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 目的 探讨新冠肺炎疫情下急诊护士控技能的培训方法及效果。方法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通过对我科 76名护士开展理论知识、技能操作内容培训,对护士培训前后的考核成绩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过培训,我科护士对新冠肺炎疫情理论知识的掌握度由培训前的 24.6%上升至 97.9% (P < 0.001),新冠肺炎疫情三级防护技能的正确率由参加培训前的 36.7%上升至 97.3% (P < 0.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培训,我科护士对新冠肺炎疫情控的理论知识、防护技能操作有了明显提升,达到了培训的预期效果。

  • 标签: [ ] 新冠肺炎 急诊护士 培训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新生儿科医院感染质控中成立科室感染管理小组的临床效果。方法:2018年我科规范了科室感染管理小组的工作职责和内容,回顾性分析我科成立科室感染管理小组后发生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结果:科室感染管理小组成立之后,新生儿科的各项感控措施的落实包括消毒隔离、环境卫生学监测、医务人员及护工的培训效果等得到很大改善,手卫生的依从性和正确率得到了很大提升,进而有效降低了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新生儿科科室感染管理小组成立后,认真履行职责,规范开展各项科室医院感染质控工作,有效降低了医院感染的发生。

  • 标签: 感染管理小组 新生儿科院感防控 感染率
  • 简介:摘要:基于“德尔塔”病毒的特点,无疑加大了当前疫情形势。一直以来,安保和保洁工作都被视为医院感控管理工作中最薄弱的部分,提高全员安全防控意识,对医院病毒控工作的开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和影响。疫情控人人有责,必须在全员参与和严格执行的情况下,坚决守住疫情院感控的底线,如此才能取得理想的控效果,从而为患者来院就医提供全面的安全保障。保洁和安保人员作为医院安全生产及安全医疗活动中的重要构成因素,强化人员培训,使其深刻的了解到当前疫情形势的严峻性和复杂性,以提高自身落实各项控措施的执行能力,为严守控底线奠定良好基础。

  • 标签: 新冠时期 保洁保安 院感防控 督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精细化护理用于小儿手足口病感染控护理的价值。方法:对2021年1月-2022年8月本科接诊手足口病患儿(n=60)进行随机分组,试验和对照组各30人,前者采取精细化护理,后者行常规护理。对比并发症等指标。结果:关于并发症,试验组发生率3.33%,和对照组数据23.33%相比更低(P<0.05)。关于口腔溃疡缓解时间和退热时间,试验组数据分别是(3.36±0.91)d、(1.57±0.42)d,和对照组数据(4.92±1.03)d、(2.81±0.53)d相比更短(P<0.05)。结论:小儿手足口病感染控用精细化护理,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症状缓解更为迅速。

  • 标签: 手足口病 价值 感染防控 精细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护理风险管理在感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该护理模式对于预防感染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起止时间为2022年1月—2023年1月,研究对象为医院收治的100例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给予范化护理管理,结合感染率、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进行评估。结果研究组感染率为2.00%,低于对照组的14.00%;研究组护理满意率为98.00%,高于对照组的82.00%;两组护理管理质量的各项指标的评分比较,研究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老年患者中开展护理风险管理不仅能预防医院感染发生,还能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使患者对护理工作更加满意。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 医院感染 防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常态化疫情控下2019-nCoV核酸检测集中采样管理方案。方法:2022.8.25我院成立专门的核酸检测队伍,负责对管辖区域内民众开展常态化下2019-nCoV核酸检测工作。工作时开展新式核酸检测管理办法,分析效果。结果:截至调查日,本院共派出67批次采样队伍。队员1742人次,完成了管辖区域内2019-nCoV核酸采样116万人次,实现预期工作目标。结论:在开展常态化疫情控下2019-nCoV核酸检测集工作中,应用新式核酸检测管理办法能取得满意效果,这一方案值得进一步推广以及应用。

