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侵袭性肺部曲霉感染是重症流感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近年来发现,流感相关性曲霉感染患者的临床症状较重,易误诊或漏诊,病死率高,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现将其流行病学、高危因素、发病机制及诊治现状综述如下。

  • 标签:
  • 简介:对酿造酱油米曲霉(Asp.oryzae)菌株F-81产果胶酶的发酵条件及浸提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5g固体培养基的最佳营养组合为:橘皮粉5.0g,(NH4)2SO40.45g,KC10.00375g,料水比1:0.9。最佳浸提条件为:以0.9%的生理盐水为浸提液,在40℃提2h,酶活力可达2380U/g鲜曲。

  • 标签: 米曲霉 果胶酶 固体发酵 浸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我镇肉鸭养殖户王某于2004年4月12日,进雏鸭1500只,饲养8日龄,突然发病,死亡13只。病鸭精神沉郁,呆立昏睡,有轻微的呼吸困难症状,死亡时有“角弓反张”症状,误诊为雏鸭病毒性肝炎,用病毒性肝炎高免血清治疗后死亡185只,第二天前来我中心就诊治疗。

  • 标签: 鸭曲霉菌病 诊治 雏鸭病毒性肝炎 进雏 日龄 症状
  • 简介:曲霉在东亚应用历史悠久.本文简述了红曲的起源、红曲霉的代谢产物以及有关培养问题等,红曲研究与应用前景广阔.

  • 标签: 发展前景 红曲霉 代谢产物 培养 应用
  • 简介:对黑曲霉HYA47固体发酵产木聚糖酶的产酶条件进行探讨。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试验范围内培养基的组成为玉米芯7g,麸皮3g,(NH4)2SO4添加量1.00%,NaNO3添加量3.0%,培养基为含水量1.5mL/g干基,初始pH值5.5;培养条件为接种量1.0×106个/g干基,34℃发酵72h。在此条件下,木聚糖酶活力可达354.02U/g。

  • 标签: 木聚糖酶 培养条件优化 玉米芯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肺结核合并曲霉菌肺炎1例的治疗进行总结。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肺结核合并曲霉菌肺炎1例的临床资料及治疗过程。结果:该患者在接受纤维支气管镜联合伏立康唑抗真菌治疗及肺结核规范抗结核治疗之后治愈。结论:合理地治疗措施能够对肺结核合并曲霉菌肺炎治愈。

  • 标签: 肺结核 曲霉菌肺炎 治疗
  • 简介: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均匀试验设计,确定了米曲霉R519产木聚糖酶.结果表明:米曲霉R519产木聚糖酶最适反应条件是温度为60℃,pH值为4.5,酶液用量与底物用量比值为1/9.酶学性质Co^2+和Fe^2+对酶具有强烈的激活作用,Ca^2+和Zn^2+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

  • 标签: 米曲酶 木聚糖酶 酶学性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烟曲霉免疫球蛋白G(IgG)抗体联合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半乳甘露聚糖(GM)检测对肺曲霉菌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河北燕达医院收治的99例疑似肺曲霉菌感染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诊断标准分为对照组(38例)、侵袭组(24例)和慢性组(37例),记录各组研究对象血清烟曲霉IgG抗体和GM抗原诊断结果。结果肺曲霉菌感染者中陈旧性肺结核患者占比最高(26.23%、16/61),其次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8.03%、11/61)、肺恶性肿瘤(9.84%、6/61)、支气管哮喘(9.84%、6/61);慢性组患者陈旧性肺结核比例(40.54%、15/37)显著高于侵袭组(4.17%、1/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9.954、P = 0.002)。患者临床症状主要是咳嗽、咯痰、呼吸困难、发热和咯血,CT检查主要表现为空洞、曲霉球、多发或弥漫病变等;慢性组患者咳嗽(100.00%、37/37)、咯痰(97.30%、36/37)、咯血(54.05%、20/37)、空洞(83.78%、31/37)及曲霉球(59.46%、22/37)比例均显著高于侵袭组[75.00%(18/24)、75.00%(18/24)、20.83%(5/24)、45.83%(11/24)和16.67%(4/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 7.634、5.099、6.642、9.776、10.900,P = 0.006、0.024、0.010、0.002、0.001)。慢性组患者多发或弥漫病变(13.51%、5/37)、晕轮征患者比例(0.00%、0/37)均显著低于侵袭组[75.00%(18/24)和41.67%(10/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 23.431、15.525,P均< 0.001)。侵袭组和慢性组患者BALF GM抗原[(0.88 ± 0.13、0.98 ± 0.24)kiU/L]、血清烟曲霉IgG抗体水平[(121.96 ± 42.03、153.42 ± 49.67)kAU/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 6.422、9.389、17.395、14.436,P均< 0.001)。侵袭组患者血清烟曲霉IgG抗体水平[(121.96 ± 42.03)kAU/L]低于慢性组[(153.42 ± 49.67)kA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2.563、P = 0.013),但两组BALF GM抗原水平[(0.88 ± 0.13)vs. (0.98 ± 0.24)kiU/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 1.868、P = 0.067)。血清烟曲霉IgG抗体以120 kAU/L为临界值时敏感度为62.30%,特异度为81.58%,以140 kAU/L为临界值时敏感度为52.46%,特异度为94.74%,BALF GM抗原以0.5为临界值时敏感度为73.77%,特异度为81.58%,且BALF GM抗原以0.5为临界值时敏感度(73.77%、45/61)显著高于血清烟曲霉IgG抗体以140 kAU/L为临界值时敏感度(52.46%、3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5.950,P = 0.015)。单独使用BALF GM抗原、血清烟曲霉IgG抗体诊断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2和0.771,联合使用时诊断曲线下面积为0.898。结论血清烟曲霉IgG抗体联合BALF GM检测能够显著提高肺曲霉菌感染者的诊断率。

