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损伤的病因及其危险因素,预防急性损伤的发生,及时干预,改善其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6月至2011年6月住院急性损伤患者101例,总结发病原因,分析疾病预后。结果老年男性AKI发病率高;急性损伤病因多样,前性AKI12例;实质性AKI占84例,其中间质小管性疾病55.5%,以药物性因素占首位;后梗阻性AKI5例。结论药物引起的实质性疾病是导致急性损伤发病的主要原因,早期预防,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有效减少急性损伤的死亡率,改善预后。

  • 标签: 急性肾损伤 病因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早产儿急性损伤(AKI)的高危因素。方法30例AKI为研究组,55例非AKI为对照组,分析损伤相关因素,结果体温、血PH值、5minApgar评分、气囊复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住院时间AKI组和非AKI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pH值、5minApgar评分、机械通气为发生AKI的高危因素,早期使用CPAP为AKI的保护因素。

  • 标签: 早产儿 急性肾损伤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使用左西孟旦或多巴酚丁胺的心脏手术术后患者发生急性损伤(AKI)的影响因素,并探究正性肌力药物对AKI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北京安贞医院2018年1至6月行心脏手术并在围手术期泵入左西孟旦或多巴酚丁胺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是否发生AKI将患者分为AKI组和非AKI组。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KI发生的相关因素,将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P<0.05)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结果纳入研究的患者共417例,年龄(58.2±10.4)岁,男271例(65.0%),AKI发生率为25.2%(105/417)。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慢性肾脏病、术前血肌酐水平高、主动脉阻断时间≥120 min,体外循环时间≥120 min均为心脏术后AKI的相关危险因素(均P<0.05);围手术期应用血管扩张剂、左西孟旦则为保护因素(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慢性肾脏病(OR=17.291,95%CI:4.335~68.960,P<0.001)、术前高血肌酐水平(OR=1.097,95%CI:1.074~1.121,P<0.001)为心脏术后AKI的独立危险因素,围手术期应用左西孟旦(OR=0.533,95%CI:0.288~0.984,P=0.044)为独立保护因素。结论心脏术后发生AKI的危险因素包括慢性肾脏病和术前高血肌酐水平,而围手术期左西孟旦的使用可能具有潜在的保护作用。

  • 标签: 心脏外科手术 急性肾损伤 左西孟旦
  • 简介:摘要急性损伤(AKI)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缺血性损伤是其主要类型。缺血性损伤病死率高,临床主要以对症及支持治疗为主,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建立可靠的缺血性AKI动物模型是开展生理病理及药理学等研究的重要前提,进而探索有效的防治方法和策略。近年来,缺血性AKI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不断完善,本文对目前建立缺血性AKI动物模型的常用方法及模型特点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研究者合理选择制模方法提供参考。