  • 标签: []常态化疫情防控 新冠病毒 核酸检测 集中采样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新冠疫情常态化控形势下口腔诊疗流程的优化措施。方法:研究中共选取146例口腔科就诊患者进行对比实验,以时间为分隔线,将其分为实施前的对照组与实施后的观察组两个组别,每组随机抽取73例患者,前者采取常规管理模式,后者对口腔诊疗流程的各项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并制定相应的优化措施,对比两组实际应用效果。结果:经数据表明在实施优化措施后,观察组感染风险以及患者就诊体验评分均有所提升(P<0.05)。结论: 口腔诊疗流程全面优于措施的实施对疫情控能力的提升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 标签: 新冠疫情常态化 防控 优化口腔诊疗流程
  • 简介:摘要: 目的 调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控期间阜阳市人民医院的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全院各科室发放一般资料调查表、广泛性焦虑筛查量表及病人健康问卷抑郁量表评估医务人员的焦虑、抑郁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参与调研的医务人员有抑郁情绪者约87.23%,其中中度以上抑郁情绪的约占41.49%,有焦虑情绪者约89.36%,其中中度以上焦虑情绪的约51.06%。结论 在疫情常态化控期间,医务人员普遍表现出焦虑、失眠、抑郁等不良心理,这些问题主要来自于对疫情发展不确定性的恐惧及工作负荷过大,医患矛盾的增加,缺少社会及家人对其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应及早干预。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医务人员 疫情防控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工作是医疗质量和安全的重点内容,它不仅与医疗机构所有人员的健康息息相关,而且是衡量现代医院综合质量管理水平的重要标识。1986年,我国卫生部医政司组织召开第一次全国医院感染管理研讨会,制定了“医院内医院感染监测、控制研究计划”,开启了我国医院感染管理的快速发展时代,使我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逐渐步入了专业化、精准化、国家化、国际化的轨道1563-1568。经过三十多年的探索与发展,各级综合医院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从无到有,在组织管理体系、工作流程、院感专职人员的配置、学科建设等方面逐步规范。

  • 标签: 全员参与 院感防控模式 应用 医院感染管理 价值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精细化护理管理应用在新生儿病房感染控中的效果。方法:随机从我院新生儿科2020年3月到2022年12月接受治疗的患儿中抽取298例,按照数字奇偶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患儿在施以精细化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患儿医院感染发生率与病房内物品卫生合格检查率。结果:两组患者经过相应护理后,观察组患儿的各项物品的卫生检查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医院感染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结论:新生儿病房感染控中施以精细化护理管理不仅可以有效提升病房内各项物品卫生检查合格率,同时还有最大限度地降低新生儿医院病房感染率。因此,精细化护理管理应在新生儿病房感染控工作中大力推广。

  • 标签: 新生儿 精细化护理管理 感染 卫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发热门诊的护理效果。方法:通过对发热门诊进行分区、分岗管理,控制待诊患者的距离,填写完整的接诊卡,完善的分诊步骤等措施和方法。结果:护理后,患者的SAS、SDS评分低于护理前,(P<0.05)。结论:通过分区独立管理等方式,做到了疑似和确诊患者零死亡、双清零,医护人员零感染,有效降低患者焦虑抑郁程度。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发热门诊 护理体会
  • 简介:  【摘要】 目的:本研究主要对ICU失禁性皮炎患者所实施的控流程的效果做总结性分析。方法:纳入2022年9月至2023年11月期间挑选的研究主体58例(ICU失禁患者),将58例中的29例纳入对照组,剩余的29例纳入观察组,对照组在护理人员协助下接受常规的护理内容,观察组患者在护理人员的指引下对其可能出现的失禁性皮炎利用有效的控流程加以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出现失禁性皮炎的严重程度;对比本次ICU失禁性皮炎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出现的失禁性皮炎率较低,观察组护理效果同对照组对比更优,p<0.05。结论:ICU失禁性皮炎的控流程的应用可以将皮炎风险降低。

