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张倩 丁缙 任亚楠 文丽 秦雪 朱华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0-24
  • 出处:《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2021年第10期
  • 机构:贵州大学医学院,贵阳 550025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核医学科、国家药监局放射性药物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市核医学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 100142,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核医学科、国家药监局放射性药物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市核医学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 100142,贵州大学医学院,贵阳 550025
  • 简介:摘要目的制备靶向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的新型分子影像探针68Ga-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1,4,7,10-四乙酸(DOTA)-DX600,并评价其在宫颈癌模型的microPET/CT显像效果。方法对DOTA-DX600在95 ℃下进行68Ga放射性标记,并对该标记化合物进行质量控制、体外稳定性分析及脂水分配系数(log P)测定。利用稳转的ACE2高表达宫颈癌细胞(Hela)构建荷瘤裸鼠模型,利用microPET/CT显像探究68Ga-DOTA-DX600在正常昆明(KM)鼠和荷瘤裸鼠体内的分布及摄取情况,通过勾画感兴趣区(ROI)的半定量分析,获得主要脏器及肿瘤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结果68Ga-DOTA-DX600的制备时间约为20 min,探针比活度为(18.74±3.72)×106 GBq/mol,标记率为82.3%,纯化后的放化纯约为99%。室温放置2 h后,探针在生理盐水及质量分数5%人血清白蛋白(HSA)溶液中放化纯>96%;脂水分配系数(log P)为-2.44±0.04(n=3),表明产品具有较好的亲水性。68Ga-DOTA-DX600在正常KM鼠血液中代谢较快,主要分布于肾脏;在荷瘤裸鼠体内具有较好的肿瘤靶向性,注射后30和60 min时肿瘤部位SUVmax分别为0.25±0.01和0.21±0.01,且肿瘤摄取可被DX600抑制。结论68Ga-DOTA-DX600标记方法简单、快速,其对ACE2高表达肿瘤具有良好的靶向性,具有应用于以ACE2为靶点研究的潜在价值。

  • 标签: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 同位素标记 镓放射性同位素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宫颈肿瘤 小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伴有核极向倒置特征的乳头状肾肿瘤(papillary renal neoplasm with reverse polarity,PRNRP)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分子改变及预后。方法对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病理科2013—2019年诊断的9例PRNRP进行光镜观察、免疫组织化学、荧光原位杂交、基因测序等,并进行随访,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男性5例,女性4例,年龄49~70岁,平均年龄60.1岁,平均随访29个月,1例因其他原因死亡,其余均无病生存。镜下肿瘤细胞排列成具有纤维血管轴心的乳头状,表面覆盖单层立方或柱状细胞,胞质颗粒嗜酸性,最突出的特点是肿瘤细胞核位于远离基底膜的胞质顶部,且大小一致,排列整齐,未见或极少见核仁。9例PRNRP免疫组织化学均弥漫阳性表达细胞角蛋白7、E-cadherin,不同程度表达P504s,CD10和CD117阴性,Ki-67阳性指数1%~3%,与普通乳头状肾细胞癌不同,9例PRNRP均特征性的阳性表达GATA3。荧光原位杂交检测,8例PRNRP不存在第7、17号染色体三倍体。KRAS基因测序证实8/9例中存在KRAS基因错义突变。结论PRNRP是一种具有可被识别的形态学特征的乳头状肾细胞癌亚型,并具有特征性的免疫表型和分子改变,生物学行为惰性,是否将其定义为“癌”还需要更多的数据积累,明确诊断PRNRP对患者的治疗方案选择以及预后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癌,肾细胞 免疫表型分型 原位杂交,荧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富含组织细胞的横纹肌母细胞性肿瘤(histiocyte-rich rhabdomyoblastic tumor,HRRMT)的临床病理特征、分子遗传学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2020—2021年福建省立医院及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共2例HRRMT的临床资料,观察其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基于二代测序技术分析其遗传学改变,并复习文献。结果2例大体均表现为界限清楚的实性结节,质软。镜下均见肿瘤具有含淋巴细胞聚集的纤维性假包膜,局部侵犯周围骨骼肌组织,肿瘤细胞呈梭形至上皮样,伴大量泡沫样组织细胞浸润,未见坏死及核分裂象。免疫表型上,肿瘤细胞表达结蛋白,至少表达1个骨骼肌标记(Myogenin或MyoD1),h-caldesmon、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及平滑肌肌动蛋白(SMA)阴性,Ki-67阳性指数<5%。二代测序检测发现,其中1例具有KRAS(G12D)突变及MSH3(Q470*)突变。结论HRRMT是新近描述的一种恶性潜能不确定的骨骼肌肿瘤,诊断及鉴别诊断依赖于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暂未发现特异性分子遗传学改变。

