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总结恶性胃肠道间质瘤的(MGIST)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3月至2005年3月收治的60例M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0例患者中22例为潜在MGIST,38例为MGIST。病理检查,潜在MGIST患者肿瘤直径3.2~7.2(平均5.3)cm,瘤组织切面呈灰白、灰黄色,实性或有出血囊性变;MGIST患者肿瘤直径3,0~25.0(平均9.2)cm,瘤组织呈鱼肉样,肿瘤细胞丰富,可见不同程度出血坏死,明显异型性,核分裂多见。免疫组化测定:54例CD117阳性,53例CD34阳性,48例波形蛋白(vimentin)阳性,27例S100阳性,16例SMA阳性。全组患者均行手术完整切除肿瘤,2003年7月后有19例患者术后给予伊马替尼辅助治疗。41例单纯手术的患者术后2年内有80,5%的患者出现转移复发,而手术加伊马替尼辅助治疗者仅有21.1%的转移复发率(P〈0.05)。结论CD117和CD34标记阳性是诊断MGIST最有价值的血清学指标;确诊靠肿瘤病理切片。手术加伊马替尼辅助治疗有效。

  • 标签: 恶性胃肠道间质肿瘤 诊断 外科手术
  • 简介:胃肠感觉是内脏感觉的一部分.广义上的胃肠感觉可分为感知性感觉和非感知性感觉两部分.本文中“胃肠感觉”一词仅指感知性胃肠感觉,包括胃肠特异感觉和胃肠痛觉两种,是狭义上的.胃肠感觉是胃肠感觉神经的活动在各级中枢内的整合结果.胃肠道受内在感觉神经和外来感觉神经的双重支配,这是胃肠道神经支配的特点.但这两种感觉神经在产生胃肠感觉中的作用不同,内在感觉神经不直接参与胃肠感觉的形成,而外来感觉神经的活动则经过各级中枢的整合作用,引起胃肠感觉和广泛的胃肠分泌与运动反应.本文简要介绍产生胃肠感觉的外来感觉神经的解剖学基础.

  • 标签: 内脏感觉 内脏传入神经 迷走神经下神经节 脊神经节 牵涉痛
  • 简介:胃肠外营养又称静脉营养,主要包括以下几类营养成分:脂肪乳、氨基酸、矿物质与微量元素、维生素和单糖。它的发展是现代医学的重要进步,是通过周围静脉或中心静脉输入能量及各种营养素的一种营养支持方法,它与一般临床上常用的静脉补液有根本的区别,静脉输液除了供给液体外,只能供给一小部分热能和部分电解质,而胃肠外营养不受病人食欲和消化功能的影响,在病人不能进食或没有消化酶的参与下,仍能使患者得到其所需的全部营养物质,是抢救危重病人的有效措施之一。

  • 标签: 胃肠外营养 肠外营养液 不良反应 营养支持方法 危重病人 静脉营养
  • 简介:专科第三版教材就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的改进,并且具有自己的一些特色,这一点在杭州医学院的王祖武的文章中也有说明,这里不再赘述,文中也就教材中的一些错误指出了部分,但我们在教材的使用过程中发现有些地方虽没有指出来,但存在一些问题值得商榷,故在本文中作一些说明.

  • 标签: 《组织学和胚胎学》 医学专科教育 教材建设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处理输卵管积水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vitrofertilizationandembryotransfer,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2002~2005年在我院行IVF-ET伴输卵管积水的53例分3个研究组:①未处理组17例,仅行IVF-ET,未对积水进行处理;②直接切除组17例,行IVF-ET术前在腹腔镜下处理输卵管积水;③失败后切除组19例,IVF-ET失败后腹腔镜下处理输卵管积水后再行IVF-ET.结果未处理组新鲜移植周期妊娠率15.8%(3/19),解冻周期妊娠率10.5%(2/19),平均周期妊娠率13.2%(5/38),累积活胎率17.6%(3/17);直接切除组分别为36.8%(7/19),23.1%(3/13),30.3%(10/32),41.7%(8/17);失败后切除组分别为16.7%(2/12),58.3%(14/24),44.4%(16/36),73.7%(14/19).失败后切除组的解冻周期妊娠率、平均周期妊娠率及累积活胎率均高于未处理组(χ2=10.374,P=0.001;χ2=8.903,P=0.003;χ2=11.305,P=0.001),直接切除组平均周期妊娠率及累积活胎率呈高于未处理组的趋势(χ2=3.377,P=0.066;χ2=3.360,P=0.067).结论输卵管积水降低IVF-ET的妊娠率,妊娠结局不良,腹腔镜下处理输卵管积水后再行IVF-ET提高妊娠率,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