  • 标签: 失禁性皮炎 护理 ICU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基于耳鼻喉疾病采用“未病先”理念的中医护理健康教育实践。方法  探究对象为本院62例耳鼻喉疾病患者,收治时间为2023年7月~2023年12月,分组后对比护理满意度与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耳鼻喉疾病的患者护理过程,可以采用“未病先”理念的中医护理健康教育,有助于提升患者对相关病症的健康认识,助力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未病先防”理念 耳鼻喉疾病患者 中医护理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流感病毒肺炎的临床护理及感染控,以加强ICU护士的业务素质及护理技能。方法:以医院自2021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156例重症流感病毒肺炎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组为观察组。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进行临床护理与感染控。结果: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明显好于对照组;护理2周后,两组患者的肺功能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加强对重症流感病毒肺炎的临床护理和感染控,对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和病人的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重症流感病毒性肺炎 常规护理方案 临床护理与感染防控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和分析云随访联合微信平台在全秒激光近视矫正手术患者术后随访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4月~2021年4月收治的60例近视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在患者的术后护理工作中,给予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的常规随访方式,给予观察组患者应用微信平台联合云随访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全秒激光近视矫正手术患者的术后随访护理工作中需要应用云随访联合微信平台的方式,在根本上提高随访的即时性,缓解患者的术后不良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云随访 微信平台 全飞秒激光近视矫正手术 术后随访护理
  • 简介:摘要:手术患者在麻醉期间进行护理干预,对于预防和控制并发症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旨在评价手术患者麻醉期间护理干预对并发症控的影响。通过系统检索相关文献,分析了护理干预在麻醉期间对术后感染、循环系统问题、呼吸道并发症等方面的影响。结果显示,针对不同类型手术的护理干预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手术患者的安全性和康复效果。综合分析表明,护理干预在麻醉期间对并发症的控具有显著的积极效果,为手术患者的全面护理提供了新思路。

  • 标签: 手术患者,麻醉期间,护理干预,并发症防控,影响评价
  • 简介:目的探讨循证健康教育提高老人院护工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患者跌倒认知水平的效果。方法2011年9月,采用循证健康教育模式对佛山市仁爱“老人院”的22名护工进行了OP知识以及跌倒危险因素认知的系统培训,并督导护工遵照所学内容在工作中实施跌倒的干预措施。结果结果显示,护工接受培训后,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均优于培训前(P〈0.01);OP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减少(P〈0.01),跌倒率由36.7%降到16.1%(x^2=6.274,P〈0.05)。结论护工接受循证教育模式的培训可以提高其OP患者跌倒认知水平,从而更有效地实施跌倒干预措施,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护工 循证健康教育 培训 跌倒 社区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主要针对发热门诊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期间采取的护理控方法进行分析。方法:研究进行时间为 2020年 1月 -2020年 7月,研究对象是此时间段内到发热门诊就诊的人员,共记录 670例,门诊对所有就诊人员进行有效的护理控措施,观察门诊疑似病例、确诊病例以及医护人员感染的发生率。结果:门诊疑似病例、确诊病例以及医护人员感染的发生率均较低。结论:发热门诊采取科学的护理控方法,能够有效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发生。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发热门诊 护理防控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感染管理现状与管理对策。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10月 ~2018年10月医院感染科的800份记录为研究对象,调查医院感染不良事件发生率,分析感染现状,制定针对性管理与整改措施。将2019年10月感染科的600份记录进行对照,比较措施改进后医院感染不良事件发生率,评估管理效果。结果:导致医院感染发生的原因包括制度不完善、医护人员意识缺乏、手卫生管理不规范、消毒灭菌工作不规范和医疗废物处理问题等,采取针对性措施后,医院感染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 P<0.05 )。结论:医院感染管理存在诸多不足,采取针对性措施,制定科学管理策略,有助于提升医院感染控水平,减少医院感染及相关风险事件的发生。

  • 标签: 护理 风险管理 医院感染 预防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