  • 标签: 缺血性急性肾损伤 动物模型 制模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成年住院患者药源性急损伤(AKI)的发生情况。方法调取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201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出院且住院期间诊断符合AKI的成年患者病历资料,按照AKI是否由药物引起,将患者分为药源性AKI组和非药源性AKI组。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合并疾病、血肌酐(Scr)变化、出院转归、毒性药物使用情况及药源性AKI关联性评价结果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592例AKI患者纳入本研究,药源性AKI组138例(23.31%),非药源性AKI组454例(76.69%),2组患者性别、年龄、住院天数、合并疾病、入院时Scr水平、入院后Scr达峰值时间及出院转归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药源性AKI组住院期间和出院时Scr峰值(178 μmol/L,116 μmol/L)均显著高于非药源性AKI组(129 μmol/L,103 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1)。药源性AKI组138例患者共涉及231例次可疑药物,居前6位的药物类别依次为抗感染药81例次(35.06%)、利尿药40例次(17.32%)、造影剂31例次(13.42%)、血浆代用品23例次(9.96%),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19例次(8.23%)和非甾体抗炎药16例次(6.93%)。造影剂和血浆代用品致AKI发生的时间最短,范围为1~3 d,抗感染药致AKI发生的时间最长,范围为1~12 d;与非甾体抗炎药和造影剂相关AKI患者住院期间Scr峰值较低[118(103,300)μmol/L,133(90,243)μmol/L];抗感染药致AKI患者住院期间Scr峰值最高[223(138,396)μmol/L]。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蛋白血症(OR=8.369,95%CI: 3.379~20.724,P<0.001)和高龄(年龄每增加10岁,OR=1.689,95%CI:1.206~2.365,P=0.002)是药源性AKI患者死亡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成年住院患者因药物引起的AKI占全部AKI的23.31%,抗感染药、利尿药和造影剂是主要的可疑致病药物,低蛋白血症和高龄是药源性AKI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急性肾损伤 住院患者 药源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毒症急性损伤患者采取不同血液净化方式的临床预后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患有毒症急性损伤患者80例,通过奇偶法将80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分别是试验组和参照组两组。其中试验组患者采取持续性肾脏替代疗法,40例参照组患者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实行灌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效果,对其进行记录并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各项指标分别为(89.8±13.2)、(69.6±13.2)、(76.2±10.9),较参照组有所减少;而经持续性替代治疗的试验组患者中治疗有效的有39例,临床治疗效率为97.5%,与参照组相比有增加;两组间数据差异(P<0.05)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讨论对毒症急性损伤患者性行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均有所疗效,其中持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治疗效果更为明显,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血液净化方式 脓毒症急性肾损伤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L)-35和Klotho蛋白水平在毒症患者急性损伤(AKI)的诊断和评估预后方面的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诊治的175例毒症患者,按照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标准将患者分为AKI组(86例)及非AKI组(89例),根据AKI的临床结局进行预后分组。比较不同分组患者的血肌酐(Scr)、血清IL-35和Klotho蛋白水平,绘制IL-35、Klotho蛋白、IL-35联合Klotho蛋白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IL-35、Klotho蛋白、IL-35联合Klotho蛋白对毒症AKI的诊断及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AKI组Scr水平较非AKI组高[(264.43 ± 67.86)μmol/L比(64.76 ± 22.41)μmol/L],AKI组IL-35、Klotho蛋白水平较非AKI组低[(69.37 ± 28.15)ng/L比(94.74 ± 35.32)ng/L、(142.31 ± 32.55)ng/L比(256.23 ± 36.25)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AKI的患者中,1期AKI、未实施持续肾脏替代治疗、观察终点肾功能恢复患者Scr水平较低,IL-35、Klotho蛋白水平较高,与2~3期AKI、实施持续肾脏替代治疗、观察终点肾功能未恢复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35联合Klotho蛋白水平预测AKI及AKI分期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18、0.899,IL-35联合Klotho蛋白水平预测AKI患者是否进行持续肾脏替代治疗及肾功能恢复情况的AUC分别为0.954、0.950,均高于单一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35、Klotho蛋白水平是诊断毒症患者是否发生AKI及判断预后的良好生物标志物,两者联合检测可进一步提高预测效能。

  • 标签: 脓毒症 急性肾功能不全 白细胞介素-35 Klotho蛋白 诊断 预后
  • 简介:目的研究血清及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水平与毒症急性损伤(AKI)患者肾功能转归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82例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AKI患者45例,非AKI患者37例,比较非AKI及AKI不同转归患者的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血肌酐(Scr)、sNGAL及uNGAL水平。应用ROC曲线分析sNGAL及uNGAL对AKI患者肾功能转归的预测价值。结果非AKI及AKI不同转归患者的Scr、sNGAL、uNGAL及eGFR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uNGAL预测肾功能不良的临界值为231.7ng/ml,曲线下面积为0.895,敏感度为90.9%,特异度为88.2%;sNGAL分别为207.4ng/ml,0.774,81.8%及91.2%;Scr分别为3.2mg/dl,0.615,81.8%及85.3%。结论毒症并发AKI患者的血清及尿NGAL明显升高,检测NGAL水平对患者肾功能转归具有预测价值。