  • 标签: 软组织肿瘤 遗传学 诊断,鉴别
  • 简介:摘要近年来兴起的树状大分子材料的结构可控,且其与细胞膜和各种活性药物分子具有独特的相互作用,因此成为构建纳米载药体系的优良材料,并在肿瘤靶向治疗领域得到了广泛研究。树状大分子作为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纳米分子,可与肿瘤靶向分子偶联,从而将活性药物分子特异性递送到肿瘤组织,如此可最大限度地提高药物的靶向性,并减少其对非靶组织的毒性作用。笔者就近年来基于树状大分子材料构建的纳米载药体系用于肿瘤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树状聚合物 纳米复合物 放射性同位素 载药体系 靶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低分子量肝素在预防胸部恶性肿瘤开胸术后栓塞性疾病中的作用。方法将同期住院的640例胸部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于术后第1天开始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每日1次,连用5d,观测比较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胸液量(即出血情况)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血栓性疾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术后其他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低分子量肝素预防胸部恶性肿瘤开胸术后血栓性疾病有明显效果,且不增加术后出血危险,较为安全可靠。

  • 标签: 低分子量肝素 胸部恶性肿瘤 胸液量 血栓性疾病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低分子肝素预防肿瘤化疗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各肿瘤行化疗患者312例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每日给予低分子肝素4100单位皮下注射直至本次化疗结束,对照组仅行化疗。结果应用低分子肝素可明显减低肿瘤化疗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

  • 标签: 深静脉血栓 低分子肝素钙
  • 简介:非可控性炎症可能启动并参与了癌症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和抵抗治疗等各个病理过程。研究表明,癌变过程中调控网络的关键节点多与应激、炎症和免疫相关。炎症相关信号通路,尤其是NF—κB通路,在慢性炎症癌变和转移中发挥关键调控作用。在口腔黏膜癌变过程中,上游miRNA基因调控网络发挥了十分关键的作用。以非可控性炎症恶性转化疾病模型一口腔扁平苔藓和口腔黏膜体外多步骤癌变模型为研究对象,针对癌启动、促进和发展过程,确立恶性转化时空调控节点的miRNA和mRNA表达谱型,综合利用医学统计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技术及整合分析策略,在遗传学和表观遗传学2个层面,动态解析非可控性炎症和癌症之间存在的必然联系,确定恶性转变节点的基本调控网络和癌变的关键因子,无疑能为“抗炎”这一新型癌症治疗模式提供理论依据和有效干预靶点。

  • 标签: 非可控炎症 口腔癌 癌变 调控节点
  • 简介:聚酰胺-胺型树枝状高分子是近年来新出现的一种表面有多官能团的药物载体。本研究中,顺-4,7,10,13,16,19-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和阿霉素(DOX)共价连接到2.5代的PAMAM分子上。通过这种设计,载体结构可以优化药物在血液中的循环,药物和载体之间的酸敏感键可以优化药物的释放。体外实验结果表明,pH4.5条件下阿霉素的12小时累积释放量约为pH7.4条件下的两倍。这种酸敏感的药物释放可以提高药效。药动学研究表明,DHA-PAMAM-DOX能提高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在荷B16黑色素瘤小鼠模型中,实验构建的DHA-PAMAM-DOX抑瘤效果优于同等剂量(5mg/kg)的阿霉素溶液。研究表明DHA-PAMAM-DOX在肿瘤药物靶向给药方面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 标签: 聚酰胺-胺型树枝状高分子 阿霉素 顺-4 7 10 13 16 19-二十二碳六烯酸 抗肿瘤
  • 简介:摘要: CIMP是基因启动子区CpG岛异常的甲基化现象。CIMP的特点是大量抑癌基因同时发生甲基化,它与多种肿瘤的恶变密切相关。目前,在结直肠癌、脑胶质瘤、乳腺癌、胃癌等多种肿瘤中均发现CIMP阳性亚型,且CIMP阳性肿瘤具有独特的病理表型,并与肿瘤预后密切相关。本文主要表述近年研究中CpG岛甲基化在多种肿瘤中的分子生物学及病理学特征,以及CIMP阳性与不同肿瘤预后的关系。

