组安静,舒适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x²=9.4p<0.01)结论取先俯后仰体位新生儿更安静舒适。

  • 标签: 新生儿洗澡体位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脊柱手术的体位护理护理措施。方法对86例脊柱手术患者在实行体位护理时,掌握正确的方法和技巧,注重细节。对可能发生安全隐患的部位,术前加以保护,术中加强管理,术后加强观察。结果86例患者无1例出现并发症,效果满意。结论脊柱手术患者术前要充分评估患者病情,术中细致周密安置体位,保证患者安全舒适。

  • 标签: 脊柱外科 体位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