  • 标签: 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急性胃肠损伤(acute gastrointestinal injury,AGI)分级联合qSOFA评分诊断毒症的预测模型,并评价其价值。方法为前瞻性观察性研究,纳入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入住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普通病房的感染或疑似感染患者,排除年龄小于18岁、妊娠、中途放弃治疗、入院后3 d内死亡患者。记录感染前48 h内至发病后24 h的基本生命体征、实验室化验结果、AGI分级情况,根据患者是否诊断为毒症分为毒症组和非毒症组。将研究对象按7∶3比例随机分为建模组和验证组,在建模组中对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差异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别建立诊断模型A(qSOFA)、模型B(AGI分级联合qSOFA评分)以及模型C(多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差异的变量为参数)。在验证组进行验证,通过ROC曲线评价模型的诊断效果,绘制校准曲线评价一致性,使用决策曲线分析评价净效益,并绘制各预测模型诊断的列线图。结果共2 553例患者纳入研究,建模组1 789例,验证组764例,两组患者基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共326例患者发生了毒症。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性别、感染源、体温、心率、呼吸急促、意识改变、严重水肿、高血糖、白细胞数量、CRP、PCT、低血压、低氧、急性少尿、凝血功能异常、高乳酸血症、毛细血管充盈受损或皮肤花斑、AGI分级及qSOFA对毒症的发生有显著影响(均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预测毒症的危险因素为年龄(OR=1.027, P<0.01),感染源(OR=2.809, P=0.03),低血压(OR=35.449, P<0.01)、低氧血症(OR=57.018, P<0.01),AGI分级(OR=19.313, P<0.01)。ROC分析显示建模组中模型A、B、C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4,0.944,0.971,敏感度分别为63.9%,89.5%,97.5%,特异度分别为90.8%,90.3%,88.1%,验证组中,模型A、B、C的AUC为0.832,0.975,0.980,敏感度分别为72.7%,90.9%,96.6%,特异度分别为92.2%,94.5%,92.8%。模型B、模型C的AUC明显大于模型A(P<0.01),而在验证组之间B、C(P=0.684)。模型A在验证组中的校准度较差,精确性低,有漏诊毒症的风险(P=0.044)。决策曲线分析显示模型B及模型C的净效益优于模型A。结论AGI分级联合qSOFA评分在毒症诊断中的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和准确性。

  • 标签: 急性胃肠道损伤分级 qSOFA 脓毒症 诊断
  • 简介:摘要DNA甲基化是表观遗传学的修饰方式之一,在基因表达调控和细胞分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肺是毒症时最容易受损害的器官,毒症急性损伤(acute lung injury, ALI)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其机制尚不完全明确。目前已对DNA甲基化在肺损伤发病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大量研究,文章在简要介绍DNA甲基化原理和毒症ALI机制的基础上,就DNA甲基化与毒症ALI时的炎症反应、肺血管屏障破坏、免疫紊乱的关系以及DNA甲基化转移酶抑制剂对毒症ALI治疗效果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对毒症ALI的发病机制及防治研究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 标签: DNA甲基化 脓毒症 肺损伤 表观遗传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毒症是宿主对感染的反应失调而导致的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具有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特征。肝脏是毒症最早累及的器官之一,强调早期诊断并干预毒症合并肝损伤患者极为重要。目前对毒症所致的急性损伤仍无有效的治疗措施,我们总结了TLR4的信号通路在毒症急性损伤的研究,为毒症急性损伤的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脓毒症  急性肝损伤  TLR4  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贺源 徐红党 林洪启 王韬甫 黑飞龙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21-10-10
  • 出处:《中华医学杂志》 2021年第36期
  • 机构:郑州大学人民医院 河南省人民医院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郑州 450003,郑州大学华中阜外医院 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 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麻醉科,郑州 450003,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阜外医院体外循环中心 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37
  • 简介:摘要急性损伤是心脏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高达30%,增加了患者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和死亡风险。近年的研究显示,围手术期血糖波动是心脏术后急性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本文从围手术期血糖波动的定义、作用机制、影响因素及围手术期血糖波动和心脏术后急性损伤相关临床研究和围手术期血糖管理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阐明围手术期血糖波动与心脏术后急性损伤的关系,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急性肾功能不全 血糖波动 心脏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血管手术患者肾动脉搏动指数(renal pulsatility index, RPI)与术后发生急性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 AKI)是否存在相关,以及RPI增高是否能预测AKI的发生。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观察性研究,纳入2019年2月—2019年10月择期全身麻醉下行CPB下心血管手术的患者71例,年龄≥18岁,性别不限。根据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Kidney Disease Improving Global Outcomes, KDIGO)分级标准将患者分为两组:AKI组和非AKI组。于麻醉诱导后(T1)、术毕即刻(T2)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 TEE)测RPI;术前1 d、术后1~7 d取静脉血测定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 Scr)浓度;Logistic回归分析AKI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分析RPI对预测AKI的价值,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结果术后发生AKI的患者有19例,发生率为26.8%。与非AKI组比较,AKI组T2时RPI显著增高(P<0.01),T1时RP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多因素分析显示,T2时RPI为AKI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T2时RPI对AKI诊断的AUC为0.724(95%CI 0.578~0.869,P<0.01),敏感度57.89%,特异性86.54%,RPI临界值为1.86。结论心血管手术患者RPI和AKI发生存在相关,RPI增高的患者在心血管手术后发生AKI的风险增加。

