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慢性肾炎患者行以针对性护理对其自我效能及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肾炎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常规护理组和针对性护理组,每组40例,常规护理组患者行以常规护理干预,针对性护理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以针对性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及遵医行为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护理后,针对性护理组患者的自我效能评分以及遵医行为评分相较于常规护理组高,在统计学中,该差异存在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肾炎患者行以针对性护理能够提升其自我效能及遵医行为,利于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慢性肾炎 自我效能 遵医行为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社会支持情况对自我效能感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对我院收治的 15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包括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SSRS)、家庭支持量表( PSS-Fa)、自我效能感量表( GSES)评分。结果: 153例患者自我效能平均得分为( 28.09±3.44)分,自我效能感处于高水平者 SSRS评分、 PSS-Fa评分高于中等水平者,中等水平者高于低水平者( P<0.05);未复发者 SSRS评分、 PSS-Fa评分均高于复发者( P<0.05);经相关性分析, PSS-Fa得分、 SSRS评分均与 GSES评分呈正相关( r=0.612, 0.641, P<0.01)。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家庭社会支持有利于提高其自我效能感,降低复发率。

  • 标签: [ ] 精神分裂症 家庭社会支持 自我效能感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生活质量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2017年05月~2018年10月,选择我院收治的50例COPD患者。对照组及治疗组各25例,前者采用常规护理,后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4周后进行生活质量评价及自我效能评价。结果治疗组各项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及自我效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干预后治疗组患者生活质量较高,自我效能较好。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COPD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及自我效能,值得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内观疗法对消化道肿瘤癌痛患者自我效能感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21年6月至2022年8月期间所收治的80例消化道肿瘤癌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依据不同的干预措施设为研究组(40例,常规疗法联合内观疗法干预)和对照组(常规疗法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自我效能感与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感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经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自我效能感评分以及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消化道肿瘤癌痛患者在采取常规疗法的基础之上应用内观疗法干预,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改善生理、心理、躯体、社会等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 标签: 内观疗法 消化道肿瘤 癌痛患者 自我效能感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程时效激励护理对糖尿病足患者自我效能及并发症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于我科就诊的70例糖尿病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n=35)与对照组(n=35)。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接受全程时效激励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的自我效能及并发症风险。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糖尿病自我效能感量表(DSES)6个维度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升高,且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DSES量表6个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期(P

  • 标签: 糖尿病足 全程时效激励护理 自我效能 生命质量 并发症风险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在鼻咽癌放化疗患者护理中,实施引导式护理干预对患者自我效能感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12-2020.12期间本院收治的100例鼻咽癌放化疗患者,随机均分成护理组和常规组,各50例。护理组采取引导式护理干预,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自我效能感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自我效能感、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护理组患者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引导式护理 鼻咽癌放化疗 自我效能感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初产妊娠结局及产后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于MDT模式下的延续护理对急性胰腺炎患者不良情绪、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2年2月我院收治急性胰腺炎患者100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MDT协作模式进行延续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不良情绪、依从率、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心理护理组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自我效能、护理依从性、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MDT模式下的延续护理在急性胰腺炎者护理中应用效果显著,能够使患者不良情绪得到较好改善,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及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多学科团队 延续护理 急性胰腺炎 不良情绪 自我效能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某医学院本科护生的主观幸福感与一般自我效能水平,并探讨二者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幸福感影响因素调查表(AFW-US)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SE)对某医学院452名本科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本科护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为(2.74±0.36)分,低于国际成人常模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86,p<0.01);高自我效能组与主观幸福感及其各维度间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本科护生自我效能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提高本科护生自我效能感有助于提高主观幸福感。

  • 标签: 主观幸福感 自我效能 本科护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身心康复锻炼对乳腺癌病人放化疗后自我管理效能感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组,即对照组60例,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60例,实行身心康复锻炼,比较两组实施效果。结果:较对照组,观察组自我管理效能感评分低,P<0.05;较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结论:乳腺癌病人放化疗后护理中,进行身心康复锻炼,可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感,还能降低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有助于早日康复。

