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程序在糖尿病足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2月-2013年12月我科收治的56例糖尿病足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健康教育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护理程序提高糖尿病足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糖尿病足 护理程序 健康教育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程序在手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16例普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卫生宣教,实验组应用护理程序进行个性化、分阶段性的健康教育。结果:实验组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和护理满意度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护理程序对手术患者实施个性化、分阶段的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对疾病不同阶段健康知识的掌握,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真正做到了“以患者为中心”。

  • 标签: 护理程序 手术患者 健康教育
  • 简介:现代急救术的发端现代的急救术,一开始并非为了心脏有问题的人所设计,探究其根源,乃是为了拯救溺水的人而慢慢发展而来,最早可以追溯到一七六七年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成立的“拯救溺水者协会”。据该协会在四年之后宣称,经由他们的帮助,成功让一百五十位溺水者免于死亡。其中主要的方法有下列七个步骤:

  • 标签: 急救知识 发展史 储备 阿姆斯特丹 溺水 协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质量程序化管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针对我院急诊科室的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此短时间为研究时间,其中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急诊科未实施护理质量程序化管理接诊的1020例患者为对照组,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急诊科的护理管理中实施护理质量程序化管理收治的1020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时间短,护理差错,护理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护理质量程序化管理后护理差错次数发生减少,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因此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护理质量程序化管理 急诊 护理管理 效果
  • 简介:摘要手足口病的主要症状为口腔粘膜、手掌及足底出现水疱样皮疹,少数患者表现为严重神经系统损害、可迅速发展为肺出血、肺水肿和循环衰竭,重症病例的病死率较高。目前已明确,EV71可侵犯脑干,引起脑干脑炎,而脑干脑炎是向重症手足口病进展的重要阶段,病情凶险,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迅速,并容易发生肺水肿或肺出血,可于数小时至数日内导致死亡。因此,及时的病情观察和早期干预治疗对重症患儿救治成功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重症 手足口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虽然刑事诉讼法修正后扩大了简易程序适用范围,但在实践中并没有出现简易程序适用率大幅提高的实际效果,这与法院近乎垄断性地掌握简易程序启动与转化权存在密切关系。为此,应当将实体公正与程序正当作为简易程序适用的标准,并通过权力制衡的方式来避免法院在简易程序启动与转化中的随意性。具体来说,可在立法完善和具体适用中允许被告人行使程序请求权和变更权,赋予检察机关对程序转化的同意权和提高检察机关建议的实际效力。

  • 标签: 刑事简易程序 启动 转化 程序规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百草枯中毒患者的早期急救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3例百草枯中毒患者的早期急救与综合护理措施,通过洗胃、导泻、血液透析等早期治疗抢救和心理护理、皮肤护理、口腔护理、消化道护理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 标签: 百草枯中毒 早期急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发性创伤的院前急救方法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62例多发性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本组患者的院前急救过程及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及时、有效的院前抢救和急诊抢救,50例转入病房治疗,急诊观察室留观10例,抢救无效死亡2例,抢救成功率96.77%(60/62),死亡率3.23%(2/62)。结论合理、快速的院前急救护理措施,有助于降低多发性创伤患者的院前死亡率、致残率。

  • 标签: 院前急救 护理 多发性创伤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不同脑血管意外患者的院前急救方式临床效果进行风险评估,以期为今后提高医学临床中的脑血管意外患者院前急救手段提供有效理论依据。方法选取由我院进行接收并确诊的64例脑血管意外患者,将其按年龄、性别等平均分成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2人。对观察组的32例患者采取由医院专业护理人员来对其进行院前急救的方式,对照组的32例患者则由其家人对其进行院前的急救,最终就两组患者的院前急救效果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将两组脑血管意外患者的院前急救结果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在观察组的32例患者当中,呼吸道阻塞1人、神经性功能障碍2人、死亡2人;在对照组的32例患者当中,呼吸道阻塞4人、神经性功能障碍5人、死亡7人。两组患者的院前急救结果具有显著差异,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医疗中,对脑血管意外患者进行由医院专业护理人员操作的院前急救,可以从根本上提高脑血管意外患者入院后的手术治愈几率,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医学中进行大力推广。

  • 标签: 脑血管意外 院前急救 风险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DKA急救的影响。方法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9月于我院急救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60例,本组患者均给予心理护理,观察并比较本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评分、血糖与尿酮变化情况及治愈率。结果本组护理后SAS、SDS评分比护理前低,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T1为(6.23±3.54)h,T2为(7.82±5.23)h,且均得以治愈出院。结论心理护理应用于DKA急救中,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缩短其尿酮转阴、血糖恢复时间,有利于患者病情好转。

  • 标签: 心理护理 糖尿病 酮症酸中毒 急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硫仑样反应的发病特征及急诊救护要点,掌握急救处理原则和护理方法,减少双硫仑样反应的发生率。方法对2011年元月至2013年3月共29例双硫仑样反应患者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治疗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29例双硫仑样反应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和完善的护理均预后良好,无明显并发症。结论患者及时的就诊是成功救治双硫仑样反应的前提,医务人员对双硫仑样反应的明确认识是救治的基础,迅速妥善的处理双硫仑样反应患者是救治的中心,同时努力做到用药后不饮酒是预防双硫仑样反应的关键。

  • 标签: 双硫仑样反应 急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围绕循证护理与预见性护理,对上消化道出血急救护理方式进行了探讨。方法以预见性护理和循证护理方法分别对我院2012年12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30例进行护理,并观察并发症、止血时间、出血次数等情况。结果循证护理组由于预见性护理组,其差异不具备显著意义,P>0.05。预见性护理组为3次出血,循证护理组7次出血,对比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预见性护理止血较循证护理组慢,其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及循证护理均为有效护理上消化出血的方法,临床上结合起来使用,疗效更为显著。

  • 标签: 急救 并发症 预见性护理 循证护理 上消化道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程序在宫颈癌术后行同步放化疗护理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就我院2009年5月-2013年12月45例行宫颈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术后应用护理程序行同步放化疗护理的方法进行归纳。结果45例术后患者在行同步放化疗护理中均完成治疗,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结论护理程序在同步放化疗护理应用中,对宫颈癌术后患者的恢复以及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发生机率,达到了很好效果,确保了患者的治疗质量。

  • 标签: 护理程序 宫颈癌 放化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鼻出血患者的程序护理模式。方法112例急诊鼻出血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6例,两组均采用填塞和等离子电凝的治疗方法,对照组辅以常规护理,治疗组辅以程序护理,实施后以患者治疗时疼痛程度,操作时间、患者满意度作为评价指标。结果本组患者经诊疗和实施程序护理,全部病例均成功止血,治疗组电凝止血时间3.75±0.92min,对照组7.45±0.63min,P<0.01;治疗组填塞止血时间10.5±1.0min,对照组16.1±1.4min,P<0.01;治疗组很满意16例,满意37例,总满意率94.6%,对照组很满意13例,满意33例,总满意率82.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程序护理可明显提高急诊鼻出血病人的诊疗效果。

  • 标签: 鼻出血 急诊 程序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程序护理管理对肝胆外科出现的压疮的管理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2010~2013年期间住院的肝胆外科病人217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10人每日按相应护理程序实施压疮程序护理管理,对照组107人,行一般护理。40天以后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评定。结果实施压疮程序护理管理的患者压疮治愈率明显高于一般护理患者。结论实施压疮程序护理管理有助于肝胆外科以及长期卧床病人的压疮愈合率,同时也能从根本上预防此类压疮的发生率。

  • 标签: 压疮治愈率 长期卧床 程序化护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