  • 标签: 腹腔镜 输卵管积水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妊娠率
  • 简介:我院肿瘤科治疗胃肠道肿瘤的方案为早、中期以手术为主,术后配合化疗;晚期患者则以化疗为主要治疗方法。我院自2000年3月至2003年1月以奥沙利铂、5-FU、亚叶酸钙(CF)联合治疗胃肠道癌共34例,并采用了一些配合治疗的手段,加强护理措施,临床效果好,毒副反应明显减轻。现总结如下。

  • 标签: 奥沙利铂 胃肠道肿瘤 护理
  • 简介:摘要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儿时期常见的疾病,以胃肠道症状为主的上呼吸道感染,俗称“胃肠型感冒”。临床收集病例34例,其中治疗组17例,对照组17例,治疗组口服藿香正气口服液,对照组口服蒙脱石散和对症处理,治疗效果显示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藿香正气口服液属祛湿药物,主治外感风寒,署湿感冒,头痛身重、胸闷,或恶寒发热,脘腹胀痛,呕吐泄泻。小儿胃肠型感冒存在湿邪证候,治疗时重在祛湿。

  • 标签: 藿香正气口服液 治疗 小儿 胃肠型感冒
  • 简介:作者采用番泻叶对术后100例早期服用作治疗组,随机抽取术后未服用番泻叶作对照组,对番泻叶促进术后早期胃肠道功能恢复作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2%,而对照组6%,P<0.000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 标签: 术后 胃肠道功能 番泻叶 中药
  • 简介:例1男,49岁,诊断为血管性头痛,长期口服去痛片、脑清片、镇脑宁胶囊每日3次,每次2片,3种药物交替使用,治疗效果不佳,于1999年10月21日来院就诊,经复查确诊为血管性头痛,给予太极通天液10m1,tid,po,患者首次口服10ml,约0.5h即出现胃胀、恶心、呕吐,腹泻、里急后重,大便带有泡沫状,但化验正常,再次来院急诊给予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500ml加入胃复安注射液10mg静滴,经治疗后痊愈,未见复发。

  • 标签: 太极通天液 药物不良反应 胃肠道功能紊乱
  • 简介:无痛胃肠镜检查因其具有无痛苦、安全性较高、操作不复杂等优点,越来越受到患者的欢迎。我院自2004年以来,在将无痛胃肠镜检查术应用于临床的同时,针对胃肠镜诊疗过程中患者较易出现的不良反应加强了护理,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无痛胃肠镜检查 原因分析 护理 并发症 肠镜检查术 不良反应
  • 简介:食疗是祖国传统医学的瑰宝之一,是中医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人的食疗是通过饮食来防治疾病的方法.有关这方面的专著有200多本.而动物的食疗不但没有一本专著.就连一篇报道都没有。笔者近几年对动物的食疗进行了多次试验.特别是食疗传染性胃肠炎,取得了明显效果.为此.初报如下:

  • 标签: 猪传染性胃肠炎 食疗 萝卜 传统医学 组成部分 专著
  • 简介:  脑卒中后出现的胃肠道(gastrointestinaltract,GI)功能紊乱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日益受到神经科医生的关注,而了解其病理生理机制及临床治疗措施对提高脑卒中整体治疗水平是必不可少的.本文在阐述GI神经生理学的基础上,对脑卒中后出现的GI功能紊乱做一简单综述.……

  • 标签: 缺血性脑卒中 胃肠道功能障碍 肠神经系统 脑-肠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