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黄连为毛茛科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或云连的干燥根茎,黄连味苦、性寒,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作用,常用于治疗泻痢、消渴、痈肿疔疮等。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黄连生物碱具有抗心律失常药理作用。本文主要对黄连生物碱对心血系统药理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黄连生物碱的临床应用及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黄连生物碱 心血管系统 药理作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血管临床用药的常见问题以及促进合理用药的控制方法,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于2016年5月至2017年10月之间,选取医院内的120例血管具有不合理用药情况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然后对选取的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统计不合理用药的原因有和比例,最终对控制不合理用药情况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结果经过对选取的患者进行调差发现,心血用药最常见的问题为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用法用量不合理、联合用药配伍不合理、用药禁忌以及溶剂错误等,而其中发生率最高的一种是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结论心血最常见的问题是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以及用法用量不合理,因此为了降低用药问题的发生,需要对抗菌药物规范使用,注重药物的用量和用法以及关注患者联合用药的禁忌。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常见问题 临床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脑血管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进行分析总结。方法:对我院的238例心脑血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不安全因素及防范措施。结果:心脑血管护理中的安全隐患是多方面的,因此,我们必须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结论:加强护士及病人、病房的管理,积极学习新知识,提高护士的护理水平,加强护理核心制度的落实,加强法律意识,强化有效的护患沟通,重视护理文书书写,才能有效避免护理纠纷的发生。

  • 标签: 心脑血管内科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
  • 简介:脑微血管损伤为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如缺血性脑卒中、血管性痴呆、阿尔茨海默症等脑病的共同病理基础。硝化应激(nitrosativestress)指机体对活性氮族(reactivenitrogenspecies,RNS)的高应激性,

  • 标签: 硝化应激 脑血管 心血管药理 信号转导 病机制 介导
  • 简介:随着人们生活的日益改善,我国心血疾病的发生率日益增加,心血疾病已成为严重影响人们健康和生命的疾病之一,成为我国城乡居民的第一死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其中最主要的病种,心肌缺血的早期、正确诊断是当前临床研究热点和重点之一。本文将对一种新型的用于冠心病心肌缺血诊断的生化标志物-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做一综述。

  • 标签: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缺血修饰白蛋白 心肌缺血
  • 简介:双源CT(dualsourceCT,DSCT)即双源64层CT对心血疾病的诊断有较好的临床价值,现将其工作原理及临床应用等阐述如下。

  • 标签: 双源CT 心血管疾病
  • 简介:目的不同的护理模式在影响老年心血患者生活质量得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2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老年心血患者150例。在常规用药的基础上,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取功能制护理模式和舒适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满意度。结果舒适护理模式的患者在生理、心理各方面的分值均高于功能制护理模式。结论舒适护理模式能满足老年心血疾病患者的需求,提高了老年心血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护理模式 老年心血管患者 最佳生活状态
  • 简介:目的探究心血疾病护理中不安全因素,以及对应的防范措施。方法从本院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心血疾病患者中随机选择72例,随机均分为两组,采用常规护理的为对照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不安全因素防范措施的为观察组。结果护理操作不当、管理制度不完善、患者依从性差、护理人员责任感和使命感不强等为心血疾病护理的主要不安全因素。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差错发生率和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较低,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心血疾病护理的不安全因素,给予针对性的防范措施,能够有效的降低差错发生率,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心血管疾病护理 不安全因素 防范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实验将针对心血疾病患者进行血脂检验,分析临床诊断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确诊为心血疾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其中随机抽取90例,诊疗时间范围在2020年10月-2021年9月,此外,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均开展血脂检测,对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从诊断检查上看,心血疾病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水平、甘油三酯水平均高于健康组,此外,在高密度脂蛋白指标上高于健康组,在低密度脂蛋白指标上则低于健康组,由此可见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血脂检验能够对心血疾病患者的病情进行分析,对疾病的类型进行判断,具有可推广价值。

  • 标签: 血脂检验 心血管疾病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心理护理干预对心血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在2020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100例心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抽签法将其分组,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每组患者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用t检验,护理满意度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用χ2检验。结果护理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焦虑、抑郁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与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心血患者的不良情绪、睡眠质量以及生活质量。

  • 标签: 心理护理 心血管病患者 临床效果
  • 简介:口腔门诊的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老年患者全口残留牙拔除的问题,他们大多口腔卫生差,残根、残冠多,合并牙龈及牙周炎症,同时又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系统性疾病,拔牙时由于紧张或疼痛,极易引起应激反应而发生意外,故应重视其适应证的选择、术前准备及术中监护。我们对近两年多来40例门诊老年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全口残留牙拔除进行观察,报告如下。

  • 标签: 老年患者 心血管疾病患者 牙拔除 临床分析 残留 全口
  • 简介:现代复苏始于1936年,前苏联外科专家建立动物模型,实施胸外心脏按压和电除颤,50~60年代形成复苏三要素,即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和电除颤。1985年全美复苏会议形成心肺脑复苏新指南,认识到复苏成功的最终标准是脑复苏。1999年3月、9月和2000年2月先后在美国达拉斯举行会议,将指南定稿并发表。

  • 标签: 心肺脑复苏 胸外心脏按压 电除颤 临床合理用药 心血管病 新指南
  • 简介:目的:探讨高龄食管癌术后常见心血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方法:对我院2006年12月-2009年12月56例高龄食管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发生的原因、症状,给予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措施。结果:56例高龄食管癌患者,术后发生心血并发症22例,其中心律失常15例,心衰6例,发生率较高,经积极的救治和精心的护理,除1例死亡,其余均治愈出院。结论:高龄食管癌患者术后很容易发生心血并发症,加强对高龄食管癌术后心血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是高龄食管癌患者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高龄食管癌 心血管并发症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