  • 标签: 身心康复锻炼 乳腺癌 放化疗 自我管理效能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慢阻肺患者护理中应用延续护理对患者吸入剂依从性以及自我效能感带来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本院收治的慢阻肺患者68例,将这68例慢阻肺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应用延续护理,通过对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分析来了解不同护理方式所起到的效果。结果:应用延续护理方式的观察组患者吸入性用药依从性以及肺功能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阻肺患者应用延续护理能够为其提供细致、优质的护理服务,因此能从护理质量保障中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 标签: 延续护理 慢阻肺 治疗效果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联合膀胱训练对老年尿失禁妇女自我效能及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研究以我院收治的老年尿失禁妇女为中心,择取时间始于2021年9月止于2022年9月,对其实施认知行为干预联合膀胱训练。结果:联合干预落实后,患者病情显著好转,自我效能明显提高,24h尿失禁次数减少,进一步促进了其生活质量的改善。结论:针对老年尿失禁女性患者而言,认知行为干预与膀胱训练的联合,有利于提高整体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认知行为干预 膀胱训练 老年尿失禁妇女 自我效能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我效能理论在急性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期间本院接收的急性脑卒中患者60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将其分为甲乙两组,分别采用常规、自我效能理论两种干预方式,对不同干预方式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结果显示,采用自我效能理论的方式进行干预后,乙组患者运动功能评分及ADL改善效果优于甲组,且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实施自我效能理论干预,对其运动功能及神经功能的恢复意义重大,值得推广。

  • 标签: 自我效能理论 急性脑卒中 早期康复护理 神经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慢性盆腔炎患者接受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8月间我院收治的7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根据不同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传统护理)35例和实验组(临床护理路径)35例。对比组间护理满意度、自我效能。结果:本研究中,护理干预后,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及自我效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慢性盆腔炎患者,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价值更高,有助于加强患者的自我效能,且患者满意度较高。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慢性盆腔炎 自我效能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就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自我防护措施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本次入选对象均选自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期间在我院消毒供应室工作的护理人员(118名),分析以往消毒供应室发生的职业危害事件及人员职业暴露类型等,根据结果制定自我防护措施。结果通过分析发现,高温烫伤、粉尘、噪声等是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的主要职业危害;与自我防护措施实施前相比,实施后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知识及行为评分有明显改善。结论针对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而言,受工作性质特殊性等因素的影响,其发生职业危害事件的几率较高,医院应引起重视,及时找出职业危害因素,正确指导护理人员做好自我防护,从而降低职业危害性,确保医疗卫生的安全性。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护理人员 职业危害 自我防护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及自我防护措施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作为研究阶段,实施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自我防护措施,选择2014年1月-2014年12月作为对照阶段,未实施自我防护方案,分析两个阶段内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对职业危害及自我防护措施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以及临床科室医护人员满意情况。结果观察阶段供应室护理人员对职业危害及自我防护措施了解程度评分(92.54±5.39)分显著高于对照阶段的(80.15±6.48)分(<0.05);观察阶段医护人员满意度93.33%(84/90)显著高于对照阶段的77.78%(70/90)(<0.05)。结论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提高对职业危害及自我防护措施的了解程度,并采取有效防控措施,有助于提高各临床科室医护人员对消毒供应室的满意度。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护理人员 职业危害 自我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院感染科护理人员职业危险因素,探讨其自我防护方法。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2月期间,共选取29名在我院感染科工作的护士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其工作中存在的职业危险因素,实施职业危险因素管理,评价其实施效果。结果:与职业危险因素管理前相比,职业危险因素管理后护理人员发生感染、针刺伤等医疗职业伤害的护理人员比例更低(P

  • 标签: 感染科 护理人员 职业危险因素 自我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感染科护理人员的职业危险因素及自我防护对策。方法:选取医院感染科护理人员52例为对象,分为参照组、研究组,每组各26例,参照组应用常规管理,研究组应用综合防范管理,对比管理效果。结果:研究组职业暴露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P

  • 标签: 职业损伤 医院感染科 综合防范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炎症性肠疾病(IBD)患者,分析应用时效性激励延续性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所纳入的研究对象(n=60),均为我院2019.7~2020.7月收治的IBD患者。根据院后护理干预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n=30,常规护理)和实验组(n=30,时效性激励延续性护理)。观察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效能感变化。结果:出院时,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效能感评分相比无差异(p>0.05),出院3个月、半年后患者的量表平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但实验组更明显(P

  • 标签: IBD 时效性激励 延续性护理 提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