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调查住院手术患者对护理人员实施关爱行为的评价,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关爱行为评价量表对78例外科、泌尿外科和骨科病房的住院手术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患者对护理人员关爱行为评价总分为(77.90±11.10)分;不同科室患者对护理人员关爱行为在总分、知识和技能、尊重、联系维度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骨科高于外科、外科高于泌尿外科(P〈0.01);不同医疗费别的患者在知识和技能维度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1),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患者低于自费患者(P〈0.01):患者的年龄与尊重维度的得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护理管理人员要坚定改进护理工作模式;合理配置科室护理人员结构,优化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服务知识技能,特别重视老年患者尊重的需求。

  • 标签: 患者 护理人员 关爱行为
  • 简介:目的通过调查了解护理人员对住院老年患者跌倒预防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的现况。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4月于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工作的护士208名,用自行设计的跌倒预防知识、态度和行为评估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护理人员对预防跌倒的知识平均分为(14.66±4.52)分;态度平均分为(30.24±3.97)分;行为平均分为(55.01±10。05)分。护理人员对跌倒预防的知识、态度和行为均与文化程度、职务、职称、年龄和培训经历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人员对跌倒预防的知识与态度呈正相关(r=0.190,P〈0.05);态度与行为呈正相关(r=0.380,P〈0.05),知识与行为呈正相关(r=0.106,P〈0.05)。结论护理人员在跌倒预防的知识、态度和行为方面都有待提高;需加强对护理人员跌倒预防相关知识的培训,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护理人员 跌倒 知识-态度-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在武汉市金银潭医院一线护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第 1批支援武汉金银潭医院的 20名护理人员进行心理危机评估比较干预前后综合心理健康测试 SCL-90(症状自评量表)得分情况。结果:干预后参加支援武汉金银潭医院一线护理人员的 SCL-90得分均处于正常水平,阳性项目数减少,焦虑、抑郁等因子分降低。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护理人员 心理干预
  • 简介:[目的]调查医护人员对于生前预嘱的态度,对于生前预嘱在医护人员中的率先推行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便利选取204名医护人员,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及生前预嘱问卷进行调查分析。[结果]189人(92.6%)希望医生直接交代病情;201人(98.5%)希望自主或者与家人、朋友一起做出医疗决定;50%以上的医护人员在处于肺病终末期、永久而严重的脑损害中、肿瘤终末期、陷入昏迷并且不能恢复清醒状态时拒绝生命支持,其中处于肺病终末期的拒绝率最高,达82.8%。[结论]医护人员对于生前预嘱的态度更为积极,可以考虑在医护人员中率先推广生前预嘱。

  • 标签: 生前预嘱 态度 调查
  • 简介: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医学科学和医疗技术也在飞速发展,对重症监护(ICU)护理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如何更新完善ICU护理工作,更好地开展ICU护理工作,这就对ICU护士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标签: 现代医学 重症监护 护理
  • 简介:目的了解浙江省护理人员工作和职业现状。方法采用现状访谈和问卷调查方法。选取17家医院72名护理人员进行深入访谈;设计护理部主任卷、护士长卷、临床护士卷,向217家医院的护理部主任、254名护士长及4411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大多数护理部主任及护士长认为医院领导较重视护理工作,医院开展层级管理及优质护理较好,希望增加护士编制,提升服务价格,体现护理专业价值;医院床护比低于卫生部规定要求;在护士调查中,86.7%认为护理工作强度大,53.6%认为自己能力已充分发挥,57.4%认为职称晋升合理,74.3%认为人员配置不足,63.4%认为分配机制不合理,56.4%认为缺乏学习机会,55.9%表示如果有合适岗位希望脱离临床护理。结论大部分医院较好地开展了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活动,护士能认真做好本职工作。护理人力资源不足、护士工作压力大、职业风险高、分配不合理是当前主要的问题,管理层必须重视解决护理人力资源问题,同时关心护士的待遇、职称晋升、业务提高等问题,以进一步提高护士的工作积极性。

  • 标签: 护理人员 工作 职业 调查
  • 简介:目的调查儿科护理人员职业认同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护士职业认同评定量表和护士工作环境量表对151名儿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儿科护士职业认同得分为(96.19±15.27)分,职称、月收入、夜班次数、工作环境是职业认同的主要影响因素(P<0.01或P<0.05).结论儿科护士的职业认同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应根据儿科护理工作的特点采取针对性改进措施,提高儿科护理人员的职业认同水平.

  • 标签: 儿科 护士 工作环境 职业认同
  • 简介:临床护理人员因经常接触各种药物而引起药物过敏的报道近年少见,但在实际工作中护理人员因发生药物过敏而带来的诸多问题却屡见不鲜,为此,我们对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200名护理人员(均为女性)进行了调查,发现其中发生药物过敏者22人,发生率为11%,为引起有关各方的重视,现分析如下。

  • 标签: 临床护理人员 药物变态反应 临床护理工作 药物过敏 过敏者 发生率
  • 简介:摘要: 目的 : 对不孕症促排卵患者医养结合模式下的护理工作展开探讨。 方法 : 对做好临床促排卵治疗不孕症患者的心理沟通、用药指导及卵泡监测的护理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 促排卵治疗 218 周期的不孕症患者 , 均能积极配合临床治疗和护理。结论 : 采取有效护理措施 , 对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稳定治疗的成功率及减少促排卵治疗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促排卵 不孕症患者 护理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远洋卫勤保障任务中护理人员岗前训练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参训人员实施岗前训练,包括战备职能教育、军事体能训练、卫勤技能训练、护理岗位轮训和多元文化护理知识学习。结果通过岗前训练,护理人员出色完成了多项远洋卫勤保障任务。结论对护理人员进行针对性、系统的培训,是完成远洋卫勤保障任务护理工作的有效途径。