  • 标签: 肾动脉搏动指数 急性肾损伤 心肺转流术 超声心动描记术,经食管
  • 简介:毒症是对感染的全身反应。临床表现包括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精神混乱和呼吸急促。以前用来描述这种综合征的术语是“败血症”和“菌血症”。只有大约20%的休克病例与菌血症有关;其余都是继发于下呼吸道或腹部感染。虽然毒症被认为是革兰阴性杆菌菌血症的并发症,但是许多微生物感染都能引起相同的临床表现。这可能反映出这些介导组织损伤的感染相似的“最终共同途径”。

  • 标签: 脓毒症 全身反应 发病机制 氧气 抗生素 内毒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T(cTnT)水平与病情和预后的关系;分析心肌肌钙蛋白T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在评估患者预后方面的关系。方法入选本院ICU住院确诊毒症的患者45例,收集所有患者入院24小时内的临床和实验指标,计算APACHEⅡ评分。同时收集入院24小时内的cTnT、NT-pro-BNP、LVEF值。结果APACHEII评分<25分组cTnT水平明显低于APACHEII评分≥25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血清cTnT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314,P<0.05),血清cTnT水平与LVEF值呈负相关变化(r=-0.353,P<0.05)。结论1、血清cTnT水平可以反应毒症患者心功能状态,对于毒症患者并发心肌损伤的早期诊断有肯定的临床意义。2、血清cTnT水平与APACHEII评分存在一定相关关系,这也间接提示了cTnT在评估患者病情和预后上的意义。

  • 标签: 脓毒症,心肌肌钙蛋白T,APACHE II评分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杨小娟 杨晓军 刘丹 彭彬彬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22年第02期
  • 机构: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重症医学科,银川 750004 宁夏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银川 750004,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重症医学科,银川 750004 宁夏神经系统疾病诊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银川 750004,十堰市太和医院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重症医学科,十堰 442000,宁夏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银川 750004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毒症患者肠道菌群紊乱与肠道屏障功能障碍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对比研究方法,纳入2017年2月至2017年6月住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重症医学科的毒症患者10例,同期入住且未并发毒症的患者10例,健康人10例,依次分组为毒症组、非毒症组、健康对照组。①记录一般资料。②运用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对3组实验对象粪便标本进行菌群检测分析。③采集毒症组及非毒症组患者静脉血并运用酶法测定血D-乳酸、细菌内毒素水平。④相关分析得出D-乳酸、细菌内毒素水平同毒症患者肠道菌群菌门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①毒症患者临床感染致病菌与肠道致病菌属变化一致性的观察分析:毒症患者痰培养为鲍曼不动杆菌(对应患者编号为S5、S6、S8)、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应患者编号为S6、S7)、肠球菌属(对应患者编号为S7),在对应患者肠道菌群中已有相应菌属OUT丰度升高。毒症患者(对应患者编号为S7)血培养为大肠杆菌,该患者肠道菌群中埃希氏菌属OUT丰度升高。②血D-乳酸及细菌内毒素水平与肠道菌群相关分析:非毒症组和毒症组患者血D-乳酸水平与肠道菌群中厚壁菌门比例呈负相关、变形菌门比例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32、0.468,均P<0.05)。结论毒症患者紊乱的肠道菌群同肠屏障功能障碍存在相关毒症患者临床感染致病菌与肠道致病菌属扩张具有潜在一致性。

  • 标签: 脓毒症 肠道菌群紊乱 肠道屏障功能 D-乳酸 内毒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