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患无隙沟通模式在康复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8月-2022年8月本院康复科中的60例患者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划分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取护患无隙沟通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护理有效性。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均要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后均具有差异性。结论:对康复科护理中应用护患无隙沟通模式后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可提高护理满意度的同时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应用。

  • 标签: 护患无隙沟通 康复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SBAR标准沟通模式在妇产科实习护生培训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42名妇产科实习护生作为研究对象,时间跨足2022年07月至2023年07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21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实习护生培训方法;观察组(21名),观察组采用SBAR标准沟通模式进行培训。比较两组在培训效果上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在学习满意度、理论知识考核、操作技能考核、验证感受、传递有效信息、共同参与、确认患者问题、敏锐倾听以及建立和谐关系等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妇产科实习护生培训中引入SBAR标准沟通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培训效果,有助于培养实习护生的沟通能力,具备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SBAR标准沟通模式 妇产科实习护生 带教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将标准化沟通模式用于门诊采血护患沟通工作中,并对实施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100例医院门诊静脉采血患者作为主要对象,按照沟通模式不同将其分为改良前组100例(标准化沟通模式)和改良后组100例[改良式“问候-介绍-过程-解释-致谢”(AIDET)标准化沟通模式],观察并比较不同沟通模式实施效果。结果:改良后组服务态度99.0%、可信任度97.00%、有效沟通96.00%、护理操作技术水平98.00%及健康教育94.00%较改良前组47.00%、58.00%、66.00%及54.00%均明显较高(P

  • 标签: 标准化沟通 门诊采血 护患沟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助产士强化沟通模式在降低产妇分娩应激表现及改善产妇与新生儿结局中的作用。方法随机从我院2016年3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初产妇中抽取80例,按分娩过程中沟通方式分对照组(常规沟通40例)和研究组(助产士强化沟通模式干预40例),比较产妇分娩应激表现、分娩结局。结果干预前组间SDS、SAS评分差异小(P>0.05),干预后,研究组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盆腔粘连率2.50%、产褥感染率5%、剖宫产率22.50%低于对照组22.50%、25%、50%,出生后10min时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妇分娩过程中实施助产士强化沟通模式干预,可明显缓解其应激表现,改善分娩结局,利于母婴健康。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在急诊非创伤性疼痛患者护患沟通中的应用。  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本院急诊科收治的急诊非创伤性疼痛患者12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63例,对照组62例。对照组予常规护患沟通模式,观察组则采用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进行护患沟通。比较因护患沟通不到位造成的患者病情资料遗漏或错误的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对急诊的护理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因护患沟通不到位而导致患者病情资料遗漏或错误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急诊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将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应用于急诊非创伤性疼痛患者护患沟通中,可有效避免或减少因护患沟通不到位而导致的病情资料遗漏及措施,提高患者对急诊的护理满意度,为患者得到有效救治赢得时间和机会。

  • 标签: 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 急诊 非创伤性疼痛 护患沟通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护生与患者的沟通能力,探讨其在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方法本校护理专业在我科实习的100名护士,展开健康教育为目的护患沟通教学活动。结果通过问卷调查,受到护生好评的占95%,病人或家属满意率达90%。结论通过强调护患沟通的重要性,拓宽了学生的思维角度,提高了护生健康教育能力,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健康教育护患沟通护生教学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标准化沟通模式在老年外科护理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院老年外科于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采取“身份-现状-背景-建议”(I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进行护理交接班,观察比较干预前后护理工作质量得分差异、医护人员对交接班认可度的差异。结果干预后,护理工作质量总得分提升至(96.14±4.93)分,较干预前有明显差异(p<0.05),医生对护士交接班认可度上升至(18.45±1.44)分(p<0.05),护士对护士交接班认可度上升至(18.39±1.76)分(p<0.05)。结论实施标准化沟通模式可改善老年外科护理工作质量,医护人员对此模式交接班质量的认可度高,有利于保障患者安全,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标准化沟通模式 护理交接班 护理质量 认可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介绍-现状-背景-评估-建议(ISBAR)沟通模式在急诊科护士交接班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烟台市烟台山医院的24名护士为研究对象。成立工作小组,利用海报宣传、专题培训、实战演练等诸多手段来进行宣传和培训,不断提升急诊科护理交接班手段的规范性和有效性。比较应用ISBAR结构化沟通模式前后护士的交班质量、满意度。结果应用ISBAR结构化沟通模式后,护士的交班质量平均分从应用前的(7.23±0.94)分增加到(8.15±0.55)分,接班质量平均分从应用前的(7.23±0.92)分增加到(8.09±0.5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应用后,护士交班满意度明显高于应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科护士交接班中应用ISBAR结构化沟通模式,有利于提高护士交班内容的有效性、规范性,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交接班满意度,提高护理工作安全性、有效性。

  • 标签: 交接班质量 ISBAR结构化沟通模式 交接班满意度
  • 作者: 胡婷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2-06
  • 出处:《中国药理学报》2023年第1期
  • 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上海201700
  • 简介: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又被称之为是慢阻肺,指的是不可逆性气流受限性疾病。随着目前社会发展水平的提升以及居民生活方式的转变,该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针对该疾病多通过局部治疗以及全身治疗等方式予以干预,但单纯治疗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目前患者日益上升的医疗需要,应在临床治疗中为患者提供更加专业的护理方案,在护理中体现以人为本。Teach-back沟通模式是借助专业方式为患者提供教育,将其应用于临床治疗中,可提升COPD患者对医护工作的接受程度,是临床治疗工作的有效辅助。故文章以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对Teach-back沟通模式作出综述。