  • 标签: CpG岛甲基化现象,结直肠癌,脑胶质瘤
  • 简介:丁帆: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对启蒙已经开始反感,启蒙已经成为历史的笑柄,成为后现代语境中多余的话,启蒙者在这个时代也成为多余的人。在日益全球化的今天,坚守启蒙对知识分子来说是否是一个多余的任务?是不是有一种合力,即死而不僵的封建意识和商品文化的合谋同时挤干了中国知识分子最后一点文化批判的血肉。人死

  • 标签: 人文知识分子 知识分子问题 中国知识分子 市场经济 启蒙 全球化
  • 简介:新农药创制是一项艰难复杂的系统性工程,而新农药分子的设计是该工程的源头,也是最重要的一环。文章对传统的农药分子设计方法进行了简单的归纳总结,并在课题组多年新农药创制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设计方法——分子插件法,并以吡啶二芳酮和芳氧吡啶乙酮为例,介绍了分子插件的设计及其在新农药创制中的应用。该方法的优点在于可将功能基团模块化,便于快速衍生和筛选,从而大大缩短农药的创制周期,满足对速度竞争的要求。

  • 标签: 分子插件 新农药创制 分子设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晚期肿瘤患者血浆D-二聚体(D-D)水平及低分子肝素钠的干预治疗价值。方法分析100例肿瘤患者一般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达法分为研究组(50例,常规化疗+低分子肝素钠治疗)与对照组(50例,常规化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D-D水平变化及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D-D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晚期肿瘤患者的血浆D-D水平变化作为诊断、治疗方案的调整、预后观察依据,并配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能够改善预后及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晚期肿瘤 血浆D-D 低分子肝素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物相关性分子靶标检测对儿童恶性实体肿瘤个体化治疗的指导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40例恶性实体肿瘤患儿的临床资料。应用免疫组织化学、聚合酶链反应及测序方法对相关的肿瘤药物分子靶标的表达量及突变进行测定,比较不同靶标所对应的抗肿瘤药物对实体肿瘤的化疗有效率及毒副反应发生率。结果40份肿瘤组织样本中,共检测出4个肿瘤药物相关靶点,分别为DNA拓扑异构酶-ⅡA(TOPOⅡA)、β3-微管蛋白(Tubulinβ3)、DNA拓扑异构酶-Ⅰ(TOPOⅠ)和二氢叶酸还原酶基因位点多态性[DHFR (C829T)]。铂类、甲氨喋呤、伊立替康、长春碱类和蒽环类化疗药物对儿童恶性实体肿瘤的化疗有效率分别为90.0% (36/40)、85.0% (34/40)、70.0% (28/40)、67.5% (27/40)、62.5% (25/40)。伊立替康、甲氨蝶呤、长春碱类对间叶源性肿瘤的化疗有效率分别为68.9%(20/29)、62.1%(18/29)、68.9%(20/29),显著高于非间叶源性肿瘤的18.2%(2/11)、36.4%(4/11)、36.4%(4/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487、15.345、17.278,均P<0.05),铂类药物对非间叶源性肿瘤的化疗有效率为72.3%(8/11),显著高于间叶源性肿瘤的58.6%(17/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31,P<0.05)。毒副反应强度从大到小依次为蒽环类>铂类>甲氨喋呤>长春碱>伊立替康。结论对不同肿瘤药物相关分子靶标、不同源性肿瘤对同一抗肿瘤药物的敏感性及毒副反应进行了预测,为个体化治疗儿童恶性肿瘤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与临床依据。

  • 标签: 儿童 肿瘤 药物筛选试验,抗肿瘤 个体化医学
  • 简介:一、肿瘤EGFR靶标及靶向治疗的基本理解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EGFR)是一种跨膜糖蛋白,包括细胞外活化配体结合区、单跨膜亲脂区和细胞内酪氨酸激酶(tyrosinekinase,TK)活性区,当配体如表皮生长因子、肿瘤生长因子毩(转化生长因子毩)等与之结合后,受体发生二聚化,使细胞内区结构发生改变,活化TK区,将三磷酸腺苷的毭磷酸基转移到酪氨酸残基上,发生自体磷酸化,进而活化下游信号蛋白底物及各种效应蛋白,发出有丝分裂信号,启动细胞分裂周期,最终导致DNA合成增加和细胞增殖。

  • 标签: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肿瘤生长因子 EGFR 靶向治疗 前列腺癌 小分子
  • 简介:  我们时代的政治、伦理、社会和哲学问题不是将个人从国家以及国家机构中解放出来,而是将我们从国家和个体化形式这两者中解放出来,而个体化形式与国家是联系在一起的.……

  • 标签: 何谓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