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7-17
/ 1

再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

杨翠萍

杨翠萍(砚山县稼依小学云南砚山663100)

参加工作近十六年了,作为一名数学老师,对于数学教学也有了自己的经验,可是,对于如何提高教学有效性自己还在摸索之中,翻阅了各种教育书籍还有找了学多资料。发现了一些策略,写在这里和大家一起探讨。

一节数学课堂教学活动,能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这样这节课是有效的课堂教学。学生有无发展或有无进步是教学有效或无效的唯一指标。如果学生不想学,或是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的。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教学。体现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很多,需要我们不断去研究,去探索。

1.探究有效的学习过程

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使学生自主地学习、和谐地发展。

2.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

创设情境一定要考虑到情境创设的有效性。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条件。

3.探究有效的小组合作

学生在集体的相互作用是很大的,他们的年龄、知识水平、心理特征非常相似的,所以同伴的一些兴趣特征、生活学习的喜好很容易被他们接受或学习,我们要充分利用集体的教育作用,正确引导学生。

4.追求有效的动态课堂

动态生成是教学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教师教学的立足点应更高更远,要能在课堂千变万化的信息中,及时捕捉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开发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使之更接近理想的课堂。课堂教学是一个生成性动态过程,有着我们无法预见的教学因素和教学资源。教师既要关注学生的活动,又要注意学生的发展,及时从课堂教学中捕捉具有数学价值的信息,活用这些教学资源。

5.运用有效的课堂评价

“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更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这是新课程提倡激励性评价的宗旨。有效的评价,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有助于教师改进教学。教师要正确处理学生出现的错误,不能把激励评价用到极端,对于学生的错误不能敷衍了事,要引导学生说出解题思路。对那些有错误,但又蕴涵创新思维的想法,在指出不足的同时,再给予鼓励,这样的评价既能锻炼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又能避免导致学生“表扬依赖症”的产生,让评价真正发挥激活课堂的作用。另外恰当运用数学语言评价,利用“客观评价策略”、“关注差异策略”、“多元评价策略”、“质的评估”等记录学生的各种进步,反映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过程和他们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让学生学会倾听、解读、交流,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