  • 标签: 医院船 卫勤保障 岗前训练 护理人员
  • 简介:目的对护理人员的化疗职业防护的认知现状进行调查并提出对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48名临床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存在的问题有化疗防护管理体制不健全、化疗防护设备匮乏、护理人员自我防护意识差、职业暴露处理不规范等。结论护理人员对化疗职业防护的认知现状尚存在问题,应采取对策,进一步加强护理人员职业安全教育,提高化疗毒性反应的防护意识。

  • 标签: 肿瘤 化疗 护士 职业防护 调查
  • 简介:目的调查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为医护人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自编调查问卷,症状自评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社会支持问卷,对临沂市140名市级医院的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医护人员大部分有积极的表现,自我感觉良好(54.3%),心情愉快(53.5%),但是也经常有焦虑症状(42.9%);SCL-90测试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因子的分值高于常模,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人格特征测试,精神质和神经质与常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多因素分析医护人员健康水平与社会支持、积极应对、消极应对、神经质相关(P〈0.01)。结论总体上讲,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应注意保护他们的心理健康,建立医护支持系统,帮助他们提高心理调适能力,减轻和消除心理压力。

  • 标签: 医护人员 心理健康 人格 应对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对护理人员开展心理干预措施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在本院 2019年 12月到 2020年 4月期间,随机选取 12例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医护人员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采取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分析护理人员心理干预前后的心理状况。结果:对护理人员采取心理干预措施后,护理人员的焦虑、抑郁等情绪相较于护理前得到稳定( p<0.05)。结论:通过对抗击疫情的护理人员进行心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护理人员在面对疫情时产生的各种心理应激反应,提高护理人员战胜疫情的信心。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心理应激反应 心理干预
  • 简介:目的了解护士对PICC告知承担法律风险的现状及态度。方法采用自设问卷,选取54名执行PICC操作的护士为调查对象,调查PICC告知主体的现状和风险。结果92.59%的护土反映临床目前采取“医生告知、护士实施”模式;74.07%的护士认为告知与实施应为同一人;96.00%以上的护士赞成相关部门应尽快出台有关护士执行PICC告知与签署的法律文什。结论护士意识到目前临床的PICC告知模式对自己有一定法律风险,我国卫生管理部门应尽快明确PICC告知主体承担的法律权限。

  • 标签: 病人知情权 PICC 告知 签字 护士
  • 简介:医院供应室集中处理大量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医疗用品及敷料,工作人员长期与致病原、锐器、化学消毒液接触,经常使用多种电器及压力容器,加上工作环境中的噪声、潮湿等不良因素对工作人员的健康及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据美国职业安全局(OSAA)统计显示:卫生行业及相关部门人员在工作期间感染血源性传播疾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乙型肝炎病毒(HBV)及丙型肝炎病毒(HCV)等]的人数有上升趋势,特别强调锐器伤害是感染的最主要原因,已有大量文献报道。

  • 标签: 供应室工作人员 职业暴露 乙型肝炎病毒(HBV)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病原微生物污染 血源性传播疾病
  • 简介:门诊部是现代医院面向社会、患者,直接为社会人群进行医疗和保健的场所,是全天候对外开放的窗口,现在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门诊医疗,患者对门诊医疗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要求更高,而门诊护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医院的声誉。因此,本文通过分析门诊护理工作的特点,就如何提高现代医院的门诊护理工作服务质量提出一些看法,供同行商榷,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医院门诊 护理工作特点 素质分析 门诊护理工作 门诊医疗 服务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现阶段大部分口腔专科医院招聘的护士,在校期间所学专业为临床综合护理,口腔专科护理技能相对欠缺。医院在新护士入职后往往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岗前培训,本研究旨在探索新的器械管理培训方法,降低新入职人员的培训成本,提高培训效率。希望能为医院在口腔正畸新入职护士专用器械的辨识与管理教学上提供一些参考。方法:选取10名新入职的护理人员,按照数字随机分为两组,5名为试验组(A),5名为对照组(B),均由1名高年资的护理人员,进行器械介绍及分类培训。培训1周后,B组采用无标记器械进行清洗、计数练习;A组采用彩色橡皮圈标记器械进行清洗、计数练习,练习1周后对10名护理人员进行器械清洗、计数测试。记录清洗效率,计数花费时间并检查计数结果准确率。结果:A组新入职护理人员清洗和计数所用时间低于B组,计数正确率高于B组。结论:通过对口腔新入职的护理人员,采用带有分类标记的器械进行培训及训练,可有效提高岗前培训效率,加快临床工作的熟悉进度,进而提高临床工作效率。

  • 标签: [] 正畸科 新入职护士培训 器械管理 工作效率
  • 简介:  【摘 要】据报道,做好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的各种预防措施,能明显减少职业危害的发生,确保护理人员安全。因此,本研究分析了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危害及其预防措施。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护士职业危害 防护措施 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