  • 标签: Teach-back沟通模式;COPD;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医护沟通共识模式(SBAR)在全科医学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45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按照医嘱及临床经验评估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实施传统的沟通模式;观察组结合医嘱及MEWS评分来评估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实施SBAR的沟通模式,比较实施前后护士临床能力考核成绩以及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后护士临床能力考核成绩及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高于实施前。结论MEWS评分与SBAR沟通方式能够提高护士综合能力及医护沟通的有效性,促进患者安全。

  • 标签: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 SBAR沟通方式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急诊病区护理交接班中SBAR沟通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诊病区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通过电脑随机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交接班,而观察组在护理交接班中应用SBAR沟通模式。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在护理交接班中,发生投诉事件、护理不良事件、护士对患者病情掌握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发生的投诉事件、护理不良事件、护士病情掌握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病区护理交接班中应用SBAR沟通模式,能够显著提升护士掌握患者实际病情的程度,且能有效的避免发生护理投诉事件以及护理不良事件,从而提升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

  • 标签: 急诊病区 护理交接班 SBAR沟通模式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比传统交接班模式和ISBAR沟通模式在急诊抢救室床旁交接班中的应用情况,分析ISBAR沟通模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0月到2015年10月期间在我院急诊抢救室治疗的急诊患者36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交接班模式,实验组患者采取ISBAR沟通模式,对比两组患者交接班中问题的发生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以及护士对患者病情掌握度的得分情况等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在交接班中问题发生率为14.1%,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为99.5%;对照组患者在交接班中问题的发生率为32.8%,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为87.8%。两组患者的问题发生率及满意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SBAR沟通模式的护理人员对患者病情掌握度的得分为(85.46±12.39)分,传统交接班模式的护理人员对患者病情掌握度得分为(68.74±12.15)分,两种交接班模式的病情掌握度得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SBAR沟通模式在急诊抢救室床旁交接班中应用效果显著,减少不良问题的发生,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ISBAR沟通模式 传统交接班模式 急诊抢救室 临床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在危重病人交接班护理中使用SBAR沟通模式,探究SBAR沟通模式的应用效果及应用意义。方法在2018年4月使用传统的危重病人护理模式,2018年5月使用SBAR沟通模式进行危重患者的交接班护理,对实施SBAR沟通模式的前后患者病情的遗漏率进行对比。结果在实施了SBAR沟通模式后,患者的病情遗漏率从38.3%变成了9.8%,降低了28.5%,由此可以看出,在交接班护理中应用SBAR沟通模式可以降低护理人员对患者病情的遗漏率。结论在本科室实施SBAR沟通模式后交接班护理的护理效率和护理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使用SBAR沟通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护理能力和护理效率,减少护理人员对患者病情的遗漏率。

  • 标签: SBAR沟通模式 优化危重患者交接班 护理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标准化沟通模式在院前急救患者转运交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制标准化沟通模式交接表,依据标准化沟通交接表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及病情等情况,按照交接表中的项目,依次评估。结果应用标准化沟通交接模式后,患者转运交接的平均耗时缩短,转运交接异常事件发生率降低,患者或家属对院前急救工作满意度提高(P<0.05)。结论标准化沟通模式在院前急救患者转运交接中的应用,有助于缩短交接的平均耗时,降低交接中异常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交接质量,保障了患者安全。

  • 标签: 标准化沟通模式 院前急救 转运 交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流程化沟通模式(CICARE)在心脏介入全麻手术患者术前访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5月实施心脏介入全麻手术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CICARE沟通模式行术前访视,建立术前访视CICARE沟通程序,应用接触、介绍、沟通、询问、回答、离开6个步骤落实访视,观察实施前后的效果。结果流程化沟通模式访视实施后患者总体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ICARE沟通模式使术前访视变得规范、有序,提升了护士的沟通能力,可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情绪,降低手术患者的生理应激反应,达到治疗性沟通的目的,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流程化沟通模式 心脏介入手术 全麻患者 术前访视
  • 简介:[目的]探讨“现状-背景-评估-建议-反馈(SBARR)”沟通模式在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护理床旁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1月—2017年3月采用传统交接班模式进行交班的病人为对照组,2017年5月—2017年7月按照SBARR沟通模式逐条进行交班的病人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交接班耗时、交接班完整性和护理质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交接班耗时有所缩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交接班的完整性和病区护理质量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SBARR沟通模式的床旁交接班缩短了EICU床旁交接班耗时,提高了交接班的完整性,同时提高了护理质量。

  • 标签: SBARR沟通模式 急诊重症监护室 床旁交接班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 CICARE沟通模式在青光眼患者不良情绪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同济医院中法新城眼科 2018年 1月 -6月 145名青光眼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传统的健康宣教; 2018年 7月 -12月 145名青光眼住院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 CICARE沟通模式进行健康宣教,建立 CICARE标准化沟通流程,通过问卷调查,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以及患者对不良情绪管理情况。结果 观察组青光眼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焦虑自评量表 (SAS) 、抑郁自评量表 (SD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对青光眼患者采用 CICARE沟通模式进行健康宣教不仅可以提高青光眼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还可以缓解青光眼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 有效帮助患者控制眼压。

  • 标签: CICARE沟通模式 青光眼 不良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