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血科质理管理的具体举措,确保输血安全。方法从输血科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输血科质控员体系的分工及运行、输血科质量管理的外延建设三方面阐述了加强输血科质量管理的方法。结论输血科质量管理内容的规范化、具体化,是临床输血安全的根本保证。

  • 标签: 输血科 质量 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输血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在当前医院临床输血的实际工作中仍然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需要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并加以改正。在严格的质量控制下,通过规范化管理方式,引导临床逐步走上科学化、合理化的用血道路,真正做到临床输血安全有效,确保受血者的健康。

  • 标签: 临床输血 规范化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临床输血的相关技术规范问题。方法:选取某院进行输血的患者1100例,按临床输血规范要求,对从收集血液样本到血液输注完成之后的护理操作进行了一系列的总结和研究。结果:按照临床输血规范进行输血,会使输血的效用得到很大提升。结论:输血技术越规范,对于提高输血的安全性、提升血样的利用率等的作用越显著。

  • 标签: 临床输血 技术规范 护理
  • 简介: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实施10周年以来,我国的无偿献血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自愿无偿献血占临床用血的比例已从1998年的5%上升到2007年的98%以上。长沙市的无偿献血也从当初的6千人次发展到2008年的12万人次,尤其是自2005年以来每年都以超过20%的速度增长,无偿献血占临床用血的比例也从当初的37%到目前连续4年保持的100%.

  • 标签: 输血安全 用血管理 无偿献血事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 自愿无偿献血 临床用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输血是指将血液通过静脉输注给病人的一种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应用广泛,维也纳的病理学家兰士台纳为输血提供了坚实的病理生理学基础。狭义的输血是指输注全血,广义的输血是包括全血在内的、由血液制备的各种有形或无形成分的输注,造血干细胞、骨髓或外周血也算是一种特殊的输血,而且输血可拯救生命和改善健康,但是需要输血的数百万患者不能及时获得安全血液。每一个国家必须确保血液供应充足并且没有可通过不安全输血传播的艾滋病毒、肝炎病毒以及其它威胁生命的感染。在发达国家,输血最常用于支持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血、镰状细胞病和血友病等病症的内科和外科程序及治疗。虽然对血液的需求在增加,但是普遍缺血。需要更多献血者替代每年因健康不良、退休和搬迁而失去的那些献血者。[1]。

  • 标签: 什么情况 需要输血 血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对于溶血性贫血,溶血的速度和患者对贫血的耐受能力,对决定是否需要输注红细胞及其输血量十分重要,许多情况并不需要输注红细胞。需要输注时,也不应以提高红细胞计数达到正常水平为目的。对需要长期依赖红细胞输注替代治疗的患者,应充分权衡输血利弊,尽可能减少输血次数,减少输血不良反应,延缓或避免红细胞输注无效的发生。红细胞膜病变和红细胞酶缺陷引起的溶血性贫血,主要的防治措施是减少诱因、对症处理,多数情况下不需要输血

  • 标签: 溶血性贫血 输血治疗 自身抗体 输血前检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性质量控制的效果以及输血安全策略。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2016年1月—2017年1月两个时间段收治的100例输血的产科患者为研究对象,2010年1月—2011年1月成立输血科前为对照组,未接受质量控制,2016年1月—2017年1月为观察组,严格接受质量控制,观察两组标本合格率、输血反应发生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标本不合格检出率为2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输血反应发生率为6.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性质量控制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有效减少输血反应发生率,提高样本不合格检出率,值得推广。

  • 标签: 血型实验室 输血检验 质量控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地锦草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聚酰胺和SephadexLH-20柱色谱分离,通过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确定结构。结果从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萃取部分分得8个化合物,其结构分别鉴定为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Ⅰ)、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Ⅱ)、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Ⅲ)、槲皮素(Ⅳ)、短叶苏木酚(Ⅴ)、槲皮素-7-O-β-D-葡萄糖苷(Ⅵ)、紫云黄芪苷-6″-O-没食子酸酯(Ⅶ)、槲皮素-3-O-α-L-吡喃鼠李糖(1→6)-β-D-吡喃半乳糖苷(Ⅷ)。结论化合物Ⅲ,Ⅵ,Ⅶ和Ⅷ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标签: 地锦草 化学成分 黄酮 短叶苏木酚
  • 简介:检测结果表明,槟榔中糖类、脂肪、蛋白质三大营养成分含量较为丰富;人体必需宏、微量元素种类全,含量高;有害微量元素含量极低,无毒、副作用。槟榔我国盛产,且食药两用,值得开发利用。

  • 标签: 槟榔 营养成分
  • 简介:经实验前处理后,定量检测结果表明,茶叶中糖类、蛋白质等营养素丰富;人体必需宏、微量元素种类多、含量高,有害微量元素含量极低,无毒害作用,是一种饮药两用、健身疗疾佳品。

  • 标签: 茶叶 营养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