  • 标签: 血清烟曲霉免疫球蛋白G抗体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半乳甘露聚糖 肺曲霉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旋覆代汤治疗脾胃虚弱型糖尿病位轻瘫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取2016年9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糖尿病胃轻瘫130例患者,所有经中医辨证确诊为脾胃虚弱型,按照单双数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65)和观察组(n=65),对照组采用吗丁啉口服治疗,观察组采用旋覆代汤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胃泌素、血管活性肠肽及血浆中胃动素变化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浆中胃动素明显提高,血管活性肠肽减少,胃泌素表达降低,P<0.05。结论在脾胃虚弱型糖尿病胃微瘫治疗中采用旋覆代汤可以有效促进胃肠动力作用,使血浆中胃动素明显提高,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旋覆代赭汤 脾胃虚弱型糖尿病 胃轻瘫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将旋覆代汤与雷贝拉唑联合应用于治疗胃食管反流病,通过调查分析,探究其临床治疗效果及影响价值。方法 以随机抽取的方式在我院择120例已确诊为痰湿内阻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时间取2019.1月-2020.1月期间,以自由抽签形式将其分为实验组、参照组,通过对两组采取的不同治疗方案,详细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中医症候评分,引用统计学予以计算分析并做总结性报告。结果 在采取不同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优,采取的治疗方案其有效率显高,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较参照组中医症候评分,实验组仍具有优势,疗效与评分差异性显著,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 将旋覆代汤与雷贝拉唑联合应用于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其疗效确切且二药联合安全性较高,在有效改善患者反酸、胸痛等临床症状的同时,对其脾胃等脏器官无毒副作用,一定程度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升了治疗效果及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而加快患者康复进程,此疗法安全可靠,提倡推广,建议临床予以采纳并广泛应用。

  • 标签: 旋覆代赭汤 雷贝拉唑 胃食管反流病 治疗效果 影响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旋覆代汤加减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7年6月接收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86例,均分两组予以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西药治疗方法,研究组则在该基础上对患者实施旋覆代汤加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比较具有明显统计学上的差异性(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并无明显统计学上的差异性(P>0.05)。结论临床上,使用旋覆代汤加减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更加明显,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旋覆代赭汤 反流性食管炎 临床疗效
  • 简介:【 摘要】 目的 观察旋 覆 代汤配合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呃逆 的临床 疗效。 方法 选取我院 72 例 顽固性呃逆 患者 , 按照治疗方法 分组,各 36 例。 参照组 予以山莨菪碱注射液 肌肉注射治疗 , 中医组 予以 旋 覆 代汤配合 山莨菪碱注射液 穴位注射 治疗 。对比两组 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后伴随症状(紧张、失眠、呼吸道症状)评分 。 结果 中医组 治疗总有效率 94.44% ( 34/36 )较 参照组 72.22% ( 26/36 )高 (P< 0.05) ; 治疗后 中医组 紧张、失眠、呼吸道症状评分较 参照组 低 (

  • 标签:
  • 简介:肉毒梭菌是一种分布广泛、耐热、所产毒素毒力极强的大杆菌,存在于多数地区的土壤和污泥中,也存在于健康动物的肠内和粪便中。夏季,肉类、蔬菜、瓜果等有机物腐败,从而适合肉毒梭菌大量繁殖并产生大量毒素。鹅采食了这种腐败变质的饲料,很容易引起中毒。

  • 标签: 肉毒梭菌毒素中毒 夏季 腐败变质 大杆菌 有机物
  • 简介:霉菌毒素在养殖业生产中的危害尤为突出,主要有假发情、流产、拒食、打了疫苗抗体上不来、猪中毒死亡等,给养殖业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为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霉菌毒素的危害,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 标签: 霉菌毒素 控制 预防 中毒死亡 经济损失 养殖业
  • 简介:利用基因工程表达的志贺毒素B亚基纯化产物研究志贺毒素的分子组装机理。首先对StxB进行了分离纯化,并将蛋白质纯品溶解在磷酸缓冲液中。利用蛋白质交联的方法证实,在磷酸缓冲液体系中StxB可以自发聚合为不同的分子结构形式(单体至五聚体),并可以与游离和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对志贺毒素毒素的细胞毒性有竞争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在没有A亚基存在的情况下,单独的StxB也可以自发组装为多聚体,说明StxB具有自身组装的能力。

  • 标签: 志贺毒素 B亚基 分子组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